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46 篇有关 钱大昕 的页面,用时 0.123秒.

第1页  共8页

像汪曾祺那样读杂书

   ...》,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的《花镜》等等。 以上这些书,被汪曾祺一律称为“不讲正经学问,但都很好看”。而“讲正经学问的书”,只要写得通达而不迂腐的,他认为也很好看,比如清代俞正燮撰写的《癸巳类稿》。而清代钱大昕编著的《十驾斋养新录》则要差一点,不过“其中一部分也挺好玩”。 除此之外,汪曾祺说自己也会读一些书论和画论。有些书无法归类,如南宋法医学泰斗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内容全部是讲验尸的。有些书本身内容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63-404657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18时26分11秒 “三”说唐寅

   ...傲物之志。生于苏郡,家住吴趋。” 这是明代冯梦龙《一笑姻缘》的开篇。唐伯虎自称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时人与后人遂以风流给他贴标签,为他叙故事,未免浅薄。 唐寅风流是表,风骨是里,狂士标其格,才子著其名。钱大昕是他的解人:“土木其形骸,冰雪其性情。”后人忽忽悠悠,只演绎他的“三笑”风流:一笑虎丘寺,二笑画舫船,三笑华亭镇。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言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42005-404323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19分47秒 纬书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入河洛谶或其他宣扬刘氏天命的内容,从而形成新的文本。比如建武初年公孙述与刘秀讨论过的《西狩获麟谶》,其文字就见于新编造的《孝经援神契》中。再如东汉人引《易内传》《易中孚传》之文,多见于《易稽览图》中,钱大昕认为《易内传》《易中孚传》皆为《易稽览图》之别称。然而,这种解释实有难惬人意处。在郎顗的一篇奏对中,同时出现《易内传》《易中孚传》《易传》三名,似难视为一书。且所引《易内传》之文,有两条不见于今本《易...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6/c442005-402785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6日8时30分28秒 寻找龙沅:一位“毫不起眼”的现代女性与“小人物”的文献记忆

   ...引起沈祖棻长期思念的朋友,当有她不得不怀念的理由。 二、中央大学的“钗头凤” 时间回到1930年代初期,凭借吴梅琐碎的日记,我们可以约略觅得龙沅的蛛丝马迹。吴梅是一位对日记有自觉追求的优秀作者,他阅读钱大昕《竹汀日记》后,曾感慨达官显贵有时不记内容只记阴晴,于日记中写道:“若我辈,则日记惟恐不详,不独家庭琐屑不当遗漏,即钱财出入亦须登录,以备遗忘,身非显官,不必作庙堂议论也。”(1933年5月23日)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63-402643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7分18秒 宫崎市定、钱锺书与清代学术的一桩公案

   ...枚大略同时的王昶(1724-1806)《湖海诗传》。王昶批评袁枚为人作传不求精确,在许多细节上加油添酱,甚至不曾获得死者家属的授权。附带提到,王昶又指出孙星衍对袁枚也有类似评判,不过据我了解,孙星衍和钱大昕等人都对袁枚怀有相当的敬意,这里为了避免枝节冗繁,就不多说了。 上述理解,如果不误,那么有关袁枚的解释就和赵翼如出一辙:二人都粗心大意,而差别或许只是赵翼在学术上受到较多的检视,后人对他的粗疏早已见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6/c404063-402244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6日8时53分42秒 鲁迅《〈吕超墓志铭〉跋》不劳订正

   ...稍后封地扩大,他的地位则升格为随郡王,其时在太康九年(288)。随郡的建制在晋武帝时业已有之。 可见鲁迅将建立随郡、并且作为诸侯王之封地一事属之晋武帝时,是有根据的,不劳订正。此前已经有学者注意及此,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十九早已根据《晋书·宗室传》之随穆王传部分指出立随郡是武帝时代的事情。这正是鲁迅立论的先导。后来吴士鉴在《晋书斠注》之《宗室传》中出注说,依据《元和志》,“太康九年分义阳置随郡,止二县...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2/c404063-402008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2日7时20分31秒 袁枚《随园诗话》写作时间新考

