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美和音乐美,其诗集《死水》中的作品呈现出新格律诗的鲜明特征。诗歌创作外,闻一多耕耘于古代文学研究诸多领域,从杜甫到全唐诗,再上溯至《诗经》、上古神话等典籍,搭建起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经纬。 本刊特邀学者陈国恩、颜同林和何婷撰文,从“诗”的闻一多来总结闻一多的一生,评述其诗学建树,感怀其诗化人格。 ——编 者 闻一多 红烛颂——纪念闻一多烈士(油画,1979年,中国美术馆藏) 闻立鹏 作 “诗...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64-403989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14时47分35秒 学科化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几个问题...行了专项调研;从全国到地方,多个学术会议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设为中心议题[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还专门开辟栏目,刊发了温儒敏、蓝棣之、刘勇、孔庆东、袁国兴、何锡章、陈国恩、李怡、刘俊等一批学者的文章,既研讨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问题,也交流不同高校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情况与经验。此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当时活跃的“重写文学史”实践,洪子诚、杨匡汉、陈思和、董健、丁帆、程...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9/c404033-402193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9日8时56分29秒 巴金的道路与《寒夜》的位置...认为彼时新婚的巴金和鲁迅写《伤逝》时的心情类似,既担心小说中描述的场景会发生在自己的现实婚姻中,也因婚姻对小说人物、细节和情感的把握更为真实细腻,同时也是作家对“五四”启蒙后新式女性的困境的探讨。参见陈国恩主持专题:《启蒙神话、命运悖论与现代知识分子的遭遇——关于<伤逝>与<寒夜>的笔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㉖巴金:《寒夜》,第353页。 ㉗巴金:《死》,《文丛》1937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5/c404064-3258767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9时10分38秒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目录... 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 宫共 天津作协 5 《怎样期待“世界性的文学巨人”出现?》 陈国恩 《红岩》 2021年第5期 刘鲁嘉 《红岩》 6 《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
服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5/c403937-3244637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5日11时58分19秒 “彷徨呐喊两悠悠——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视鲁迅思想的流动性与自我批判面向,或从学术史意义上重新定义真正的“鲁迅传统”,或理性反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激进论断。张全之、温潘亚对上述观点分别进行了深刻评议。第二场主题发言由李静主持,王彬彬、陈国恩、谭桂林、高远东、张闳、刘川鄂、李继凯围绕鲁迅对中医药的“废医存药”态度、鲁迅研究的基本模式及研究方法、《我的第一个师父》的佛事考释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人格,以及鲁迅小说的“绅权”叙事、《彷徨》中的“灵魂...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6/c403994-322838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6日12时0分35秒 《经典“鲁迅”》...源介入国际思想的交锋中,以此廓清鲁迅思想的中国立场,开掘其中国智慧及人类性主题。在此基础上,集中围绕鲁迅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理论分析,提出鲁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开掘的可能性命题。 作者简介 作者陈国恩,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
专题#专题#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专著介绍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06/c440989-3221804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17日14时11分52秒 2021年9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译 四季、庭院、风花雪月中的小宇宙—— 中原中也诗歌“物哀”的格局 / 武继平 声音 “李泽厚预言”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命运(主持人语)/ 刘鲁嘉 怎样期待“世界性的文学巨人”出现?/ 陈国恩 经典的尺度与距离—— 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经典化问题的反思 / 熊修雨 文学传统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建构 / 颜同林 王棋君 论文学经典的建构—— 以沈从文为例 / 刘海军 罗雨凡...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20/c436741-3216363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15日11时14分13秒 陈子善:王富仁《鲁迅与顾颉刚》序...海兄主持的浙江人民出版社计划重新编注《鲁迅全集》的启动会议,不料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后来被迫中止,却留下了与富仁兄这张难得的合影。另一次是新世纪之初,摄于西安,我们一起在陕西师大开会,照片上富仁兄与刘勇、陈国恩、罗岗诸位和我并排合影,富仁兄笑容灿烂,右手亲切地搭在我肩上。我们谁都没有想到他没过几年就患上了绝症。 无可否认,富仁兄抽烟太厉害了,厉害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有一次在重庆开会,我俩都很早到餐厅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3/c404063-3005485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9日13时22分42秒 《红岩》2021年第5期目录...译 四季、庭院、风花雪月中的小宇宙—— 中原中也诗歌“物哀”的格局 / 武继平 声音 “李泽厚预言”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命运(主持人语)/ 刘鲁嘉 怎样期待“世界性的文学巨人”出现?/ 陈国恩 经典的尺度与距离—— 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经典化问题的反思 / 熊修雨 文学传统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建构 / 颜同林 王棋君 论文学经典的建构—— 以沈从文为例 / 刘海军 罗雨凡...
