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赢椿与泥蜂舍。 朱赢椿创作的《虫子书》。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四月初,江苏南京的春天。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里,一处红色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中。 推开木门,眼前尽是明黄色的油菜花田,正是盛开时节。建筑由红砖墙砌成,有着独特的多面体造型,一根红色烟囱耸立。在它旁边,匍匐着一座像蜂巢的矮房子。院里群蜂飞舞,一块交通指示牌“慢”,矗立在花海中央。 花田里的小径上,朱赢椿选了块石头坐着看书。他是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88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7时33分40秒 手稿的历史美学...陈毅是苏北抗日根据地先进文化的开拓者》的底稿细致刻画出艰苦环境下陈毅军长对抗战戏剧、美术、文学工作的指导,可谓是新四军“铁军精神”的生动诠释。 手稿的“情感之美”是其天然的内在特征。清代散文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出写作应有“心摹手追”的灵性韵味,即讲出手稿是心灵世界的直接投射。当代人逐渐适应了键盘打字的文字输出形式,加之输入法的高级联想功能作祟,表达形式的转变是否是当代文字情感弱化、消解,乃至于严重...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82-404561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1分33秒 这个班的古代文学作业居然全用AI“做”...学+AI助力 袁枚“穿越”到现代吃火锅 “根据苗老师的作业要求,我选的作家是袁枚。”文学院大二本科生郭媛媛告诉记者,袁枚豁达真率,个性独立不羁,随性自由,热爱旅游、热爱美食,写下搜罗南北数百种美食的《随园食单》。“嘿,我也喜欢吃,于是我给袁枚设定的场景是,穿越而来,袁枚竟迷上了火锅。 文学院的同学写下“穿越场景”不算难事,难的是如何让袁枚穿越进AI里。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将文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苗怀明请...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3994-404518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8时16分18秒 汪曾祺、金农和盐水鸭...不存在了,否则这物件放在拍卖场上,至少可以卖到六位数,如果再有金农请托袁枚的信札,两件加一起,肯定能卖到七位数。 袁枚在信里言之凿凿,说南京人爱吃鸭子,应该是有依据的,不是信口开河。我接着翻看袁枚的《随园食单》,关于鸭子的记载都归在“羽族单”,里面的确有一则《挂卤鸭》,和南京有关。“塞葱鸭腹,盖闷而烧。水西门许店最精。家中不能作。有黄、黑二色,黄者更妙。”这里的水西门,据考证,就是今天南京城的水西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63-404448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49分27秒 柳诒徵日记首度公开整理出版,看他“一生书里活”...记稿本星辰散落,分存机构和私人藏家手中,一直未能公之学人。甲辰岁初,友朋见告南京师范大学藏有日记一册,遂托英姿教授多方探听,不久得知是卷现藏于校博物馆。大暑刚过,我搭乘沪宁高铁驰赴南京,抵宁即驱车前往随园校区,路上大雨倾盆,道路方向几近迷茫,然刚至校门,雨竟骤然停歇。两侧梧桐静谧清新,不远处大草坪后黄墙红柱,勾檐翘角水珠缓滴。 缓步未几,右侧11号楼便是校博物馆所在。接待我的老师早已等候多时,办完手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4分9秒 才子袁枚的法律人生“在家贫亦好” 去过南京师范大学的人都知道随园。随园原为曹雪芹祖上林园,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声称:“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当然,作为小说中的大观园与现实中的随园不能画等号,但有几分影子却是确凿无疑的。随园名称是袁枚取的,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之意,这与袁枚倡导的“性灵说”旨意相近。随着袁枚以及《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的出名,随园便成为南京的一张名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1分19秒 栾梅健:清末学制与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原创...浇灌着古国少年的文学心田。他们沐浴着欧风美雨,迎接着八面来风。他们是一代文学新潮的开创者。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曾经直指科举文学的弊端:“所谓桐城派者,八家与八股之混合体也。所谓骈体文者,思绮堂与随园之四六也。所谓西江派者,山谷之偶像也。求夫目无古人,赤裸裸的抒情写世,所谓代表时代之文豪者,不独全国无其人,而且举世无此想。”[27]这是科举制度时代的病根,是一个漫长时代的特定印迹。