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本科成绩单,我在《世界史英文名著选读》课的考试中得了84分。 国伟兄在文章中提到了陈仁炳的皮鞋,说那双棕色牛皮鞋“样式虽旧,却油光锃亮”,这激活了我对这双有故事的皮鞋的记忆。那是1982年5月,我们78级在校门口拍毕业照,候场时我在陈先生边上。他脚上正是这双油光锃亮的棕色皮鞋,尖头的形状在那个年代十分醒目。陈先生见我好奇地看着皮鞋,就说这双鞋在“扫四旧”时因为是尖头皮鞋被一剪为二,他痛恨这种野蛮的行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63-404668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12分3秒 文学社会学和思想史视野中的《这一代》...民办刊物风潮:“《这一代》所牵涉的1978—1981年整个大学和社会民办刊物的大风潮,其实是整整影响了一两代人的大事件。”[51] 他们心心念念、自我定位的“这一代”指的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77级、78级大学生(也有人把79级也包括在内)。当然,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这一代”还应包括没机会上大学的同龄人。“这一代”的“同属意识”,在作家、诗人、艺术家、思想家、学者中广泛存在,这是他们的“共同体意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63-404608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31分18秒 陈思和:我是属于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的那一代人...1978年大约4月份,突然招生办又补发了一批录取通知书。那一次我被录取了,而且,整个街道被录取的人数好像很多。那一年招生特别仓促,报考人数多,工作量也大,最后就读是在1978年的春天,所以我们与真正的78级只差半年时间。 高考这件事,对我个人来说,是我很主动地去迎合社会潮流的一次选择。我一生很少迎合社会潮流,但高考我是随大流的,结果考上了。考上当然也是偶然的,不过就我以前一向喜欢学习而言,又似乎是冥冥中...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5057-404563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15分38秒 匡亚明:是老革命,亦大学者...有用武之地。”他委派时任中文系副主任的叶子铭教授赶去武汉接洽。叶子铭费尽周折,辗转找到东湖边紧挨小渔村的程千帆家,转达了匡校长聘他为南大中文系教授的意向。当时已65岁的程千帆来到南大,在给我们77级、78级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匡亚明特地约了副校长范存忠等一起前来听课,并叮嘱所有同事和学生都应以“教授”称呼程老。程千帆受聘至南大之初,仍未恢复过去的工资待遇,南大党委专门研究后决定,先按每月150元的标准发放...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57-404448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41分33秒 贫瘠而丰饶的大学时光...社会学的范畴,里面有庆幸,也有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听了这段演讲,我的感受是:第一,北大的伙食比我们大学好,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在我的大学里至少没有见到过锅塌豆腐;第二,刘震云老师比我年长十岁,他读大学(78级)也比我早八年,八年来物价涨了不少,我们虽然出手比他大方,但在大食堂的生活并没有改善多少,没有实现吃饭自由。刘震云老师对于在大学吃食堂的状态和心态的把握,堪称传神。 除去吃饭,我们最大的花销就是买书,...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04018-403667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7时25分45秒 袁济喜:1978年,我的无问南北...,让我们这些新入校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要复兴人民大学的志向。很多老教授,像胡华教授,还有给我们做思想解放动员的哲学系李秀林老师,一再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人民大学的振兴主要靠我们年轻的一辈。后来我们77、78级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人留在人民大学当老师。校史教育对于我们当时的成长可谓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从1978年复校之后,到80年代初就声名鹊起,影响力大增。我1978年入校,1982年本科毕业,接着在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6/c404063-403283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6日8时21分20秒 费振刚:那难忘的岁月,是无言之美...先生讲授。 每逢寒暑假,费师都会给我开一个书单,告诉我假期里该读什么书。77级是1977年冬季考试,1978年春季入学,所以第一个假期是暑假,费师把自己的线装本《史记》拿给我,让我在假期里通读。暑假后78级也入校了,全国大中小学都改回秋季入学的传统制式。寒假里,老师又让我通读了《论语》《孟子》《庄子》,还有一个假期让我通读了《左传》。 