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守正”之间维持了微妙平衡。 “奇”作为“正”“常”的对立面,显出怪异、邪僻、谲诈,严重挑战儒家正统美学。“奇”即特殊、非常、反俗。张炜强调“杰出的作品确实是‘非异人不写’”,不同于传统的官修历史或革命叙事,张炜出人意料地醉心于颠覆性的“草根传奇”。他的历史不再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宏大叙事或构建权威历史观,而是关注个体命运、家族兴衰与人性隐秘。“异人”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基于真实原型。将民间传说或司空见惯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意象与日常的诗学重建——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审美范式...意义上讲,他们又都是有缺点、见个性的普通人。老黑长得黑,跟随正阳镇公所党部书记王世贞当“粮子”混饭;三海是个阉客;李德胜一时误会打死了跛子老汉;雷布靠打麝和野猪为生;匡三则乞讨、偷抢。精神与世俗叠加,革命叙事与民间传奇交织,一道成就了生命的离奇。先是“写我所熟悉的生活”的贾平凹,继之“成了这个社会的、时代的,是一个集体的意识”的贾平凹,最后则是“在社会的、时代的集体意识里又还原”(21)的贾平凹。 三、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41分12秒 “新时期”的位置: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叙事建构...代也存在着,作家们在乡土中国母体上尝试寻找个人、寻找家族、寻找民族所来之路。这种寻找与1980年代一样不是据实的,但由于经过了纯叙述文本实验的阶段,他们增加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纪实成分,如果不是对经典的革命叙事和现代叙事有反思,像《白鹿原》《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故乡面和花朵》《叔叔的故事》等等这样的纪实重组作品将不会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内部张力。仅仅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视角去解读这些作品,无疑并不充分,因为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49分48秒 运动的文学与文化——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种路径...学研究对象时限之有限,对比现当代文学史著作种类之多,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不过,如果仔细地看,这些竞相标榜自身独异性的现代性叙述,也未必如其所称的那般弥散万千,反而多多少少都有一个共同的背离点,即此前的革命叙事范式。在这个意义上,以反思革命叙事范式为前提的现代性/现代化范式本身,由于这一共同起点,恰恰也内在地包含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难题。 难题的一个症候,在于如何处理边界不断延伸的“现代文学”与作为经典起点...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351-404625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5分31秒 “旋律是喷薄而出”...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红旗颂》出手不凡,它以交响叙事为骨架,却灌注了中国音乐的魂魄——五声调式的主体旋律、戏曲板式的节奏变化、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模拟,尤其是将《义勇军进行曲》等红色音符绵延始终,构成革命叙事的音乐典范。当年首演即告成功。作曲家朱践耳说,以交响化的语言讴歌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声乐家周小燕说,主题旋律易记易传,符合群众化要求。让吕其明高兴的是,在公园听到年轻人用口哨吹《红旗颂》的旋律。他说,百...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05-404567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25分16秒 《蘸火记》书写抗战烽火中的铁匠传奇...以“蘸火”比喻战争对生命的淬炼,赋予其独特象征意义。在这部作品中,团结抗日成为民族气节和生活信仰,儿女情与英雄气、民族性格与生活情状融为一体。作品文笔细腻、情感充沛,写出了战争中的人情、人心、人性,为革命叙事增添了新的维度。 牛余和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表达了对家乡章丘的深厚情感。他表示,希望通过精心雕琢每个情节和人物,书写出独一无二的章丘铁匠故事,使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鲜活呈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3994-404518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8时29分51秒 东江儿女的湾区史诗——陈雪长篇历史小说《惠州1907》中的叙事美学...的叙事空间。北京、广州、香港、新安、潮州、广西等地,还有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力量,如同漩涡般围绕1907年的惠州旋转。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朝大厦倾覆,惠州起义实则是武昌起义的前奏。长期以来,辛亥革命叙事多围绕广州、武汉展开,而陈雪在这部作品中,将大量篇幅给予海外华侨、香港义士、民间会党,展现了他们的生死无惧。通过这些描写,我们了解到海外华侨如何支持国内革命,会党组织如何从底层改变中国,香港又如何成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30-404478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9时1分59秒 市井烟火与民族大义的融合 《蘸火记》研讨会举办...在革命历史叙事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生动呈现出全民抗战的宏大场面。作品巧妙融合多种小说类型,增强了可读性。其中对章丘打铁等场面的描写细腻入微,使小说具有文学性。以民间化、世俗化的历史认知具前瞻性,为中国革命叙事增添了新的维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6/c403994-404470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9时6分29秒 以崭新的现代文明意识观照革命题材文艺创作...种“反现代的现代性”方案,这种方案既要把“人”从半封建半殖民的奴役状况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要把“人”从资本的奴役状况中解放出来,建设人民民主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种现代方案带来一个文艺课题,即如何在革命叙事中既讲好“个人”的故事又讲好“人民”的故事。新时期之前,部分革命题材文艺创作倾向于整体性,这种倾向若走向极端,就容易使个体消融于集体之中。新时期之后部分革命题材文艺作品更倾向于个体性。比如,有的革命题...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9351-404452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5分3秒 《蘸火记》研讨会在京召开...小说在革命历史叙事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生动呈现出全民抗战的宏大场面。作品巧妙融合多种小说类型,增强了可读性。对章丘打铁等场面的描写细腻入微,使小说具有文学性。以民间化、世俗化的历史认知具前瞻性,为中国革命叙事增添了新的维度。 王国平在发言中提到,牛余和对小说细节有出色的掌控力,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融入地域文化中,将文化以人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作品语言雅致,给人很好的阅读体验。 丛治辰说,小说无论是抒情、写...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3994-404454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12时12分41秒 希望你知道她,一位玫瑰花般的女诗人.../我只为这轻盈祝福:/那是你短暂的烦忧,/是我长眠的静寂。” (二) 阿赫玛杜琳娜初登文学舞台之际,正值赫鲁晓夫“解冻”年代——“解冻”一词源自爱伦堡同名小说,暗示严酷的旧秩序正在消融。 王嘎说,伴随革命叙事的瓦解与个人主体意识的春潮,空前的诗歌热兴起了,一个年轻的诗歌群体迅速崭露头角。