而当科举制度废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16分42秒 四明白鲦...元代寄寓四明的西域人吉雅谟丁,更是懂得欣赏白鲦,他的一首诗写道:“白鱼入馔松醪熟,红稻供炊笋脯香。”白鱼即白鲦,寻常食物的堆砌,被他写得饶有诗意,可见元代西域人的汉化之深。 清人袁枚是个美食家,他的《随园食单》记载了白鲦的吃法:“白鱼肉最细,用糟鲥鱼同蒸之最佳。或冬日微腌加酒酿,糟二日亦佳。余在江中得网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则肉木矣。”一鱼三吃,他有多爱白鲦,还不忘提醒别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18-404225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8时53分44秒 《随园食单》的文化价值与译介传播...《随园食单》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完成的集中国南北饮食大成之作,记载了数百种南北菜点的烹调方法,涉及作者所处时代及之前的烹饪理论,并记录了社会饮食行为习俗等内容,被视为中国古代社会饮食史的真实记录之一。 《随园食单》在其译介过程中成为世界了解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媒介,自成书两百余年来经多次再版,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流传海外。本次讲座,我们结合学界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随园食单》的文化价值及海外传...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2/c431803-404235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2日8时58分4秒 《五味》:三餐有味,四季有景中国人爱吃,也爱谈吃。古往今来,兼文学家与美食家于一身的代有其人,不说苏轼的东坡肉和东坡肘子,也不说只会吃不会做的袁枚与《随园食单》,单说当代的汪曾祺先生,尝遍各地小吃,闲暇之余写出多篇有关饮食的散文,成就了这本《五味》。此书如一幅绘尽生活百态的长卷,将世间滋味与人生感悟细腻交织,每翻一页,那缭绕的烟火气与醇厚的人生况味便扑面而来。 汪曾祺先生以食物为经纬,编织起华夏大地的饮食版图,如塞北草原的烤全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04030-404148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9时34分39秒 《雨花》2025年第1期|陈先发:灯穿影去...灭了。所有为这盏灯添过油、续过火、挡过风的人,包括此刻正沦入纯粹想象之中的我,其实都加入了这一场奇特的、有关信念的压力测试? 而我今天真正想谈的,并非油灯,而是一隅。 记得去年秋天,在南京师大校园的古随园旧址,一个女学生问我:你觉得个体生命最本质的特性是什么?我的回答,只两个字:有限。站在敞开的窗前,我说,放眼望去,街头巷尾,生者活泼,蓬蓬勃勃,这中间能有多少百年之躯呢?生命的长度如此倏忽、短促。生命...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19885-404130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8时41分8秒 《君幸食》:知味推扶霞...古今的中餐盛宴”副书名,透露无遗。《君幸食》全书主体分四个部分,分别从灶火、食材、厨艺、餐桌,这一约略模拟完整一餐的历时程序,上至孔孟老庄,下至杨步伟陆文夫,不论是古老的《周礼》《礼记》,还是晚近的《随园食单》《闲情偶寄》,素如《山家清供》,荤如《饮膳正要》,古今中外,常见稀见关于中餐美恶的评价,往往征引,为中餐的悠久、宏富、创意、包容作证,令人应接不暇。如果说,扶霞先前的作品是故事,是餐品,是餐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4063-404092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8时33分1秒 杨献平:传统与新变:生命痕迹与时代表达 ——《胶东文学》2024 年栏目述评...也别致。朱鸿的《沣水上的风》(2024年第5期)诗意且涉及诸多文史——一条河之于古老的中国,是一种文化承载与记忆。赵丰的《远行者》(2024年第4期)随心随想,敬慕古人且反观自身。嘉男的《烟火性灵:〈随园诗话〉札记》(2024年第4期)从中提炼旧年的生活及人事。钱红莉的《陪读纪事》(2024年第3期)写与孩子相处以及陪读时光中的细节,舐犊情深之外,还有生命乃至文化意义上的思考。杨萍的《中年渡》(202...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2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11时34分17秒 葛亮:写作是一种沉淀和释放...的要项,多少和这本书的影响有关。 你近年有枕边书吗? 葛亮:以前的阅读相对宽泛,现在阶段性地希望深入某个领域。比如有一段时间集中看有关园林的书,有一段时间集中看有关陶器的书,写《燕食记》的时候常常翻《随园食单》《山家清供》《食宪鸿秘》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就成为枕边书。 集中阅读和写作有关?你会记笔记吗? 葛亮:集中阅读某一领域或同一类型的书,除了知识上的必要之外,更多为自己建立某种专业情境。比如写《...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5057-403941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9时43分32秒 海外出版机构谈中国图书出版之道...