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时候大雪封住了我们的牧场,那是新疆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一个叫泉沟的地方。我的母亲是跟着父亲从山东辗转来到大西北的坚强女性,她的血脉里流淌着北疆草原的风和南疆戈壁的风骨,从此她成了地地道道的新疆人,在那片四面环山的牧场里和人们一起种植麦子、大豆、油菜。而我也在此成长。”世界读书日前夕,作家吉尔跟记者聊起了自己与新疆的故事。 吉尔原名黄凤莲,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协签约作家。作为扎根库车的写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2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8分1秒 春日读书的“闲心”...散文喜“与古为徒”,字句之间流露出的都是传统文脉的筋骨,还有些许文人的韵致。他在此书中写茶,长则数千字,可谓畅快淋漓;短则百余字,堪称字字珠玑。读来,有一些张岱《夜航船》里的意思在,尺牍片简之间,犹见风骨。他很多写茶文里,没有刻意为之的炫技感,一篇之中,今日写了二百字,单独成篇,隔几日或数年,就此命题再灵光乍现,就“再记之”,甚至一篇之中,有“三记”“五记”之多,有一唱三叹的余韵在,深得人心。这种形式...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18-404681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26分59秒 静夜思:李白的人间书写...盛气。他在诗歌写作上,一洗前代艳丽空虚,远绍《诗》《骚》风雅。李阳冰《草堂集序》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李白在陈子昂汉魏以来五百年风骨莫传、风雅不作的道弊警论之下,擎旗发力,以斯人斯作独步当世,冠绝古今,其自论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中国古代文人的这种自信与魄力不仅书写在文学作品中,更在人...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2005-404701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5时31分51秒 央视主持人徐君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点酥娘》新书首发式举行...。”谈及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徐君说自己既是法制节目主持人,又是历史写作者,在两种身份的碰撞中不断探索人性的力量。“创作是一场与历史的双向奔赴,我希望通过柔奴的故事,传递精神自洽的重要性,让读者感受到文人风骨和命运自主的力量。”徐君认为在自己的人生低谷期从苏轼词作中获得诸多启发,希望通过柔奴的故事传递“心安即是归处”的理念。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700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9分24秒 宫立: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史料视角”...研究时代的重要材料。非文字性史料,则有学人的照片、录音录像等。 程光炜呼吁“抢救当代文学史料”,实际上,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活”史料也亟需抢救。及时地访问学人和相关人士,是抢救“活”史料的重要途径。《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涉及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人共计19人,其中我见过的有13位,如今只有4位健在,让人唏嘘不已。我写硕士论文《“我把‘正业’看得很神圣”——论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时,拜访过樊骏以及...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19351-404691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47秒 《上海文学》2025年第4期|陈世旭:求学心得...说古论今中,对中国文人的丑陋,尤其那些人格卑劣、左右逢源、油嘴滑舌以博上位的名流,痛下针砭,揭露真相,剖析劣根,毫不留情。文坛的成败得失、丑态媚骨、波诡云谲尽在其中。其纵横捭阖,切中肯綮,嘻笑怒骂尽显风骨,令人每读必击节。 同样,有的优秀诗人,同时就是优秀的散文家。 忽然想起一位早年的朋友,他因为在书法杂志当编辑,也跟着写毛笔字,便对其他各行各业书法爱好者写的毛笔字颇为不屑:文人写的叫“文人字”、干部...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8962-404633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19分39秒 青山明月夜 千古映诗人 ——读《李白诗集全注全译》...心态,以及对于理想不言弃的执着精神。 今月曾经照古人 作为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诗人,李白其人在现代语境之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风骨,“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的风神,以极强的个性魅力,令无数后世之人神往。从思想层面而言,他既有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理想,又有道家“逍遥齐物”的出世追求,同时还一定程度上受到佛...