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30792 篇有关 问题 的页面,用时 1.169秒.

第1页  共11540页

优选中短篇 | 2025年4月

   ... 徐刚推介作品: 西元《命运来信》 近年来,西元一直试图在军旅文学中引入某种微妙的哲学思辨意味,竭力捕捉并充分挖掘军队中的文职科研工作者角色的独特人文意涵,由此展开军人与知识分子双重身份所包含的独特问题视域。《命运来信》里的战略学教授在琢磨战略课题之余,总是一次次思索着何为正义?谁是敌人?甚至苦恼于更大的问题,什么是意义?对于面临存亡之“战略”的决策者来说,这种徒劳的思索和自我怀疑,恰恰犹如“站在门...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20分43秒 命运来信

   ...问题通常与他的日常工作,与他的职务晋升并无太大关系。 比如说什么是战略?比如说什么是正义战争?还比如说什么是敌人?老刘是在长江边上的一所军队院校上的大学,专业是哲学。其实上大学时,教科书里便分析过这些问题。年轻时上过一门课,叫军人伦理学,就讲了什么是正义战争、什么是不义战争,至今还隐约记得那本书里引用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一类的话。多年来,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不少战争。出于职...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5分40秒 鼻腚诗社

   ...孩子玩。游戏多半是跟数字相关,莫先生玩起来还很较真。莫先生是数学教授,数字在他的脑袋里行走排列时,什么样的人间烟火也挤不进去。在我们小孩子眼里,一个成年人能爱数字爱得超过冰激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莫妈妈用面粉和山芋粉做了很多小蝴蝶,放在油锅里一炸,面粉加点红糖做的小蝴蝶变成金红色的,山芋粉加点黑糖做的小蝴蝶变成黑铜色的。我们有时用扑克牌,有时用玻璃弹子,有时用槐树叶子,玩莫先生发明的各种游...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4分24秒 北欧玫瑰

   ...不适口,她表示自己是不饮酒的。一旁有个声音懒洋洋地说:“我也不喝酒。”这回确凿无误。 高脚杯映出他侧脸一隅,一半在明一半在暗,是高不可攀的印象。她听见自己没话找话地说:“你为什么不喝?”问完即悔,这个问题傻得可以,不喝酒的缘故无非几种,要开车,戒酒精,抑或同她一样酒量太浅。林晋却答出了第四种:“年纪大了,不爱喝,也不爱出来玩。” 空气少许地安静,她听见外头的风撞击着玻璃窗,不可置信的样子,他为何要同自...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8974-404700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1分52秒 洪业《杜甫》“有失客观”吗?

   ...《我怎样写杜甫》讲述了他对钱谦益及其注杜的态度: 杜集的各种注本,也渐渐地收罗多了。此时我才知道,在杜诗的历史中,明末清初的文豪钱谦益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了《钱注杜诗》,我才知道杜诗版本有文字不同的问题;杜集编次有诗篇前后的问题;杜句注解有典故伪造的问题;杜甫事实有史传误失的问题。似乎钱氏已解决了一大部分;无怪他自夸“凿开鸿蒙,手洗日月”。但因他自夸,又因他不像一个忠厚诚实的人,我虽爱看他渊博的考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2005-404716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4分32秒 钱穆与熊十力、梁漱溟交往始末

   ...。此乃随触谈及,非故意与你起诤也! 我和你究是多年心契,故不妨谈谈。”这可以视为熊十力对钱穆学问以及自己与钱穆交往的整体性评价。 梁漱溟则一直定居北京,虽然经受过一些磨难,但初心不改,仍然时刻关注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撰写出《人心与人生》《儒佛异同论》《东方学术概观》等著作。在其身后,《梁漱溟全集》出版,各类专著也是一版再版,深受读者青睐。 通读《梁漱溟全集》,里面有两次提到钱穆。 一次是在1949年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3分26秒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

