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18 篇有关 陈景润 的页面,用时 0.184秒.

第1页  共26页

徐迟:勇当沸腾生活的记录员

   ...。 在新时期,徐迟的创作进入高峰,推出《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在湍流的涡旋中》《生命之树常绿》等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他重点关注自然科学领域,选取一批在学术上勇攀高峰、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如陈景润、周培源、蔡希陶等,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日常生活,力争准确、全面地把握人物,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文学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并且呼唤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强调知识与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4064-403653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43分47秒 《芙蓉》2024年第5期|南翔:寻找徐文龙

   ...赫猜想》那种光芒四射的文章。可是,我好歹也是学校文学社的副主编。 徐文龙看着他的幸福劲儿,眼里浮出不屑和狡黠。他冷静如球场裁判举起了双手,比作一个暂停的动作道,你现在啥也不能写,一个是我不是徐迟笔下的陈景润,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业绩;再一个是,我现在还在铁路机械厂当差,吃着一碗可端可不端的公家饭,除了你和我的家人,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在湾里有一个加工车间。若是你吆喝一声出去,我的饭碗或许就不保了。 雷小兵道,...

新作品#报刊在线#《芙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18986-403424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16时48分3秒 元山里子《人间幸不幸》新书分享会举行

   ...素材,是素材选择了我”,这是一部因为被身边真善美的人和事所感染,而不得不把它们写下来的作品。 元山里子的经历跌宕起伏,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一名中日混血儿,父亲是厦门大学数学教授李文清先生(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恩师),母亲是一位日本女性,是中日文化交织的结晶;她是一位日本反战社会活动家元山俊美的遗孀,而元山俊美又有着从侵华日兵到反战人士的人生故事;她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也是一名企业主;年过半百开始作家道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30/c403994-403319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20时3分53秒 科幻科普作家共话诗意与梦想

   ...持。 此次作家活动周的名称引起了作家何夕的浓厚兴趣。“《哥德巴赫猜想》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诞生于46年前,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原因就在于作者以最本真的笔触,描绘出数学家陈景润在艰苦环境中执着探索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功利的科学精神。这部作品发表两个月后,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的春天来临。这并非巧合,而是一种必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像一颗火种,点燃...

专题#专题#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5/c459499-403274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14时20分53秒 赋予科学求真以向善向美的心灵血肉

   ... 周明在书面发言中谈到,为更好迎接“科学的春天”,1977年《人民文学》拟策划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以文学启蒙推动思想解放大潮,呼吁营造国人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氛围。选定徐迟来创作这部以陈景润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后,在周明的陪伴下,他“一个星期采访,一个星期写作,一个星期修改,一个星期发稿”。《哥德巴赫猜想》一经刊出,在全社会迅速刮起了“陈景润旋风”。40余年过去,周明回忆起这段策划作品以及...

专题#专题#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4/c459499-403270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10时1分13秒 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手稿档案

   ...专家点名要见大数学家陈教授。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终于在“牛棚”里发现了这个人,他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果,竟然谁也不知道。当时,《人民文学》的编辑们也了解到“哥德巴赫猜想”在国际数学界是一个大难题,陈景润在当时国内还没有刊物发表这篇论文的情况下,把论文偷偷寄到国外发表了,引起国际数学界的重视,是十分了不起的。1975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在得知陈景润的情况后说:“中国能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了。”...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19382-403260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30分45秒 让生活的温度永驻画面

   ...员明朗心境的外显。 与此相关的,则是一些科学家形象的塑造:邬大勇《我的英雄》以“我”心目中的英雄来表达我们每个人对新中国一代科学家的致敬。画面将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竺可桢、童第周、邓稼先、华罗庚、陈景润和钱伟长以群体肖像的方式呈现在画面上,而画家力求一种生活情境的表达,将背景处理成“我”的书房的描写,书架上贴挂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即将点火的长征运载火箭、杨利伟航天照等。这种情境设计,以“我”为视角...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19390-403259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2分56秒 书写科技人文“两翼齐飞”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

20世纪80年代,徐迟以数学家陈景润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以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科学热”的轰动效应,也激励着无数人为迎接“科学的春天”而投身科学事业。科学认知世界,文学滋养心灵。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文艺以报告文学、传记、科普、科幻等更丰富的门类出现。伴随中国科幻日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科幻热”带动着科幻科普创作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科幻+”作为促进科技...

科幻#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4079-403258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8时38分29秒 归来不翻书

   ...说起来天经地义,而且读书还要读出成绩。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同样的年龄,进入同一个教室,听同样的老师讲课,考试成绩却不尽相同,有时差距还很大。这时,你就得承认人对某种事物是有天赋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曾对我说,他上学时很多同学都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他妈妈就开玩笑对儿子说,你的数学成绩一定要好,不然,别人还以为是我的遗传基因不好呢·我听后觉得非常好笑。 记得我上学时,一个老...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18-403156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59分22秒 华罗庚的对联与诗词

华罗庚为陈景润、由昆结婚写的贺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数学家华罗庚文学修养深厚,喜作诗,尤擅对联,留下了不少与文学有关的佳话。 1953年的一天,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从北京启动,车上有由中国科学院26名成员组成的出国考察团。除华罗庚外,物理学家钱三强为考察团团长,天文学家张钰哲、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地质学家张文佑、建筑学家梁思成等都是团员。列车日夜不停地奔驰着,越过松辽平原,向着白雪皑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3/c404063-403192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17分3秒 网络文学的知识叙事应更具美感

