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917 篇有关 陆文夫 的页面,用时 0.157秒.

第1页  共46页

陆文夫的一本散佚书

   ...在苏州日报社成立《姑苏晚报》之际,有幸走进陆先生家采访并约稿,他与夫人管毓柔热情地接待了我。他说,就不要一本正经地写什么专访了,也没有多少新鲜的内容可挖掘,有空来聊聊天吧,说说报社的事儿。在报纸上开“陆文夫专栏”是不可能的,实在没空,偶尔写一篇倒是可以的。管阿姨也在一旁帮忙解围,说老陆身体不好,你们就不要给他下套子了。 陆先生和管阿姨都曾是报社记者。在报社有个传统,无论职务与资历,晚辈对长辈都以“老”字...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8分32秒 钱婉约:读书不宜慢

   ...人,一定是受人欢迎,让人敬爱的。一个作家或学者,若是自言自语后现代意识流的作者,他可能会自我中心落落寡欢;若是故作高深晦涩难懂的,又可能自标清高目中无人难以相处吧。那么,我将邀请谁呢?像汪曾祺、王蒙、陆文夫,或都是比较好的人选吧?不知他们愿不愿意莅临。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5057-404454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0分43秒 非遗传播的文学力量——兼论《撒叶儿嗬村庄》

文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古就有。从《诗经》到《红楼梦》(曹雪芹),从《社戏》(鲁迅)到《美食家》(陆文夫),各种非遗类民间文化都有表达。21世纪前,“非遗”常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等身份出现。直到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通用标识语,得到各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才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随后传播到旅游、文学等领域。作为文化传播现象,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30-404489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0时10分18秒 让故乡照亮叙事的通途

   ...家的地域性不仅是空间的概念,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世情习俗、历史和文化积淀等都可以成为作家的写作资源,无论是直观的、隐蔽的,还是缄默的、细微的,随时可能激发他们想象和虚构的冲动。 在当代,汪曾祺、林斤澜、陆文夫、邓友梅等作家所叙述的家乡原貌,无不充满着在地性、地域性、十足的原乡意味和强烈的寻根意绪,这些与文字一道扑面而来,让我们看到文学细部修辞背后,古老中华文明肌理之中所深藏的文化底蕴和根脉。这种根脉,显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30-404421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27分40秒 一辈子的知心朋友

   ...代作家论丛书。作家论是文学评论中重要的文体,很见写作功力,也能表现一个作家一个时期创作的特色与收获。第一批被选中的作家,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最为活跃的,如汪曾祺、蒋子龙、王蒙、邓友梅、张贤亮、李国文、陆文夫、高晓声、刘心武、路遥等等。撰写作家论的评论家,也相应做了严格选择,如李希凡、范伯群、何西来、潘旭澜、王愚、王春元、雷达等。为了编这套书,1983年秋先组织准备撰写作家论者在北京香山举办论坛,1984...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18-404405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5分22秒 《我的大观园》:“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

我读《人民文学》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陆文夫《围墙》、谌容《减去十岁》开始的,最初的阅读令我意识到,文学是文字背后的人生与情感,是作家在人生经历和时代进程中所要表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字文辞文采都不是作家写作的目的,而只是作家表达思想的工具。从那时起,我就想着有朝一日要在《人民文学》发表作品,因为那代表着中国作家写作的最高水准,也是中国作家的最高阶梯,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攀援...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4032-404265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36分44秒 《检验工叶英》与南丁的文学道路

   ...于上游的。 新时期开启后,南丁迎来了又一个创作高峰。从1978年到1983年,他相继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北京文艺》《奔流》等期刊上发表了15篇小说,取得了良好反响。南丁也因此与他的同代人王蒙、陆文夫、鲁彦周一样成为文坛引人注目的“归来者”。小说《拉车歌》塑造了一位奋不顾身的县委书记形象,曾是淮海战役战斗英雄的葛乐担任平川县委书记后,顶着被批判为“唯生产力论”代表者的压力,为了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10分24秒 让里下河文学绽放青春华彩——第十二届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发言摘要

