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陈先生是穆旦祖籍地海宁的地方文史工作者,虽然他写的这本传记重在挖掘诗人的生平经历,很少涉及诗歌本身,但在当时收集了不少一手材料,应该说功不可没。你们有过交流吗? 易彬:陈伯良先生是我特别感念的一位长者,与他交往的故事值得单独讲述。先是我收到他通过《文汇读书周报》辗转寄来的初版《穆旦传》,后来我们在天津和海宁有过见面。去海宁的时候,我带上了《穆旦(查良铮)年谱长编》的打印初稿(就是后来的《穆旦年谱》...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芙蓉》2024年第6期|陆春祥:富春江山水志...搁不得了。吴县令又急忙向上级汇报本县工程的重要性,申请富阳县免除此次劳役,力排众议,这才开工修筑。百姓闻听消息,一片欢腾。 这一年的10月8日,正是富春江的枯水季节,吴县令亲自带领一帮有经验、有名望的长者,遍访工程所涉江边各村,将人力物力逐一落实,石匠、木匠、铁匠、篾匠,能工巧匠们纷纷聚集,巨大的块石、方正的条石、粗壮的木材、长长的毛竹,筑坝材料堆成了小山。 吴县令又传授了新的筑坝方法,将其定为三个层...
新作品#报刊在线#《芙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8986-404700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8分7秒 再造“传统”:新笔记小说的乡土叙事革新——以莫言《一斗阁笔记》为中心...忆中的“生产队”“人民公社”等时代烙印(见《真牛》《爱马》《弃婴》等多篇),更留存着“茂腔”等民间艺术带来的地方色彩(见《茂腔》),构筑出一片扎实的,承载着乡人劳动、悲辛与生死的沃土。而另一方面,作为长者或“见多识广者”的“爷爷”或“同乡”,又向“吾”传递一些旧时代的乡土记忆,描绘出一片“传说中的乡土”。在那片“乌有之乡”中,有乡野中的怪诞传闻与能人异士(见《斗虎》《鸟虱》《黑猫》等篇),有着战争间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6分57秒 卖油翁背后的秘密...)和咸平三年(1000)高中,有宋一代,堪称佳话,而陈尧佐并非状元,这一点与关汉卿剧目有所差异。 无论进士或状元,都只是陈氏兄弟的起点,三人在仕途中各有亮点,《宋史》评价: 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尧叟出典方州,入为侍从,课布帛,修马政,减冗官,有足称者。 相比之下,陈尧咨未被提及,只能说是两位兄长过于出色。其实,陈尧咨的仕途,绝对超过北宋士大夫的平均线。整个仕途算不上非常顺遂,但可以说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42005-404694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9时30分37秒 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便是“中年”。 “中年”作为一个使人产生危机感的范畴,是与“青春”的合法性一同被确立的。关于“少年中国”与“少年”之关系前人论述颇多。这批被历史询唤的青年,冲破桎梏旧中国几千年的长者为尊的传统,以弱冠之龄、而立之年撑起民族国家救亡图存与文化革新的重任,那是一个宏大叙事大行其道的年代。在《伤逝》中,对“庸常”生活的逃离还是令人警惕的宏大话语对个人的“征用”:家庭作为能够在现代国家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乡村文化消亡观,主张守护传统乡村伦理纲常,倡导新时代乡村传统价值的回归等,丰富扩展了作品的精神内核。九奶作为宝水村曾经的接生婆、最年长的老人,德高望重,去世时干部群众的送别,体现乡村社会亘古不变的尊重长者的道德传统。笔者认为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是对九奶临终前“牵肠拉肺”地唱“菜名曲”⑭的悠长深邃的描绘,使得一股只有中国乡村才有的精神震颤呼之欲出。 二 以丰盈的乡村风物承载精深的文化底蕴 景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28分25秒 无须指认的童年和故乡...界存在,真可以说是达斡尔族女孩们的童话。 小说充满了回忆的色彩,我们能感受到时光的流淌,从一个婴儿开始,到懵懂幼童的蹒跚学步,直到长成一位少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声音,感受友情,感受慈爱,还有长者的智慧,可以借“我”的眼睛看这一切,和“我”一起经历独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充满了好奇和童趣。 孩子近神,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孩子的感受更新鲜、更新奇,因而也就更具有文学的发现性。作家借“我”之眼之心,很...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72-404621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31分39秒 一个新闻人的“文学课”...