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23 篇有关 香港文坛 的页面,用时 0.121秒.

第1页  共7页

诗心剑胆一“义工” ——张诗剑印象

   ...从《香港文学报》到香港文学报社,诗剑先生从草创开始,三四十年持续付出,孜孜矻矻,甘苦寸心知。种种付出,非常人所能为。倘若盘点一下上述多种头衔,归结起来,全指向一处——文化“义工”。这位资深“义工”,在香港文坛几乎无人不知。红烛般的热忱,春蚕般的奉献,孺子牛般的勤勉,构成了诗剑先生特有的标识。办社团,办报纸,办出版,办活动……他无不亲力亲为。 耳闻目睹这一切,不禁让人感到,诗剑先生简直就像一台不知疲怠的永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63-404448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27分30秒 万象为宾客 ——读潘耀明散文集《万象为宾客》

   ...此,宁不怀着深挚的感激之情”。因此,尽管潘耀明出身左翼机构,却始终秉持文化超越的立场,行中道之事,不受左右掣肘,也不因雅俗分贵贱,而主张“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他认为,刘以鬯与金庸是香港的两翼,是香港文坛两支猎猎飘扬的旗帜。新派武侠小说是香港左翼文化人集体催生的世纪性文学现象。1954年,供职《新晚报》的梁羽生和金庸开启了“龙虎斗京华”的时代。这是左翼文化人与香港市民社会、商业环境“协商”下孕育出的全...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5时57分31秒 丁言昭:刘以鬯先生为我写序

   ...啊,他是名家啊!他会同意吗?”“你就等着吧!”父亲眨眨眼睛,笑了笑。 果然,刘以鬯先生于1991年3月21日寄来《〈爱路跋涉〉序》。读了刘以鬯先生的序以后,我深深地为他的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这样一位香港文坛的教父级前辈,为我这样一个年轻作者写序,本来根本不用费劲,提笔就能完成。可是他不,看了众多的当时出版的萧红传,并一一指出每一本的不足之处,说:“传记以记述事实为主,必须从确证中求索真相。”“写传记的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63-404204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8时15分46秒 一条拆不开的“文学链”——写在《香港文学》创刊40周年之际

   ...总编风轻云淡间,也许让人们更用心于他所服务的《香港文学》。行事风格如此,润物细无声,文人办刊,尽显君子姿,从中足见一斑。这也是《香港文学》历任总编的一贯风格。 一 刘以鬯是《香港文学》的第一位总编。于香港文坛,倘若不知刘以鬯,几乎难以想象。但在业界之外,或许未必有太多人知晓这个姓名。在王家卫《花样年华》之后,“刘以鬯”这个名字一度成了热词。刘以鬯的《酒徒》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之一,与《对倒》一同启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4/c404063-404013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8时18分7秒 一条拆不开的“文学链”——写在《香港文学》创刊40周年之际

   ...总编风轻云淡间,也许让人们更用心于他所服务的《香港文学》。行事风格如此,润物细无声,文人办刊,尽显君子姿,从中足见一斑。这也是《香港文学》历任总编的一贯风格。 一 刘以鬯是《香港文学》的第一位总编。于香港文坛,倘若不知刘以鬯,几乎难以想象。但在业界之外,或许未必有太多人知晓这个姓名。在王家卫《花样年华》之后,“刘以鬯”这个名字一度成了热词。刘以鬯的《酒徒》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之一,与《对倒》一同启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30-403992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36分43秒 让刊物成为一张香港的文化名片

   ...景、不同流派的作者一直按照多元化创作习惯发表作品,传统与现实写法兼备。香港作家关注“我城”的发展变化和自身的生存状态,生存命题一直是香港作家历久弥新的创作主题。 不同历史时期,一批批“南来作家”曾经给香港文坛带来碰撞、冲击、活力和经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一批从内地来港求学并居留生活的中青年作家正在崛起,逐渐成为香港文坛的中坚力量,而香港和岭南书写正是他们创作的重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5057-403989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8时11分5秒 《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