新作品#报刊在线#《红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26/c437907-3220948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6日14时19分26秒 《王富仁学术文集》出版...6年第5期。 [19]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20]参见江凌:《试论国学和“新国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1]陈国恩:《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福建论坛》,2008年第2期。 [22]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下),《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23]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20...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5/c404063-3215806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5日7时45分39秒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族文学“入史”问题自此成为当代文学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2010年,《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也在第3期刊发了李怡的《我们为什么接受了这样的文学格局—文学史教育与多民族文学问题》、陈国恩的《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李晓峰的《论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及功能》、李继凯的《民族文学入史与“新国学”建构》等4篇论文对该问题予以呼应。另有多位学者撰文参与讨论,如徐其超的《文学史观与少数民...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4/c404101-3215761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4日11时46分12秒 鲍国华:新世纪 20 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识产生质的飞跃的重要因素。姜振昌对《故事新编》在中国现代新历史小说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全面总结;谭桂林从生命伦理的视角观照《狂人日记》;周楠本对《眉间尺》故事出典和《理水》中的人物有细致的梳理和分析;陈国恩从《祝福》入手呈现鲁迅启蒙主义观念的转变;杨联芬、贾振勇从女性主义视角关注《伤逝》;吕周聚、袁少冲对《肥皂》的主题意蕴提出新见;袁盛勇梳理自我意识与鲁迅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之关联;谢晓霞考察鲁迅小说中“孩...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17/c404064-3208053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7日10时55分15秒 孙郁:近二十年鲁迅研究之印象...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在传播史思考方面各有会心之语。李新宇《愧对鲁迅》(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是带有强烈的自我追问意识的,王学谦、李继凯考察鲁迅对于莫言等人的影响,陈国恩、李林荣思考当代文学背后的历史基因,都是打开审美空间的一次次努力。从一个重要的存在的背影里,看文化起落间的思想生成,也矫正着某些流行的思想。五四之后的文化史,增长了什么,遗失了什么,都刺激着人们将目光...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17/c404064-3208053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7日10时46分49秒 聚焦“现实关怀”:中国新文学的回顾与反思...在社会阶层中的尴尬处境。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仍被肯定,但知识分子改造问题被一再强调。从“启蒙者”到被改造者身份的转换中,可窥“五四”精神的隐匿与变异,以及现代中国学人的命运变化。 陈国恩从30年代左翼文学界对《原野》的批判切入,谈及曹禺为了取得极致的戏剧效果,在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时采用逆向性构思的方式,将人性放置于偶然、极致的状态下逼近“真实”,因此与左翼阶级斗争观念中的“真实”相疏...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02/c404034-3191580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3日9时38分27秒 艾芜研究四十年:视野•方法•问题...<南行记>中的语言变异》,《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3]李以建:《内外世界的对立统一——论<南行记>总体结构》,《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14]陈国恩、陈昶:《从“游民”到左翼作家——论艾芜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 [15]吴进:《论<南行记>的审美特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 4期...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12/c404064-3170572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12日9时19分56秒 林渊液:散文经典化困境与文体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陈思和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孟繁华、程光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陈国恩、樊星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其中,洪子诚版和陈思和版被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广为使用。洪子诚版是以文学史知识为主型的教科书,以文学运动和创作思潮来串讲文学作品。全书共二十七章,散文占两章,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10/c404030-3170318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10日8时13分42秒 重构中华民族文化现代性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获得现代人的人格独立,应是“立人”思想的核心与宗旨。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指出,鲁迅与孔子都走在中国文化的道路上,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民族文化现代重构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来构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国恩的发言,与黄健和黄乔生的概述构成呼应,也是对本次会议“鲁迅与孔子”主题的阐发与总结:今天探讨鲁迅等新文化的先驱对传统文化的革新所用的许多思想资源,包括“立人”思想是鲁迅那一代文化人在中西文化交汇与新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29/c403994-3152720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9日8时17分2秒 “当代文学创作与新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办...节。 主题发言第一场由何锡章教授主持,李怡、谭桂林、李继凯、刘川鄂、黄万华等五位学者围绕当代意识、生命主义传统、文体生态体系、新文学伦理、当代文学的发生的海外语境进行了精彩的阐释。主题发言第一场由陈国恩、毕光明进行了评议。 李怡反思了当前学界推崇“当代意识”的热潮,并结合自身学术经验对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与自省。在他看来,“当代意识”“当代批评”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需要认同、衔接和再造“现代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9/c403994-3142696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9日18时8分3秒 纪念钱谷融百岁诞辰:他是“五四”运动研究者、实践者...告。“他不止一次与王元化先生同行,我参与过接待。印象中王先生以理性思维和思想深刻见长,钱先生以艺术智慧让人佩服。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听这两位先生的报告,如沐春风。” 虽不是钱门弟子,陈国恩也听闻钱先生招收研究生必考作文,主要是看考生的文笔与才思。“钱先生自己写的文章,多是思考周密,文采斐然。我体会到他做学问,对于文学的审美特征的重视,对于文学的独立品格的尊重,就是一种学术的风格。这也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9/c403994-3138009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9日15时13分44秒 2018年湖北文学评论:“跨体越界”的批评...易诟病为“学理性有余、现场感不足”时,湖北文学评论队伍恰给出了两头并进的证明: 一头是扎实的学院研究,在对现当代文学学科经典文本与前沿问题的持续关注与认识突破中,更新我们的文学观念和知识感觉。例如陈国恩、章涛对“曹禺现象”的新解,是避免政治决定论的外部逻辑,从时代转换下文学主体遭遇的创作悖论来说明走向人民文艺的内在需求。金宏宇、徐文泰对《沉重的翅膀》版本变迁的梳理,呈现出被典范化的“改革文学”之外张...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16/c404034-3123623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16日8时26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