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42005-40466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20分27秒 守护文学火种,传承时代光芒...那只泛黄的皮箱,箱盖上“朱自清衣箱 到北平 清华园”的毛笔字清晰如昨,侧面残纸上“R.-Kiaochow-Tsiean”(胶济铁路)的印记,诉说着1937年抗战流亡的艰辛。2024年,这件见证知识分子风骨的文物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家捐赠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对文学的信仰。”陈建功深情回忆,杨沫先生去世之前,他去医院看望杨沫,杨沫表示希望把《青春之歌》的版权捐给现代文学馆。杨沫去世以后,她的家属实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3994-404646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1时25分27秒 秦昊韩庚主演《借命而生》开播,原著作家石一枫是怎么读书的?...风格迥异,老舍优雅洋派,王朔街头讽刺,刘恒简洁精瘦。我觉得北京作家都爱写小人物。北京从古至今是属于“大人物”的地方,但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写他们的挣扎、梦想和喜怒哀乐,这是北京文学的独特风骨。 Q 你提到在《借命而生》之前,你和很多作家一样,是类似写自传的作家,不太会写跟自己不一样的人。请问这个转变,是怎样发生的,是否有那么“开悟”的一个时间? 石一枫:其实也没什么“开悟”的瞬间,就是慢...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5057-404641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7时57分35秒 墨香伴书香...穿越时空与今人对望。 翻阅中国书法史,处处可以照见读书人的精神印记。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写就《兰亭集序》,实则是以笔墨编织诗书雅集,勾勒出魏晋名士风流;颜真卿在长安奋笔疾书《争座位帖》,写的是书法中的文人风骨,争的是读书人心中的儒家伦理;苏轼在黄州雪堂写下《寒食诗帖》,半生浮沉化作笔底波澜与诗性表达,其中的人生况味令无数后学反复品读。这些墨痕背后,藏着书法家们共同的追求:读书不只是目遇之欢,更是心手相应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18-404639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9时4分42秒 盛唐之音的幽燕回响...燕时期所作,完美融合了昂扬激越的思想情感与雄浑质朴的艺术风格,奏响了盛唐之音的序曲。 可以说,没有幽燕之行,就不会诞生《登幽州台歌》如此伟大的诗篇,也就不可能顺利开启盛唐序幕,古典诗歌能否顺利从“建安风骨”过渡到“盛唐气象”将打上大大的问号。幽燕之行成就了陈子昂盛唐之音先驱的崇高地位。然而,这却是一次伤心之旅。万岁通天元年(696)秋季,陈子昂怀着劫后逢生的心情来到了幽州。人到中年的他刚遭逢人生重创,...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42005-404632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57分53秒 谁动了李慈铭的日记(一)隐身在歌郎传中的鲍翰林...”歌郎虽以艺事周旋朱门,受人追捧,然隶属乐籍,身份卑贱。某翰林学士纵情于狎优之风,竟以纳宠作妾相谑,将舞台之上的才子佳人扮相混同现实伦理,不但践踏优伶人格,更折射出交游中隐伏的权力倾轧。时氏与之绝交,风骨凛然,故李慈铭赞美其“莲性本洁”。 但这位与李慈铭是同乡,以盐业致富、一度委身太平军的翰林,究系何人? 李慈铭曾请人抄录自己日记中的文章,恰好这篇《花部三珠赞》被收录在《越缦堂丛稿》中,今藏国家图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63-404602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42分31秒 魔术点亮天光 照见成长希望...炮火中,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等被炸毁,作者要把这一页惨痛的历史讲述出来。更重要的是,作者还着力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守护文化的担当。这些故事虽然只是作为“次要情节”,但给这部小说勾勒了中国人的风骨。作为主角的流浪儿童们痛恨日寇和汉奸(比如憎恶日军侵占尚公小学地址去造日本小学等),也强化了爱国主义和抗争精神。 简平深谙儿童文学的要领在于儿童本位以及与之相关的游戏性和趣味性,自觉地在小说中设置了一...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72-404593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9分16秒 拓宽“大中文”视野,王元化的人文火种照亮至今...“为学不作媚时语”的坚守,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标杆。面对人工智能冲击与文科边缘化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学系教授孟钟捷强调,人文学科亟需从王元化思想中汲取力量——既要通过仪式化纪念传承大师精神风骨,更要以“不媚时、不曲学”的锐气,守护人文初心,探索心灵世界深层脉络,为重塑文科价值提供思想基石。 首场讲座特邀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教授主讲,既是对王元化先生的缅怀,也是对“大中文”理念的践行。