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其经验的内部批评”。与单纯的理论批评家相比,李浩的优势在于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对于小说创作中的具体难度和限制有切身体会,而且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因素也了然于心。 这种创作主体与理论批评主体的身份重叠,令李浩在解析阐释作品时更及物、更有效,尤其是他不仅用头脑和理性进行小说“匠法”研究,更着意呈现作品中的文学“心术”,照亮了传统文学理论批评和小说技法研究中被遮蔽的角落。当然,过于强调技艺层面,难免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雪山下的安卡拉...,已经临近下午5点,工作人员没有一点接单的意思,冲我挥挥手,下周见啦。不得已将几张明信片留在酒店前台,托土耳其同事周一过来取了再帮忙投寄。 周六收拾行囊之际为窗外(10层)景致留下了最后影像。远处山峦重叠,晨雾尚未消散,飘带一样掩映在半山腰,高层建筑和脚手架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在这一切中最显眼的还是一座清真寺,圆顶典雅,高高的宣礼塔在视觉上超越了远方的群山。这应该就是我们每天听到的宣礼声的来源吧。 回到...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18-404700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6分34秒 用重生的绿叶遮挡尘世的风雨...的阳光里,一双双 精巧的小手—— 石桌上的扑克牌,几位老者早已习惯 梅花与红桃,黑桃与方块的排列 打乱,再抓起。不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春天 飘着花香。无数个影子落下来 阳光高过头顶,时光飞逝。找不到重叠的事物 只有,尽快卸下这大片的白。高大的树冠 用重生的绿叶,遮挡尘世的风雨
新作品#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20-404647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33分4秒 《广西文学》2025年第4期|杜怀超:致我的鲍村姐姐...是被文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句子所震撼。是的,对于姐姐们而言,生她们者父母,知她们者,也是父母也;只是这个“知”,不是所谓的高山流水的知音,而是更多掌控她们命运的洞悉。姐姐,这个在语法上属于重叠式的双音节词,早已在生活的河床上,演绎为一个充满着复数意义的动词,或某个特殊年代的岁月声波或乡村纹理,镌刻着古老而闭塞的乡村伦理。 回望乡村,不难发现,多少70后的弟弟背后,都站着一个个乡村姐姐的身影...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18966-404684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27分15秒 记忆唤醒之后:黎紫书《告别的年代》的后设与后记忆...ns-)有“记忆转化”(trans-remembering)或转发的意义。鲁西恩斯基解释说这是一个“突出文化传递与传送”的过程,而它能够“更新信息源及信息目标对象的记忆与认同”,它可以采取并置、交叉、重叠甚至反差对比等手法来叙述层叠的记忆。 至于鲁西恩斯基框架中的“后”(post-),有“后记忆”(post-remembering)、后塑、后成型的含义。程梅在她的《“后记忆”之后》一文中认为,“后记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精神的昆仑,生命的约定...可信。”毋庸置疑,经历一个与己身相关的“死亡”或会加速成熟,走向人格的完整性。毕淑敏的特殊经历决定她对死亡的认知比常人要“看远一些”,16岁阿里当兵初涉死亡之河,父亲患癌临终陪伴,人至老年衰老疾痛,多重叠加的生命至痛,使她落笔成章时更有重量,灵魂的重量,也是生死的鉴照。因此,这部长篇小说蕴藉着不同凡响的生命哲学,激荡出感天动地的万千气象。无论“白头翁”、凌慧虎和古墨夫妇等普通人之死,还是景自连值守橙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一部家族史辞典:这是文学重建世界的“语言”...时,他拿出了奥斯陆的剧院改编演出《光明与黑暗的辞典》的剧照,舞台空间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像一栋房子露出不同楼层房间的横切面,死在集中营的曾祖父的肖像、沉迷于酷刑的秘密警察、玩耍的幼年岳母和叙事者的儿子,重叠的时间和跨越生死的人们平行地出现在剧场里。“我最初的构想,戏剧帮我实现了。” 意识到自己很难用文字制造“时间的蒙太奇”,斯特朗格改变创作方向,他想到了词语和辞典,决定把家族史和战时历史写成一本特殊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90-404681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13分22秒 黄丹丹《花窗》:关于剽窃与原创的讨论...