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亲自谈这出新戏,还有黄金大戏院的演出戏单,列出主要、次要演员的名单。然后才开始正刊,凡十六篇,作者为苏少卿、林老拙、鄂吕弓、梅花馆主(著名的白龙山人王一亭)、张肖伧、蒋剑侯、胡憨珠、刘菊禅、陈蝶衣、陈禅翁、梁梓华、舒舍予等剧评名家。其中两页有全剧每场的剧目、演员表、唱词、剧照,及黄金荣、袁履登、金廷荪、严独鹤的题字。穿插在全刊中的照片有马连良便装一帧,剧照二十二帧。这二十二帧剧照极有价值,每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63-404589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19分7秒 春天,从旧书里生发...绝对可以自由进出人士。二楼有个“九华堂”,专售民国旧书刊,亦是我常常登临之地。有的珍稀书刊,在别的地方难见芳容,只有在这里有幸相遇,并捧入我的怀中。比如全套九期的《万象十日谈》,开本别致,品相完好,是陈蝶衣先生主编《万象》时的一种副产品,它随《万象》的兴旺而诞生,又随《万象》的经济拮据而率先停刊。那天在旧书店巧遇诗歌理论史家潘颂德先生,我想买下此刊,征询他的意见,他干脆地说:值。我就毅然购下。时过数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0分42秒 陈蝶衣为周璇写歌孙莺女士编的《陈蝶衣文集》已出第一辑,我喜欢时代曲,对跨界文人陈蝶衣的词作家一面多看了几眼。陈蝶衣为时代曲写词,始于歌舞片《凤凰于飞》的委约。他的专栏有记:“《凤凰于飞》插曲十一首,词与谱先后完成。昨日上午在‘华影’一厂试唱《霓裳队》与《感谢词》,由于这是我的处女作,在方沛霖导演陈歌辛两位‘速驾’之下,我也怀了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踏进了丁香花园。”(《力报》1944年8月17日2版)原来早在1944年8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04063-404310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20分2秒 10万人次到过的理想读书会,11年来如何在上海生长...和阅读反馈是完成一部作品的重要一环。读者的阅读趣味和需求,让这份榜单呈现更有趣的差异性。因职业原因产生的阅读盲点,被不同背景的阅读者彼此弥补,才有这样一份丰富的书单。” 推荐《苏北人在上海》《猫鱼》《陈蝶衣文集》的曹可凡把阅读分为功利和非功利性的,在他看来,思南读书会及思南书单引导更多非功利性的阅读,正是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 第一次担任专业评委的同济大学哲学学者余明锋说,思南读书会是一个广义的文学的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3994-404207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9时23分59秒 打开了解海派文化的新窗口...香港文化界,作品甚丰,种类驳杂,尤以诗词散文见长,在通俗文学理论等方面亦有独到见解。其作品不仅反映上海城市独特魅力,也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重要遗产,至今仍影响深远。 雅俗兼擅,短小篇幅自有天地 “《陈蝶衣文集》(第一辑)的整理出版,收录了父亲的文学、音乐、电影作品。”陈蝶衣之子、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陈燮阳说。第一辑共四册约百万字,分别为《低眉散记》《茗边手记》《炉边谈话》《闲情偶寄》,主要收录其1...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3994-404195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6时43分30秒 为“重写文学史”提供历史的支撑——陈子善教授访谈录...问世,重新讨论。现在的文学史基本是拼盘式的,讲某个时期的文学史,最后缀上同一时期的台港地区或者海外华文文学。这好像在暗示它们是各自发展,但其实不然。 比如,香港有相当一部分作家都是上海去的,像曹聚仁、陈蝶衣、徐訏、沈苇窗、刘以鬯、宋淇、西西等,当然还有更早到香港的叶灵凤。我认为在他们身上都有海派文学的影响。在这样的脉络下看待他们,不仅可以重新认识他们的创作,也可以重新理解海派。 再如,夏济安在台湾编《文...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05057-404109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9时49分28秒 燃烧的火焰——纪念艾明之诞辰一百周年...,以此勉强糊口。可他不放弃读书,考入陈鹤琴任校长的“国际难童中学”。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悍然进入租界,在敌人的威逼下,学校不得不停办。艾明之失学后,从写作中寻找心灵寄托,第一篇小说《人生驿站》,刊发在陈蝶衣主编的《万象》上,这年艾明之才十五岁。接着他与几个同学决定离家出走去重庆闯荡。所幸,艾明之很快在巴蜀中学找到了一份教职。因课时不多,在闲闷时,他重新萌发了文学创作的欲望。想到上海的种种不爽,不禁百感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63-40407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16时1分48秒 韦泱:巴金先生两题...