王元...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90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48分1秒 凝视《诗经》之洵美...具有这样的哲学之美,仅仅一部诗歌总集,仅仅三百零五首诗,不会那么厚重,不会那么深刻,更不会那么神圣,更不会让一代又一代文学大家和学者心醉神迷。 《诗经》洵美,不但有风俗、风情、哲学之美,还应该有简洁、风骨、意境、意象、壮美、凄美、一咏三叹之美等等。 让我们凝视《诗经》,令众美齐芳,溢出《诗经》之外。 (作者:卓然,系山西省晋城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诗词学会顾问)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42005-404575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15分42秒 陈思和:我是属于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的那一代人...使他练就宠辱不惊的人格品质,恢复高考的春风为他拂去迷茫和滞闷,他积极投身新时期的滚滚洪流,逐渐成为社会的知识中坚。 他用四十多年的光阴沉浸于本文献,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传承先贤风骨为使命,始终行走在恩师贾植芳那一辈知识分子所延续的、源自“五四”精神的求真求实的道路上。 陈思和 叶子:陈教授,我们约了很久,终于见面了。您一头白发真好看。 陈思和:我是少年白头啊,三十多岁已经开始...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5057-404563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15分38秒 《山花》2025年第3期 | 张佐香:宋朝的瘦风...,这就是藏在其中的辩证法。它超越红尘世相,把人们带入雪色苍茫的宇宙,却依然氤氲着人的气息。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画看久了,心里生起种种期待,我在等待空谷足音,等人类的声音。这幅画不仅画出了宇宙万物的形、神、风骨和气韵,还画出了画外之人内心弥漫的诗意和哲思,并且暗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倾心品赏、珍爱与流连。这幅画暗含了儒、释、道的精髓,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佛家的空寂和禅意,表现了道家的奇崛和洒脱,表现了儒家的清明和...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18988-404515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5分1秒 新大众文艺:重视流量,但不能唯流量...面对传统的文学文本,读者是孤独的个体,逢其知音,千载其一。面对复合的新大众文艺,受众是互动的群体,知多偏好,各寻其类。过去依赖于特定空间的文字文本及其阅读经验被数字媒介改变了,独自品味的声律丽辞、情采风骨让位于集体观赏的画面奇观、身体美学。即时互动的传播环境,给受众带来更为便捷的反馈、沟通与行动的平台。 这三个层面的变化,无不展示出新大众文艺的人民性、大众化属性。新媒介、新文类、新主体,正在改变文艺生...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59823-404549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5时25分49秒 光明日报评论员:追思先烈 铭记历史...,是永远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的节点,缅怀英雄先烈的事迹与品格更显意义重大。 追忆先人、铭记历史,不仅是对往昔的梳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前人留下的家风教诲、风骨功绩,影响并塑造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而读懂世事的兴衰往复,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唤醒心中对和平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 从“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的哀思,到“不见定王...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4/c403991-404536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10时18分39秒 《当代人》2025年第3期|翟英琴:一粒米的远方...于古人来说,代表着尚武精神和英雄主义,一度成为修身养性之至宝。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将潇洒、豪横、内敛集于一身。或者说,面对不平,拔剑出鞘,是中国人的一种风骨。在金属与烈火的碰撞中,在高温与冷水中淬炼而出的利剑,不再单纯是兵器中的一种,更成为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世态炎凉和人间冷暖的态度。铸剑精神,与永年人在抗日战争时期造出的第一颗螺丝钉遥相呼应,而远古...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22517-404481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1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