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流通。 恰如徐雁平在绪论中的概括:“这部教材强调的要点为:以文献集群促进关联思考;在边界处、有趣味的细节处发现问题;以现场感、过程性为主导,尽量还原语境;以自我批评为方法展示学术研究的手艺特征。” 陈国球在研究“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时,对大学教育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展望:“现在的大学教育是需要知识的体系化,但也要有超越的部分。”《导引》的编撰与呈现,彰显了学术写作与知识传递并非单纯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蕴含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3994-403941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0时30分26秒 《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相配合。事实上,这个时期香港文学研究的阵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香港和内地,国外学者也在关注香港文学。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文学》组织了一个“‘回归十周年’香港文学专辑”,其阵容是:王德威、也斯、陈国球、藤井省三、金惠俊、赵稀方、叶辉、冯伟才、陈智德、陈德锦、刘俊、黄万华、钟晓毅、袁勇麟、曹惠民、痖弦(总第271期)。由此可见,香港文学研究的阵容已经一分为三。作为一个学科的香港文学研究,已经走向世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63-403787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10时45分15秒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孙玉石先生修订《林庚诗集》的前前后后...。将来再印时,也不一定删去,仍可作为‘特例’重收,只需在注释里多加几句说明。” 《寒夜》一诗的重收,令孙先生“耿耿于怀”,他在一篇文章中自责道:“袁良骏兄误将已收集的《寒夜》视为集外‘佚诗’,之后已有陈国球先生的文章指出其误处。而我编的《林庚诗集》之《集外集》已是陈国球先生大作出版九年后了,这笔误将林庚先生已刊作品当佚诗收入的‘责任’,就更使自己为学识之谫陋而惭愧不已,为编辑的疏忽而应承担无法推诿的责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8/c404063-403634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8时17分57秒 形塑当代香港文化记忆——以《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的出版现象为例...计划总结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编纂这套书的过程。起初他非常担心会面临亏本的局面,但得到了关心香港文学的董事长陈松龄的全力支持。天地图书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及编委会,其中的成员涵盖两岸三地,包括刘以鬯、郑培凯、陈国球、许子东这几位香港作家及文学教授,以及来自上海的陈思和及活跃台港两地的钟玲。这个选集的出现成为香港文学当代史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本文旨在透过《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揭示香港文学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0/c404030-403168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0日9时17分46秒 春度春归无限春——评蒋韵长篇《在山那边》...,而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对这种感受的一种反省。忘却了的回忆即使保存在下意识的层次也不是经验。只有事后有意无意重新涌现,这些回忆才成为经验。”(高友工:《中国文化史中的之抒情传统》,选自《抒情之现代性》,陈国球、王德威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14页。)小说人物讲述的故事,都源于其对回忆的梳理。如实地说出个人经历的事,是对人的极大考验。如实,需要实施严格的自审,真实的普适性内容才可构成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7/c404030-402728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7日21时46分48秒 “《陈平原文集》出版暨现代中国人文学学术研讨会”举行...学文学院教授王尧认为,陈平原以跨学科的研究打破了文史分野,从而生成了新的述学文体。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志熙将陈平原界定为当代人文学研究界纯学术的典范。 发言学者(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许子东、陈国球、梅家玲、朱寿桐、张健、王尧、解志熙) 第五场研究会由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王风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吴俊认为陈平原是用学术成就事功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启发后代学人的不断阐释。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1/c403994-402078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日15时51分37秒 什么是未来诗学?——关于当代诗困境与危机的历史反思...章国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4][36] [德]尼克拉斯·卢曼:《社会中的艺术》,张锦惠译,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279页、290页。 [5] 关于这一引述,见陈国球:《抒情与革命:陈世骧论文学之光与摩罗诗力》,《文艺争鸣》2018年第10期。 [6] [法]斯·马拉美:《诗歌危机》,史亮、兰峰译,见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6/c404033-401837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7日9时13分38秒 中国文心的现代重塑——王尧散文随笔的特点及其意义...的八堂课》,参见盛慧:《当“抒情传统”进入现代文学研究话语场——王德威“抒情传统”论之学术范式的确立》,《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3辑;王宇林:《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陈世骧、王德威、陈国球为中心》,苏州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14]王兆胜:《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光明日报》2018年5月15日。 [15] 林语堂:《说斐尼斯》,《无所不谈合集》,《林语堂名著全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7/c404030-401607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7日9时24分16秒 2011—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概评...撼。不过时至今日,随着学术界的频繁交流早已成为常态,已经很难想象一部中国台港或海外出版的文学史著作能在中国内地掀起太大的波澜。笔者此次统计的文学史目录中,虽列入了藤井省三、濑户宏等日本学者以及陈芳明、陈国球等中国台港学者的一些史著,但总体而言,中国内地学界对它们的关注程度比之从前夏氏和司马氏的著作,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相对来说,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可能是近十余年来的此类中国现代文学...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57-401459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4分13秒 出版人的情怀与作者的情怀...面杰出的学者作为第一批撰稿人,而这批图书申报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也成功入选。目前,这批图书书目已达20余本,且还在持续发展之中。香江文学系列也在陈建华教授的主理下茁壮成长,已约到了李欧梵、黄运特、陈国球等多位学者的作品。这两位总主编从未在经济方面提过任何要求,而是孜孜不倦地把这套书延续下去。