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写《边城》和《湘行散记》的素材。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孔乙己和社戏,也离不开少时记忆。老舍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老北京的遗老遗少,莫不如是。也不仅中国作家,外国人也一样,福克纳阴湿的南方,马尔克斯、奈保尔笔下的世界都与作者的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看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里头各色人等,相互交叉,彼此碰撞,命运多舛,但掩不住印度特有的氛围,虽然增加了许多夸张成份,但人物的命运总是神奇地牵引着读者,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698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5分37秒 一个小说或四个小说:多重互文交织的“神奇”...“四个小说”浑然一体。这种精心设计的“套中套”的嵌套式结构,仿佛一个行李箱中藏着密不可分的三个小箱子,构成了“行李箱奇谭”的多重意味,使整个小说呈现出虚构与真实交错、多重互文交织的“神奇”效果。 一、奈保尔、神牛与猴子 必须要从印度说起。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印度确实是熟悉而陌生的“神奇”国度。熟悉的是,印度和中国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都有着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传统,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46分4秒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与“克隆人”:殖民地的记忆与行动...痕。 石黑一雄并非一个自觉的后殖民主义书写者,甚至相当反对将他和拉什迪、奈保尔一起划分为统一的“后殖民主义”阵营,他本身的原有文化身份也并未提供后殖民主义的背景,不存在被殖民地-帝国主义的显性对立(与奈保尔、拉什迪等典型后殖民主义作家从“殖民地”向“帝国”转移相反,石黑一雄是由“帝国”向“帝国”转移)。但他也丝毫没有回避对殖民主义的书写。在《长日将尽》《浮世画家》乃至《上海孤儿》中,他都捕捉到了“帝国”...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5分42秒 《留一个机场给你》:呈现华裔女性的精神图谱...注的是在冲突掩藏下的“同”,是人类共有的诸多基点,是其中可融合甚至互换的“文化身份”,是不为困囿的共有和共生,他对人类的文明大同有着强烈而热切的渴望,对人类文明的基础性趋向和良知渴望报有深深认同;而在奈保尔那里,他更多关注旧有文化文明中的幽暗和创伤,他写下的是对所有的文明文化的审视。对于石黑一雄来说,他更关注冲突之中“记忆和遗忘”的议题,涉及身份的两难,涉及民族国家中的社会记忆和集体遗忘。文明的冲突构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4030-404504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47分41秒 看,这个少年!——林檎小说印象...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作家林檎自有其“吴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便是他“从菜市场、公交站、小区保安亭里发掘出的‘伟大传奇’”。依此出发,我冒昧揣测,林檎所钟情的理想作品,应该是来自狄更斯、欧亨利、奈保尔、卡佛等作家所开创的书写日常琐隙间社会危机与人性光亮的现代世俗文本。而在此之外,他那干脆利落的运笔手法,又让人感到一种来自90后的打破原有秩序与捍卫道德律令的“整顿职场”的强劲力量。 林檎来自巴蜀地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4030-404498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47分31秒 徐则臣:我有一个比较坚定的、对理想中的好小说的想象...的泛滥的精神抚摸。 记者:说得也是。相比而言,萨拉马戈这样的作家,是适宜“取法乎上”的,他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构成了智力上的挑战。 徐则臣:当然,我喜欢萨拉马戈,还因为他和君特·格拉斯、库切、奈保尔、鲁迅一样,是我一直想成为的那种作家。 记者:要不是你亲口说,我都不敢相信,你居然把他们的作品都通读一遍。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阅读量,就奈保尔一个人的著述中文版就达二三十种了。更何况即使是一个大师,也不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5057-404491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7时55分43秒 为什么一次次重回老街...就没有他们的文学作品。 但是,对于写作者,故乡不必也不能如水漫延,过于庞大。我更注重的故乡应该是福克纳说的那样一枚邮票大小的地方。如奥兹的特里宜兰,陈忠实的白鹿原,师陀《果园城记》里的小城,甚至更小如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斯坦贝克的罐头厂街,只是一条小街巷。 这样的想法,是22年前的冬天,我重返老街之后逐步形成的。这条老街叫西打磨厂,位于北京前门楼子东侧,紧靠着以前的护城河和明长城。这是一条明朝就有的老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30-404478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9时6分0秒 徐则臣×李徽昭丨《北上》:“写运河,我的确是修辞立其诚”...