谈对象在文坛的特色与个性、坚持与变化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重点或议论焦点设置话题,并努力在交流过程中推动对这些话题的思考走向深入。 比如与王蒙的对话。面对这位年近九旬、阅历丰富、产量惊人、文体文风多样的长者与智者,张英的访谈却偏要从王蒙自1971年开始写作、40年后又花了4个月的时间修订完成、出版后即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开始切入。这部70万字的长篇小说在王蒙眼中“虽然今天来看是一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3/c404030-404587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9时12分51秒 杜威与五四运动的历史相遇...弊与科学之刃 杜威亲历五四运动,虽未在演讲中直接提及,却构成其思想探讨的背景。他不断追问: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未来的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政府、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才是个体与国家的良性关系?作为长者和师者,他如此评价学生运动的利弊:利在更为深切明了政治、教育、商业的情况,培养了公共利益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弊端在于爱国心切,往往感情用事,难以专心读书,在教育方面遭受损失。对此,他的建议是:爱国心也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63-404589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17分16秒 雪中访“十老”...的形状、形态、分量,要不,开药时,包装、携带都会给病人带来麻烦。比如茯苓,大者如人头,重达数公斤,开药时,就要考虑到未经切割者占用的空间。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生。“宽厚的蔼然长者,总是想着病人,点点滴滴都想到。” 周凤梧老还是一名画家,他1932年就学习过国画,擅长花鸟画,他还是济南画院的画家,但他不卖画,就送给中医同行。周凤梧老的孙女周晶说:“我爷爷去世时,我刚上大学。我从...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19-40455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10分55秒 麦垛上的星空...的人总是在张望——张望他们的羊群从野地里回来;张望他们的儿子、媳妇从麦田里回来;张望他们的孙子从学校里回来;张望是谁家添了新丁;张望一列出殡的队伍又把谁送进北边的戈壁,深埋起来。 我记忆里送走的第一个长者,是尕爷。送他走的前一天晚上,大人们在冬天的风里,升起一座纸做的楼阁,他们一边缓缓地拉起那座被称为“楼楼纸”的楼阁,一边叮嘱小辈说:“看着尕爷要上楼呢。” 我看到眼睛酸涩,也没有看见他上楼的样子,那个...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6分11秒 又是繁花满枝时...族学生换上各自民族的服饰,留学生穿上各自国家的节日盛装,汉服、唐装、和服、纱丽、苏格兰裙等各具特色的服装色彩斑斓。动漫迷也不会错过与樱花的约会,造型各异的角色扮演者纷纷亮相。连续几年,人们总会见到一位长者,打领结,戴礼帽,肩背手风琴,踏着舞步穿行在樱花树下,伴着纷飞的花雨,奏出优美的旋律。知性的女教授们换上精心挑选的旗袍,在樱花大道上走秀,猫步有模有样,完全颠覆了教授在人们心目中严肃的印象,引来学生们...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13分34秒 沈卫威:档案里的周作人与汪精卫...是丑角的姿态云云。”(黄裳:《老虎桥边看“知堂”》,《锦帆集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8页) 我年少习医不成,转做文学“侦探”,破解心术,掌握关键,为作家立传,却难逃传主家属为长者讳的人事恩怨和是非纠缠。因周作人是业师任访秋的研究生论文指导教授,起初我对周二的阅读兴趣大于周大。四十年前读港版《知堂回想录》,文字之工,心绪之巧,史实之繁,我既感觉风动、树动、幡动,更触摸到苦住庵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3分2秒 《当代人》2025年第3期|翟英琴:一粒米的远方...一个词,是螺丝。对,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螺丝。可是,人们为什么赋予它“米”的称谓呢?我的好奇,一如岁末年初的风,在永年的土地上探头探脑。 这些“米”安静地与我对视。灯光洒在排子车上,排子车安静得像一位长者,慈眉善目,满肚子里都是关于时光的故事。