   ...这方面,顾先生的笔下真是神乎技矣,他是用散文,用杂文,用谈家常的形式说了难明之理,难见之境。” 刊登文章的《世间解》杂志的唯一编辑就是张中行,办这本杂志对于张中行来说是通过对人生的思考从而来解决心灵的问题,虽以佛为出发点,却不仅仅谈佛。这期间,他邀请了很多优秀的作者撰写稿件,包括朱自清、熊十力、俞平伯、赵景深等人。但说到由十二篇文章构成的顾随《揣籥录》,张中行表示“但由分量重、反响多这方面说,列第一位...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个人微观史叙事的渺小与广大

   ...。 尽管个人微观史叙事将目光紧紧锁定在个体经历之上,但其所蕴含的内涵与具备的意义却极为广泛且深远。通过对个体命运进行深度挖掘以及细腻入微地描绘,个人微观史叙事能够深刻地揭示出潜藏于表象之下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与人性弱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与弱点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体范畴,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层面都具有显著的普遍性。卡洛·金茨堡的《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以生动笔触勾勒出一位普通磨坊主的日常生活...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3-4047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4分1秒 上楼何如下楼难——读崔君《上重楼》

   ...秀,自然更可见眼睑低垂的悲悯。在神像面前,贡桌上的瑞士卷和士力架即将过期,功德箱与时俱进贴上了二维码,香客礼佛若欲请人敲磬,须先“扫码付费”。面对如此反讽的寺庙场景,检讨小说中人的信与不信反倒成了次要问题,更引人关注的毋宁是小说标题“重楼”的所指。它首先是京郊清瀑寺内“与应县木塔齐名”的宝宫塔,一座“楼阁式佛塔,木楔相接,无钉无铆,五层六十七米”。倘若戡破小说家移花接木的虚构手法,读者自可发现宝宫塔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李浩:小说技艺的“匠法”与“心术”

   ...的总体打量和品评,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小说格局和限度的讨论,指出小说不能止步于对人情世相的表层描摹,应继续“何以如此,非如此不可”的追问。剖析《永远的尹雪艳》时,李浩提出小说“文本自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问题,并深入思考白先勇的写作风格和小说格局。同为鲁迅、张爱玲、白先勇的读者,我们也许未必认同李浩所言,但他确实提供了可以进一步深入作品的启发性视角与路径。 《匠人坊:小说技法十二讲》可视为对《匠人坊:中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 ——当代文学与劳动诗学的新向度

   ...),“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赶时间的人》)。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则用非虚构手法、用大量细节讲述快递员习惯“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待问题,用成本的眼光看待时间”的过程。这种职业生活的“审美化”再现,呈现的不仅是个体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标本与切片。 在记录职业劳动的同时,新业态劳动者也在写作中表达了对劳动状态的理性思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东君:中国小说的味与道

   ... 因此我想,庄子如果写小说,会写卡尔维诺那种轻逸的小说,司马迁如果写小说可能会写出巴尔扎克、狄更斯那种厚重的、带史传笔法的小说。让李白与杜甫写小说,也会有此分野。 中国人向来是从人自身的视角看世界、看问题。而我们恰恰忘了,这世界还有高于凡人、高于俗世的视角,这个视角与道家的宇宙观有着很大关系。道家的宇宙观显然不同于我们今天科学家津津乐道的宇宙观,但它有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不仅影响民间信仰,也影响了那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

   ...,90年代有两次开始,起初衍生出“夏天的故事”和“春天的故事”两个版本,但很快汇流合而为一。正在成为一种认识装置的“漫长的90年代”的论断,同样也是建基于这种90年代起源的知识感觉(9)。 本文关切的问题是,“80后”这一代际群体感知和进入90年代的具体方式。在这个意义上,“80后”一般性的生活感觉可能与经由知识建构而形成的历史认识大相径庭。在张悦然的记忆里,90年代是“迅疾的十年”:“如果说它有什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读顾文艳《BC.AD.》

