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02 篇有关 黄遵宪 的页面,用时 0.165秒.

第1页  共26页

思想是学问的灵魂

   ...学这个概念古代就有,《周礼》里就有。但古代的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不是作为一门学问来使用的。现代的国学,产生于清末民初,是当西学传入中国后相比较出现的概念。最早使用国学概念的学者是章太炎、梁启超、黄遵宪等,时间大约在1902年前后。到1923年,北大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胡适写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他说自从章太炎写了《国故论衡》,国故的名词,就成立了,而国学就是国故学省称。但后来学术界比较一致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5057-402375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7日7时52分29秒 钟叔河:博学勤勉 宽厚恳挚

   ...士的蜕变’,从思想史、文化史层面分析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及其内在动因。两条干脉互为经纬:前者即‘走向世界丛书’所收载的内容;后者包括近两百年著名思想文化人物在西潮冲撞下的心灵觉醒,既有黄遵宪、郭嵩焘、周作人的个案研究,又有一些群体与比较研究,既有长篇宏论,又有诸多随笔、杂感,悉心品读,常能体察到某种治史的机智……在研究角度的切入上,他善于反弹琵琶,另辟蹊径。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探索,...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8/c404064-402311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8日9时2分31秒 博学勤勉 宽厚恳挚

   ...士的蜕变’,从思想史、文化史层面分析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及其内在动因。两条干脉互为经纬:前者即‘走向世界丛书’所收载的内容;后者包括近两百年著名思想文化人物在西潮冲撞下的心灵觉醒,既有黄遵宪、郭嵩焘、周作人的个案研究,又有一些群体与比较研究,既有长篇宏论,又有诸多随笔、杂感,悉心品读,常能体察到某种治史的机智……在研究角度的切入上,他善于反弹琵琶,另辟蹊径。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探索,...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8/c404019-402310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8日8时47分57秒 桐城派“养生”与“文学”的互动

   ...读书多,材料富”,又说,“汁浆起棱,不止一处,愈多愈妙,段段有之乃妙。题后垫衬出汁起棱更妙”。前句指出“汁浆”来自学养积蓄,后句强调“汁浆”能通过某种手段萃取而出。方东树以“汁浆”论诗的方式影响后世,黄遵宪《人境庐诗草》中有:“其音节之古,色泽之浓,气格之高,非将《离骚》、汉、魏古乐府诸作,咬出汁浆,灌入肺腑,不能有此古艳”。 以文养人 在古人心中,养生思想能化入文学理论,反之,文学阅读同样也能有益身心...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42005-402274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4时56分37秒 广东文学馆“五一”对公众开放

   ...屏俨然化为一幅“入粤名家”古画卷,观众通过点击页面,可欣赏到韩愈、苏轼等人入粤经历及创作诗文。广东近代文学展厅内的“文游四海”实物识别互动系统,可以让观众了解到各国人文建筑、风俗世情等,从而领略到当初黄遵宪、康有为、丘逢甲、郑观应等人放眼世界、书写四海的领潮风范。 不仅如此,广东文学馆还专门为参观者打造了“网文云游”展项、“文学细数”文学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等多个智能交互系统。前者将网络文学以艺术化的形式呈...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03994-402273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2时6分20秒 青年学者探讨:学院派批评的专业性与必要性

   ...之“赋形”。当然批评家的工作还不只是“赋形”,还需要进一步“定性”,“定性”能力与文学史教育有关,作品在同类型序列中的位置,作品与所在历史情境互动相生,都需要文学史知识和自身的阅读经验作为参照系。正如黄遵宪的《杂感》一诗所写“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斑斓”。《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如今看来是现代文学的重要史料,但是在当时也属于“同代人批评”。批评家对于当下文学作品以及现象的评价,也有一定会构成后人文学史意识的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8/c404033-402185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8日9时16分21秒 论《“三”生有幸》的叙事策略

