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80 篇有关 马可·波罗 的页面,用时 0.128秒.

第1页  共39页

以全民阅读立法新视角,开辟阅读新生态新作为

   ...工会和社区等各类场景,正在构建起“指尖可触、云端共享”的新型阅读生态。 二是注重增强沉浸式阅读体验。将XR、AI、虚拟现实投影等新技术融入阅读推广服务中,我们先后打造了全国首个“书店里的元宇宙空间”、马可·波罗东方城市奇迹之旅文化创意展项目等,读者通过穿戴VR眼镜等设备,可以与书籍中场景、人物进行有趣的交互。例如,我们将“海丝文化”以动漫形式进行呈现,读者能与马可·波罗数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见证东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90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52分4秒 互鉴之光如何照亮古典学研究之路

   ...低效,为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觉醒与科学思想的勃发奠定了基础。西方的数学、天文知识传入东方后,推动了中国天文学对天体运行规律和历法编制的研究。这些跨越山河的相遇,不仅催化了知识传播的革命性突破,更孕育出《马可·波罗游记》的东方想象与郑和海图的全球视野,全面重塑了彼此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古道上的每一次驼铃声,都见证了两大文明体系和鸣共振的绵长余韵。 鉴道和鸣:从中国哲思到西方文论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不仅承载着中...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92-404620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5分16秒 今年世界读书日“世纪好书”特别书单发布

   ...“探险”世界。 本书一改严肃的学术性传记写法,抓取马可•波罗中国之行的重要历史细节,通过巧妙的结构组织和富有现场感的故事讲述方式,以独具全球视野的原创力,史实依据与叙述艺术并重,有理有据又有趣地勾勒了马可•波罗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重要起点的“马可•波罗之旅”。 《中国的工资、就业与劳动份额》 张军 等著 格致出版社 责任编辑:忻雁翔 为经济学视角下观察工资研究提供中国案例,为实现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3994-404618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39分6秒 花之恋

   ...发现的最早的荷花记录。荷花在1985年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山东的济南市、湖北的洪湖市、广东的肇庆市、安徽的阜阳市等,都把荷花作为市花。荷花也是印度、越南、马拉维共和国等国的国花。还有记载说,当年马可·波罗将《爱莲说》带回欧洲,启发波提切利创作了名画《维纳斯的诞生》,塑造了出水芙蓉爱神形象。 四 花中最娇艳、最浪漫的莫过于玫瑰了。她是美的象征、香的载体、爱的使者,见之令人倾倒,闻之令人陶醉。据说玫瑰的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52分31秒 “活”的美学:古舆图画中的江南风情

   ...次南巡后,参照康熙时期的舆图和相关资料绘制而成。这些运河舆图所展现的江南风光,既包含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融合丰富的人文特色,勾勒出生动的江南人化自然画卷。 舆图画中的江南烟火民生 元朝初年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游历江南,以《马可·波罗行纪》为我们描写了江南地区生动的民生景象。同样,清朝皇帝在了解民情的过程中,进行了十二次大规模的南巡,留下许多反映江南烟火民生的巨幅长卷。从康熙帝1684年的首次南巡,到乾隆...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04-404543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16分59秒 《红豆》2025年第1期|杨海蒂:从故乡到异乡

   ...和感。在僧伽罗语中,斯里兰卡意为“光明的乐土”“光明富庶的土地”。斯里兰卡即锡兰。“锡兰”二字,常见于中国典籍,可见两国之间的情谊。斯里兰卡的形状,恰似一枚宝石吊坠,也像一颗情人的眼泪,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岛屿”。 无边无际的红树林缠绕着海岸,四面八方包围着“最美的岛屿”,茂密的森林铺天盖地覆盖着“最美的岛屿”。森林里有着无比丰富的生态多样性,也潜伏着地球上最狠毒的眼镜蛇……对斯里兰...

新作品#报刊在线#《红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8993-404454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51分23秒 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

   ...项项举措让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有了更多务实的落脚点。 斯洛文尼亚缘汉学会秘书长司马文斐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是一项历史性创举,理应获得世界各国支持,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 在上海博物馆,“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已展出3个月有余,追溯13世纪中外文明交往故事;在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不久前开幕,为欧洲观众带来一场美妙的中国艺术之旅。 “中意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应该起而...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5/c419351-404395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5日9时45分9秒 徐则臣“京味”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景式的把握。他在小波罗北上的过程中穿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系列转变,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福德(费德尔)作为八国联军中的一员,更是目击了聂士成的死亡;在战争中,马福德始终珍视自己的《马可·波罗游记》,却也不得不为了战争杀人;面对戴尔定的尸体时,孙过路更是能有“我们曾一门心思扶清灭洋,转眼衙门又在要我们的命。哪有什么里外,不过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11]这样清醒的思考。人们在生与死的选择当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4030-404373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9时17分4秒 茅奖小说改成影视剧,《北上》如何浓缩展现大运河历史

   ...朝局与民意愈发不可调和,古老中国的生命底部暗潮汹涌。 1901年这一年,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这位意大利人崇敬他的前辈马可·波罗,并对中国及运河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自名“小波罗”。谢平遥作为翻译陪同小波罗走访,并先后召集起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中国社会的各种底层人士一路相随。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19388-404303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8时52分3秒 宝船载得永乐瓷 “天方夜谭”入明诗

