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9 篇有关 魏易 的页面,用时 0.272秒.

第1页  共3页

林长民:兼容中西、立足民本

   ...夏 (上文为《林长民集》前言,题目为编者所拟。) 附:林长民年表 1876年农历六月十四日,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 1897年取得清朝科举秀才功名。再入私塾,加习日文、英文。 1901年与林纾、魏易等联名创办、主编《译林》月刊。 1902年赴日本留学,不久弃学回国。 1903年译著《西力东侵史》在日本出版。 1904年随父迁居杭州。长女林徽因出生。 1907年再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政经科,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63-403588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10时55分2秒 中华读书报十年纪事(2014.7-2024.8)

   ...一词在中国何时出现?》《卡夫卡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1949年夏的激烈市场搏击》《协助范文澜先生编写〈中国通史〉》《新文化背景下的文言与白话》《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竺可桢与澄衷学堂》《林纾的幕后英雄魏易》《潘光旦:中国第一位社会生物学家》《宋云彬日记里的课本编审者》《老舍〈骆驼祥子〉的出版历程》《季海先生片谈》《梁任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撰著、讲授与传播》等。 2020年 1月8日,推出《20...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63-403349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11分8秒 蔡子玉:一个“内生”于日记文献的近现代人物

   ...确的方向。 陈从周(1918-2000)《梓室余墨》载有“京师译学馆”一条,记载从朱启钤处得到的见闻:“译学馆开办人为曾广铨、朱启钤,以后之监督为黄绍箕、章枝、王季烈、邵垣浚。分英、法、德、俄文四科,魏易、胡敦复、蔡子玉、萧智吉诸人授一二年级英文,三年级以上则为英人教授。其他之课程教授为蔡元培、陈衍、汪荣宝、韩朴存、丁福保等。”(《梓室余墨:陈从周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246页...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6/c404063-403148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6日16时55分51秒 鲁迅周作人合译《神盖记》手稿研究

   ...其呈现的最终面貌,但是我们却没法看到其过程。而这部译稿却向我们真实、生动地呈现了他们合作翻译的过程,从中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这种合作翻译的生产方式。 在他们之前,其实也有合作翻译的生产方式,例如林琴南和魏易的合作。但是以往的合作翻译,大体上是一人口述一人撰文,口述者专注于原文内容的汉语表达,撰文者专注于将口述者的口语转化为文字。两人分工明确,不会交叉,容或有所切磋,也主要在于理解表达的内容,基本上不会对...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19382-401933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8时38分58秒 乔丽华:鲁迅与蔡元康交游考

   ...译小说可谓商务印书馆的宠儿,不仅以最快的速度出版,而且稿酬也比一般作者高两三倍。这本《双孝子噀血酬恩记》,原名The Martyred Fool,英国大畏克司蒂穆雷(D.C.Murray)原著,林纾、魏易合译,封面题“伦理小说”,收入“说部丛书”第一集第七编,丁未年(1907)九月出版,书前有林纾的“评语”一篇。“独应”此文却对这篇“评语”大加抨击,并感叹“诸君子独喜妄言,至斥求诚之士子为蠢物”,从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8/c404063-400525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8日9时4分4秒 因为他们,上海成为中国话剧的发源地

   ...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 1907年6月,留日学生李叔同等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本乡座,举行“丁未演艺大会”,公演由曾孝谷根据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中译本(林琴南、魏易译)改编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为第一部由中国人完成的话剧。同年秋天,王钟声在上海率领“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是为中国话剧在中国的第一次演出。1907年因此被视为中国话剧的诞生年。 上海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12/c404063-294002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15时40分24秒 《世说俗谈》

   ...-7005-5 内容简介 《世说俗谈》是文史作家刘勃解读《世说新语》的历史随笔。刘勃以讲段子的形式来趣味解读《世说新语》中各种知名人物,如阮籍、嵇康、王羲之等人的行为和思想。全书分为“汉魏易代与始畅玄风”“竹林七贤”等五大章节,以人物中心,按照其活跃的年代为顺序来重新解读《世说新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刘勃,南京三江学院教师。擅长以现代视角趣味解读古代...

书汇#新作快读#S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0/c405080-3261444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30日17时13分25秒 爱丁堡,无处不在的文学灵魂(节选)

   ...各特的小说。 1819年出版的《艾凡赫》直到1905年才引入中国。那时期,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传播新思想的理念却已深入人心,西风渐进,翻译西方书籍,一时风行全国,西洋小说尤甚。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艾凡赫》,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书名改为《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备受读者追捧。后又陆续出版过好几种语体文译本,虽都是节译本和改写本,但其受欢迎的程度可窥一斑。旧上海虹口区有...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4/c404018-3260654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4日10时56分53秒 郭沫若的“哈姆雷特”精神气质

   ...若的新诗创作受到了中外诗人的影响,外国的如泰戈尔、海涅、惠特曼、雪莱、歌德等。虽然莎士比亚也是诗人,但郭沫若喜欢的是浪漫主义诗歌。尽管如此,他对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形象还是非常熟悉的。1904年,林纾和魏易将兰姆姐弟所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译为《吟边燕语》出版,收录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本事20篇,《哈姆雷特》被译为《鬼诏》。后来,有人根据这些戏剧故事改变为话剧上演。郭沫若说林纾小说对他“文学倾向上有决定的影...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5/c404064-3258764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8时58分1秒 郑延国:林纾的翻译