在共同的文化理想面前,作者和出版人是可以很好地肩并肩站在一起的。 当然,除了情怀,沟通技巧也很重要。被称为“法...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0/c403994-400997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0日8时41分17秒 诗人·学者·教师——写在叶嘉莹教授百岁寿辰之际...学术典范。 中国学者到海外,面对的是迥然不同的文学传统。比如西方有史诗的传统,当中国学者向西方学者讲述我们的诗时,西方人就怀疑,这么短的篇章,不讲述故事,翻译后也不押韵了,这还是“诗”吗?因此王德威、陈国球等学者就提出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用以区别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 叶先生也遭遇到同样的困境,不过,叶先生致力于与历代注家和国内学者对话,而并不希求融入西方学术主流,因此想到从前辈学者那里汲取智慧。《人...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7/c404064-4003695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7日14时9分10秒 作为一种文化症候的“地方”...当我们使用“海派文学”的概念时,无疑内置了地方性的角度。但说到“上海摩登”时,地方性的层面则又被以都市文化为核心意涵的现代性所压抑。香港也是如此。一方面,它的确是文学地理版图中的“地方”之一种——譬如陈国球的《香港的抒情史》揭示的那样;可另一方面,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又不会把香港作为一种“地方”景观来看待,更不用说将其城与人的特征定义为某种“地方性”了。 但我们真正以“地方”来命名某种文学传统与文学实践...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2/c404033-4003385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2日9时12分2秒 时间意识与中国抒情传统...间的解读受到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早年撰有《法国唯在主义运动的哲学背景》,认为主观时间的形成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础,“文中对‘时间’与‘永恒’的关注,是他晚年力作《论时:屈赋发微》的出发点之一”。陈国球道出了陈世骧以主观时间解读《离骚》的存在主义哲学动机。实际上,陈世骧论屈原卷入时间河流并展开搏斗的情形,与海德格尔宣称人处于“被抛境况”相似。海德格尔认为人正是由于被抛掷于时间之河中,才奋起扑腾,在显...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2/c419351-326166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3日9时46分44秒 近十年批评研究视野中的香港与文学...大系》在2014至2020年间出了两套。1919-1949书系12卷,1950-1969书系16卷,包括新诗、散文、小说、通俗文学、评论、话剧、粤剧、歌词、旧体文学、儿童文学和文学史料,由香港教育学院陈国球院长组织编写,旧体诗词、通俗文学、儿童文学、粤剧粤曲、三及第市民文化等尽显香港文学特色。陈智德2019年《根著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广论作家张吻冰、张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舒巷城、马...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6/c404034-3258824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6日8时36分56秒 山水的知识和移情的停顿——关于散文写作的生长空间...由其学生杨牧(王靖献)改名为《论中国抒情传统》行世。陈世骧认为:“抒情精神在中国传统之中享有最尊尚的地位,正如史诗和戏剧兴致之于西方。”[2]他由此提出了一个“中国抒情传统”谱系,并由高友工、李欧梵、陈国球等人继承和发扬。这个学说容易招来质疑。且不说中国古典诗歌向来有叙事诗传统,唐宋以来的“自叙诗”传统也并不微弱[3],更何况这个“传统”难以安置史传、小说、传奇、戏曲等文学形式,当然,也未必能够囊括散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9/c404030-325768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9日10时31分59秒 镶嵌体裁与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以格非小说为中心...社2016年版,第234页。 43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 44陈世骧:《论中国抒情传统》,《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陈国球、王德威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7页。 46[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 51格非:《自序》,《格非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3/c441819-3253295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6日11时51分41秒 王瑶与清华大学课堂内外的学术关怀...与现代中国学术》,第78-79页。 [63]高恒文:《“史论”之特征,史家之个性——<中古文学史论>的“史论”特征与王瑶的学术个性》,陈平原编:《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第48页。 [64]参看陈国球:《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文学教育的方法、途径及境界》(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6/c442005-3252717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6日7时18分10秒 回归后的香港文学...刊原文及目录面世。这些基础工作,无疑是研究香港文学史的必要准备。 引人瞩目的是近年面世的由陈国球教授主编的12卷《香港文学大系》,这套“大系”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对于香港文学史整理和定位。陈国球对于香港文学史的建构,与各种中国新文学大系都有所不同。除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卷、史料卷以外,多出了“通俗文学卷”和“旧体文学卷”,少了“文学论争卷”,这是很让人瞩目的现象。由于殖民地香港的历史独特性,...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9/c404034-3245959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9日9时1分30秒 在闳约深美的路上——刘醒龙论... 3637李遇春 :《重塑传统与刘醒龙长篇小说创作新趋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8期。 38[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陈珏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39陈国球、王德威:《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43页。 41沈从文:《沈从文散文精编》,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43刘永济...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0/c441816-3233595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0日14时7分37秒 《黄河》2022年第1期|曾攀:生命的无常与抒情的引渡——论巴金的战时散文...因素一直流播至20世纪内忧外患的中国,并产生了诸多新变。陈世骧的《中国抒情传统》《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等著述,以及高友工等学者的系统性阐发,再到后之来者的李欧梵、王德威、陈国球等人的开拓,关于现代中国的“抒情传统”已经愈发开阔。 在巴金的散文写作中,抒情并非不言自明的,而有其独特的生成机制与效用机制。“相形之下,只要对中国文学、思想传统稍有涉猎,我们即可知晚清、‘五四’...
新作品#报刊在线#《黄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30/c426204-3232101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30日17时4分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