那些故事,一字一句,一行一段,都与眼前的米有关。排子车上有序排满的长方形盒子,像一间间小房子,每间房子里面住着一样的米,不同的房子里住着不同的米。这些米,是从钢...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22517-404481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1分30秒 《雨花》2025年第2期|陈再见:严师傅的饭勺骨...费七八年,要是一开始就不折腾,说不定婚都结了,孩子也有了。 超市的小姑娘们都不怀好意地管我叫大叔,尽管我实际也大不了她们几岁,因为出去几年,脸上沾了风霜,看起来就显得“着急”一些。有时下了班,我还真以长者自居,请她们到河边吃烤鱼,听她们讲一些奇奇怪怪的传闻,仿佛想把缺席的时间用听说的方式补回来。 有一次,我不知怎么竟说起玉印街的严师傅。我说八年前我初中毕业,我爸要我跟严师傅学杀猪,据说严师傅是全城最会...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19885-40448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8时57分49秒 岁月深处的“乔厂长”...新东西。在资讯爆炸的年代,他关注的是海量知识背后的意义,并乐于与朋友分享所见、所闻、所感。 这些年,我与蒋子龙亦师亦友,说话也越发随意。一次小范围聚餐,他拄着手杖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手杖固然增添了长者的儒雅风度,然而其昔日的挺拔身姿、英武风貌,也打了折扣。见我端详着手杖,子龙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一脸刀刻般的皱纹浮出笑意,说自己今年八十好几了,走路用上这东西,很正常。又解释,膝盖关节开始老化,但游泳...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63-404489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9时43分25秒 左手“绣花针”右手“大刀斧”——《施蛰存年谱》后记...规矩、堂堂正正来读书引书,而是拍拍脑袋,好像都是自己的新发现,甚至把别人说的话题做的课题拿过来,包装包装,改造改造,就算自己的了”(《在旧传统和新时代之间》)。有次在图书馆阅览室与我所敬重的“冷板凳”长者攀谈,不知怎的竟然说起“文抄公”“文剪公”“文窃公”“文盗公”,老人家忿然说:“一边捧着我的书在窃思路、剽材料、偷字句,一边却虚张声势、不懂装懂,如何为人师表?”在我认识,多有轸慨,以当儆戒也。虽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5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28分11秒 《四川文学》2025年第3期 | 向以鲜:杜甫在梓州...露出皈依之心。当然,这只是一时情景所致,并未付诸行动: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杜甫虽然不...
新作品#报刊在线#《四川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24967-404405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57分50秒 唐吟方:三百期...大地时,抢救性地发表了许多文化老人的最后一篇文章,“最后”系列成了《开卷》的一大特色。此外,在与文化老人打交道时,宁文敏锐而“好事”,为世人保留了一批二十世纪前期出生的文化精英的墨迹。那些文坛学界艺林长者不厌其烦为《开卷》题词,也是那一代人走入人生暮年时内心活动的一种呈现。 有人以诗三百篇形容《开卷》三百期,我想说《开卷》一路出刊留下的人事、文本、读书年会以及延伸出的诸多关联自会诉说,无须拿别的来比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63-404418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40分13秒 《边疆文学》2025年第3期|尹马:左嗓子(中篇小说)...也一杯一杯地干。三杯喝完,马尾辫又说,“酒倒是喝了,但歌还没唱,你多少得表示几句。” 秦冲知道她是故意刁难,便说,“这是什么规矩?哪有逼新郎唱歌的!”马尾辫不干,非要让他唱几句。邻桌一位来自秦冲老家的长者见状,端了酒走过来,大声唱: 好个月亮爬上山, 好个妹妹下河滩。 月亮不落哥不走, 妹妹不来心不甘。 这是故乡的山歌,唱歌的人是秦冲的三叔。小时候,三叔带着秦冲上山割草,放牛牧马,高兴时就在山梁上大声...
新作品#报刊在线#《边疆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31461-404391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25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