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恶补”,便聘请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副导师,与他一起对我进行日常指导。1984年我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程先生邀请萧涤非、林庚、王起、朱东润、孙望、金启华、顾易生等先生为我评阅论文,又请钱仲联、唐圭璋、徐中玉、舒芜、霍松林、傅璇琮、管雄等先生担任答辩委员。这些以前仅从书本上知其姓名的著名学者便都成为我的老师。1985年,我跟随程先生到成都参加四川大学主办的宋代文学研讨会。1986年,我又跟...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32-404640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43分40秒 莫砺锋: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需要“恶补”,便聘请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副导师,与他一起对我进行日常指导。1984年我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程先生邀请萧涤非、林庚、王起、朱东润、孙望、金启华、顾易生等先生为我评阅论文,又请钱仲联、唐圭璋、徐中玉、舒芜、霍松林、傅璇琮、管雄等先生担任答辩委员。这些以前仅从书本上知其姓名的著名学者便都成为我的老师。1985年,我跟随程先生到成都参加四川大学主办的宋代文学研讨会。1986年,我又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63-404633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7时11分59秒 董丁诚:一本尘封多年的课堂笔记...度与古文运动的关系”。我特别注意到,他讲治学方法时,把我校历史系陈直先生作为一个典型,说从古到今研究《史记》的人很多,西大陈直的《史记新证》却有新的发展,这很不容易。 左起:徐中玉、郭绍虞、程千帆 钱仲联(1908—2003),苏州大学终身教授,专于诗文词赋,王元化称他是“一代诗豪”,著作等身,主编的《清诗纪事》1100万字,亦是公认的国学大师。他给我们分两次讲了“宋代诗话”及“《沧浪诗话》释”。原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63-404622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2时42分53秒 张欣的自我变法与广府文化的重新叙述...页。 18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0 倪锡英:《广州》,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21 黄遵宪:《羊城感赋六首》,载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22 [美]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王志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24 屈大均:《广东新语》(...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9分29秒 词与物的歧途...,或许是诗人总在面临词与物的歧途。明明物是那么新,转换成词却那么旧;又或者词已经是那么新,物却是旧的。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胡适说:“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读黄遵宪的《今别离》,钱仲联用的是读懂典故才能读出诗味的老法子;读胡适的《蝴蝶》,废名以为它所以是新诗,在其诗思,不在其语言。真是欲旧反新,欲新反旧。 黄遵宪的《今别离》共四首,分咏轮船、电报、镜子和时差,物是何等的新,这新也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63-404215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1时21分32秒 莫砺锋,新中国首位文学博士...徒弟,四个老师带我一个学生。”莫砺锋回忆,自己按照要求规规矩矩地读书,得到了程先生手把手的学问真传,老师的高贵品格也给莫砺锋的一生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1984年10月22日,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钱仲联、程千帆、唐圭璋、徐中玉等古代文学大学者和300多位师生见证了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唯一答辩人就是莫砺锋,论文题目是《江西诗派研究》。答辩通过后,莫砺锋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也是文学学科的第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03994-403846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1时0分36秒 新中国成立后钱锺书的学术道路(1949-1966)...锺书:《宋诗纪事补订》,全5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0] 邓之诚:《邓之诚文史札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年,第1173页。 [31] 卜志君:《高山流水话知音——钱仲联谈钱锺书》,沉冰主编:《不一样的记忆——与钱锺书在一起》,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32]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64-403719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11时31分38秒 晚交殊密:钱仲联与程千帆的学术友谊...缘,莫老师和钱先生保持了很好的师生关系,后来,他的博士论文《江西诗派研究》出版,还曾寄送一册给钱先生,书内扉页题着“仲联先生诲正。学生莫砺锋敬呈。一九八七年七月”。(此书今藏于苏州城市学院图书馆专辟的钱仲联先生藏书室。)2002年10月,钱先生九十五岁生辰庆典,莫老师也作为南京大学的代表前来祝贺,并献诗祝寿。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中文系的硕士、博士论文答辩中,程先生、钱先生通力协作,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4063-403555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21时32分39秒 从《兰斋诗词存》续谈江孔殷...有为变计北上,是看到德国侵占胶州湾,是绝好机会,可以借此进言打动光绪帝。《康南海自编年谱》称:“适胶州案起,德人踞之,乃上书言事。”入京之前,文廷式交给康有为“密札数通,交通宫禁,约事成援之出山”。(钱仲联:《文芸阁先生年谱》)得文廷式介绍,康掌握了与太监、珍妃联系的秘密渠道,得以向光绪帝进言。戊戌变法由德国侵占胶州湾事件直接推动,已故孔祥吉先生指出:“胶州湾危机的另一个直接结果,是使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42005-402804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10时4分38秒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我与《古典文学知识》三十年...1996年第1期)等,内心有了一种别样的成就感。随着不少师友或寄来文稿,或题赠著作,或写信勉励,自己写稿的想法,似乎渐渐淡忘了,有时见到一句“《古典文学知识》办得成绩斐然,造福士林,深感钦佩”的鼓励(钱仲联先生1995年10月21日来信),喜悦甚至有点超过自己刊文了。几年后,自己成了实际掌管刊物事务的副主编,有了稿件签发权,但毕竟上面还有社领导兼任主编,规矩还是懂的,不但自己没有在刊物上发文,对新来的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3/c404063-402556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3日8时30分23秒 冯其庸先生的收藏...雨故人来”。此后冯先生一直珍藏。过了40年,他到上海看望王先生,特意带了这两幅对子。王先生看到自己40年前的墨迹,十分感慨。当年王先生没有带印章,写完后无章可盖。这次补盖了印章,还加了长跋。 另一件为钱仲联先生所书。冯先生也是在无锡国专读书时获得钱先生墨宝的。钱先生当年只有三十几岁,但已经是名满江南的文学史家和诗词大家,与王蘧常先生并称“江南二仲”(王蘧常先生字瑗仲),足见其名气之大。钱先生当时并不在无...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31/c404019-401704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日8时56分9秒 陆游写着“日记”赴闽任职...,佐以吴松丝滑的美味玉鲙,伴以明眸皓齿邯郸女子的清歌。逝去的纷乱铭记在心,山河遍地干戈攘扰。存活至今纯属侥幸,为何还要顾惜醉态? “牌头”的地点可以确定,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奴寨”的地点不能确定,钱仲联教授认为“奴寨”可能在义乌境内。我询问了诸暨的文史学者,他认为奴寨也有可能指“路寨”,现在义乌有个“芦柴村”,距安华镇宣何村约十里。 一路南下,就引出了另一首诗《早发奴寨》:“暖彻衣篝蜡炬明,邻鸡喔喔...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4/c442005-401655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4日9时20分7秒 苍虬阁日记中的近代文艺纪事...河泾永年公墓。长子陈邦荣,又名陈微尘,是天津名中医。次子陈邦直,字英三,有日记存世。 陈曾寿著述颇丰,著有《苍虬阁诗集》《苍虬阁诗续集》《旧月簃词》等,编有《旧月簃词选》等,成就为世所称。其诗歌特点,钱仲联、钱学增所编《清诗三百首》引诸家之说,参以己意,有简明而公允的评价: 陈三立序《苍虬阁诗存》,谓“比世有仁先,遂使余与太夷之诗,或皆不免为伧父”。陈祖壬序,谓其诗“出入玉溪、冬郎、山谷,后山诸家,以上...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63-4014602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11分4秒 程千帆的生活账本与学术年轮...鲰生亦有挥鞭意,未觉萧萧白发长。”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程千帆要发言,一吐胸中积压的观点和意气。要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为新时期的知识累积奠定坚实基础。要刊布诗歌,歌颂新时代。他的老朋友霍松林、周振甫、钱仲联们也纷纷亮出新观点。