   ...如对《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⑦,一部文学作品的成败好坏是“我注六经”,非如严羽所说“看诗须着金刚眼力”,不可辨其妍媸,誉之者,如黄遵宪,认为“《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贬之者,如胡适,认为《红楼梦》故事情节性不强,艺术性不高,此观点至死不移。《“三”生有幸》前后两部分极度抒情与极度说理,...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6时33分24秒 个人的腔调:从胡竹峰近作说开去

   ...气语调。就句形来说,当代散文中,其短句的密集程度,堪为翘楚。就个体感喟来说,则有着和盘托出的态势,当然这种和盘托出不是真的如孩子般竹筒倒豆子,其本质还是一种破执的话语体系。晚清曾呼出“诗界革命”的诗人黄遵宪有两句诗,名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其实,我手写我口哪里会那么容易,写作一旦进入轨道,就易于走向“我执”之态。在勇于我手写我口之际,还能够建设鲜明的审美个性,使其走向深度,方是散文文体“法在无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4/c404030-401956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4日9时28分24秒 浅谈《“三”生有幸》的叙事策略

   ...如对《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7一部文学作品的成败好坏是“我注六经”,非像严羽所说“看诗须着金刚眼力”,不可辨其妍媸。誉之者,如黄遵宪,认为“《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贬之者,如胡适,认为《红楼梦》故事情节性不强,艺术性不高,此观点至死不移。《“三”生有幸》前后两部分极度抒情与极度说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7/c404030-401907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7日8时54分27秒 杨宪益先生的诗、酒、情

   ...”这样令老师激赏的诗句了。 1928年杨先生进入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创办的天津新学书院学习,接受了正规的西式教育。在博览群书之余,杨先生对中外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很喜欢李贺、李商隐、龚自珍的诗,赞赏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诗歌主张。他曾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写过一首诗《雪》,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寒流来西北,积气化凝铅。天风忽吹坠,飞下白云巅。化身千万亿,一落一回旋……愿得身化雪,为世掩阴霾。奇思不可践,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18/c404063-401784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8日8时44分2秒 邵宁宁:步韵仿作中的精神成长

   ...往往也就是在这样设置好的情境里,学习或竞争着诗艺。按这样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培育出相当优秀的诗人,但更多的时候,却也可能因之陷入窠臼,制作出无数精致的仿作。现代人批评旧体诗的熟滥,很大一个原因就出乎此。黄遵宪的名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杂感》)中所用“拘牵”一词,正道出了此中关键。这里所谓“拘牵”,从浅处看,涉及的可能是一套语词的使用,亦即“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的过度好古;从深处看,更涉及其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04063-401748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8时26分18秒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近代文学学者王飚逝世

   ...诗风新变》(《文学遗产》1984年第2期)、《近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亟待开拓》(《光明日报》1984年7月10日)两篇论文以来,王飚先生博涉文史,而又深耕细作,在近代诗歌研究、鸦片战争文学研究、南社研究、黄遵宪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特别是对近代文学性质、分期、研究等问题的探讨,曾有力推动近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与学科自省;所撰《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中国文学的性质与断代》(载中山大学中文系编《中国近代文学的特点...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9/c403994-401627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9日20时33分36秒 谭嗣同的上海坐标

   ...“专主船山之学”的状态。 时务报馆 光绪二十二年初,上谕查封京师强学会,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随即关闭了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而收拾残局的人,他选择了曾经的幕僚汪康年。强学会余款银六百二十余两就成了他与黄遵宪、梁启超、吴德潇吴樵父子及邹凌翰创办《时务报》的启动资金。 漫步在今江西中路以东的南京东路一段,几乎没人会知道此地曾名花园弄,曾是上海第一张近代报纸《北华捷报》的诞生地。 后来成为旧上海的报馆林立之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2/c404063-4014498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2日16时27分1秒 建构中国文学现代传统的“结构图”