眉的作品,并发现两人画风的相似性。更令他震惊的是,林扬眉竟也出身正阳关。这一系列巧合迫使他面对一个存在主义式的困境:如果两个人的创作不约而同地回归共有的文化根源,这能否被称为剽窃?当个人想象与集体记忆重叠,当艺术家的虚构与世界的真实惊人地一致,原创性的传统定义是否还成立?宫辰的困惑指向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核心矛盾:所有创作都不可避免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全的“原创”可能只是一种幻觉。 《花窗》中的空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37分38秒 选题、评奖与经典化:论新时期连环画与文学的互动关系...空谷兰》、1980年的《卖蟹》《最后一个军礼》也都得到了连环画改编。统计上述数据并不意味着连环画界不信任文学界所确立的经典作品,而毋宁说,连环画界的选题意识与文学的“经典化”标准是相互独立却又存在大量重叠的,二者的关系并非“文学经典确立后,连环画趋之若鹜地对其展开改编”,而是宛如两条时而相交、时而疏离、前进速度也不尽相同的缠绕线路。 连环画在1985年后迅速衰落,其相关史料仍有待深入发掘,故连环画选择...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57-404668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18分11秒 张力与舒缓张力——“中文创意写作”高校教学实践举隅与思考...时效性”和“前沿性”,既是对当下最新的热点与思潮的群体性反馈,也是相对驳杂和持续更新的媒介问题的即时表现。该课程已经先后开设过三次,笔者也发现这三次课程的案例选择有极大差异,讨论对象和话题内容几乎没有重叠,这一方面增加了备课的压力和难度,一方面也进一步拓宽了教学与研究的视野,加深了对学科意义上的“中文创意写作”的内涵与实践的理解。 正是两种榜单的结果、三分之一比例非现实写作的出现、年轻的人文主义的成长...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世界读书日丨阅读与行走,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2018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杨潇重新踏上1600公里的西南联大西迁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 杨潇从那次《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的创作经历谈到,当身体处在流动之中,人也更容易与历史发生连接。他认为,“流动”不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方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62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48分26秒 文学阅读:向下沉潜 纸上开花...日常生存状态、生活面貌,建立现实问题分析框架,将审美体验转化为现实思考,从而在文字的矩阵中感知生活、理解生活甚至是超越生活。 比如,都市日常生活叙事小说犹如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可以与读者的真实人生相互重叠、相互诠释,“他的故事”就是“我的经历”,“她的人生”就是“我的日常”;这也犹如社会现实的显微镜,放大都市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细节,并且通过艺术化处理,呈现出都市生活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幽微,揭示被忽视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6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20分40秒 “新时期”的位置: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叙事建构...了前后三十年的相互否定;其后,新时期又被放置在“两个‘六十年’”之中,因为“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实际上是两个六十年的关系”,这就强调了在“1919年到1979年”和“1949年到2009年”两个阶段的“重叠部分”正是“人民共和国的奠基时代”[13],所以中间这三十年(1949-1979)是至关重要的连接时段。由于具备了一定的历史长度,研究者们回看“新时期”的时候也显露出经济学、政治学、法理学、社会学等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49分48秒 墨香伴书香...这个时代变得更加温润耐读。 去年深秋得见一通董其昌手札真迹,泛黄笺纸上依稀可见“行囊惟载书卷”数字,忽然想起自己少年时乘绿皮火车去敦煌,背包里塞着《大唐西域记》,车窗外河西走廊的星空与书页间的文字渐渐重叠。