   ...文学创作本身,它首次形成了香港文学公共领域,确立了香港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中心地位,并完成了香港文学史的学科建构。 一、香港文学共同体 《香港文学》的“发刊词”中提到,《香港文学》不是同人刊物,而是香港文坛各方的公开阵地,建立香港文学共同体,“我们希望这本杂志除了能够产生较深较远的影响外,还能在维持联系中产生凝结作用。这本杂志不是‘同人杂志’,也不属于任何小圈子,园地绝对公开,欢迎大家一同来耕耘。只要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63-403787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10时45分15秒 左翼文人 对香港文化的建构

   ...的文化中心之一。在内地文人大量南下香港之前,香港的新文学基础较为薄弱,基本处于边缘地位。1930-1940年代内地文人南下香港,试图将内地新文学的话语体系和文学资源“移植”到香港。因此,与1920年代香港文坛文白、新旧、雅俗“同置并存”不同,1930年代下半叶香港文坛迎来了新文学的“爆发”。 不过,内地文人南下香港的文化实践并不是中国内地文学谱系在香港的横的“移植”,而是有着多元面向和内在张力。香港文化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04030-403420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9时6分7秒 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史研究:另一番新风景

   ...来了更多的可能。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各方热烈的讨论。据统计,讨论该话题的文章达九十余篇。除了《文艺青年》之外,《星岛日报》《大公报》《立报》《华侨日报》《国民日报》《南华日报》等报刊也参与其中。香港文坛的诸多政治力量与文化力量在这场论争中纷纷登场,左翼文人、右翼文人、汪派文人、香港青年都参与其中。有关该话题的讨论已然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各方力量都试图在这场论争中论证其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的合法性。因此,...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04057-403418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8时20分43秒 一个人与他的时代——解读潘耀明其人其文

   ...趣,既是作者数十年研究现当代作家成果的结晶,也是学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图文并茂、趣味盎然、别具一格的现当代作家研究录。既有史料价值,又具审美意义。”正可谓一语中的! 结语:他是一个注定要创造历史的人 回望香港文坛,随着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文文学的热络交流,香港已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发源地和集散地,同时也在成为当代华语文学的一个检阅场。 在经历了后殖民时代进入到后“回归”时代的香港,亦如它的地理位置,面对大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04063-402803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9时47分51秒 香港文坛老黄牛张诗剑

   ...、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文学报》总编等,主编多种丛书三百多部。著有《爱的笛音》《诗剑集》《流火醉花》《秋的思索》《香妃梦回》等。2024年5月13日,张诗剑先生辞世,享年87岁。作家白舒荣曾撰文《香港文坛老黄牛张诗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5月1日),记录张诗剑先生为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我们特选这篇文章发布,以示纪念。 看到最近一期《香港文学报》上所刊的《龙香文学现象》一文,不由想起一件往事。上...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0/c404063-402391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0日8时26分51秒 《香港当代文学精品·散文卷》:一树繁花正锦簇

   ...上世纪90年代香港散文面向内地读者的一种集合亮相,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汇集了像司马长风、徐速、何紫、罗孚、曾敏之、吴羊璧、张文达(林洵)、陶然等已故作家以及董桥、梁锡华、黄国彬、小思等等多年来活跃在香港文坛的散文名家之作,也收进了像王良和、陈德锦、胡燕青、秀实、舒非、陈少华、张开冰等后起之秀的篇什。在入选作者方面,《散文卷》可谓老、中、青三代同堂,名家与新秀一起登台亮相。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卷》虽非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4030-402379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7日9时56分37秒 从不同视角观照灿烂多姿的文学景观

   ...命运和出路的过程中,剖析沈从文以“未来”召唤“未来”,最终贡献出一种以“明日的艺术”来抵抗现实危机的写作方案。冯芽《跨域、时代与地方书写:端木蕻良香港时期的文学路径》探讨了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流徙香港后,香港文坛将其识别为时代作家而非东北作家,此种空间与身份建构的多重变迁,促使他的创作重心从表现故乡转向书写整个抗战时代。 在小说领域,当代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受到研究者关注。李晓峰、刘俊杰《重读〈茫茫的草原〉...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6/c404101-401900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1日8时18分55秒 王蒙在香港

