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从这一刻开始,成为一个预言,一语成谶。 饰演诺玛的莎拉·布莱曼在盛年时期红遍中国每个家庭,音响里放的都是她。那是很多70后80后在少年时代跟父母一同欣赏的合家欢曲目,象征着高雅、格调以及时尚。她和韦伯的事业与情感线紧密交织,成就了彼此。那张经典的照片美轮美奂,图文并茂地写着月光女神四个字。 不过那个年代,音乐剧还远不及今天在中国的市场覆盖程度,只是少数文化、戏剧、音乐工作者和观众通过CD了解到的美...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04-404669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25分48秒 《北京文学》2025年第4期|淡巴菰:风落儿(外一章)...儿。 我刚往前走了不到十码,就听到史蒂夫在后面喊,“我发现了一件你用得到的东西!”我好奇地折回去看,原来是一本足有二十磅重的Webster’s New 20 Century Dictionary,这本韦伯英语词典厚得像长城上的青砖,估计那厚度和重量已经吓退了不少人。我翻开细看,知道这词典出版于1956年,首版于1904年。我真是喜欢!除了里面那详尽的插图,我还喜欢卷首扉页上韦伯先生那卡通味道的彩色肖像...
新作品#报刊在线#《北京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54-404613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7时12分40秒 东欧妇女创伤小说《蓝色女人》获德国图书奖...位妇女共同生活在波茨坦。 德国图书奖创办于2005年,效仿英国布克奖和法国的龚古尔奖,成为德国头号年度小说奖,而于法兰克福书展同期开奖,显然意在版权外销。 去年的德国图书奖颁给了德法作家和翻译家安妮·韦伯(Anne Weber)的诗体传记小说《安妮特:女英雄史诗》(An⁃nette, ein Heldinnenepos)。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90-404654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11分5秒 古典与流行,交织“好莱坞”梦幻沉浮...,暗示了别墅及其女主人衰败、颓废,与时代渐行渐远的感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快节奏的电影拍摄现场和年轻人聚集的酒吧,通过紧张忙碌和喧闹无比的热闹场景,展示出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 整部剧的灵魂莫过于韦伯创作的音乐。剧中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的多元融合的音乐风格,为戏剧发展和富有情感张力的人物角色,注入了核心推动力。传统的管弦乐主要是对女主角诺玛·德斯蒙德以及过去时代的描绘,半音化、三全音以及充...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19389-404651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8时34分0秒 《伐木》:伯恩哈德的文人共和国...世纪八十年代维也纳文人的风雅或附庸风雅刻画出来,煞是生动。 例如,沙龙主人奥尔斯贝格尔夫妇,他们把聚众吃宵夜称作“艺术家晚宴”,还去书店购买流行的维特根斯坦著作,确实是蛮风雅。奥尔斯贝格尔是钢琴家,“韦伯恩的继承者之一”,几十年如一日充当“继承者”角色。再如,女作家珍妮·比尔罗特,“维也纳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自称其近作比弗吉尼亚·伍尔夫“前进了一大步”,也就是说比《海浪》写得好,“边说边点上一支烟,...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4秒 《上海文学》2025年第4期|陈村:唇枪舌剑与称兄道弟承接上次没讲完的故事。 吴亮的短信: 马克思的生产线,韦伯的民族国家,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萨义德的后殖民,杰姆逊的反现代,福科的话语权利,布迪厄的资本,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这些词一旦落入平庸者之手,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原有的冲击力已荡然无存,教条被简单大脑所左右。当思想不再属于创造,而成为学院派令人生厌的面孔,他们就把虚假面具读作自己的真正角色,企图使脱离现实的游戏成为描述世界新体制的乏味公式。但这一...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62-404613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7分55秒 人生解构及自然文明的复归——包倬《青山隐》...回归原点的宿命轮回;《青山隐》中父亲的老境返乡,却是对轮回式生命存在方式的摒弃,是“旧我”到新生,隐喻着自然文明对人类心灵安置与安妥。父亲的返乡建房,如同托马斯・沃尔夫《你不能再回家》中青年作家乔治・韦伯的回家,不是地理意义的位移,而是承认生命本质真实的悬浮性及虚伪性。故土阿尼卡及阿尼卡与父亲同辈的十二人如同镜鉴,剥离了父亲人生所有的外在的附着。 包倬选择“空间位移——时间折叠——人生解构(生命意义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30-40464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50分31秒 论王方晨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与先锋品格的生成...离最终失败。这不仅仅是个体的失败,同时也是一种古典乌托邦式田园生活的失败,也是对现代性的反抗的失败。 王方晨通过乡村生活的书写,对乡村权力秩序及其结果的呈现,表达对现代性的反思,具有了深刻的意义。