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验,是虚构的产物。而对于专业读者,比如那些提笔撰文的批评家,如果也这么做,就需要检索一下批评的观念了。十八世纪的脂砚斋,看到曹雪芹瞎编了一个芒种“饯花神”的“假风俗”,已经能颇为理解地说一句:“饯花辰不论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致生趣耳。” 而这,显然已是文学共同体的主流认知。 这场争论的主战场,是《应物兄》中山呼海啸的“知识”是否符合“小说的艺术”。有论者认为,这些知识已经充分“小说化了”。在小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15/c404030-3200121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5日14时37分36秒 浅论《红楼梦》中的饯花辰...风土记》云: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月夕乃八月十五夜。宋条制:守土官于花朝日出郊劝农。[15] 依此,元时花朝承宋时俗尚,地方官员于该日出郊劝农。曹公笔下的饯花辰设置在芒种之日,“芒种”亦有“忙种”之意,与劝农蕴意相同。 至明代,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亦详述了江南之花朝节: 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9/c404063-3172817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9日6时53分27秒 芒种时节,被《红楼梦》“发明”的民俗...悲剧命运,正如甲戌本脂批所云“埋香家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 对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创造的芒种节祭饯花神风俗。一如庚辰本脂批所言“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甲戌本脂批也说“饯花辰不论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致生趣耳”。古代文士摆出这样的淡定态度其实也很自然,因为早在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五中就说过:“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4/c404063-3005607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4日8时26分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