   ...信。 文化交融,互补共进 在展厅内的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中,一名高大男子站在一群人中间,他一手指着桌上的物品,一边说着什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高杰说:“这幅创作于1848年的油画《马可·波罗归来》讲的是马可·波罗向朋友们介绍从中国带回的东西。欧洲人对中国的初步认识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一部《马可·波罗游记》为欧洲带去了关于东方世界的全新认识,激发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无限遐想。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19390-404196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8时23分42秒 蜀道千载 余响不绝——《蜀道十讲》读后

   ...歌,都反映了诗人的人生遭际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折射出诗歌既能证史又能抒怀的价值与意蕴。 蜀道不仅是一条文学之路,也是文化交融之路。书中细致地追溯了儒学、道教、佛教等沿着蜀道传播与交流的历史脉络,讲述了马可·波罗、李希霍芬等域外旅人通过笔墨在蜀道上留下的外国文献,既展现了文化在不同地域间流动与融合的奇妙过程,又展示了蜀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曾发挥过的作用。 如前所述,蜀道碑刻具有记述历史的功能,而其更大的魅力,在...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42005-404180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12时57分10秒 高效能编辑团队大集结

   ...创主题图书。如《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贡献》《新的飞跃: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等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江山如画:水北镇的新生活》《琵琶围》等原创文艺精品,《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王安石文化丛书”、“欧阳修文化丛书”等学术著作。 多渠道宣传,延长图书生命力。在社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主题出版中心针对重点图书开展了立体化营销和宣传工作。比如,在...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3994-404178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9时8分3秒 古人编排了多少“女儿国”

   ...后代,还非常仇男。 宋太宗的八世孙赵汝适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暇日阅诸番图”并访问一些海外回国人员后,编撰了一本海外地理笔记《诸番志》,该书有关女儿国的记载跟《岭外代答》如出一辙。 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也“编排”了几个女儿国,“向南海行约五百里,则到达二岛,一个称男岛,住的都是男人;另一个是女岛,住的全是女人。”马可·波罗还发现日本附近小岛上也有一个女儿国:“上面仅仅只有女人,全...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42005-404071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16时8分46秒 无城之都

   ... 元上都的弃用,并不意味着蒙元王朝的结束;元上都废墟的存在,有着远比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已发掘的大安阁建筑基址位于宫城中心,“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马可·波罗的描述,因出土了完整、精美的汉白玉龙纹建筑构件得到印证。迅猛崛起的庞大帝国,迅速地分崩离析,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这就是命运的无常,这就是历史的吊诡。 我这次再上锡...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4018-403968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9时6分22秒 话剧《北上》评论三则

   ...,谢平遥和天香姑娘以中国人特有的情感抒发与表达方式,让历史因此而弥漫着独特的芬芳与韵味。 小波罗这一人物设置不容忽视。或许他是原作小说的一处匠心独运的创意,而追溯其根源,元朝时期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便是这个人物得以呈现的重要“依据”。他与谢平遥携手构建起全剧之中最富有动作性、最饱含象征意义并且最具结构关键价值的人物关联体系。他是一位纯真热忱的青年,不仅深情地“热爱维罗纳州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19389-403922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10时19分33秒 《绿洲》2024年第4期|堆雪:时间的曲线

   ...龟兹国。疏勒王据守位于喀什的疏勒城(古称罕诺依古城),而班超的位置就在疏勒国与龟兹国的交界,这里正是盘橐城,也就是今天发现的唐王城遗址。 1906年6月,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率领考察队进入亚洲腹地,见到了马可·波罗笔下的富庶繁荣世界,丝绸之路绚烂光辉的辽阔西域。入冬,伯希和来到托库孜萨来(今唐王城),盗掘了一片规模巨大的佛寺群,掳走的珍贵文物数不胜数。伯希和走后,这座土城,被时光重新掩映在茫茫沙土中。 一座城,...

新作品#报刊在线#《绿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50424-403799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9时41分36秒 走进艺术展,“遇见”马可·波罗

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第一次来到杭州,他说:“杭州是天堂之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所作的《马可·波罗游记》,是西方人感知东方的重要著作,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 为纪念这位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追寻他的足迹,推出“风造就了天空”项目。...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19390-403759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10时1分42秒 三个维度感悟中华文明现代力量

   ...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新时代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敦煌,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泉州,马可·波罗盛赞的东方大港,曾见证“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开放盛景,今天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续写“海丝”故事新篇章。 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远航拉美。如今,中秘共建的秘鲁钱凯港...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3991-403759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9时7分42秒 斯文在镜 史影为证——英国摄影师镜头下的孔庙和国子监

   ...护栏的三重门上,摆放着闻名于世的先秦石鼓,鼓面上所记诗句,是用两千年前所通行的大篆刻写的,这些文字与诗文足以证明中国文字历史与诗词艺术的源远流长。大成门外,左侧赑屃所驮高大的加封四子碑,其久远可追溯到马可·波罗的那个时代。而院落里的进士题名碑林,则记录了数百年间高中进士的儒生们他们的榜期、次第、姓名、籍贯,那金榜题名时被荣誉照耀过的生命瞬间。 对于大成门,汤姆逊在书中配有一张基于其大成门摄影作品而制成的铜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63-403719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10时17分28秒 《考工记》与理想都城秩序

   ...位、规划布局,终于建成了与《考工记》记载中王城的规制最接近的元大都。 元大都城的街道,横平竖直,互相交错,都有统一的标准。相对的城门之间,都有宽广平直的大道。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元大都待了9年,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大都城内街道这样描写:“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他还对此大加赞赏:“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各大街两旁,皆有种...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42005-403719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10时15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