在学习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阶段,我写了一篇《论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呈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04063-402901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8时37分47秒 张炜:大地上的守夜人...称为学校的“作家群”。 张英:大学二年级,你参与创办的刊物《贝壳》创刊,并担任主编,在创刊号发表小说《春生妈妈》。《贝壳》是一本怎样的刊物? 张炜:《贝壳》是中文系77级、78级、79级部分同学,尤以78级为主体创办的油印文学刊物。当年出了两期,第一期是手刻油印的,第二期是打字油印的。《贝壳》的核心成员后来大多都经常发表作品,还很活跃。 张英:大学对你的职业选择和文学创作,影响有多大? 张炜:学校图书馆...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3/c405057-402422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4日7时56分5秒 黄建新:作者电影时期,他是深刻的社会学家...质的时候,黄建新却甘于寂寞,一直独自留在城市里。”香港知名电影学者黄爱玲的这段话,道出黄建新电影的独特。他尽管被称为第五代导演,但几个阶段所走的创作之路,均与其他第五代导演迥然有别。 与从北京电影学院78级导演系或摄影系毕业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人相比,黄建新虽然曾于1983年在北电导演系进修,但并非科班出身。上世纪70年代初,他在部队当兵时偷偷看了不少内参片,对电影产生浓厚兴趣;1977年进入西北...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4005-402379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7日9时16分43秒 李师东谈枕边书...的书都读了,就到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来编书。 最后一本?是当时有什么阅读计划吗? 李师东:刚上大学,第一个学期无所适从。从应试教育到大学校园,突然发现没人管你了,不知道做什么。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就去找本系78级的江作苏学兄,他是湖北武汉人,很温厚沉雄的一位兄长。他给我开了一个书单。《歌德谈话录》打开了我阅读的视野。中文系资料室的书差不多都看了。《美的历程》刚出版,看了好几遍。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5/c405057-402238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6日7时39分29秒 复旦历史系世界史的先生们...。为我们上这门课是在1961年前后,政治形势相对宽松,双百方针重申,他不时借机延伸,敢于放言,尤其是他回忆在美留学时的许多轶事,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讲。20年后,他又重上讲台,为读史老张(张国伟)这批78级学生开设《世界史英文名著选读》,年老体衰的他,已无力即兴发挥、谈吐自如了,但他的舶来品皮鞋还是擦得锃亮,很令人注目。 陈先生的晚年生活,说不上舒适,这可从两次饭局中看出。一次,他上完课,在工会礼堂...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0/c404019-401927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2日8时21分42秒 杨争光:用文学把时代精神表现出来...同仁交换分享。我接任社长后,把诗社成员扩大到全校。韩东在哲学系,成为诗社的中坚。还有韩东在校的女朋友,生物系79级的,诗写得很好。还有我同宿舍的刘功业,中文系79级的孙基林、郑训佐等。我和韩东、历史系78级的王川平和仍留在诗社的77级吴滨经常在一起,交流最多,形成了诗社的核心。诗社主要的活动是韩东在做。 张英:《我站在北京的街道上了》那首诗是在天津工作时写的吗? 杨争光:毕业后去天津报到,我在一个招待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8/c405057-4014874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8时17分49秒 贺桂梅:文学史家洪子诚...写作》中“曝光”了他年轻时的几张照片。年轻的洪子诚那种腼腆和青涩,让我们学生大开眼界,同时也想到那时他一定是那种内心丰富、感觉细腻而又极度敏感和羞涩的人。戴锦华老师讲过的一个著名“段子”:洪先生给她们78级文学班监考,他坐在讲台上埋头看书,抬头无意间看到有学生偷偷传抄考卷,他像自己干了坏事一样脸红了。我没有见过这种充满喜剧感的场面,因此总有些怀疑这个段子的真实性。 在我读书的90年代,谢冕、洪先生牵头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04030-401316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22时31分55秒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吐鲁番学...新一届理事会上,几乎毫无悬念地当选为接替季先生的新会长。 还应该指出,季先生对我的提携和栽培,可以说是不次拔擢。就资历来说,我大学本科是79级,前面有人才济济的77级和78级;研究生我是83级,前面有78级至82级五届研究生。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我前面可以说是黑压压地站满了身怀绝技的高手。如果没有季先生的不次拔擢,我恐怕是很难露头的。每念及此,心中充满对季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感恩之情。 