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54 篇有关 文学社会学 的页面,用时 0.189秒.

第1页  共13页

构建新时代“文以载道”的文教传统

   ...“道”关系的割裂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经学的批判动摇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当人们确认审美才是文学最崇高也最具本体意义的价值时,从劝善惩恶、教化人心等角度认识和强调文学的意义,轻则被斥为“庸俗的文学社会学”,重则被认为“根本不懂文学”。在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后回顾和反思历史,可以理出种种改变之所以发生的缘由。在一百多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关头,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落后的思想文化带来的问题,由此发起了反帝反封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6/c404033-402168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6日8时30分38秒 “非虚构写作”的当下困境及未来发展可能

   ... 杨庆祥在谈及“非虚构写作”的当下境况时提及,非虚构不是“反虚构”“不虚构”,而是“不仅仅是虚构”。它需要原材料,而对这个原材料的书写和加工,还需要借助虚构和想象力。否则,会导致“一种粗糙的、形而下的文学社会学倾向”,作家与记者毫无区别,非虚构作品与报告文学毫无区别。他进而举例指出梁鸿在写作《梁庄十年》这部非虚构作品时,与其首部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相比,写作倾向发生了变化,弱化了问题意识和对村庄的整体性...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8/c404033-402052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8日8时50分52秒 李瑛:生活之“路”的“打开”与转向

   ...上,它还暗含了挣脱家庭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成长的诉求。简言之,此时的“革命”仍是一种“五四”式的“出走”。 抗战后期,大批沦陷区青年逃离家乡,向外谋生。他们的路向大致有三种:大后方、延安、北平。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看,他们大多出身于1926年前后的中国乡村,从沦陷的家乡前往城市寻求出路,而后在流浪中目睹中国的山水和战争的烽火,产生强烈的家国意识。青年的流向往往与其个性气质相关:热衷政治的青年多去延安,有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04063-401931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8时17分54秒 “文学性”与文学批评美学范式的重建

   ...,也是对当下文学与文学批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检讨,具有不同于以往论题的新的学术格局。张清华在《为何要重提“文学性研究”》中指出:“是针对近年来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学性诉求稀薄的状况而提出的,在文化研究热、文学社会学研究热、历史研究热的情况下,重提文学性不是排斥其它,而是希望借助各种方法路径,提升对于文本与文学性价值的关注。”这一愿望并不很高的文学批评诉求,再次将讨论的视野拉回到20世纪初提出的文学本源性问题上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6/c419351-401672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6日9时19分40秒 周海波:“文学性”与文学批评美学范式的重建

   ...,也是对当下文学与文学批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检讨,具有不同于以往论题的新的学术格局。张清华在《为何要重提“文学性研究”》中指出:“是针对近年来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学性诉求稀薄的状况而提出的,在文化研究热、文学社会学研究热、历史研究热的情况下,重提文学性不是排斥其它,而是希望借助各种方法路径,提升对于文本与文学性价值的关注。”这一愿望并不很高的文学批评诉求,再次将讨论的视野拉回到20世纪初提出的文学本源性问题上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3/c419351-401649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3日16时20分6秒 作为文学修辞的田野调查:《成都传》的非虚构诗学

   ...写作达成超越现实真实的文学真实。 其次,通过人类学民族志与《成都传》的比较对读,我们发现了解决非虚构写作“粗糙社会学”问题的可能路径。非虚构写作目前有一种因想象力和形式感的缺乏而形成“粗糙的、形而下的文学社会学倾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文学家们解决如何组织材料,即“怎么写”的文学性问题。通过本文所进行的文学人类学解读,我们看到,成熟的非虚构写作者同技艺高超的人类学家一样,即便面对干涩的田野调查材料,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7/c404030-400901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7日10时31分4秒 《夜樱与四季》:记取时代的地景与人情

   ...域性,因为不管在过往的写作中间,比如我写一个虚构的地级市,但我会被某些读者或者某些评论家认为是小镇作家,其实这个不要紧,这个问题倒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他们在收缩范围,当你写到一个地级市,他在文学或者是在文学社会学的意义上把你收缩到一个小镇,这不是对我个人的羞辱,其他作家也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当你写一个上海的小说,可能直接把你收缩到卢湾区了,因为上海也很大,崇明也是上海,但只要你说到上海作家会把你收缩到卢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5/c403994-400785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0时14分12秒 1981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媒介叙事与文体政治

   ...经典化,更在特定时期参与社会思潮和文化建构。正如程光炜对新时期初期文学的判断:“文艺与社会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互动,它们携手同行,共同描绘了80年代初期文学的地图。”2由于大众媒介使得小说被广泛接受而具有文学社会学的视野。因此,对1981年“许茂热”的探究,不仅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在媒介之间的转换,全面理解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也可借此勘探新时期文学初期对农村题材等国家话语的呈现,从作品内外探讨文艺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展...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4-326151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31日16时17分58秒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等诸多有分量的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论著。此外,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贯彻实施,中国与世界逐渐接轨,西学大量涌入,阐释学、现象学、精神分析学、文学社会学、知识考古学、文化谱系学等理论学说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方式方法,报刊、讲话、稿签、日记、书信、便条等纷纷被纳入到学术研究视野,钩沉、考辨、补遗、释义等更是成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常规操作。 ...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3/c404033-400766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3日9时37分32秒 重勘文本,还是重建批评?

