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留下了不少文化层。哪个工地说挖出了什么宝贝,也就是文物部门惊喜一下,对于市民,那不过是好比突然有一天,某个人翻出了他爷、他老爷、他老老爷用过的什么物件——但凡翻,准有。我的书法案几上有个用了好几年的镇尺,有一天一个行家来,无意间看了看,说这是唐代一个厨子用过的菜刀把。这个厨子肯定是个名厨。上边刻了一段蚊子腿般细密的文字,拿放大镜一看,说是给外国使节做过菜的记录。我还说赶紧藏起来呢,却突然不翼而飞。飞...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04018-402586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8时18分6秒 《朔方》2024年第1期|段若兮:青烟浮翠...着外公喝茶,他一杯喝完了,我就再续上一杯。有时我也和外公一起喝,外公只让喝半杯,记得茶香暖厚丰浓,微微苦涩里似有橘和枣的甜味,混合着依稀的松香,飘忽无痕。 长案上,似乎永远铺开着一张宣纸,被一块沉重的镇尺压着。 笔架上悬垂的毛笔,细笔如悬针,圆笔如垂露。 我总觉得,那些笔随时都处在等待的状态,等待外公的手拿起它,落入砚池让墨汁浸透,再等待外公提腕挥毫,这时候字就会从笔锋下走出,走到纸上。当字站立于纸上...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4/c418991-401655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9日9时3分50秒 淘书乐趣中感受中轴线魅力...家门店带来万余种旧书,其中包括老北京古籍丛书系列图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网格本系列精品图书、中国古典小说系列、红色文献系列、连环画精品、古籍类图书、老碑帖系列等。中国书店自主开发的“片羽存真”、铜镇尺等系列文创产品,以及文房四宝及周边商品上千种,同样吸引来众多读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旧书交换区,读者朋友带来的图书可以参与交换活动,专业收购人员评估价格后,可在雁翅楼店内抵扣换购任意商品。 ...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30/c403994-4010638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0日15时49分34秒 黄永玉:多少老友的影子从眼前走过,走在最后的一个是我...间少有! 这时期,我没遇到过世襄兄,也没见到过荃猷大嫂。 又过了多少多少年,苗子从东北回来了。一身褴褛,我们高兴,相拥痛哭。 这日子里,我常在芳嘉园走动,给一把宜兴大茶壶做一个扭结的葡萄提梁:做一对铜镇尺,硫酸腐蚀成凸字长联,用的是昆明滇池孙冉翁的大作。我每一动作他都欣赏。这让我工作得很起劲。 人说黄裳、叶灵凤、黄苗子三位书多,人向他们借书最难。我说不然,三位对我恰是非常大方。感谢他们长年累月的信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2/c404063-400343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4日9时24分34秒 一柄小刀 无限江山...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再比如张大千亲笔开出的菜单:“姜汁鸡去骨、嫩苜蓿炒鸡片……”人情世故,音容笑貌,风土人情,时尚潮流,砚边余墨,耐人寻味。 尤其在书山乱叠的文人案头,笔墨纸砚、水丞砚滴、镇尺臂搁、笔架印盒……犹如万水千山的铺陈,涌动着云蒸霞蔚的气象,给青灯黄卷的笔墨生涯平添了不少情趣,恍若雪压青松时款款飘来的一抹暗香。 在书画家眼里,文房用品应是曲径通幽、漱石枕流的极妙载体,可咏、可...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7/c419926-326521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9日8时46分56秒 从此慢度日常生活...长篇都是厚厚的1000多页。但见过他手稿的人都会惊讶,他的创作几乎都是一气呵成,少有改动。因为长年伏案,梁老师颈椎和腰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写作前他都要戴着颈托和护腰,为了尽量让腰背挺直,他将桌面两块镇尺上码一部厚字典,再斜架一部硬壳的大开本书在字典上形成一个可以书写的坡面。对于一个老人,不谈酝酿构思,光手工书写下几十万字,就已是一场体力上的较量。 写完它可能会封笔 梁老师的很多新作,还在手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2/c403994-3261120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2日8时9分48秒 壬寅诗草 (十二首)...迷烟。 路歧多是重来路,船漏均分欲发船。 走过来今雨轩后,故人风雨最茫然。 秋雨寄远 绿丛一梦到江南,明月两分夜未阑。 犹念流年旧诗赋,且防浮世暗波澜。 落帆照样随风远,镇尺依然压纸安。 秋雨如丝湿何处,梅花岭下访芳兰。 鲁迅逝世八十六年祭 大王旗换变身频,八十六年秋又春。 后辈文章迷馆阁,先生笔墨动星辰。 忧心敢问谁独耻,乱世自羞风共尘。 ...
