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818 篇有关 1960 的页面,用时 0.191秒.

第1页  共341页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

去年11月24日,“诗词的女儿”叶嘉莹逝世。叶先生对于古典诗词在当代传播的意义不言而喻,她的去世也让很多人想到了她的老师顾随(字羡季,1897-1960)。正如1956年叶嘉莹在台湾发表《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从义山〈嫦娥〉诗谈起》两篇文章后,偶遇台大中文系郑骞教授(1906-1991,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对叶嘉莹说:“你所走的是顾羡季先生的路子”,后来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设立的“叶氏驼庵奖学金...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

   ...均获得了更多文献的支撑,情感故事多有丰富;新中国之后的思想总结、交代、外调等档案类材料也大幅增加;此外,也还有较多细节得到了更清晰的厘定。相较而言,远征军经历、东北《办报》经历、情感故事以及回国初期、1960年代后期等跟档案类材料密切相关的阶段要更为突出一些。 澎湃新闻:文献翔实是这部传记非常突出的特色,能谈一谈你的学术动因吗? 易彬:我希望通过尽可能翔实的文献,展现一个更丰富、更立体、也更贴合历史的传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

   ...寒,小学毕业后就开始为衣食奔波,当过服务员,街头小贩,学徒,制图工,批发贩卖过扫帚。他爱看小说,为了赚取稿费养家糊口,他靠刻苦和毅力,自学成才,并以惊人的勤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获得了惊人的收入。仅以1960年为例,他的纯收入为3842万日元,约折合当时的人民币27万元,纳税2500万日元,收入和纳税均居日本作家之首。日本的所得税较高,最高税率可达百分之四十五,此外还有地方税等多项税种,所以精明的作家觉得...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68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2分6秒 李林荣:文学中国的山西道路

   ...文体创制到创作立场、创作宗旨都全面展现了充分成熟的(实际上同时也是充分自觉的)民族化、大众化和革命化成就的旗帜性的作家,在1940年代初期崛起的延安文艺的价值与话语体系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1950-1960年代,在以史诗性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农村、农业题材长篇叙事作品为主潮的社会主义工农兵文艺中,赵树理的小说和戏剧创作开始日益明显地偏离后来在文革初期被总结、标举为“三突出”的主流创作原则,遭到了从贬斥为大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8时40分25秒 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

   ...实主义传统,文坛无可避免地走向“中年”。可见,“中年”这一概念的内涵由一个代际的指称转向一种与宏大叙事重新和解的姿态。 但与此同时,“中年”正在走向“中年危机”。世界范围内对于文学“枯竭”的隐忧肇始于1960年代,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意识到对于故事编织的过分推崇与对形式创新的忽略很有可能迅速耗尽语言的势能,文学也将成为“枯竭的文学”[7]。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思及约翰·巴思的预言,再反观文坛各大最高文学奖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跨文化阐释学的空间性及其研究范式

   ...amer)的阐释学理论。19世纪初,施莱尔马赫提出,阐释学的任务是“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强调通过语言和历史背景重建文本的意义。随后,伽达默尔则在《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 1960)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提出“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的概念,认为人类的理解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会与文本的原始语境相互作用,从而生成新的意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30-404683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5时7分55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

   ...寒,小学毕业后就开始为衣食奔波,当过服务员,街头小贩,学徒,制图工,批发贩卖过扫帚。他爱看小说,为了赚取稿费养家糊口,他靠刻苦和毅力,自学成才,并以惊人的勤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获得了惊人的收入。仅以1960年为例,他的纯收入为3842万日元,约折合当时的人民币27万元,纳税2500万日元,收入和纳税均居日本作家之首。日本的所得税较高,最高税率可达百分之四十五,此外还有地方税等多项税种,所以精明的作家觉得...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91-404669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37分12秒 仰望的星空——《华夏石油和化工人》序

   ...席,浑身是劲精神抖,满怀豪情干革命,永生永世不回头。”看到首都汽车因缺油而背上笨重的大煤气包,他竟一个人坐在马路上号啕大哭。听说大庆发现了大油田,主动请求去东北参加大会战,一心要甩掉我国贫油落后帽子。1960年冬,当井喷突然发生,现场没有重晶石粉,只能用水泥替代压井,看到泥浆无法融合沉底,铁人不顾当时腿伤,奋勇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工友们也跟着跳进去,谱写了一曲用血肉之躯制服井喷的英雄赞歌。 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30-404665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4时33分32秒 从历史走向时代前沿的海派小说——围绕《千里江山图》的漫说

   ...在祖母家的西南面。《千里江山图》带着我像是重新徜徉在了小时候奔跑、打闹、呼啸着的上海马路上了。 那时,黄浦江边的大马路是游行队伍必经和汇聚的场所,马路足够宽阔。我在家里就能听见窗外传来的口号声。出生于1960年代早期的人,人生的第一记忆,或者说最早最壮观的场景记忆,或许不少是和我相同的吧。因此,那里是大人闹革命的场所,不是我们小孩最常玩耍的地方。我们常去的是拐过弯的苏州河沿岸,那里的马路相对狭窄些。特别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巴尔加斯·略萨:写作之为命运

   ...们带来贫困。殖民地和新殖民时期的炼金术使黄金变成废铜烂铁,粮食变成毒药。”原来的未来之国,终究还是被历史所绊倒。沉重的,充满殖民所造成的分裂与血腥的过去,如同愈发浓稠的阴影,捆缚它们,使其无法摆脱。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拉丁美洲,则更是一片混乱不堪的,如拼图般破碎的土地。殖民时代留下的国境线,像盘蛇一般啮咬在一起,这里多的是贫弱的小国,一个个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下游的失败国家。在完成现代民族国...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91-404654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4分7秒 “新时期”的位置: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叙事建构