   ...。 这种反叛可以被归为对“浮士德难题”的执迷。顾文艳在开启这一段集中创作之前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与许多所谓“学者型作者”相似,她的写作带有强烈的哲学思辨意味,对诸如“人从哪里来、往何处去”之类的终极问题有着本能的迷恋,同时兼具创作者对生活的纤细敏感与热情。当这二者相碰撞时,就会产生极为特殊的火花:这类写作者的敏感往往发生在特定狭窄的领域,正如他们的研究兴趣会固定指向某一个细微切口,这既是“学者型作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致此时此刻:关于《空山横》与演讲缔造的可能世界

   ...核验。回看李敬泽二十年前关于小说的种种判断,依然可回答今天的问题。这一方面源于文学作为古老艺术基本价值的稳定,另一方面,或许也映照出文学探索与现实的某种“板结”。 他二十年前的判断是,“我认为,小说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将要衰亡,它面临的考验是,如何回到它的精神原点上去,勇敢地面对和处理我们的精神困境”。 他保持着观察的热情与判断的敏捷,对新的问题、处境、可能持续发声,且其关于文学的判断始终确凿——出于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上海的文学潮流,从未停歇 ——评短篇小说集《潮水涌起之前》

   ...追问,恰与哥舒意《见麒麟》形成有趣的对照。如果说赵松笔下的“变色龙”象征着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之道,那么哥舒意笔下的麒麟则触及文化身份与信仰的深层冲突。两者在不同角度,都触碰了“我们是谁”这个古老的问题。在对个体身份的探索之外,郭爽《新岛》转向了一种更具体、也更感性的“寻找”。不同于哥舒意对文化张力的关注,《新岛》着重描摹了对归属感的追寻,岛屿化身为记忆、孤独与希望的载体。而这种对意义的找寻,也为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从乡土记忆到时代回响

   ...下部分农村电影中,人物形象却局限于返乡青年、第一书记、留守老人、贫困农户等几种类型,且在塑造时容易简化为身份符号,缺乏深层的精神挖掘。这种人物塑造的困境,折射出一些创作者对当代乡村认知的不足。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一些电影缺乏对乡村精神内核的深入挖掘。“李双双们”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性格鲜明,更在于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国农民特有的精神气质:既有对土地的深情眷恋,又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既有传统伦理的坚守,...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1分31秒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怪诞”中抵近真相

   ...站在观众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他们的言行举止探究到底,皆是因为有金钱在背后作祟。一个带着笑料貌似无稽的剧作,建立在这样的寓意之上,冷峻地暴露了金钱浸淫人的灵魂、社会道德堕落、文化丧失、人格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迪伦马特将这部剧作定义为一部“悲喜剧”,所用的标志性审美手段便是怪诞。 处处呈现着不协调的摩擦,对立的东西在相互交杂,人们就要爆发出来的笑声却又在嘴唇边上立马打住,因为《老妇还乡》在老妇和居伦人身上...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90-404713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1分45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

   ...知识背景的拓展也很重要,如何覆盖穆旦的全部人生并与其所处纷繁芜杂的时代之间建立实有的关联,如何尽可能进入历史的内部并接近事实的核心,决非易事。凡此,都需要勘察大量的原始文献,缕析各类因素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辩驳。 穆旦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现代主义诗人形象,他有着更为丰富的生命形态,这种丰富需要得到大量的文献支撑。我先期所做《穆旦年谱》《穆旦诗编年汇校》等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那些具有贯穿性的文献,可与...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4·23读书日,编辑的“遗珠”之书

   ...”“如果从零开始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是否能够杜绝暴力和邪恶?”“外星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克隆人拥有平等的权利吗?”……书里提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少年时代开始读科幻时就琢磨过,现在也仍然觉得是很好的问题。这套书没有直给的、明确的回答,而是让我们随着主角团不同人的不同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受到的认知上的启发和情感上的冲击,并不亚于很多小读者。“要无条件地去爱。虽然最后的目标很明确,但这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3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9分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