新作品#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4/c404020-325992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0日7时28分28秒 《十月》2021年第6期|刘建东:无法完成的画像...的小卿舅妈不住地赞叹:“真像,真像!”小卿则牢牢地盯着那鼻子和嘴巴,眼睛瞪得很大,睫毛不住地闪动。 太阳快落山时,师傅便停止了作画,这也是一贯的规矩。我用一张宣纸把那张素描纸蒙住,细心地在四边压上镇尺。我叮嘱舅妈和小卿:“谁也别动下面的纸!” 第三天,师傅画了脸部、耳朵和头发。第四天,他才最后画眼睛,画一幅肖像的魂魄。一直到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
新作品#报刊在线#《十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9/c418956-3229468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3日15时47分53秒 湖边知音...见湖的次数就渐渐少了,自然也很少在湖边遇到许老师。 一天清晨,我与女儿散步走到中坞公园门口时,许老师听出了我的声音,转身喊了我一声,说他已经在湖边等了我很多个清晨了。他从摩托车的后备厢里拿出了一对镇尺,说是在里面放了很久,一直想送给我,今天终于遇见了我。 他告诉我,再过半月,他要搬回市里的房子了。这里租住的房子由于各种原因不再适合租住。虽然舍不得这段湖边的日子,但是考虑再三,还是退租回到市里。...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6/c404018-3251193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30日9时2分11秒 书斋长物,文房雅事...乾隆皇帝举一国之力钦命编纂之《西清砚谱》,则堪称群谱之冠。此皆可见砚台为“读书人”几案不可或缺之物。 【文房器玩】 雅人深致,陶性抒怀 除文房四宝外,如笔洗、墨床、笔架、臂搁、砚屏、笔筒、镇尺等,这些文房小件,亦是书斋清雅典范。以笔架为例,又称“笔格”或“笔山”,其之美在于型,也胜于材,尤是奇山型笔架,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水晶山形笔架”置于桌案前,文人哲思之时,即可饱览嶙峋走势,通感山川...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5/c442005-3251084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5日7时58分9秒 梁晓声:写下人世间更多他者的命运...着实把客人吓了一跳。这身行头不像在家,倒像是工厂技工临时上车床。为了写作,他还搭了一个简易的“画架”,两块镇尺上架了一部《西方思想宝库》——因为够厚,再垫一部硬壳的大开本。如果要调高一些,就把其中一块镇尺立起来。 到了这个年纪,梁晓声不再介怀不能用电脑写书这件事。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安排刚刚好。写得快或慢,不再是一件头等事,他也不打算每天在桌前从早坐到晚。速度、时长,这些因素不再影响他。“只不过像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0/c405057-323556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2日8时8分29秒 梁晓声:写下人世间更多他者的命运...,还要用上护腰带。长年的伏案书写,让他必须保持从腰到颈椎的挺直姿势。几次,他“全副武装”开门,着实把客人吓了一跳。这身行头不像在家,倒像是工厂技工临时上车床。为了写作,他还搭了一个简易的“画架”,两块镇尺上架了一部《西方思想文库》——因为够厚,再垫一部硬壳的大开本。如果要调高一些,就把其中一块镇尺立起来。 到了这个年纪,梁晓声不再介怀不能用电脑写书这件事。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安排刚刚好。写得快或慢,...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1/c403994-3235610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1日8时51分15秒 只此一家王世襄... 这时期,我没遇到过世襄兄,也没见到过荃猷大嫂。 又过了多少多少年,苗子从东北回来了。一身褴褛,我们高兴,相拥痛哭。 这日子里,我常在芳嘉园走动,给一把宜兴大茶壶做一个扭结的葡萄提梁:做一对铜镇尺,硫酸腐蚀成凸字长联,用的是昆明滇池孙冉翁的大作。我每一动作他都欣赏。这让我工作得很起劲。 人说黄裳,叶灵凤,黄苗子三位书多人,人向他们借书最难。我说不然,三位对我恰是非常大方。感谢他们长年累月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26/c404018-3216989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27日9时4分39秒 《天涯》2021年第4期|诗歌精选2021:诗颂百年路(四)... 一把炊烟也能照亮人间 斧头擦亮的是岁月,也是万家灯火 包围一艘红船的赞歌 纳入人间的慈悲 郜辰辰,现居太原。 南湖寻踪 □ 张译匀 红船横卧烟雨楼旁,像一把时间的镇尺。 遥望东南,仍是锦绣的湖山。 几千年的湖水安静地托着它 它认识的浩淼烟波曾叫作滮湖,它用掺杂着 常州话、嘉兴话的撮口音发出这两个音节 它托起的未来叫中国: 在崭新的中国梦下,...