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9 篇有关 高众 的页面,用时 0.089秒.

第1页  共2页

王志祥:游荡在青藏高原上的乡愁(外一篇)

   ...方砚印象深刻,常驻记忆之中:一草堂,前有水背靠山,一翁一牛一顽童。这不是江淮故里常见的乡景吗?不禁感慨,在高原之上,随心所欲的漫步,信手推开的店门,竟然无意之中邂逅了乡愁。 这就是缘分。 【作者简介:高众,原名王志祥,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中国作家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发表文章近200万字,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诗刊》《当代》《读者》等。著有长篇小说《白衣江湖》,散文随笔集《生如...

专题#专题#跟着作家看临潭#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59227-403026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57分14秒 用文学之笔画山水临潭

   ...国作家协会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对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承诺的生动实践。 在山野间畅谈文学与梦想 5月25日傍晚,一场名为“我的冶力关·当文学遇上高原”的直播活动在临潭县术布乡鹿儿沟举行,周瑄璞、秦岭、宋明珠、高众等作家围绕近日深入临潭各地采访采风的感受展开对谈,分享文学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体验。 “我的冶力关·当文学遇上高原”直播 时隔8年第二次到来的周瑄璞惊叹于临潭近些年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每个来到这里的...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8/c403993-402453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8日16时25分21秒 高雅艺术不应高冷

   ...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坚持人民性理应成为一切艺术的发展方向,成风化人应当是文艺行业从业者的共同责任。高雅艺术也应当主动告别“高冷”,努力打破“曲高和寡”的成论,从而形成“曲高众随”这一面向人民的艺术传播新格局。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以“\@上上”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博主们的开拓性努力,充满敬意与期待。 (作者:韩晗,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6/c404004-400574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6日8时17分10秒 钱锺书眼中的唐代诗人

   ...二首录一)。 中晚唐以后,诗人对玄宗的秽行大都讳莫如深。白居易对唐玄宗霸占儿媳——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时,也是采取了为尊者讳的态度,李商隐却偏偏把讽刺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龙池》)白居易把安史之乱的责任归结到杨贵妃身上,为玄宗开脱。同时的陈鸿《长恨歌传》、杜牧《过华清宫》也是如此。《新唐书》也说,玄宗之败是因为杨贵妃,“女子之...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17/c404064-3200198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7日8时48分59秒 高原严寒人心暖

   ...大的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前线,不畏艰难,日夜奋战,用脚步丈量着临潭的每一寸土地,将党的温暖带到每一位贫困户的家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贫穷“决一死战”。临潭县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摘帽。 在下乡的路上,高众与分管副县长才让当知在车里谈天说地,聊起基层干部扶贫的话题。才让当知随口说起他经历的几个工作片段,虽然说起来漫不经心,但这几个故事深深感动了高众,他当时用手机录了音。如才让当知所说,所有的基层干部,在...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4/c403994-3177100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4日9时7分24秒 在临潭寻找一汪潭水

   ...白白消失,它将长久存在于临潭人民的心中,因为它留下了巍巍青藏高原之隅一个叫临潭的名字,留下了这一汪潭水滋养的热土和子民,留下了五千年的炎黄子孙的历史记忆,留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 作者简介:高众,原名王志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现挂职甘肃省临潭县副县长。发表作品近200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白衣江湖》,散文随笔集《生如兰花——一位医生的生命与死亡》等。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2/c404018-3171990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2日15时50分40秒 一路驱车两千里

   ...品的生长季节涵盖春夏秋冬。 半天才收拾完毕,我跟我爱人说,就这一后备箱,不知道他们准备多长时间。 或许,在我们离开老家那一时刻,他们就在寻思什么时候雪停,该出去做点什么。 作者简介: 高众,原名王志祥,安徽庐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床医学专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卫生队副队长,现供职中国作家协会。从事散文、小说创作,作品散见报刊。著有长篇小说《白衣江湖》,散文集《生如兰花——一位医...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19/c404018-3171513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19日15时19分29秒 吟咏医者情怀 鼓舞抗疫士气