   ...知识联系密切,那么徐迟是如何通过知识书写来为作品增色的呢? 首先是“知识化”的自我创作。作者不仅研习了很多费解难懂的专业数学知识,且与陈景润本人深切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懂得了数学的神秘魅力,理解了陈景润的科研信仰,认同了他的价值坚守,完成了对知识的认知转变。这份亲身体察、来之不易的知识认知,不仅内化为作品创作的知识骨架,也令徐迟的书写态度更加真诚饱满。 但徐迟深知文学作品不是科普文章,更不是专业知识...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8/c404027-402530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8日8时23分47秒 《哥德巴赫猜想》发表46年后……

   ...了句:我妈妈让我代她向您问好,本来她也要来的,只因为腰疼不方便。周老师说,也向你妈妈问好,前些天她还和我通过电话。 说罢,周老师从携带的布袋里拿出一本《人民文学》和一个文件袋。我打开文件袋,发现那竟是陈景润先生当年的论文,题目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首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 周明同志,您好,望多给帮助。陈景润敬礼。1977.11.22日。 看着这熟悉的文字,仿佛父亲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1/c404063-402400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1日8时23分18秒 李铮:论徐迟晚年的观念转变与创作危机

   ...科学,被顺畅地组合在一起。然而,文学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艺术表现。它的核心更多地依托在丰富的经验与感觉上,是一种精神领域无目的的审美解放。《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并非是因为其中的抽象概念,而是陈景润作为“人”体现出的经验与感觉。而至于科学,它更多地意味着严密的逻辑与抽象的概念。它不是模糊而开放的朦胧情感,而是高度收敛的具体认识。然而,徐迟却以工具化的认识统摄两者,以文学直接作为科学的传声筒。这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1/c404064-402336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1日9时37分35秒 国之重器的复调抒写——读丁捷的《“三”生有幸》

   ...地、创业开新英雄的天然优势。作为聚焦新时代“国之重器”的重要之作,丁捷的《“三”生有幸》所要努力凸显的正是投身于“国之重器”建设与发展之中的“真的英雄”。如果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其对中国科学家陈景润独具“拨乱反正”意味的艺术再现轰然出世,成为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那么,我也由衷地祈望,《“三”生有幸》以其独特的“幸之人”闪耀于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璀璨长河之中。 注释: 1 [美]詹明信著、...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58524-401753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6时27分5秒 步行五十余里订购《人民文学》

   ... 我如此看重《人民文学》,除了它有“国刊”这个誉称,还在于它系引领时代文学的风向标、晴雨表。令我感受最深的是:1978年1月刊于《人民文学》的《哥德巴赫猜想》,真是洛阳纸贵,亿众捧读。痴情于数学研究的陈景润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最终破解世界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国上下瞩目的焦点人物,更是广大青年学习、效仿的时代楷模。《哥德巴赫猜想》面世时,系我人生处于谷底之际,食无去向,居无固处,流浪街头。《哥德巴赫猜...

专题#专题#“我与《人民文学》的情缘”主题征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2/c458504-401720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日16时54分17秒 何建明:贵州的创作富矿引人入胜

   ...有意犹未尽之感,觉得赵庆龙的故事还没讲完,太多的细节无法在体量有限的新闻报道中呈现。读了作家徐迟发表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一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后,年轻的何建明豁然开朗:我们部队不是有一个陈景润式的人物赵庆龙么?我可以把他写得更丰富更立体一点啊! 1978年春天,何建明再赴遵义找到赵庆龙,采集到了许多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兴冲冲返回成都后,何建明很快写出了3万多字的文章,题目叫《腾飞...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6/c405057-40160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6日15时14分55秒 以文学之美展现瑰丽的数学人生

   ...,在西南联大,有时竟在防空洞里教学,成为数学三杰之一。 其四,该剧重在写情,写静水深流般藏在心底、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夫妻情,还有师生情——王维克、熊庆来、杨武之、叶企孙等人对华罗庚的栽培之功,华罗庚对陈景润的慧眼识英雄。该剧也表现了深厚的朋友之情,华罗庚与闻一多抗战时期同住一个屋檐下,彼此惺惺相惜。 作者倾尽心力表现华罗庚的命运轨迹,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师生关系、家庭亲情之中,表现他为数学而跳动的心灵...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9/c404003-4014901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8时12分56秒 那年,听杨振宁谈文学

   ...前些年我看了《第二次握手》,写得不错。我当然也看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标题很好,但这个数学问题非常复杂,难以证明,数学研究所收到过一大麻袋的论文,都说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上非常难,徐迟说,陈景润还差一步!” 杨先生对于传记类作品的见解令我印象深刻。他注意到,国内把传记说成“传记文学”,既然是“文学”,就掺入了作家的想象和虚构。但西方的传记是很严格的,必须根据史料和事实去写作,假如作者加以想象...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63-401460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16分11秒 归来仍是纯真少年

   ...文学情结,中科大求学岁月在钟扬的初心里,更有商彝周鼎奠基其未来辉煌。 1980年新年伊始,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学习陈景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科学高峰”,迅速成为亿万青年的心声……1982年经典电影《人到中年》里,一位父亲祈愿自己的孩子:长大当个科学家!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目标下,在最能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农学家等社稷...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8/c404019-4014139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8日13时25分27秒 我与紫藤有缘

   ...有缘。 世间万象,说大也大,说单纯也单纯,说巧也真巧。这些年我与我的中学母校有了较多的联系,学校廖素娟校长办特色班,已故的陈景润学长(他在初中高我一班)领衔数学班,我则是忝列文学班为指导老师。我和陈景润是中学校友。我们的中学母校是原先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即如今的福州外国语学校。三一学校是圣公会办的,如今的校园里,旧日的礼拜堂前,也曾有垂挂如海的几架藤萝。今日保存完好的当年的俄国领事馆前,年年也都有盛...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4/c404018-4011733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6日8时32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