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自己”产生情感共鸣。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幽微之处。 个人微观史叙事通过聚焦个体的生存经验、情感挣扎与精神裂变,使个体生命不再仅仅被简化为时代的注脚,它以“小”见“大”,在碎片中重构人性的光谱。此外,个人微观史叙事还能通过个体的命运起伏反映更广泛的历史趋势和社会变迁。例如,在当代文坛中,许多作家通过个人微观史叙事来探讨城市化、现代化等社会现象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像徐则臣在《北上》中...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3-4047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4分1秒 当下小说时空观念的新变...展和扩大,呈现多维化态势,已经进入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交错的新时空。这自然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包括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书写对象的作家,影响到他们的创作意识、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在时空意识转型下,作家如何重构人性书写的维度与美学范式值得探讨。 文学是一门描写人的艺术。钱谷融先生曾撰文论述“文学是人学”,提倡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文学作品往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对人性的书写。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3-404716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6分59秒 上楼何如下楼难——读崔君《上重楼》...五层六十七米”。倘若戡破小说家移花接木的虚构手法,读者自可发现宝宫塔的原型无他,正是始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亦即应县木塔。在此基础上,崔君又调用“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的传奇叙事,敷演、重构了1974年的应县木塔被盗案。于是,抛开“忆郎还上层楼曲”的缱绻情思和“爱上层楼”的暮年感怀,崔君所要上的“重楼”其实机关重重——那既是层层嵌套的浮世故事,也是普通人艰难守护的生命秘辛,更是楼/塔与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当奥斯汀玫瑰在苹果树下含泪歌唱阿袁小说《马蒂斯去哪儿了》(《长江文艺》2025年第1期,点击阅读)以中国留学生居丽在德国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其与德国房东老费恩的互动,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断裂与身份重构。“马蒂斯”既是老费恩亡妻养的狗的名字,又隐喻了现代主义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精神自由。这篇小说突破了阿袁以往的本土高校知识分子题材,而将跨文化代际叙事、知识分子叙事、存在主义困境融入琐碎日常,在诗意反讽中寻找现代人的精神归属。 小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致此时此刻:关于《空山横》与演讲缔造的可能世界...在”。 文学促成我们识别和认领的,是更宽阔。 这本书的许多细小句子里,藏着拨开惯性认知云雾的风。不单一个小“我”,还有“人类的中心主义”。面对动物、植物、自然、人工智能以及技术革命对社会生活的“颠覆性重构”,作为文学工作者、写作者,更作为人类中的一个,我们该如何回应?演讲中,他回答了这些疑问。 二十一世纪初期,面对小说现状和遭遇的危机,他用“贾政”讲事儿。“相当一部分小说家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和基本看法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舞台灯光:戏剧的另一位视觉导演...标准化灯具思维,依据山体肌理定制迷彩色灯具,使灯光硬件与自然岩壁融合。灯光设计运用色温校准技术还原“晨昏四季”的光影流变,以投影映射再造“云雾缭绕”的山水意象,既保留传统色彩的象征体系,又通过技术参数重构出自然意境。新型舞台灯具和设计理念打造的实景演出使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技术相互结合,催生出既具历史纵深又有科技含量的当代艺术语言。 贯通虚实、连接古今的媒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舞台灯光设计正朝着更加智...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9-40471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3分23秒 小说在AI时代仍有 不可替代的审美及伦理价值...要坚守文字对生命温度的书写。 面对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梅国云洞察到传统文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说:“影像叙事的崛起倒逼文学创作必须完成数字化蜕变。作家需锻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叙事能力,在超文本空间中重构文学与读者的对话模式。” 薛舒从本体论的角度回应小说的精神使命,就“人类永恒命题之于小说抑或非虚构”这一话题展开思考。她谈到,虚构与非虚构文学皆以艺术笔触勘探人性,是真实情感与生活的艺术呈现,能够将个...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90-404713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2分28秒 如何安放银幕上的科技与科幻...渲染人伦亲情,使古老神话更具情感张力。《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重点展现西岐少主姬发保卫家园的成长故事,以亘古不变的权力斗争和命运纠葛,赋予古老神话更为深刻的人性探讨。《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以现代眼光重构金庸武侠世界,塑造郭靖、黄蓉等家国英雄形象,展现中国式浪漫与侠义。这些影片使用现代叙述手法,讲述家喻户晓的古代故事,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把视野向未来延伸,《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对...