头衔,直到晚年,仍然不喜欢上镜,不喜欢宣传个人。 《幸福世界》刊载的这则短文,虽排在“补白”的位置,却向读者提供了关于巴金的可读信息,一种心灵的愉悦。同期精彩文章不少,如刘以鬯、施济美、叶明、曾庆嘉、陈蝶衣、董鼎山等人的作品。但《巴金逃席记》作为一篇纪实散文,置于其间,毫不逊色。 最后说说这本《幸福世界》,我曾有专文写过这本刊物,编辑此刊的汪波就是沈寂先生。他创办《幸福》后,知道刘以鬯曾在之前办有同名刊...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4063-403243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10时12分10秒 澎湃中的灯塔:《上海书评》十年文化坚守...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书籍评论历史,体现在诸多独特的文体中,《上海书评》创造性继承了这些形式,及其所蕴含的严谨与博雅。二是现代,尤其是五四以降的上海报刊传统。与《上海书评》有较直接衣钵接续关系的,是四十年代陈蝶衣在上海创办、后由柯灵主编的《万象》,以及九十年代转世重生的新《万象》。三是西方书评传统,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具有反思精神的一脉,以《伦敦书评》为代表。综合这些渊源,一份有中国气派、上海风格,体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4/c404063-403208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4日17时18分58秒 1942年《万象》“新年特辑”杂谈...方式,在日伪严密文网中建构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呼吸空间”,亦离不开平襟亚的策划与呵护之功。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万象》1942年新年特辑 何谓新年? 1941年底出的第6期,主编陈蝶衣在《编辑室》栏目的末尾,向广大读者发出邀约:“下期本刊,恰逢岁首出版,因此我们预备特辟一部分篇幅,出一个‘新年特辑’,以资点缀,欢迎读者们以应时的作品见赐。” 这里就产生了疑问,中国人概念里的新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9/c404063-326134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9日8时39分17秒 1942年《万象》“新年特辑”杂谈...后面拖了一句:“事后无锡人痛定思痛,便把城墙完全拆除了”,因不够严谨,被读者来信指正:“查无锡之城墙拆除问题,虽曾经县政当局建议,结果卒为绅商所阻,故并未拆除也,谅系作者苗君一时之误,特此奉告。”主编陈蝶衣不得不自承“失察之咎”,并作及时更正。 又记录1932年的新年,“那时我第一个女儿刚才诞生,恰巧逢着了一二八事变,全家由南市迁到法租界避难,好好的一个幸福的家庭,被炮火打成了粉碎。幸亏不久生活便又...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9/c442005-3261335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9日8时7分3秒 声音的中国——当代歌词入史和经典化问题...在音乐、歌曲层面,它们更主要是放在“民间文学”层面上理解。 基于上述的理解,论文在理论阐释和现象分析上,经常将“歌词”与“歌曲”这些不同概念混用和不加说明地互相替代。论文抱怨黎锦晖、田汉、贺绿汀、陈蝶衣等被诗歌史、文学史忽略,不被写进它们的“正册”,游走在文学史、诗歌史边缘,这正是没有认识到“歌词”和“歌曲”的不同。黎锦晖、贺绿汀、范烟桥等不是已经被写进歌曲史、音乐史、通俗小说史了吗?他们的成就也主...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4/c441818-3242923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4日15时46分11秒 严建平谈祖父严独鹤的生平著述与交游...一度辞职不干)这段时间的文章都搜集起来,根据年代来排列。祖父的“谈话”估计数量在上万篇,所以选编的工作量是蛮大的。后来祝兄又从上海解放后新出的《大报》《亦报》上选了我祖父的一些文章,这两家报纸的负责人陈蝶衣和唐大郎都是我祖父的朋友,邀我祖父在他们的报上开了专栏。其次是散文卷,杂文大部分都在《新闻报》“谈话”专栏里,而散文卷牵涉的报纸、杂志的数量较多,这方面祝兄发挥了很大作用。最后是小说卷,祖父的短篇小说...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4/c405057-3240732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5日8时40分27秒 沈西城:一代名编沈苇窗...然一通电话,敬问安康外,多问及《大成》近况。沈老道:“马马虎虎,有得做,总归要撑落去,侬讲阿对!”言语欷歔有原因,一是读者渐少,二是老作者家凋零——陈存仁去了,高伯雨走了,南宫搏逝了,一个接一个,仅靠陈蝶衣一人独撑,何能济事?我婉言安慰,他回道:“自家事体,自家晓得,嘎样落去,说勿定早晚要上排门板。” 苗头不对,转话风,谈戏。果然奏效,兴致来了,打梅兰芳,到马连良、麒麟童,再到俞振飞,滔滔不绝。