他们在各种公共场所朗诵新作,用个性化的声音说出禁忌的话语,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听众,社会声望俨如首批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其...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91-404353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49分49秒 新时代“革命史诗”小说话语新建构——以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为例...用互现、回叙等方法,一方面丰富了历史事实,展现了历史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历史话语建构的勇气,借鉴悬疑、谍战等类型小说经验,塑造了新时代背景下“可信、可敬、可爱”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小说对“十七年”革命叙事传统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历史叙事传统与先锋性创作经验进行转化、融通与创新,形成了新的讲述方式,为新时代革命历史小说的话语新建构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革命史诗;历史话语 ...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43秒 “新创作选拔本”丛书与红色经典生产机制的初建...轻视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的资产阶级观点和保守思想的批判,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0。《在新事物的面前》也是反映了建国后对群众运动、工业生产等方面出现的“新事物”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工业建设的信心。 四、革命叙事范式的生成 “新创作选拔本”丛书直接反映革命斗争的作品有16部:《万水千山》《白兰花》《吕梁英雄传》《红日》《英雄的十月》《变天记》《政治委员》《战斗里成长》《铁道游击队》《铜墙铁壁》《开不败的花朵》...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30分30秒 尹学芸《太和》:命运的抗争与和解...加革命,尽管她曾经一度离革命如此之近。当三位八路军女战士在家借宿时,诚挚的情感动员让她无比动心,然而在一番犹豫之后,她最终还是留了下来,继续做童养媳。这里的“虚晃一枪”,使得小说自动溢出了我们所习惯的革命叙事框架。曾几何时,为了对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公正的女性待遇,革命女性往往以决绝的姿态投身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革命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但是对于潘大丫来说,诸如“三民主义”“反对买卖人口”等外来词汇,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30-404199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9时5分26秒 《黄连树上结甜瓜》:写出革命英雄的成长性林朝晖《黄连树上结甜瓜》在继承与转化传统革命叙事的同时,结合当下对人性与社会的认知,刻画了集英雄崇高与凡人鲜活等特质于一身的主人公鲁大嘴。这与作家林朝晖的军旅出身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对革命英雄的想象与书写。 在传统革命叙事中,参军的主要动因是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生活,如《白毛女》中的大春等人。《黄连树上结甜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情节模式,作者用两个歇后语点明鲁大嘴贫农出身及父母双亡的处境,随即给出了更接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0-404068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9时48分43秒 终结的故事如何延续?——莫言《生死疲劳》中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方法...性时间框架必然松摇。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总是要求文本虎头豹尾,同时保留小说内容的开放性。尽管未来的元素在小说中时常现身,但线性时间的结尾确实不是《生死疲劳》结尾这般模样。 “指向未来的时间修辞,正是产生革命叙事之构造的要义,也是其美学的奥秘。”(8)改革开放和革命时代的总体风格不同,但它仍旧遵守革命时代养成的时间准则,从战争到建设,未来向度始终不可或缺。相较而言,莫言描写城市和现代化的笔墨远比《驴队来到奉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30-403992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44分9秒 张光芒: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表达。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徐怀中的《牵风记》等作品不仅回顾与重构了革命历史的壮阔画卷,更将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精髓巧妙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具时代特色的文学景观。革命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作家们不再局限于对传统革命故事作简单的复述,而是深入地挖掘革命精神的文化根源,探讨革命理想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再如王安忆的《一把刀,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0-40393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56分48秒 赓续沙汀文脉,繁荣文学创作...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一种雄厚的气魄。 刘火认为,“信仰三部曲”是史诗级的作品,三部作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叙事角度,《山桃红》是一种成长叙事,代表着向往;《千日旱》是一种灾难叙事,代表着怀疑;《血与骨》是一种革命叙事,代表着坚定。 白浩认为,安昌河的作品圆润成熟,创作生命充满了可能性,值得期待。《血与骨》《千日旱》具有传奇性,是对历史的重塑。《山桃红》更具独立性,作品后半部分的深邃思考是建立在丰富生活的基础上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3994-403791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9时59分8秒 美而深刻,艾夫曼的宝贵馈赠...挣扎、爬行。 还记得西班牙画家戈雅晚年的作品吗?画中人完全失去美感,头型像被碾压过的植物块茎,画面气氛暗黑、阴森、惊悚、怪诞。没错,这个时候的安娜,就让我联想到了戈雅那些令人压抑的晚作。 中国读者是在革命叙事与进步主义语境中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所以,安娜一直是自我觉醒与人性解放的象征,但在她的故乡,显然更复杂多义——在这一段舞蹈中,完全能读出创作者的“立场”并不明晰,它唤起观众的情感也因而不再单一。...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19389-403751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15分10秒 开掘深度、情感厚度与时代热度 建构起革命史叙事新高度...观众心灵的情感基础。该类创作也因此能够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赋能,借由荧屏艺术搭建、打通当代年轻人学习党史革命史的通道。 当然,叙事手法如悬念技巧、影像风格、新技术赋能以及宣传推广手段等,无疑都将助力革命叙事成功走进观众心灵,而革命史的深度开掘、情感表达的真挚深厚以及表现内容紧密连接时代,或许可以为创作提供更多动力源泉与内容根基。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专委会秘书...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19388-403702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9时55分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