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或许就是读行人生最诗意的注脚。 重温董其昌《读书赋》,不仅是在观摩一件书法珍品,更是在与古今读书人的精神对话。那一刻终于懂得,真正的书法从来不是线条游戏,而是读书人在时间长河...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18-404639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9时4分42秒 长篇小说《北上》与电视剧《北上》的“遗产文艺”启示...,则是运河的新生,是国运的兴盛,是几代运河人命运的起伏,作家于此中思考的是运河精神的变迁和新的生长。小说《北上》的结束是电视剧《北上》的开始或仅有的重叠。但它的开始是不同的开始,它们的重叠也不是简单的重叠。它是以新的故事开启了运河儿女新的生活。这种生活表面看上去已经与大运河关系不大,正如许多观众与批评家所说的,它成了年代剧,再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的成长经历,它也是一部风俗剧,呈现了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5时53分3秒 雷平阳:在豚鹿岭上(十二首)...间 向上喘息的透明穹顶 又像是神把人——从洪水中 接引上岸的那个圣洁洞孔 把司岗里的幻象 提前呈现给我们 在我们惊诧的刹那,一架飞机 轰响着,从洞口上一闪而过 投下的黑影,与天坑口沿那座鹰的 雕塑重叠,感觉它刚从天坑内 或者刚从鹰体中突然起飞 斯古拉 黄昏,夕阳和月亮 在斜面上瓜分上山的石豹 绛红色的豹子下沉,银白色的豹子 上升。神的家里,四个女儿 坐在四片金色屋顶下怅望 渐渐隐没的人头、树冠...
新作品#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20-404594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26分46秒 《多出来的人》:“都市怪谈”的可能性...样一段文字,暴露出了作者张进步的诗人底色:“雨雾从黑暗的空中不知道何处的所在涌来,经过外面路灯的光,经过过往车辆的光,在酒馆玻璃外面的空间里上演着明明暗暗的默剧。”这里的“明”与“暗”,如同都市经验中重叠的两个维度,用文学的方式让二者共振,或许是一种更为意味深长的都市叙事,会让超出现实逻辑的“多出来”的人、事、物,从另外一个维度折射出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35分33秒 古典与传承:诗写新时代的抒情——评倪宏伟诗集《唐代百首经典古诗抒情》...中独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倪宏伟以《唤醒乡愁》一诗进行情感呼应:“一片陌生的异乡山水/一个人在流浪的风里漂泊/重阳佳节已至,乡愁唤醒了故乡/远方的亲人重叠于记忆深处/思念是抑制不住的眼泪/遥想今日辰景,山东兄弟登高望远/头上插着茱萸以驱辟邪祟/唯独少了孤独的一人”。诗句呈现的浓浓乡愁,很好地解读了王维的思乡之情。 边塞诗是唐诗的重要板块,铸就了唐诗发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52分17秒 自然、生命、文化记忆——阿苏越尔《野生的道路》的三重维度...照亮前世今生”的超现实意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对话。 在《金沙江片段》中,河流被指认为文化基因的载体。“漩涡里藏着祖先的指纹”,将自然现象与文化记忆联结,形成独特的认知范式。“淘金者的背影与古岩画重叠”,将历史与现实并置,实现了二者的时空对话。这种文化重构在《没有一声鸟鸣会虚张声势》中同样有所体现,诗人通过对“鸟鸣”这一文化符号的现代诠释,传递出对生命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在《自从与天上的星星见过面...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101-404610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10分25秒 烟火人间的重庆故事——读周宏翔《当燃》...是离开故乡的“异乡人”。青春与岁月、故乡和他乡、梦想与现状……一路从重庆到上海再到北京生活的周宏翔,将不同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从心头汇至笔尖,一字一句构筑出多重身份的“异乡人”,与各色读者心中的图景重叠。世上一切那么远又那么近的命运交织,如同重庆起伏错落的街道里拥挤的人潮。青年形象的多样性,正是作者的追求。 “燃”的形态见仁见智,却应是青年写作者追求的价值。周宏翔在创作谈中提到,“我一向认为,写作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3/c404030-404587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9时12分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