国没有新的联系人。 从出版图书看,宝库山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China)由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作者共同编写,出版后广受赞誉,此外,我们还翻译出版了清代散文家袁枚的《随园食单》。著名美食评论家鲁斯·雷彻尔(Ruth Reichl)赞叹这本书“不只是一部美食作品(该书荣获美食家世界食谱奖),还是美食史上最精彩的作品,以及了解迷人而久违世界的一扇窗口”。在将中国经典作品本...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7/c403994-403907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10时41分17秒 第七届扬子江诗会系列活动暨大学生诗歌创作座谈会、第十二届扬子江诗学奖颁奖仪式、2024年度扬子江笔会举办...里,国内诗坛名家、江苏省内青年诗歌才俊、大学生诗歌创作者等汇聚一堂,在南京、镇江两地上演了一场诗歌盛会。 29日,“扬子潮——江苏青年诗人作品展示与品鉴活动暨江苏大学生诗歌创作座谈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办。本场活动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江苏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扬子江诗刊》、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当代作家研究基地承办。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何平等10...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3994-403799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11时19分30秒 湖荡精灵...亦不一定满意。 打下的野鸡野鸭,便用羽毛串了鼻孔,拎到集市上卖。所谓物以稀为贵,这野鸡野鸭还真能卖出个好价钱的,比家鸡家鸭贵多矣。 野鸡野鸭皆为人间美味,做成菜品,其“格”远高于家养的鸡鸭。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有“野鸡五法”,野鸭二法。其“野鸡五法”内容如下:“野鸡披胸肉,清酱郁过,以网油包放铁奁上烧之。作方片可,作卷子亦可。此一法也。切片加作料炒,一法也。取胸肉作丁,一法也。当家鸡整煨,一法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18-403736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13分42秒 新中国成立后钱锺书的学术道路(1949-1966)...“佳处偶遭”的若干片段,并未因他所持严苛的批判标准以及篇首针对前贤过誉之处所表达的不满而忽视其诗句里的光芒,这好比夏夜柔和的微风会将若干微不足道的萤火虫汇集成可爱的景色一样(即“风善定萤情”,乃所引《随园诗话》里称赞的阮氏诗句)。 《咏怀堂诗》1928年铅印本,陈三立题词 在提出新见解和对旧说进行增补订正的过程中,钱锺书逐渐产生了新的著述想法,就是指1972年3月他从河南干校返回北京后动笔、1979...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64-403719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11时31分38秒 热气腾腾的蒸笼格子...住了呼吸,偌大的餐厅突然安静下来,目光齐展展地粘到硕大的蒸笼上,再也挪不开了。 原来这就是蒸笼格子,这与我来之前的想象大不相同。我国蒸菜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有了蒸菜的青铜器甑。沔阳三蒸更是湖北名菜。《随园食单》里也记载了一道江西名菜粉蒸肉,“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蒸之,下用白菜作垫。”我老家襄北岗地,过年过节时都要蒸菜,把炸好的酥肉、酥鱼块、酥鸡子码在小黑碗里,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倒扣在盘子...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04018-403557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7时1分55秒 与时间赛跑 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和智慧化服务的新模式。”陈超说。 与全民阅读工作相结合,是对延展古籍智慧化服务范围的一大探索。 在江苏南京,许多读者通过体验“食光机”感受古籍的魅力。这项由南京图书馆推出的服务,将清代文学家袁枚著作《随园食单》中的美食记载“翻译”成令人垂涎的菜肴,黄鱼和咸蛋黄炒成的“假蟹”,豆腐、虾米和小葱煎制成的“蒋侍郎豆腐”……从美食出发,读者进入了南京图书馆馆藏古籍的世界,分享古籍背后的故事,与古籍“亲近起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03994-403539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7时17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