最近二十年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04063-400314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0日6时56分58秒 蒋寅:石昌渝先生的为人和为学...了收场。现在回过头来反思,深服石先生的涵养和宽厚,以及处事的妥帖。 但石先生绝不是无原则的学者,相反他是一位能秉公办事、仗义执言的长者。对一些所务问题,他总是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其辞、虚与委蛇。他是78级留所的研究生中较年长的一位,人又正直,说话自然很有威信。我进所后数年,住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从所里找到院里,概无结果。直到石先生任室副主任,同时担任所分房委员会副主任,为我上下陈辞、反映情况,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5/c404063-3268586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5日8时2分7秒 谈论故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境...各有专长的潮籍学者,“精选若干拿得出手且普通民众也能读懂的谈论潮汕文化的文章,献给父老乡亲(以及对潮汕文化有兴趣的读者)”。第二年,更是推出了四册面向小学及初中生的《潮汕文化读本》。他们三位都是77、78级的大学生,都是潮汕人,林伦伦时任韩山师范学院校长,三个人意气相投,携起手做这件事,很方便。 这是一套编给潮汕地区中小学生的乡土教材,并行于义务教育。对于这套书的定位,陈平原在序中说:“有关乡土的缤...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3/c403994-3258592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3日8时2分59秒 《奇遇之旅》...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哪些人,听到了哪些故事,悟出了哪些人生哲理。 作者以旅行为载体,将生命里的一段离奇经历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 作者简介: 子初,本名魏青,常居北京和德国,北京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78级学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原北京新印象时代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早年在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工作、生活多年,后独自游历列国,近年旅居德国,并开始写作。在《世界博览》《读者》《香港文学》《作家世界》杂志...
书汇#新作快读#Q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7/c405078-3256861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7日16时5分51秒 黄发有:凝固的青春火焰...观1986-1988》中,收录了“大学生诗派”的资料。有趣的是,同为编者的徐敬亚与孟浪对“大学生诗派”的理解有比较大的差异。孟浪认为:“我所理解的‘大学生诗派’,其形成要早于84-85年,主要作者应为78级到80级的大学生,如韩东、于坚、王寅、封新成等,他们当时即通过交换自办的民间诗刊开始前卫文学活动。平心而论,这些年岁稍大些的‘大学生诗派’中坚,他们中大部分人的作品艺术倾向和理论见解与尚仲敏所谈的并不...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3/c442005-3255770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3日7时59分31秒 吴志攀:怀念严绍璗先生...房间才能入住。严先生说:“我们是来得早,那时价格比现在也便宜一些,现在不但涨价了,而且想来也没房间了。” 上述这些场景、这些对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严先生长我十几岁,他是59级中文系的,我是78级法律系的。他是我的老师,但他对我却从来不像老师,更像兄长。因为我们可以无话不谈,无所顾忌,有什么说什么。他的语言非常幽默,经常把我逗得笑不停,他却一点都不笑。他还经常自嘲,一点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严...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0/c442005-3249879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0日8时2分49秒 陆建德谈枕边书...,对文学作品的细节有着深刻的领会,他经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作家这样写。教泛读的丁兆敏老师也是圣约翰的学生。疫情出现前,我如去上海,一般总会去看望她。当时陆谷孙先生还相对年轻,已经非常出名,可惜他没有教过78级的学生。复旦的《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是同类读本中的佼佼者。 中华读书报:大学毕业后您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多年的留学生涯带给您怎样的人生底色?在国外,您读得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1/c405057-3245210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2日8时54分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