   ...译的开拓者有很多,林纾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翻译有四大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译笔好,三是序跋精,四是影响大。 从1899年到1924年,林纾与魏易、陈家麟等二十人合作进行翻译。具体的合作方式是魏易、陈家麟等人先口头表述外文原文的意思,然后由完全不懂外文的林纾根据表述来写译文。二十五年间,林纾与人合作翻译了九十八位外国作家的一百六十三部作品,如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亨利六世》,狄更斯的《大卫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9/c404063-3252922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9日9时46分22秒 陈晓明: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

   ...是西洋小说最早在中国面世的作品,爱恨交加写得缠绵悱恻,悲痛欲绝,让中国读者为之动容,迅速风靡全国。林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商务印书馆委以重托,请林纾专译欧美小说。林纾先后与王寿昌、王庆通、魏翰、陈家麟、魏易、曾宗巩等精通英法俄德语言的行家合作翻译,精通外语者口译,林纾迅即写成书面汉语。虽然,林纾在文学观念上崇尚桐城派,但他古文根底好,桐城派的古文也有与时俱进之意,林纾也对桐城派古文兼容白话做出贡献,这尤...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9/c419351-3249818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9日9时37分57秒 重读《电世界》:科技、乌托邦与反殖民

   ... [17][1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0-211页、292-296页。 [19][英]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林纾、魏易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2页。 [20]Sir Walter Scott:Ivanhoe.Published by Airmont Publishing Company,Inc,1964,...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4/c419384-3242847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7日7时6分46秒 《聊斋志异》与文学革命时期的新旧之争

   ...于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研究所的讲演,后连载于《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5月第21—25、27—31日,6月1日、3日、4日。1919年另发表于《太平洋》。 [20]早在1904年,商务印书馆便出版了魏易口述、林纾转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吟边燕语》,该集含林纾1904年5月所撰序文一篇,根据兰姆姐弟(CharlesLamb,1775—1834;MaryLamb,1764—1847)编的《莎士比亚戏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7/c404063-3230148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7日9时3分51秒 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

   ...是西洋小说最早在中国面世的作品,爱恨交加写得缠绵悱恻,悲痛欲绝,让中国读者为之动容,迅速风靡全国。林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商务印书馆委以重托,请林纾专译欧美小说。林纾先后与王寿昌、王庆通、魏翰、陈家麟、魏易、曾宗巩等精通英法俄德语言的行家合作翻译,精通外语者口译,林纾迅即写成书面汉语。虽然,林纾在文学观念上崇尚桐城派,但他古文根底好,桐城派的古文也有与时俱进之意,林纾也对桐城派古文兼容白话做出贡献,这尤...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9/c404033-3218588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9日9时1分44秒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林纾的情爱观

   ...,支那新书局,1903年,第1页 [30]南江涛编:《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汇编(7)》,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第299-300页 [31]陈熙绩:《<歇洛克奇案开场>序》,见林纾、魏易译《林译小说丛书第三十八编•歇洛克奇案开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第1页 [32]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第414页 [33]范当世:《范伯子诗...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0/c404063-321271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0日7时22分27秒 近代以来的翻译之变:时移译易

   ...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余种。介绍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的作品。跟林合译美英作品者有魏易、曾宗巩、陈家麟、毛文钟等,合译法国作品者有王寿昌、王庆通、王庆骥、李世中等。林纾不懂外文,全凭合译者的口译,然后整理成顺口的文言,他翻译作品之多、之广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25/c404090-3206072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6日8时31分27秒 清末民初小说撰稿者的署名问题

   ...名的旧传统与新变化: (一)因合并署名而导致作品归属舛误者 清末民初时期,合撰作品的情况极为常见,小说的创作或翻译也时常是由多人合作进行,而非一个人独立完成,如“林译小说”便是由林纾与陈家麟、魏易等人合作完成,又如包天笑与张毅汉也是一对常常合撰小说的搭档。一般情况下,这种多人的合撰作品的署名是清晰、确定、无异议的,但是偶尔合撰人也会将姓名合并重组,从而产生作品归属上的错误。由合并署名而导致作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24/c404063-3187279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4日6时45分11秒 狄更斯在中国

   ...》、《孤星血泪》(《远大前程》)和《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在中国 1838年10月,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奥立弗·退斯特》(Oliver Twist)出版单行本。1908年,翻译家林纾和魏易将《奥立弗·退斯特》译为《贼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世纪40年代,《奥立弗·退斯特》被译为《奥列佛尔》(蒋天佐 译),由三联书店出版。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奥立弗·退斯特...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03/c404064-3180712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3日7时17分22秒 “海内三古文家合像”与清季古文风尚

   ...事之“重”(宣统元年《中学国文读本·元明文》“书博鸡者事”篇眉批及《左传撷华》“声伯之母”篇评)。不过,在有意识区别的同时,林氏仍时时流露沟通西洋小说与古文笔法的努力。辛丑年末与吴汝纶会面前夕,林纾与魏易合译《黑奴吁天录》蒇事,“例言”有云:“是书开场、伏脉、接笋、结穴,处处均得古文家义法。可知中西文法,有不同而同者。译者就其原文,易以华语,所冀有志西学者,勿遽贬西书,谓其文境不如中国也。”其以古文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4/c404063-3179617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4日8时47分26秒 优秀的儿童文学,提供的是什么

   ...读者。莎士比亚流传到中国,也是此书率先登陆:1903年上海达文书社用文言文选译其中10个故事,取名为《澥外奇谭》,第一次把莎士比亚的戏剧以文言章回体介绍给中国读者。1904年,商务印书馆方才出版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全译本,题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对于中国小读者而言,起到类似桥梁作用的,还有《DK莎士比亚百科》——每一章讲述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包括主题、主要人物、幕场安排、情节...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0/c404072-3177838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0日8时28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