   ...时期就开始酝酿、发酵与出现。到了19世纪末,各种古今中外的思潮与文学变革此起彼伏,砥砺震荡,中国文学现代传统的形成进入到第二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也回应了学界“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学术观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为代表的思想界、学术界发动了“三界革命”,高扬“思想启蒙”与“人的自觉”的时代主题。文学尤其是小说担负着重要的“新民”的历史使命。这个阶段是早期中国文学现代传统萌芽阶段的逻辑延伸,内在的精神脉络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3/c404030-4013816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3日16时21分39秒 聚焦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未失声,总是敏锐地表现出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重要作用,极为生动深刻地描绘了中华民族觉醒、奋斗、进步的光辉历程,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变革、兴盛。清晚期著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黄遵宪等倡导“诗界革命”,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要求诗歌要为改良主义服务,希望通过改良为中国找出新路。辛亥革命之后,文学的变革进一步为人关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学运动。其目的就...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2/c419351-4013676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8时34分2秒 龚自珍:风雷的召唤

   ...所在,是亭林、存古、定庵三家。”这些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龚诗在近代传播的情况及其影响。 龚自珍诗从创作方法、意境、风格以至用语迭词都深深地影响着近代诗人。从作家同时代的蒋湘南、孔宪彝的集子中,从康有为、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以至南社诗人柳亚子、高旭、苏曼殊、马君武等人的集子中,都可以发现这种影响。“丽葩无奈祖骚词”,康有为就继承了龚自珍所提倡的“庄、《骚》合一”的路线。他的诗,像龚自珍的诗歌一样充满了瑰玮...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1/c404064-4012941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日7时19分47秒 记者节,知多少

   ...”,则源于19世纪70年代晚期。彼时日本新闻界开始频繁使用汉语中的“记者”一词指代新闻人,十余年后,中国报人通过译报以及与日本文化人的交流得知这一术语,并将之载于华报之端,随后为国人所知。当时,外交家黄遵宪花费8年时间完成的《日本国志》一书以及《清议报》《申报》等国内报刊,对“记者”一词在中国的传播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其中,专职的“记者”一词首见于1905年《申报》的观点在行业内广泛流传,但学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8/c404063-401137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8日10时5分27秒 梁启超与上海:增广见闻,激发志气

   ...,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且见上海制造局译出西书若干种,“心好之”。之后,在主笔《时务报》期间,梁启超有一年半的时间停留在上海。可以说,梁启超与上海亦有别样情缘。 识见正大 议论切要 1896年,梁启超受黄遵宪之邀,欣然到上海与汪康年等人创办《时务报》。康有为说:“改办报以续会(强学会)事”;梁启超则进一步申明,办报目的是“开官智、开绅智、开民智”。 《时务报》报馆设在四马路(今福州路),最初办报资金为强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7/c404063-401127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7日9时3分53秒 郭延礼:扎根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人生

   ...础。其三,重视诗文选本的编注工作。郭延礼认为,选本编注的过程也是自己精读原典的过程,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准确把握;而全局性的作品选本的编注还可以体现编选者对文学史的看法,比如《近代六十家诗选》以龚自珍、黄遵宪和柳亚子作为三卷之首,就体现了他对中国近代诗歌发展的把握,即视这三家分别代表了近代诗歌发展三个阶段的主流和最高成就。郭延礼对这些作家作品个案的“微观”研究,特别是对秋瑾、龚自珍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是学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7/c404063-4009682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7日8时41分6秒 繁荣诗词文化 谱写当代华章

   ...世界历史变局之际,程式化的诗词创作已经逐渐与社会历史脱节,迫切需要进行现代转化。19世纪末,中国现代诗歌先驱黄遵宪首倡诗歌的口语化,这意味着诗歌写作要更多回到生活与经验的现场。得益于外交官生涯的见识,黄遵宪尝试将一些新器物如来福枪、望远镜等写进诗歌。从梁启超呼吁“诗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改良”,这些主张都推动着诗歌从面向山林转变为面向社会,从士大夫的文学转变为平民的文学。 20世纪30年代,艾青...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3/c442005-4009433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3日8时21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