   ...州郡之叹,屡次书来,欲赋遂初。余寄声规其濡滞。今秋才得解组,余贺以诗。”钱竹初即钱维乔。其《竹初文钞》卷六《自述文》云:“二十四登贤书,六赴礼闱不第……旋调鄞,在任七年,以疾归。”钱任鄞县知县时,曾邀钱大昕纂修县志,今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鄞县志》三十卷。《竹初文钞》卷三《答家竹汀书》说“志稿发刊已什之七,约夏秋间可蒇事”,又自陈不愿“与俗人共事,强之酬酢”,拟挂冠引退。推之,乾隆五十三年秋县...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7/c442005-401841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7日8时38分38秒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

   ...盛,文学大吴多。” 这一时期,桐城有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常州有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上海有以王鸣盛、钱大昕、王昶、曹仁虎、赵文哲等为代表的“吴中七子”。其中,王鸣盛、钱大昕是知名学者,钱大昕在学术上与纪晓岚又有“南钱北纪”之称。 就这样,从明到清,长三角地区的文学流派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近代早期两大文学流派—— 近代以来,上海不仅在工商业方面迅速发展...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2/c442005-401510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日9时47分9秒 竹枝歌罢边沙远,百首传来耳目新

   ...,他于颠簸的马车上创作《乌鲁木齐杂诗》160首,从风土、典制、民俗、物产等角度,事无巨细地描写了乾隆中期的塞外风情,令那些无缘履足西域的文人们耳目一新,从而发出“它日采风谣、志舆地者,将于斯乎征信”(钱大昕跋)的感慨。时隔一百余年后的光绪十八年(1892),从西征幕府归来的湖南益阳诗人萧雄,贫病交加地寓居长沙旅舍。他抚思往迹,创作《听园西疆杂述诗》150首,分咏全疆各地自然与人文风情,亦得到览者“洵西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3/c404030-401451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3日8时24分41秒 闲读杂书说方言

   ...言俗语,加之它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和欢迎;而且,方言保留了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懂得方言俗语,古诗文中一些难解语词就有可能得以破解;而今天有音无字的口头方言土语,通过字书诸如《恒言录》(清钱大昕著)和《吴下方言考》等互为印证,也可能从古诗文中得到答案。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珍惜方言并保护方言资源的原因之一吧!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5/c419926-4013936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9日9时12分4秒 《三字经》藏着一部袖珍版中国通史

   ...》的“廿二史”与“廿四史”的说法。 章太炎增补“益以清,成廿五”的内容,是说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加上《清史稿》,是当今的人们应该读的二十五史。章太炎增补版《三字经》还提到了《资治通鉴》。清代另一位学者钱大昕也说过:“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从孩子一生的成长来看,学习历史知识,远比历史分数本身重要得多。但中国古代史籍浩瀚如海,通读不太现实,所以...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31/c442005-401071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1日11时55分27秒 陈允吉:蒋天枢先生轶事摭忆

   ...人的读书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洎于我的住址靠近第一宿舍,以故兹十余年间仍有面聆先生教示的机缘。譬如有段时间我想读点清人的学术笔记,原先教研室为青年教师开列的书单上有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陔馀丛考》、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三种,唯因能够投入的时间不多,希望先生给我择定一种先行阅读,先生沉思片刻告诉我说:“你首先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其余两种不妨留待他日再读。”另一次话及清代的《诗经》注释本,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4/c404063-400417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4日6时49分14秒 钱锺书《谈艺录》中的“伐材事”

   ...” 542页补订云: 赵瓯北《陔馀丛考》卷十一《新唐书文笔》条,讥景文:“不欲以四六入文,则但摘其大意可矣。乃竟改作全篇散文,首尾完善,一似繙译。私智自用。”亦未引景文《笔记》。 钱先生一再说顾炎武、钱大昕及赵翼都未能引宋祁《笔记》,语气之间,仿佛宋祁的《笔记》,是他第一个发现似的。其实《四库提要》卷一百五十二《宋景文集》已云:“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祁自言年至六十,见少时所作,皆欲烧弃。然考祁《笔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5/c404063-4002813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5日8时33分15秒 “花如遗恨不重开”: 古诗注解谈片