   ...社会批评和委婉笔法加以称许。 做生意的人求发财发达,8与“发”的读音接近,香港的粤人最喜欢8。1988年正是王蒙作品的“大发”之年:《夜的眼》发亮之外,《活动变人形》因为天地图书公司的出版而“活动”于香港文坛。此后,天地图书公司相继出版王蒙的《坚硬的稀粥》《〈红楼梦〉启示录》等,香港三联书店也与王蒙结缘,出版这位大作家的多部著作。潘耀明2000年和2008年主编的两套文丛,都包含王蒙的作品专集。不仅是书源...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30/c404019-401063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6日8时45分58秒 “为我点亮心灯的人走了”

   ...业后何达去了香港,叶华去了越南,因此在国内声名寂寂。王先生告诉我:何达原名何孝达,福建人,文艺社元老之一,我参编《文艺新报》,他在上面发表了《灯》《选举》《图书馆》等诗。清华毕业后他去香港定居,活跃于香港文坛,1979年曾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我请他去首都师大做过一次讲座,1994年病逝。叶华原名叶传华,南洋华侨,矮个子,脸孔黑黑的,总是笑眯眯的,他在《文艺新报》上发表了《夜太阳》《鼓》《阳光》等诗,后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8/c404063-400225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8日7时57分38秒 以期刊为路径 重估香港文学

   ...一系列问题,弥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缺陷,并上升为不同的理论命题。赵稀方研究员对主题发言进行评点,并且侧重讨论以下问题:一是“香港-南洋”的关系;二是1950年代初左翼文人北上与绿背文化侵入之间的空档时期香港文坛的情况;三是以《五四文刊》为切口,讨论香港如何处理文化传统的问题。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7/c404030-326258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7日9时35分31秒 “现代史诗”与滇缅抗战

   ...5期,见游友基选编《九叶诗人杜运燮研究资料选》,海峡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71页。 [4]杜运燮:《忆冬青文艺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5]罗孚:《杨刚、〈文艺〉和香港文坛》,见罗孚《南斗文星高——香港文人印象》,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6][7]杜运燮:《“给”卞之琳:读〈慰劳信集〉》,《大公报》(香港版)1940年7月25日第8版。 [8]杜运...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8/c442005-326088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8日7时57分17秒 古远清:快笔、快语、快人、快乐

   ...快,助人为快。一次随同他做“嘉宾”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和周全。2010年秋季学期,我在香港浸会大学做客座教授,在张爱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遇到古先生。会议结束,古先生说,你在香港要待几个月,应该和香港文坛打打交道,今晚香港作家联会举办迎国庆酒会,我们有几个人会去,你也一道去吧。我欣然答应。 没想到,甫一上路,我们几个人就走散了,只剩下古远清教授和我。是夕也,进入假期时间,正是港人出行的高峰时段,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04063-3260371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1日9时31分20秒 怀念 | 二〇二二,斯人远行

   ...石块上山的西西弗斯,正是他留下的这些岸边小石子,将永远成为我们的心中浪花;以崔道怡、张小鼎先生为代表的编辑大家们推动了文学的辉煌时代,他们精益求精、功成不居的品质铭刻在青年编辑的笔锋里;倪匡、西西两位香港文坛大师前后挥别,香江传奇留待后人绘制;“文坛清流”古远清先生蓦然归去,相信他阐明学理、批评事实的正大理念仍会时刻警醒在后学耳畔…… 我们怀念这些先生们,不仅是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节点上纪念他们为文艺繁荣...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30/c404064-325970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4日9时11分27秒 怀念 | 西西:永动式融界大师

   ...。此外,还有何福仁主编《浮城1.2.3——西西小说新析》香港三联书店2008年版、徐霞《文学‧女性‧知识——西西<哀悼乳房>及其创作谱系研究》天地图书2008年版等等,都是西西研究的佳作。 近年,香港文坛不断推出刘以鬯、侣伦、舒巷城等作家的研究资料集,多为单本,陶然研究资料已陆续推出了三本,而《西西研究资料》一次性推出四卷本,则不多见。对西西研究者而言,此四卷书实在是福音,省却了多少爬梳资料的艰辛。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9/c403994-3258981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9日16时47分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