因为韦伯认为“日常生活的广阔领域已经被官僚机构的原则殖民化”24因此,这些小说不仅仅有关乡村,也形而上地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二、 现代乡村权力场域的建构 作为现代性动力的时空分延和脱域机制,使得乡村变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81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20时41分7秒 艾琳·普希曼:成功作家的第一步是成为成功的读者...已经翻译并出版了格雷姆·哈珀(Graeme Harper)、D.G.迈尔斯(D. G. Myers)和马克·麦克格尔(Mark McGurl)的学术著作,以及杰里·克罗尔(Jeri Kroll)、珍·韦伯(Jen Webb)和保罗·道森(Paul Dawson)的几篇学术论文。在您看来,创意阅读研究领域的关键学者有哪些?重要的学术论文或书籍又有哪些? 普希曼:你们翻译的这些作家都是优秀的学者和作家。正...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90-404577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54分14秒 AI介入“写作”:祛魅、融合与省思...方、随时可能落下带来灭顶之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相反,它就像一个被命运格外眷顾的神秘宝盒,里面蕴藏着无尽的潜能与创新契机。当然,这其中也暗含着许多值得我们省思的地方。 AI带来的祛魅与赋能 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世界的祛魅”理论认为,在理性化和现代化那不可阻挡的进程之中,传统所具有的神秘性、神圣性如同阳光下的积雪,逐渐消融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基于科学和理性构建起来的认知体系。AI在文学创作和学...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51-404561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2分4秒 南帆:当代中国小说的文体演变...是“祛魅”。科学知识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清晰而稳定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天堂地狱、神仙妖魔,不存在什么神谕奇迹、未卜先知。从《封神榜》《西游记》到《聊斋志异》,那些故事仅仅是古代社会虚构的情节。可是,韦伯赶走的那个超验的世界出去逛一圈是不是又回到了我们的内心?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相信平行世界的存在?我们对于那个超验的世界爱恨交加。许多人半夜偷偷看讲述吸血鬼的电视节目,吓得心惊肉跳又不肯关掉电视机...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19351-404555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46秒 《上海记》:以诗性之笔,叙写沪上风华...是张爱玲在大陆的最后一个落脚点,牵引起几番幽咽情缘;白马咖啡馆里留下“一个仁慈的黄昏时刻”,窗外层叠的洋葱头建筑揭示犹太人曾在此躲避二战炮火。当黄昏再度降临,百年前的仁爱与苦难依然萦绕不散。 马克斯·韦伯俯瞰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将其归纳为理性战胜非理性,提出“对世界的祛魅”,即从神圣化到世俗化、从神秘主义到理性主义。但抒情性的文学场域离不开赋魅,在此主观情思高踞于客观分析之上,理性思维让步于感性思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3/c404030-404447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9时3分9秒 2024年德国文学回顾:永远被美好的事物触动...的男人玩起亦真亦幻的游戏。小说探讨了人生中的各种欲求,以及何为真,何为假的问题。 赫夫特在《嗨,早上好,你好吗?》中采用的独特叙事方式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和同行的好评。例如2020年德国图书奖得主安妮·韦伯(Anna Weber),她评论说这本书的叙事“就像是在走钢丝,但只要叙事的人是玛蒂娜·赫夫特,那就不会出任何事”。《丈量世界》的作者丹尼尔·凯尔曼(Daniel Kehlmann)称其为自己心目中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90-404434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22分40秒 老师们,你们还好么?...情小说。谁说它缺少情感沟通能力?你说老师才培养创造力,但十个老师中我却没有看到有一个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现今的小孩子如果在小学、中学时代,遇到一位培养创造力的老师,就相当于中了彩票。教做人的道理么?韦伯早就在《学术与政治》这本名著中说过,现代老师是不做生命导师的。你说AI不懂思辨性思维,不对呵,譬如:“杜甫是个悲观社恐,您觉得它对吗?”——AI一定洋洋洒洒,从正面反面,形上形下,展开它最擅长的人文思...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18-404350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5分18秒 托宾《长岛》:时间沼泽与艾丽丝的“凤凰劫”...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此同时也需要承受极大的非议。抛弃一切的人,回归之后也难再获得所有,最难获得的是母亲的谅解。很奇怪,读完《长岛》之后我首先想起的托宾作品是《黑水灯塔船》,而不是故事中多次出现的《诺拉·韦伯斯特》。海伦,莉莉,多拉,这是三个女人,也是一组女性亲缘链条:女儿—母亲—外婆。更为简练地来说,这是一组母亲与女儿互相干涉的日常关系。或许正是基于此,母亲和女儿的关系是潜伏在布鲁克林与爱尔兰两地之间的...