   ...已经很方便,主要还是在于要对或注释或标点的句子要多涵泳,对不懂的地方,不要放过,多想多查,了却一义,便取一义。戴震曾为探究《尚书·尧典》“光被四表”一句中“光”的含义,从三十二岁一直查到四十岁,还是在钱大昕、姚鼐及其族弟的协助下,举证始得完备。所举之例,竟不出《汉书》《文选》,均非僻书。如能有戴震的精神,想来所注之诗,所整理的书,不说完美无瑕,庶几可以无愧于心矣。听了此话,我不禁有些惶恐和汗颜:戴震的精...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3/c442005-326710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3日8时44分26秒 神境与幽渊——明清文人的林屋洞天探险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21册,第163a页。 [42] 洪亮吉:《钱少詹大昕林屋夜游图》,见其《卷施阁集》,清光绪三年洪氏授经堂刻洪北江全集增修本,诗卷19,第7页。 [43] 钱大昕:《潜研堂诗续集》,卷3,见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年,册10,第273页。 [44] 潘耒:《游洞庭西山记》,见陈其弟点校:《吴中小志丛刊》,扬州:广...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3/c442005-326497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3日9时9分54秒 何似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洒洒,不甚客气:“先生当代宗师,一言之出,当为后世征信,敢献所疑,幸明以示我。”姚鼐颇感无奈,不愿纠缠,在给陈用光信中说:“‘有争气者,勿与辩也’,鼐于辛楣先生处,已不更作复,聊与吾石士言之耳。”想必钱大昕此番一拳打到棉花上,懊恼难以言说。 姚鼐在晚年时,生活拮据,经常在信中哀叹自己老眼昏花还要养家糊口。给百龄的信中说自己:“尸居讲席,无益多士。今年耄识昏,亟思归去……衰病之躯,实不能留。乞另延贤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5/c404030-326448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5日9时27分54秒 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

   ...上海及十县文献之认识与研究为宗旨”。 《上海文献展览会概要》记录最后一件展品编号为12004,为最终所收到的展品数量。在这些展品中,乡贤文献和著述多达3000余册且不乏善本,如万历本《几何原本》、钱大昕稿本《唐石经考异》、明潘恩著《诗韵轩略》等数百种。 近代史料是上海文献展览会的又一大特色,既有上海掌故丛书、上海游览指南、光绪年间黄浦滩照片等,又有100多种英语、法语、日语史料,涵盖革命、政治、...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1/c442005-326281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1日9时32分21秒 中国文论的学科起点

   ...学之间的分野。施畸所撰的《中国文体论》(1933)就坚持“国文”立场。陈钟凡撰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以诗词曲赋理论为主,大幅削弱了古文家的分量和地位,该书在论述方苞的古文理论时却大段引用了钱大昕的攻击文字,并评论道:“知据私见立说,垄断文坛者,皆拘挛之偏解,难免贻大雅之讥也。”许文雨在《文论讲疏》(1935)讲义中,“收载中国历代各体文论,颇以表彰自然英旨之作为主,借觇纯粹文学之真诣”(《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1/c442005-3262809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1日9时29分25秒 作为开端的《论语》与《论语》的开端

   ...经的开端 宋代理学兴起,《论语》地位遽增,程子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明清两代沿元宋旧制,起初《四书》《五经》并重,渐渐就只重《四书》,清儒钱大昕看得分明:“士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而已。”这与汉唐经学已有很大分别。经学中厚重朴实的思想品质逐渐被过于活跃的智性所替代,这或许是《论语》中早已告诫过的倾向:“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7/c404064-3262582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7日9时35分27秒 张元济:思想启蒙与学术摆渡

   ...,功用最大,千万不可不早日发刊。若能以每种校勘记附刊于每一史之后,则此书之功用可以增不止百倍。”(1930年3月27日致张元济)古籍学者王绍曾评价说,从校勘的成果看,张元济的作用远在清代大学者王鸣盛、钱大昕之上。新中国整理出版《二十四史》点校本,以百纳本为底本,且商借去张元济《衲史校勘记》稿本,多以张元济校勘记作为取舍的标准。可惜这部稿本也因此损失了三分之一。从“一·二八”之后即开始,持续几十年,到晚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9/c404064-3261362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日8时27分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