   ...家林巧稚》,写出了这位中国妇产科学先驱的高超医术和医者仁心。”梳理《当代》近10年来刊发的医疗题材文学作品,《当代》主编孔令燕认为,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着力塑造以医生为主要角色的文学作品。比如高众的长篇小说《白衣江湖》(2014年第6期),写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医生在术与德之间的困境与坚守。第二类是围绕某种疾病而展开身体经验的叙述。毕淑敏的长篇小说《血玲珑》(2001年第1期)呈现人类情感与医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20/c403994-3164064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20日8时18分54秒 《生如夏花》高众笔下的医者良心

   ...所要说的重点,我只想利用我从一名普通人成长为一名医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从人文的角度来试图叙述我所观察到的和疾病与死亡相关的场景,进而去思考生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历程,到底该受到怎样的关爱,这是我的本意。”高众在他的作品《生如兰花》开篇引言中如是说,给本书叙说“生命与死亡之间的辩证历程”予以准确的定位,让读者能迅速聚焦本书既不是纯粹文学意义上的散文随笔,也不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散文化堆砌,而是一个接一个真实生...

报刊#文艺报#第六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29/c405174-29566258.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9月29日7时47分50秒 “王大夫”散文

   ...性,这些都是平常人感受不到、体味不出的。志祥的医生散文有无奈也有欢欣,有悲辛也有快慰,更多的是王志祥式的思考。他最近发表在《当代》杂志的头条长篇小说《白衣江湖》延续和拓展了这种思考。不过用的是笔名,叫高众。补充一句,志祥本姓高。 王志祥的这种尝试我认为是成功的,希望志祥用笔替换手术刀之后能更洒脱更锋利,更深刻更独到,我对“研究生”王大夫的这个期盼,还有一个充分的理由:鲁迅和郭沫若也都是学医出身的。...

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07/c404018-29196258.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7日16时43分7秒 高洪波:“王大夫”散文

   ...性,这些都是平常人感受不到、体味不出的。志祥的医生散文有无奈也有欢欣,有悲辛也有快慰,更多的是王志祥式的思考。他最近发表在《当代》杂志的头条长篇小说《白衣江湖》延续和拓展了这种思考。不过用的是笔名,叫高众。补充一句,志祥本姓高。 王志祥的这种尝试我认为是成功的,希望志祥用笔替换手术刀之后能更洒脱更锋利,更深刻更独到,我对“研究生”王大夫的这个期盼,还有一个充分的理由:鲁迅和郭沫若也都是学医出身的。...

评论#作家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07/c404031-29195529.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7日10时27分27秒 “王大夫”散文

   ...性,这些都是平常人感受不到、体味不出的。志祥的医生散文有无奈也有欢欣,有悲辛也有快慰,更多的是王志祥式的思考。他最近发表在《当代》杂志的头条长篇小说《白衣江湖》延续和拓展了这种思考。不过用的是笔名,叫高众。补充一句,志祥本姓高。 王志祥的这种尝试我认为是成功的,希望志祥用笔替换手术刀之后能更洒脱更锋利,更深刻更独到,我对“研究生”王大夫的这个期盼,还有一个充分的理由:鲁迅和郭沫若也都是学医出身的。...

报刊#文艺报#第七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07/c405175-29193773.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7日7时15分29秒 童地轴:高众《生如兰花》,命亦如歌

   ...学作品。高众原先是一位军医,部队转业后从事文学工作。他从一位医务人员的视角、以医者仁心的温润笔触,向读者揭示了生命的奇迹,传达了一种对人性的敬畏,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的情怀。在《生如兰花》这本随笔集里,高众先生通过记述自己多年临床医疗工作所接触的那些患者的故事,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以一个文学家的洞察视野和哲学高度来观察与分析生命的真谛,陈述了一个个哀感天地的真实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医生眼里关于生命与死亡...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07/c404030-29128543.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7日9时6分27秒 高众《生如兰花》:命亦如歌

   ...学作品。高众原先是一位军医,部队转业后从事文学工作。他从一位医务人员的视角、以医者仁心的温润笔触,向读者揭示了生命的奇迹,传达了一种对人性的敬畏,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的情怀。在《生如兰花》这本随笔集里,高众先生通过记述自己多年临床医疗工作所接触的那些患者的故事,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以一个文学家的洞察视野和哲学高度来观察与分析生命的真谛,陈述了一个个哀感天地的真实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医生眼里关于生命与死亡...