学创作中难以规避的文化偏见困局。这场关于运河叙事的多维探讨,为我们打开了重审东西方文化认知的新视窗。 引入一个差异性的目光来看我们的文化 李徽昭:《北上》里边的外国人形象,特别有意义,最近看奈保尔的《大河湾》、马里亚斯的《如此苍白的心》,明显感觉他们那种国际视野、世界视野,好像非常自然、天然。故事人物的欧美各地游走、殖民地之间往来,特别明显。《北上》里,你写到外国人小波罗、马福德兄弟俩,在你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6/c405057-404473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7时44分0秒 孙甘露谈他的文字生涯...,记得当时购置了不少这些作家的繁体字版作品。差不多同一时期,大陆译本也陆续面世。 这几位作家为我打开了一个重要维度——历史,促使我重新审视虚构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艾柯的写作堪称典范。而拉什迪和奈保尔,在我看来正好互为对照:一个不断走出印度,一个总是返回印度。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以及他与父亲的家书,都是我重要的阅读材料。我一直说奈保尔是一个示范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富有民间色彩,充满幽默感和戏剧张力...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5057-404425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8时14分0秒 《平静的海》:艾玛的隐喻...情况。告诉我她的一部新长篇准备起名叫《观相山》,把“象”改为“相”。观相是一个隐喻,这座小山居高临下(也许艾玛站在山上),观看社会众生相。 艾玛的作品是我必修的课目,如同我必读海明威、卡佛、卡尔维诺、奈保尔等世界名流一样。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04030-404304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23分55秒 新时代“革命史诗”小说话语新建构——以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为例...关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小说超越“当下”“个人”,进入“历史”“整体”的层面。在现代性的个体特殊性与叙事总体性之间,孙甘露选择以“人本意识”之上的宏大总体性诉求统摄现代性个体差异。孙甘露认为福楼拜背离了奈保尔“给文学中的现代敏感性下的定义,在衡量世界时,调动所有知觉,而且是在理性的框架内这样做——所谓更具个人化的观察及感觉的方式”。奈保尔关于文学“现代敏感性”的说法,也部分地适用于孙甘露。作家适度抑制“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43秒 流徙或许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处境...普通话和体面的谈吐让我们不分彼此,但各自迥异的成长经历和方言,又仿佛来自平行时空。迁徙者的身份是一层透明隔膜,让我们既能窥见他者的生活,又永远隔着一道无形的边界。我在同龄人中体认到的这种割裂感,让我对奈保尔笔下的移民文学产生深切共鸣——他的《大河湾》我读过好几遍,无论是跨越国境,还是跨出乡土,剥离故土的断裂、重塑身份的挣扎,本质上并无二致。我们都是被连根拔起的植物,在陌生土壤里艰难抽芽,一路丢弃方言、习...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4032-404257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43分12秒 千里江山繁花似锦,上海文学谱写新篇章...100多位来自五大洲39个国家的作家来上海生活、写作; “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已成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交流的现象级平台,由此延伸而来的“思南读书会”也成为全国含“诺”量最高的读书会——出现过奈保尔、勒·克莱齐奥、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汉德克、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莫言6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身影; “上海国际诗歌节”邀请各国诗人展开诗歌交流…… 与此同时,上海也十分注重区域交流,积极举办首届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3994-404265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29分28秒 顾骨:朱山坡的“蛋镇注我”...受教,明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诗意的眼睛;向偶像段颂告白,段颂问金光闪是否要一起创立蛋镇诗社,在金光闪的迟疑中,段颂离去,第二天被发现吊死在凤凰树上。两个诗人对金光闪的启蒙教益以及离去的形象,不免让人想起奈保尔《米格尔街》中那位用生命写诗的B·华兹华斯,无独有偶,毕飞宇在评价《米格尔街》时曾提及:“好作家可以把短篇集子写成长篇。”,而这也正是朱山坡在《蛋镇电影院》《蛋镇诗社》中所采取的叙事策略。在这样的叙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30-404061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9时36分26秒 记忆·童话·歌——评蔡骏小说集《曹家渡童话》...lk还原不了饱蘸真情的记忆,当记忆遇到真正的行家里手,经过巧妙的剪裁与变形,它们牢牢地占据城市底下沉潜的公共意识。