   ...成难的写作在多个层面体现了拓展。首先是空间上的拓展,她的小说地理空间涉及里下河地区和西部藏区,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形成了作品的异质性,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其次是文学谱系上的拓展,她的作品与高晓声、陆文夫等作家在一些共同话题上有所呼应,比如对房子这一主题的不同呈现,丰富和深化了这些文学传统中的命题。再者,在性别视角上,作为女性写作者,汤成难擅长塑造男性形象,展现男性魄力,突破了人们对女性写作的固有认知...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34-404214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8分8秒 王干:用文字记录当年的激情和坚持

   ...作品吧? 王干:这部作品并非一时兴起之作,确实有其必然性。书中真正写的《里下河食单》是前年写的,其余部分近30年陆续写成的。这些内容主要围绕美食展开,美食方面汪曾祺先生对我影响很大,其次是陆文夫先生。陆文夫先生对食物特别挑剔,我记得1992年他来南京开作代会,我为他点了一道炒鲫鱼片,他非常高兴,还开玩笑说王干是“美食处处长”。这些前辈的影响让我对美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此外,在我的家乡扬州和泰州地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5057-404204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8时5分24秒 岭南文化视角下的葛亮小说

   ...完成时代叙述 葛亮的作品向来具有怀旧的色彩。叙述时常以旧物或旧手艺为切入点从现实返回历史,聚焦旧日时光场景——常常是他作品中最动人之处。 这让笔者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大潮中的拔萃之作:苏州陆文夫的《美食家》、天津冯骥才的《神鞭》以及北京邓咏梅的《烟壶》、阿城的《棋王》,等等。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善于从现实回述历史,在文学中完成一个时代的叙述,并奇妙地点石成金、熠熠生辉。这种历史叙述的能力,葛...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4/c404030-40412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4日8时43分55秒 《君幸食》:知味推扶霞

   ...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三狸一龟纹漆盘的书名,和“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副书名,透露无遗。《君幸食》全书主体分四个部分,分别从灶火、食材、厨艺、餐桌,这一约略模拟完整一餐的历时程序,上至孔孟老庄,下至杨步伟陆文夫,不论是古老的《周礼》《礼记》,还是晚近的《随园食单》《闲情偶寄》,素如《山家清供》,荤如《饮膳正要》,古今中外,常见稀见关于中餐美恶的评价,往往征引,为中餐的悠久、宏富、创意、包容作证,令人应接不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4063-404092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8时33分1秒 花开满庭芳——记《花城》《随笔》杂志创办前后

   ...编成集。苏晨、岑桑、易征、王曼、梵扬、谭子艺、林振名等编辑,在高鹤县沙坪镇(今属鹤山市)住了一个星期编稿。小说集第一篇就是刘心武的《班主任》,还有他的《醒来吧,弟弟》《爱情的位置》、卢新华的《伤痕》、陆文夫的《献身》、王蒙的《最宝贵的》和孔捷生的《姻缘》等。这本书在十二月正式出版,一开机就印了二十万册。 《醒来吧,弟弟》,刘心武等,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 苏晨是辽宁本溪人,当过解放军某部政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63-404029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13分26秒 刘心武:长篇小说的春节锣鼓

   ...考出来,当然最大的亮点是居头排当中的茅盾,那应该是他重新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头衔的一次重要亮相。茅公左右是人文社的领导严文井、韦君宜,传送照片的人士把绝大部分作家和编辑的名字开列了出来,作家中包括王蒙、陆文夫、宗璞、林斤澜、黎汝清、敖德斯尔、高缨、焦祖尧、陈立德、杨佩瑾、冯苓植、冯骥才、谌容、陈国凯、朱春雨、王祥夫、叶辛、竹林……也标注出了我,差不多四十六年前啦,那是我吗?……观此旧照,耳边仿佛响起激越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4063-404004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8时32分27秒 王蒙的阅读史与小说文体创新关系研究