报刊#文艺报#第七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06/c405175-29124980.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6日7时24分7秒 《一毫米的高度》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主画《国色天香》、澳门厅主画《盛世之歌》、贵宾厅主画《泱泱万里尽朝晖》等皆为陈奕纯所创作。 有多部著作出版发行。 再现散文的魅力 ——读陈奕纯散文集《一毫米的高度》 高众 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陈奕纯散文新著《一毫米的高度》,八月底刚一上市,网购就火爆起来,至十月初,不到两个月时间,首印几千册基本卖完了。我不知道是作者身为书画家兼作家的魅力,还是该书里有些文章曾经作为...

阅读#新书推荐#Y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918/c405086-28721154.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2月7日15时17分35秒 《生如兰花》

   ...层悲悯与关怀。于冷静的叙述中蕴含着一种温热的情怀。切入病房细节的文字,有如手术刀般对生命及死亡的触及,并有一种打通了生命与俗世的通透感。 ——浙江省作协散文创委会主任 马 叙 作者简介: 高众,原名王志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庐江人,八年医生生涯。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某部卫生队医师、副队长,现供职中国作家协会。有散文被《读者》《散文·海外版》等报刊转载,有文章入选年度随笔精选,曾...

阅读#新书推荐#S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22/c405080-2897002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23日9时42分42秒 当天使离席——长篇小说《白衣江湖》读后(童地轴)

   ...众最为关注的一些现象。作者以慧眼洞察社会,他的内心深处是一颗隐匿的清洁之心,向读者透视出了他固有的人生价值观。读起来让人揪心愁眉的同时更领悟出了作者几分难能可贵的朝阳鸣凤和黜邪崇正的人格品味。   高众先生在《白衣江湖》中,向读者说明了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当代医学对有些疾病的认知程度还很有限,医生治不了百病,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也不能过高。同时,他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医院需要很大一笔收...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6/2016-06-22/274879.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2日11时8分35秒 以文学的目光凝视这片土地——2015年长篇小说创作回望(李雪 王岩)

   ...的恐慌,折射出现代人的艰难和操守,要承担更多的时代压力和理想的期望值,触摸到当前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中枢,直面这个时代尖 锐难解的心灵疑难。祖阔的《喧城》、冯唐的《女神一号》、谈瀛洲的《灵魂的两驾马车》、高众的《白衣江湖》、张者的《桃夭》、严歌苓的《床畔》揭示了现代 知识分子坚守的文化立场,他们在面对种种矛盾与挑战的心理纠结、精神苦闷与情感异动,深刻而温暖地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最温存的角落。刘庆邦《黑白...

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xiaoshuo/2016/2016-01-25/26394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月25日9时44分11秒 以文学的目光凝视这片土地——2015年长篇小说创作回望(李雪 王岩)

   ...中的恐慌,折射出现代人的艰难和操守,要承担更多的时代压力和理想的期望值,触摸到当前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中枢,直面这个时代尖锐难解的心灵疑难。祖阔的《喧城》、冯唐的《女神一号》、谈瀛洲的《灵魂的两驾马车》、高众的《白衣江湖》、张者的《桃夭》、严歌苓的《床畔》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坚守的文化立场,他们在面对种种矛盾与挑战的心理纠结、精神苦闷与情感异动,深刻而温暖地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最温存的角落。刘庆邦《黑白男...

综述#年度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zs/2016/2016-01-25/26394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月25日9时43分49秒 以文学的目光凝视这片土地——2015年长篇小说创作回望(李雪 王岩)

   ...中的恐慌,折射出现代人的艰难和操守,要承担更多的时代压力和理想的期望值,触摸到当前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中枢,直面这个时代尖锐难解的心灵疑难。祖阔的《喧城》、冯唐的《女神一号》、谈瀛洲的《灵魂的两驾马车》、高众的《白衣江湖》、张者的《桃夭》、严歌苓的《床畔》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坚守的文化立场,他们在面对种种矛盾与挑战的心理纠结、精神苦闷与情感异动,深刻而温暖地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最温存的角落。刘庆邦《黑白男...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6/2016-01-25/263941.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月25日9时42分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