谈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3/c404063-3236397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3日7时51分59秒 蔡登山:我编《陈定山文存》与《谈艺录》...,难度是蛮高的,因为自古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然而由于定公熟悉这些典故的正用、反用、明用、暗用,而最终指出李义山无题诗系为小姨而作,或许你也会猜出答案,但如何破解的过程才是精彩,难怪也是才子的词人陈蝶衣读过此文会赞叹:“真可谓之独具慧眼,一语道破矣!”杜甫一直是定公景仰的大诗人,他写了多篇有关杜甫的文章,其中在《文星》杂志发表的《杜甫与酒》,分量颇重,他甚至将杜工部一生及于酒者,择要编年,分十三阶段...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2/c404063-3231438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2日10时32分17秒 《湖南文学》2021年第11期|王祥夫:珊瑚堂帖胡竹峰题记 陈蝶衣先生一生填词谱曲,常说白话歌词填得好,少不了宋词元曲打底。陈先生读《东山词》,感慨贺铸锤字炼句功夫下得深,写闺情离思,叹功名不就,字字恰切,纵酒狂放之作也不乏风雷气概!老派文人月旦臧否温文尔雅,一字一句氤氲古典神韵。读王祥夫文章,况味也如此。 齐白石自诩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有回和王祥夫先生说,他的散文随笔比小说还要好,他不置可否。 这些年每逢王祥夫的散文随笔,总...
新作品#报刊在线#《湖南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6/c419156-3229287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9日8时46分34秒 张伟谈近代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学生在翻阅民国报纸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专栏都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有一家饭店每天都会出一个菜谱,详细地把每一道菜都列出来。这个专栏刊登了两年多,内容很丰富。又比如说,有一家咖啡馆,专门请了当时的著名文人陈蝶衣来做老板。他文笔好,朋友也多,还有生意头脑,除了卖咖啡,天天都在想怎么扩大影响,他专门在报上开了一个专栏,类似于咖啡日历,每天都广而告之,今天推出什么咖啡品种,有哪些名人来过,来了又做了什么事情等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2/c405057-3228904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3日8时24分59秒 谢其章:一个张爱玲迷的自白...1952年7月张爱玲离沪赴港的具体日子,是哪一天?这是枝节末梢的小事,有那么难吗?真就这么难。 另外一件“平张失和”事,这个不能算小事了。“平张”即平襟亚和张爱玲。平襟亚(秋翁)于1941年7月与陈蝶衣创办《万象》杂志,张爱玲是《万象》的头牌作者,风头一时无两。1944年夏秋之际,平张二人因一千元稿费的出入,撕破了脸皮,打架打到报纸杂志上去了。平襟亚文章的题目是《记某女作家的一千元灰钿》《最后的义务...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30/c404063-3224331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30日8时52分49秒 蒋述卓、龙扬志: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共时呈现...辑出版,而在主持《星座》期间,刊发了大量名家作品,后来他说,“没有一位知名的作家没有在《星座》里写过文章的”[10]。澳门以战时中立地位吸引李供林、陈洵、朱希祖、黄节、詹安泰、章士钊、叶恭绰、廖平子、陈蝶衣、陈融、郑春霆、高剑父等大批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前来躲避战火,他们发起成立“四界救灾会”、文化协会、前锋剧社、晓钟剧社、起来剧社、绿光剧社、呐喊文学研究社、怒吼社、淘声社、晓社读书会、前哨读书会、暴风剧...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05/c404034-3221787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5日9时13分37秒 王彬:墙里秋千墙外道...欢,我只加些茶叶。北京人喜欢花茶,杭州人喜欢龙井,各自的口味不一样,但总的来说是需要加工的,否则就是白开水。语言正是这样,要把口语加工成文学语言。 什么叫文学语言。比如,民国时,上海有一个音乐人叫陈蝶衣,一生写了200多首歌词,活到102岁。当时有一首很流行的曲子是他写的词,其中有一句:“春风吻上了你的脸。”生活中,我们不会这样说话,而是说,“春风吹到了你的脸上”,但这样说没有文学味道。而“吻”这个...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16/c404032-3196862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6日11时48分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