   ...而形成王蒙特有的以反讽为实质的文体形式。”这种文体形式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法,如排比、比喻、顶针、回还、调侃、戏仿、拼贴、夸张,等等[46]。在以上诸种体式和艺术手法中,排比无疑最具标志性特征。王蒙曾提到陆文夫对自己排比句的评价,“你们谁能与王蒙比?他一个意思能用十八个词儿?你行吗?”“不知道这是批评讽刺还是表扬。我的大排比句早已可见端倪,丰赡,也没准是啰嗦”[47]。话里话外,不难见出王蒙对自己“大排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1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39分7秒 叶兆言谈《璩家花园》:这部小说中有太多我的记忆

   ...性? 叶兆言:有一点点相似,但其实不多。民有是个特别能干的人,而我父亲恰恰是一个特别不能干的人,他只是个书生。民有这样的人当上学校校长,一定能把学校管理好。“右派”中,这种什么都能干好的人非常多,比如陆文夫、高晓声,他们是我取法的对象。陆文夫当年甚至能拆装笔记本电脑,足见他极度聪明。 就像天井一样,我也是等到父亲平反后才知道他原来是“右派”。但知道的时候,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反而成了一种光荣的历史标...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5057-403783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6时10分12秒 王蒙的阅读史与小说文体创新关系研究

   ...而形成王蒙特有的以反讽为实质的文体形式。”这种文体形式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法,如排比、比喻、顶针、回还、调侃、戏仿、拼贴、夸张,等等[46]。在以上诸种体式和艺术手法中,排比无疑最具标志性特征。王蒙曾提到陆文夫对自己排比句的评价,“你们谁能与王蒙比?他一个意思能用十八个词儿?你行吗?”“不知道这是批评讽刺还是表扬。我的大排比句早已可见端倪,丰赡,也没准是啰嗦”[47]。话里话外,不难见出王蒙对自己“大排比”...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64-403931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2时7分26秒 张光芒: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与人物的生活哲学相互呼应,亦折射出世道人心的复杂与新变。 关于饮食书写,就过去的写作而言,从20世纪40年代初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到当代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关注吃的问题更多的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在陆文夫《美食家》这类文本中,饮食描写则未免过于精致而与尘俗稍有距离。鲁迅就曾指出,“礼仪”和“肴馔”,与当时的民众没有什么关系[25]。饮食文化只有在全面的中国文化主体存在方式以及民众生活史的意义上被书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0-40393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56分48秒 蒋子龙:贤亮往事

   ...主席团会,到晚上休会,有那么几个人就聚集到张贤亮的房间里聊大天。会上下气降心,晚上汪洋恣肆,基本以贤亮为中心,主要是听他讲。像说相声一样,负责引出话题“捧哏”的,多是邓友梅。主要听众、偶尔起哄架秧的是陆文夫、陈国凯和我,有时也会增加两三个人。聊得太晚,会到外面吃点夜宵,多数是贤亮做东。 有一年的主席团会在上海召开,巴金老先生坐轮椅出席开幕式,会后和大家合影留念。那几天的会每有闲暇,贤亮就拉我陪他到上海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4063-403835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8时41分28秒 “寻根文学”40周年再聚首,韩少功许子东等畅谈当年杭州往事

   ...巨大差异,骨子里他们与朦胧诗、北岛才是同路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指出,寻根文学思潮的出现,是因为世界视野的出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文化主体形象,从中反观自身。广义上的寻根文学,应该从汪曾祺、陆文夫、冯骥才开始梳理,放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中看待。从这个意义上,寻根文学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变革。 苏州大学教授王尧的新书《“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今年刚出版,他采访了众多作家、批评家,其中不乏李陀、陈思和、阿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3994-403718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38分46秒 王彬彬:何为文本细读

一 其实,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一个喜爱美食者,对每一口食物都细嚼慢咽,像陆文夫小说《美食家》中的主人公朱自冶,能分辨出食物与食物之间千分之一的味觉差别,就是在对美食进行“文本细读”。一个善于品酒者,端着一杯美酒,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从酒里品出了丰富的味道,忽而是青草的味道,忽而是苹果的味道,忽而又是榴梿的味道,就是在对美酒的“文本细读”。一个对自然风光有敏锐的审美感觉者,到了一处名胜...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33-403711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4时18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