   ...出版中心2020年版,第259页。 [19] 易晖:《重审九十年代文学》,《名作欣赏》2022年第10期。 [20] 1998年朱文在《北京文学》上主持题为《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的问卷调查,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们表达了要与现代化传统告别,反抗一切经典的权威势力压迫的观点。参见韩东的《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 [21] 陈骏涛作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49分48秒 《万松浦》2025年第2期|任林举:远去的渔火

   ...石多、有木桩、水深而其他网具不易作业之处用鸬鹚捕鱼。通常是三五条竹筏,二三十只鸬鹚共同作业。那时,鸬鹚饲养成本低,每户渔家都能养得起多条鸬鹚,即便捕鱼淡季,鸬鹚们也能捕回自己的“口粮”。 据资料记载,1960 年 8 月,在漓江象鼻山一带还有一次下鸬鹚捕鱼的辉煌成绩,那一次捕到的小鱼不算,仅仅大个头的草鱼就捕捉了 30 多条,其中最大的 5 公斤。后来,靠近桂林市这边的打鱼人就越来越少了,只有兴坪和阳朔一...

新作品#报刊在线#《万松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52628-404612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5分53秒 文艺青年、“80后”写作与“自我”的历史动能——周嘉宁小说论

   ...反文化、反权威的历史起源被悬置,变成一个空洞的能指。[33]《后来》中借“墙的倒塌”抒怀的忧伤校园男女、《浪的景观》里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我”,皆对1988年柏林墙倒塌指涉的冷战史缺乏感知,更不了解欧美1960年代青春反叛运动的精神谱系。二十年后,周嘉宁在两个层面作出反省。其一,文艺青年往往借助“对电影,小说以及歌词的复刻和反复的练习”[34]来模拟生活,不加反思地“极其自然地使用着从小说和电影里学到的经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6分27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义创作现象的一种理解》,《上海文学》2020年第6期;刘江凯:《转型与深化;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 (32)曹道衡:《试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文中对冯沅君等《关于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有观点对话。 (33)根据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赵遐秋、曾大瑞《中国现代小说史》,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8分26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义创作现象的一种理解》,《上海文学》2020年第6期;刘江凯:《转型与深化;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 (32)曹道衡:《试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文中对冯沅君等《关于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有观点对话。 (33)根据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赵遐秋、曾大瑞《中国现代小说史》,夏...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51-40461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44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

   ...”呢?李洱一直试图与他热爱的加缪对话,并窥探同等境遇之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与抉择。 “悬铃木”是李洱念兹在兹、频繁使用的意象,几乎所有需要植物出场的地方,悬铃木都当仁不让,这当然是又一次向加缪的致敬。1960年,不满47岁的加缪搭乘朋友的车外出时发生意外,汽车撞上一棵悬铃木,将未系安全带的加缪甩出车外,加缪当场死亡。曾说过“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死于车祸更愚蠢的了”的加缪“就很是非理性地,死于作为理性之产物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45分31秒 黑土 黑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一) 1960年11月12日清晨,一缕金色阳光洒进梨树县四棵树乡徐家粉房屯一户普通的王姓农家小院。忽然,小院里传出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降生了,父亲满脸笑容,母亲喜上眉梢。这个男婴嗓门大,哭声格外响亮。父母希望儿子长大不再像他们一样起五更,爬半夜,躬耕畎亩,泥土里觅食,取名王贵满,富贵满满,富贵至尊之意! 几十年后,梨树县出了一位享誉全国...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19-404593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49分13秒 文学社会学和思想史视野中的《这一代》

   ...事”的审美趣味,一提出来就被大家认可了。[5] 苏炜的这番话流露出明显的代际意识以及“这一代”代言人的办刊旨趣,而所谓“时代色彩”“宏大叙事”云云既有自觉融入“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集体担当,又接通与1960年代青年政治运动的历史渊源和传承,特别是对毛泽东一番话的自觉心理认同证明他们是胸怀世界的具有革命基因的“革命之子”。 这些大学生们还是有较强的政治意识的,并非没有组织纪律观念,他们会后向团中央、教育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63-404608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31分18秒 为中国读者打开波兰文学之窗

   ...出版社出版。 2000年,也是林洪亮从华沙大学毕业后的40年,他又荣幸地获得了波兰总统颁发的“十字骑士勋章”。2010年,他再次获得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保护部颁发的“荣誉艺术——波兰文化银质勋章”。 从1960年回国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直至今天,林洪亮可谓著作等身。干了一辈子的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工作,他有几句话嘱咐后来者。他说:“既要会研究,写出论文和论著,也应该会翻译文学作品。没有文学作品的翻译,广大读...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31803-404607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3分4秒 天下的中师生,中师生的“天下”

   ...《通州师范学校开学演说》,载《时报》1907年3月25日,第9版),可征其要。 百余年间,师范教育内部体系迭经变迁。中等师范学校作为养成基础教育阶段师资的摇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受到重视,发展迅速。1960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总数一度多达1964所,在校学生83.85万人;此后颇有起伏,直到2000年,全国仍有683所普通中师,在校学生76.98万人(参考申国昌等著:《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北京:科学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63-404589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18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