杨明照则要学术合作与竞赛,希望帮忙查资料,以便重新在学术赛道里狂奔。程千帆的这天日记如是写道:“上午大会发言,余及松林、敏泽。下午振甫、仲联。晚大百科会。樊康同志主持。《云南日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6/c404063-4013299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6日8时57分22秒 王培军:读《苍虬阁诗稿七种》...仅于此,另有论者,直以陈曾寿的诗,侪之于陈三立、郑孝胥之列。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云:“陈曾寿亦后起诗人,视陈三立、郑孝胥为少,而其诗卓然大家,为陈、郑之后一人。”(《学衡》第十八期)钱仲联《梦苕盦诗话》第三十五条云:“陈仁先(曾寿)《苍虬阁诗》为陈、郑后一名家,其诗不专学宋人,致力于玉溪甚深,故出语皆清深高朗,无时人犷悍之气,实造古人极至之域。散原序其集,至称‘比世有仁先,遂使余与太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5/c404063-4013229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5日11时50分9秒 新版《程千帆全集》的来龙去脉...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那些风雨如磐的黑暗岁月中,也始终不废吟事。可惜他中年因非罪获谴,旧稿毁于一旦,所以平生的五七言诗作只残存二百余首。这些诗中不乏清丽芊绵之作,也有廉悍奥峭之篇,但其主导风格,则正如钱仲联先生在《序闲堂诗存》中所云,“于蒹葭楼主人为近”,也即近于黄节先生的诗风。黄节诗风本以陈后山为宗,故程先生的诗风也以平淡质朴为基本特征。然而它们在平淡的语言外表下蕴藏着抑塞历落、豪荡感激之情,它们通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7/c404063-4008602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7日7时37分31秒 诗话的另一面...,乃身入民国的陈衍所作的《石遗室诗话》,是为民国诗话之滥觞。 民国报刊底本 以新补旧,雅俗共赏 是以沿上述源流而来的旧派民国诗话,有相当一部分几于融两类而为一。其所记一面诗史互通,一面诗风求新。如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王揖塘《今传是楼诗话》等皆如是。当然,纯粹站在古典诗史的高度来论诗艺的诗话也有,钱锺书《谈艺录》即是。这是钱氏重诗不重史的偏好使然,可算是独特的一种。但这两派只是旧派诗话内部的差别,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2/c404063-4007551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7时29分24秒 愿为“桐城”鼓与呼...,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可以说,姚氏家族具有鲜明的符号性、象征性,是研究桐城派绕不过去的一座弘嵩峻山,研究近三百年文化史、文学史,对姚氏家族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 桐城派既是一个文派,亦是一个诗派,钱仲联师较早提出这一论断,为新时期学界研究打开了一侧大门。而姚氏恰是诗家辈出的名族,与地域诗歌史乃至清代诗歌史之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环顾学界可以知道,研究姚氏之文的成果相当丰硕,汪孔丰等学者已有珠玉在前,颇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4/c442005-400500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4日3时7分23秒 钱锺书《谈艺录》中的“伐材事”...: 厉樊榭《自石湖至横桥》第一首云:“万顷吴波摇积翠,春寒来似越兵来”;奇想也。然放翁《春寒》曰:“滔天来洚水,震瓦战昆阳,此敌犹能御,春寒不可当”;思路早已及此。樊榭固寝馈南宋人诗中者也。 按此攘于钱仲联《梦苕盦诗话》。《梦苕盦诗话》初版于1986年,时间后于《谈艺录》,但其撰写连载,却是在三十年代。1936年1月15日《国专月刊》(第三卷五期)所刊《梦苕盦诗话》云:“厉樊榭诗:‘春寒来似越兵来。’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5/c404063-4002813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5日8时33分15秒 黄朴民:国学,是向前看的学问,而不是向后看的古董...持的无锡国专为代表。那里注重国学教育的博雅性,不但践行“文以载道”的理想精神,也注重“游于艺”的艺术陶冶,追求“全人”人格的滋育培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均有较高的造诣,都是很好的。他们出来一大批人,比如钱仲联、冯其庸、王蘧常等“博通”型专家,这又是一个路子。还有一类,就是马一浮先生所倡导的“国学”教育,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他主持的复性书院的面世。马一浮先生强调“六艺”为一切学术之本,就是坚守原则,属于比较传...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1/c405057-3267026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5日7时32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