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6/c418992-3216006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20日9时2分56秒 新中国第一枚国印诞生记...庙19号,现在的樱桃胡同8号院内,徒弟也增加至十几个人。由于手艺精湛,做工精良,谢平铜铺在琉璃厂渐渐站稳脚跟。解放前,它是琉璃厂附近唯一一家铜铺,长期为荣宝斋等京城各大商铺供应图章、笔帽、笔架、墨盒、镇尺、仿圈等铜制文房用品。不仅如此,铜铺的产品还远销到山西、沈阳、呼和浩特、西安等地。 国印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和下属机构的治印事宜,早在1949年6月就在周恩来的亲自指示下,邀请各方专家讨论制定各项...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14/c404019-3210285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4日8时11分12秒 《芒种》2020年第10期|郑执:森中有林...本人迁出,绝不打扰。 廉加海 1997年4月7日 信纸上的名头是“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吕新开倒推了一下,敢情他第二次从病房回来,这封信就写好了。吕新开将信铺在小书桌上,捋了捋折痕,顺手拿镇尺压上,大姨以前画图用的。随后他又出了门,打车回了四院。 进到病房,吕新开没有再坐中间的空床,直接坐上了廉加海的床尾。廉加海面朝墙侧卧着,左眼压在枕头里,也不知道是睁着还是睡着呢。吕新开坐的方向对门...
新作品#报刊在线#《芒种》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5/c430549-3186128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5日8时13分4秒 过手...很有价值了。看了看价格,觉得是有意标高的,看有收藏癖的人是否愿意解囊。有人要抽一张纸让我试笔,我以为缘分未到,不想动手。真要动手,一开始就有一点目空的架势,信手抽一张纸,任百年、五百年之久,摊开,以铜镇尺镇住。抽一支笔,也不试,就直接濡墨后落下。此时一定是心无芥蒂,势必把这张纸写满甚至写破,干裂晕润无所不及,那才是快哉快哉。物是为人驾驭的,而不是用来唬人的——一个人这么想就对了,我对物的态度也大抵如此...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7/c404018-3178677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7日6时25分10秒 冯骥才《书房一世界》:在一方天地中酝酿“书房美学”...的主体,铸就一个个富有诗意的篇章。在这些“景”与“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日常生活中酝酿诗意的性情和对事物深入细致的捕捉能力。 在冯骥才眼里,书房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与情感。《丁香尺》中,镇尺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使用,而是各种情味的展现;《西晒的小窗》中,小窗古色古香的图案在气韵幽雅间布满了灵气;《杯中泥土》中的泥土使得作家心灵的根须有了着落;《老照片》中,“老照片”已经成为过往生活、情感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7/c404030-3174977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7日8时45分12秒 冯骥才《书房一世界》:平易中有大风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只要它们被我放在书房里,一定有特别的缘由。它们可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或许是人生中一些必须永远留住的收获。”冯骥才先生如是说。而那些被他珍爱的物件,常常是机缘巧合下朋友送的一对镇尺,偶遇的场合陌生人赠的一支钢笔,无以相赠之时大山里的挑山工赠予他的一根扁担,看似简单平常,于他却都饱含了情义,有着特别的意义。被他放进书房的泰山挑山工的扁担,曾使他看到一个人穷困所迫下的劳苦选择,亦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06/c404030-3169809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6日8时51分49秒 陈福康:我家的镇尺...例如,郑振铎送的这对镇尺,明明并没有失散,在取名于庾信“韩山一片石”或韩愈《山石》诗的某作家写的《李健吾传》中,就印着这对镇尺的照片。而且,上款和下款也并非“统统刻在失去的那一只上”,而是分别刻在两只镇尺的下部,一刻“健吾先生雅玩”,一刻“郑振铎二十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镇尺,是以前文人,尤其是书画家的斋室里,常用或必用之雅物。我的父母亲都不是文人,父亲小学也没读完,母亲连小学门都没进过。他们都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1/c404063-3168174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1日9时16分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