科幻#科声幻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84-404712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5分33秒 中国作家网书单|2025年第一季度网络文学新作推介...高走”。(执笔人:雪回) 《地球的最后一次心跳》(已完结) 网站来源:七猫中文网 作者: 三只虫儿 类型:科幻 这是一个颇具野心,也很有想法的科幻小说,作者用“幽灵虫”这一强大、聪慧又美丽的物种,重构了整个地球生物的进化史,更把人类拉下“万物之灵”的宝座,富有想象力。1993年,一位名叫左大军的植物考察员在大兴安岭茫茫森林中神秘失踪,各级各部门搜索二百多次都一无所获,就此成为悬案,众说纷纭。考察组...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23-404707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5分1秒 AI为科普科幻领域带来哪些发展新动能和挑战...究领域深耕多年,致力于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而且他与很多“科普达人”保持着常态化的沟通,因而好些科普作家常说“我们是大鹏的研究对象”。 就《问道与闻道》这本书而言,不仅是跨越科研与传播领域的桥梁,更是重构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对话体系的关键。王大鹏敏锐地看到,科学传播的当代困境在于“有科没普”或“有普没科”,即陷入“知识的丰饶与理解的贫瘠”这一悖论。他认为,科普的本质并非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建立科学与公众之...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80-404712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1分35秒 独家 | 余华旧作新编话剧《古典爱情》:“爱”的重命名...锋时期的创作为蓝本,但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文本移植,而是通过戏剧语言的再创造,将原著中的荒诞、暴力与虚无,转化为更具冲击力的舞台意象,2小时6分46秒的精确时间里,一场“共同的观看”仪式般地降临,在解构与重构中,赋予文学与戏剧关系的探讨以具象形体。 话剧《古典爱情》海报 对此,有观众在观演留言中一语中的,“小说《古典爱情》是对明代以降‘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古典小说的反叛与解构,话剧《古典爱...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04-404712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15分46秒 致力培养文学精锐 四川省青年文学协会在成都成立...文学传灯人”项目邀请阿来、麦家、柳建伟等文学大家开设讲座,传承经典创作精髓;“青年作家驻校计划”推动文学教育进校园,培养青少年文学兴趣。 会长章勇说,期待协会成员中能涌现出书写“新山乡巨变”的小说家、重构现代诗歌的先锋诗人,以及将三星堆文化转化为科幻IP的文学新锐。 主办方供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2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12分3秒 《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在京发布以数据之眼重新凝视文学星河 全国首个界定文学数据管理领域全流程的标准在京发布 当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加速推动文学业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也正在深刻重构文学传承与传播的格局。为解决全国各地文学数据采集的“数据孤岛”问题,促进经典文学文本的有效传播、文学文献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文学场馆跨区域的协同创新,让“文学+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一份具...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3993-404707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9时36分21秒 许潇菲: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味着在认识能力的游戏中令人愉快的宁静”[5]为精神旨归。另一方面,电子游戏与先进的互联网数字科技相伴相生,不断超越传统游戏对空间、时间乃至参与人员的限制要求。它不仅以“存/读档”“S/L”[6]等操作重构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以“组团”“NPC”等要素拓展人与人、人与数字智能之间的交际关系,甚至以“元游戏”(Metagame)[7]的形式尝试打破媒介之间的互动隔阂。更重要的是,电子游戏精神并非仅局...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27-404707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9时31分5秒 陈崇正长篇小说《归潮》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具有很好的美学重构价值,这样的题材更具地域识别度,是一片影视开发的蓝海。 昇格影视公司将立足大湾区,以《归潮》等文本为锚点,将地域性转化为世界性,让“潮平四海归来”的叙事不仅停留在文学层面,更成为影像重构岭南精神的破局之刃。唯有如此,方能在“新南方”与“新东北”的对话中,书写属于大湾区的银幕史诗。 作家陈崇正 研讨会尾声,陈崇正以“文学游子的精神返乡”为主题致答谢辞。他坦言创作准备过程中曾翻阅大量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702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0时37分23秒 《雨花》2025年第4期|陈先发:烧造...觉语言,营造“虚空生白”的禅意空间,深化中国人对“空”与“无”的哲学思辨。奇妙的是,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哥窑的金丝铁线、吉州窑的鹧鸪斑,本为烧制中的缺陷,却被宋人赋予诗性命名,转化为对不完美事物的包容与重构,瞬间就别开生面了。 我有个持续多年的小习惯。每晚入睡前,选一块我在天南海北收集的瓷片,靠在床头,用聚光手电筒慢慢品看。 瓷之深味,在纤毫之间。在强光束中,小小瓷片,分泌出滋味万千。有时观色:湖田窑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885-40463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3分4秒 新大众文艺:从打工文学到素人写作...伊拉克和美国紧靠着/以色列搬运到加勒比海众国中央/英国与阿根廷握手,日本和墨西哥……/在这个工业时代,我每天忙碌不停/为了在一个工厂里和平地安排好整个世界”。诗歌写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人如何在车间重构世界与自我的关系,我在许多国家朗诵过这首诗歌,跟他们分享在一个信息与技术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中国女工的生存体验与世界的关系。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于当下,在未来,我们这种紧密关系会进一步地加深。在抖音直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698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9分33秒 敦煌美学的时代解码...对壁画的简单复制,而是融入了艺术家个人理解和艺术风格,对今天艺术创作的守正创新具有启示价值。比如,潘絜兹的中国画《石窟艺术的创造者》是其艺术生涯集大成之作,不仅是对敦煌壁画的临摹复现,还以现代工笔技法重构历史场景,成为传统艺术现代转型的典范。 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宣纸水墨) 2017年至2024年 谢晓泽 展览现场,鲐背之年的油画家靳尚谊看着自己的两幅临摹作品,颇为感慨。他说:“临摹敦煌壁...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9390-404697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35分47秒 从“种子”到舞台的“绽放”...三类。其中戏曲《包拯还乡》和话剧《坤伶·元年》以现代意识反观历史,儿童剧《深海来信》《海王星飞船》《垃圾变奏曲》《酷虫学校2》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叙事完成寓教于乐,话剧《望星河》《伍子胥与哈姆雷特》在历史重构中完成对人生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话剧《胡同里的党校》在家国同构中完成信仰的传承。这些作品题材特色鲜明,因此,从孵化作品中脱颖而出。 “推介建联”是助推优秀剧本从案头文学到舞台呈现的关键一环。主办方北...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9389-404696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26分22秒 阿舍:文学是我融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阿舍 生于多民族融合家庭、成长于南疆戈壁小镇的经历,赋予阿舍开放包容的视角,她将对“融入世界”的渴望注入创作。在《阿娜河畔》中,她深耕兵团历史,完成对边疆建设的文学重构,展现个体命运与时代经纬的交织。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是理想与现实挣扎的缩影,也是她对女性生存处境长期观察的文学投射。 谈及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她强调“深阅读”的不可替代和必要性,警惕技术对思考能力的吞噬,呼吁年轻人在“啃读难书”中保持思考活力...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5057-404692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14分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