中国作家网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03928-40430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16时52分21秒 《山花》2025年第2期 | 淡巴菰:滚石不生苔...到前人留下的痕迹,我都忍不住难过。在博物馆看藏品还好,到了旷野,置身其中,总感觉那些消失了的生命就在不远处望着我们这些后来者。我们,不过在踏着他们的脚印往前走。”阿丽莎眨着黑眼睛感叹着。 “你看到最近韦伯望远镜拍下的宇宙照片了吗?太清晰了!照片上最不起眼的小亮点,都代表一个无穷尽的宇宙,相对来说,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尘芥,太渺小了。”史蒂夫开着车,本来有些倦意的他忽然来了兴致。 “要不怎么先哲说要时常仰望...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18988-404274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23分48秒 《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五人谈:从“生活的时刻”到“真理的时刻”...克思的论述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的一些重要特性,包括《共产党宣言》 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面貌改变世界”。同样,鲁滨逊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整个荒岛。 不过,我觉得莫莱蒂更多地受到韦伯思想的影响。从韦伯的学术思想来看,他讨论的是为什么只有在欧洲特定的地方,更具体地说是在新教文化中,才能孕育出朱康老师刚才提到的那种勤勤恳恳工作、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现代布尔乔亚。“舒适”这个概念在这里尤为重要,因为布尔乔...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90-404223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2时6分17秒 赓复与重构:文化哲学视阈下美学乡村的三重逻辑...和精神世界背后的存在及意义,将其社会实践活动及成果在物质、制度、习俗、精神等层面反映为一定形态的文化。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更高层次的文化则以文明的形态凝练出来,并在发展中实现具体化。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人文主义的阐释,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人文精神、宗教文化、物质生产的内在统一性。在书中,马克斯·韦伯勾勒出了文明与其涵养的精神气质、文化心理的复杂图景,...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19351-404207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3分7秒 威廉·莫里斯:远不止于现代设计先驱...示,成为社会主义与艺术结合的经典例证。 在相似的动力下,其他英国重要艺术家和理论家也纷纷参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例如,查尔斯·沃伊西设计了简洁、富有自然灵感的家具与装饰品,体现功能与美的统一;菲利普·韦伯则致力于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革新,强调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此外,约翰·拉斯金的理论对莫里斯产生深远影响,他提倡“劳动与艺术的结合”,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呼吁回归手工艺的诚实与创造力。这些案例不断证明着,...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05-404176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8时22分29秒 技术时代文学为何如此重要...期望明确解答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的解读需要借助复杂的阐释学工具来深入挖掘。现代性认知的一个重要转变,体现在价值观从单一、统一向多元化、细分体系的过渡。这一点在赫尔曼·布洛赫的《梦游者》中,以及从马克斯·韦伯到尼克拉斯·卢曼等社会学家的理论分析中均有体现。随着专业化的不断深化,各个学科领域发展出了各自的逻辑框架,工具性和功能性日益占据主导,人们专注于达成各自领域内的具体目标,却往往遗忘了更宏观、综合性的价...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1/c404033-404165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11时44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