就像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所宣称的那样,他并不艳羡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这些大师因为“无根性”所生发的文学,他的文学之根牢牢地根植于故乡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座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虽然这样的断言,对于春秋方盛的蔡骏仍显草率,但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4030-404053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10时0分24秒 郑小驴:横穿当代人精神状况的甬道...些发光的细节、动态与结构,提醒大家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等等。这其实更像是一种技术活儿,但得下笨功夫,得全身心投入。学生们通过大量的文本细读,悟性高的,提升就会很快。比方这学期我们细读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奈保尔的《米格尔街》等,学生们的感触就很深;另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写作,只有进行具体的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短板,才能针对性提高。至少在技术层面,小说是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大量写作得到提升的。我们会定期举...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5057-403793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15时52分23秒 2024年9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能照搬生活 / 本期嘉宾:孔令燕 主持人:陈仓 李清川 创意与写作 独语的梦境——论扎米亚京《我们》的文本特质 / 李若晗 认知语用视角下“上头”的语义及语用分析 / 亓蓉萱 暴力与现代性——奈保尔小说《游击队员》中的后殖民困境解读 / 吴玲涛 《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动画电影对古典诗人形象的现代重塑与文化传承 / 辛未 儿童视角下《小桔灯》的语言纯真表达 / 陈朝霞 四封 插页 封面国画:吴...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4/c436741-403128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13时57分3秒 拥抱英语小说的新变化...—依靠争议和丑闻吸引公众和媒体注意力。 尝到了甜头的布克奖没有让媒体失望,马格里奇退出之后,另外两位资深作家评委索尔·贝娄(Saul Bellow)和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质疑V.S.奈保尔(V. S. Naipaul)的《自由之国》(In a Free State)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因为它是由一个共同主题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和中篇小说的合集。虽然奈保尔获奖,但贝娄却透露授予的是“...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90-40372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8时9分24秒 聚焦2024年布克奖:拥抱英语小说的新变化...—依靠争议和丑闻吸引公众和媒体注意力。 尝到了甜头的布克奖没有让媒体失望,马格里奇退出之后,另外两位资深作家评委索尔·贝娄(Saul Bellow)和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质疑V.S.奈保尔(V. S. Naipaul)的《自由之国》(In a Free State)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因为它是由一个共同主题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和中篇小说的合集。虽然奈保尔获奖,但贝娄却透露授予的是“...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90-403718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22分40秒 2024,阅读依然带给人“走向世界”的底气...。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许知远不仅建议将探寻确定性的方式诉诸阅读,也主张不做时代情绪的俘虏,从时代的情绪跳脱出来。 “我的写作也常在未遂的雄心与自暴自弃间摇摆”,在自序中,许知远承认自己的参考坐标系是奈保尔、简·莫里斯,但又认为旅行像是“书籍的镜像”,将旅行视作阅读的伴随。近年来,很多人通过访谈片《十三邀》熟悉许知远,在大众舆论场里,他甚至已经成了一种罕见的个人文化符号。阅读他的文字作品,则能更直观地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3994-403717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20分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