   ...级文本”,何平有着深入的思考,或者说已有相当自觉的方法论。包括: 首先,在社会史视野下读文本。何平说:“重勘现象级文本意味着回到文本发生的第一历史现场,重勘现象级文本诸种力量(权力)作用的文学场域。”文学社会学方法的重新归来以及社会史视野的重置,是近年当代文学研究中非常突出的现象。与以往文学分析中庸俗社会学的刻板运用不同,这一波文学社会学方法的崛起力图有效地从文本踪迹中辨认社会和历史的总体性信息。强调考察历...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4/c404033-4005016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4日8时13分14秒 愿为“桐城”鼓与呼

   ...从这个终结点向前开辟出新文化、新文学发展的道路。很有意思的是,历史有时表现出吊诡的逻辑,强烈的否定反而变成对否定目标的张扬。正是对“桐城谬种”的冲击,在阶段性的沉寂之后,桐城派再度进入了文学本体研究和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视野,那场冲击本身反而成为了反思的起点。近百年来,反思、追问、探究,使桐城派的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文学史演进的合理性得到证实,由此构筑出“桐城学”的坚碻基础。 桐城学是层累的学术,层累有其自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4/c442005-400500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4日3时3分40秒 孟庆澍:鲁迅小说中的“次级文本”

   ...《幸福的家庭》,姜涛敏锐地发现其中呈现了一个从事“硬写”的“室内作者”的典型形象,而这一形象正是“五四”时代青年的真实写照,暴露了20 世纪20 年代文学生产及文学生活内在的危机,体现出一种新颖开阔的文学社会学视野。张丽华则从文体分析的角度,提出《幸福的家庭》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联系,并指出鲁迅对“内心独白”等现代小说技巧的借鉴与转化,在他几篇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中发展出一种更复杂更自由的反讽叙事,从而可以在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04063-400314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0日6时58分2秒 “重新发现革命文艺”

   ...潮’便是‘终结’”的现象从来都不少见。不过,按照法国学者埃斯卡皮的看法,这也是文学史常例,因为“一位作家的形象、他以后在文学人口中出现的面目,几乎近似于他40岁左右给人留下的那个样子”。(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曲波大概亦属此例。1957年版《林海雪原》基本定格了他的文学史形象,尽管此后他还出版了《山呼海啸》《桥隆飙》《戎萼碑》等长篇小说,但影响力皆不能及。不过,这更多是文学史形象生成规律使然,而未必因为...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9/c404064-400165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9日8时2分25秒 是“东北”,还是一种曾经黯淡的“阶层趣味”

   ...二人转、赵本山小品为代表的席卷全国的东北文艺旋风,是为“复兴”;(3)三是将“文艺复兴”与东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联结在一起,从个体性怀旧和社会史反思角度看待作家的创作。(4)传统式文学史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社会学研究可能会忽略“东北文艺复兴”这一产生于互联网文化的概念的“前史”,进而无法充分解释“东北文艺复兴”相关人物、作品风靡的原因。为什么班宇在《盘锦豹子》里写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孙旭庭拿着菜刀暴喝一声国...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6/c404033-400149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6日9时30分38秒 是继续“历史化”,还是重建“文学性”

   ...权力系谱学”开始介入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试图挖掘和解剖中国当代文学制度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由此涌现了王本朝、张均著的同名《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还有丁帆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第二种是“文学社会学”和文学传播接受路径,主要探讨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生产(作家职业、生存)、传播(出版、发行、流通)、消费(阅读、接受)之间的关系。由法国埃斯卡尔皮的《文学社会学》和匈牙利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1/c419351-400037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日8时24分1秒 李博婷:文学传记内外的康拉德

   ...量”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该体例明确这套书不能写成“文学批评著作,而是尝试着就作家的生平、出版环境和思想背景勾勒出足够的细节”(安宁译文)。换句话说,这是彼时方兴未艾的文艺创作与商业考量之间的张力研究的“文学社会学”的产物,时至今日这种兴趣仍在不断产生新书。一九九六年出版的一部论文合集《现代主义作家与市场》(Modernist Writers and the Marketplace)可算一部代表作,其研究对象涉...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7/c404091-3268787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7日8时23分35秒 《一个人的战争》版本和修改研究

   ...年1月10日。 45[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页。 48这是媒体大咖白岩松当时的一句名言。 49[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本期责编:钟 媛] [网络编辑:陈泽宇]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1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30日16时14分59秒 文学史的导航系统——北京作家住址与当代文学关系刍议

   ...济史等内容,也对研究的深入推进至为重要。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将辐射到作家研究(出身及身份认同)、文人交往研究(居住片区)、文学体制研究(当代作家的生存条件及物质待遇)、文化研究(城市规划及布局)、文学社会学(文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现当代文学关系(现代、当代作家存在方式的比较研究)等多个领域。 二 在研究的操作层面,居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的作家,将首先根据其在家庭这一社会单元中的位置,...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1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30日16时14分35秒 食物书写及其文化症候——以徐则臣小说为例

   ...的方式见证小说家的审美层次与思想质地,显示其特定的叙事语法。是故,对小说食物书写挖掘探究,不仅可以揭示社会、时代的内在变化,而且在文学审美、叙事结构等方面也极富深意。或可以说,小说的食物书写是一个新的文学社会学课题,本文就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学者能关注不同叙事文本的食物书写,关注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点。 [本文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人才项目资助成果] 注释: ①武田田:《食物、食人、性与权力关系——...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30日16时14分19秒 赵天成:文学史的导航系统

   ...济史等内容,也对研究的深入推进至为重要。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将辐射到作家研究(出身及身份认同)、文人交往研究(居住片区)、文学体制研究(当代作家的生存条件及物质待遇)、文化研究(城市规划及布局)、文学社会学(文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现当代文学关系(现代、当代作家存在方式的比较研究)等多个领域。 二 在研究的操作层面,居住在五、六十年代的北京的作家,将首先根据其在家庭这一社会单元中的位置,划分为...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4/c442005-326780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4日8时56分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