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853 篇有关 都城 的页面,用时 0.146秒.

第1页  共143页

《山东文学》2025年第2期|蒋殊:鹊华秋色图

   ...因此尽管已经在秀丽的江南生活了四代,周密还是要自称“齐人周密”,要将“华不注山人”作为别号之一。 湖州、临安、绍兴……兜兜转转,周密的步履总也离不开吴地浙江。浙江美啊,因此擅写诗词的他无数次描写过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钱塘江潮的壮观,当然也曾在多年后用一首《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伤感。 一个已经彻头彻尾被江南的气候温润过、被吴地的水土滋养过、浑身上下贴满江南标签的人,却也活成了“先公”...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东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8964-404701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7分14秒 《射雕英雄传》里的丐帮 宋朝有吗

   ...放。不过从情理上讲,那个乞讨不成就辱骂人家的乞丐死得也不完全冤枉。任何一个群体当中都有好人和坏人,前面故事里的恶丐就属于坏人。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冬天,由于朝廷印刷纸币太多,通货膨胀严重,南宋都城临安米价暴涨,百姓生活艰难,乞丐讨不到饭,“有群攫饼饵于传法寺前者。”(《宋史·宁宗本纪》)居然有一些乞丐结伴在寺庙门口抢人家糕饼。平心而论,这些敢于明抢的乞丐也属于坏人,因为被抢的人也会饿肚子。 乞...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42005-404710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22时39分32秒 若隐若现祝氏园

   ...高念东李吉津三年丈游饮三首》。 顺治十三年(1656年)祖大寿卒于京后,祖园归长子祖泽溥。祖泽溥继续营建,悬“寄畅”匾。祖泽溥卒后,即埋葬于此。刘廷玑作《祖园》,诗序云:“春末夏初,携酒游城南寄畅园。都城旧事也,主人即世,营兆于此。亭榭依然,羽麟尚在。”后在此地发掘出祖泽溥墓志铭,字迹漫漶,隐约可见数字:“公既老,为营城南别墅,扁曰寄畅。……台池花木之胜,每春秋佳日,携群从子侄觞咏其中。” 通常去祖园...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42005-404664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1时53分33秒 《百花洲》2025年第1期|胡性能:土地里的光芒

   ...… 四川盆地的成都历史久远,有据可查的建城史就长达2300年,可在2001年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没有想到,在这座古老城市的下面,还藏着一个更为古老的成都,只是它后来被命名为“金沙”。金沙作为古蜀国的都城,其存在时间,与江西吴城相近,但它的面积更大。在发掘出来之前的2000多年间,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规模宏大的古都。是它,与同在成都平原出土的三星堆一道,证明了在遥远的古代,长江流域的成都...

新作品#报刊在线#《百花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52554-404570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21分49秒 北京文化论坛发布首批17处会客厅

   ...十月文学月作为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的名片。 ·声音· 伊琳娜·博科娃:北京中轴线呈现出无可替代的独特性 在昨天会客厅首场活动的交流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称“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于去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在她看来,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性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里东方城市景观理想和核心建筑群类型的空白,呈现出无可替代的独特性。 伊琳娜·博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3994-404577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58分40秒 他创造了我们诉说爱情、痛苦与欢乐的语言

   ...毛之地。 普希金画像 这多少让当时的俄语写作者们感到尴尬。甚至,它也让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彼得大帝感到尴尬。彼得大帝一心想将俄罗斯融入欧洲,他依靠雄心与权力在一片沼泽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大帝国的都城——圣彼得堡,而为他写过不朽诗篇《青铜骑士》的诗人普希金,则是在俄语的荒原之上建立起了言说俄罗斯灵魂的现代俄语。很难说帝王的功业与诗人的功业谁的更伟大持久。 俄国地理位置特殊,横跨欧亚,国土辽阔,这让...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91-404569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47分59秒 又见汨罗

   ...屈原戏呢?比如“屈原投江”或“女媭葬父”。我相信,专业演员在这样题材的戏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演,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汨罗江之所以叫汨罗,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屈原流放于此,罗子国都城南边的水流称“罗水”,北面的水流称“羋水”。屈原觉得叫“羋水”不妥,建议改为“汨水”。如此两水汇合后,即成“汨罗江”。当然,我宁愿相信这个说法。我总觉得,“汨罗”两个字,也渗透着屈原的性格。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18-404567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14分11秒 《山花》2025年第3期 | 张佐香:宋朝的瘦风

   ...式被打破了,这也是一种新思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这样的山水画的“集大成”之作,而非实景。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题材和绘画各元素上的“集大成”者,集中描绘了北宋都城街市繁华热闹的景象。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有无数的宫殿、庙宇、楼塔及桥梁,壮丽、体面、优雅的风度,是那个庞大王朝中心独有的风度。画师张择端凝望着花棚柳市雾阁云窗,他的自豪里又掺进了一些难以言说的珍爱和感慨。他选择了一线一线地...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18988-404515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5分1秒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清明镜像

   ...也将寒食的节俗都表现出来了。 清明扫墓祭奠先人,这是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通过祭祖扫墓的仪式,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东京梦华录》叙述了清明节扫墓的情景:“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古代诗词中直接描写扫墓者并不多,但也不乏佳作,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直接描写扫墓情景,读之令人悲慨:“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30-404541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17分59秒 人生看得几清明

   ...股富贵淡定。 荡秋千是清明的保留节目。“秋千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寒食近,蹴踘秋千,又是无限游人。”“黄昏疏雨湿秋千。”在没有摩天轮的时代,这秋千上系着多少清澈的期盼,撒着多少青春的笑语。 都城的快乐也感染着百里外的颍州。仁宗皇祐元年(1049)第一次知颍州时,欧阳修就喜欢上这里的民风淳朴、物产丰美、水甘气和,他与好友梅尧臣相约买田于此。他退休后如愿归居颍州,《采桑子》里记载着他晚年的幸福。...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42005-404528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7分41秒 《当代人》2025年第3期|翟英琴:一粒米的远方

   ...永年多能工巧匠?换句话说,中国疆域辽阔,人民智慧勤劳,为什么永年会成为全国工业之米的最大产地? 年轻的讲解员莞尔一笑。在她甜美的笑声中,我听到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从春秋战国时期走来。那时候,作为赵国的都城,邯郸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冶铁中心之一,不但能锻造耕田种地用的农具、日常需要的手工具,还能锻造兵器。春秋时期,善于铸剑的干将与妻子莫邪,是神话一般的存在。想必干将的徒弟也是...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22517-404481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1分30秒 仰观于天:艺术作品中的天文与星空

   ...等各类星象图约250幅,其中包括31幅彗星图像,是世界上保存最早的关于彗星描述的珍贵史料。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带着尾巴的彗星用象形文字刻在了龟甲上。 19世纪末,在尼尼微(亚述都城之一,位于今伊拉克境内)亚述巴尼拔国王的地下图书馆,人们发现了一块盘形黏土泥板,泥板表面有极大损毁,据分析,现存的刻纹绘制的是公元前3300年美索不达米亚上空的星象,体现了古苏美尔人对星象的观察和理解...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04-404475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5分42秒 王光镐:半生叩问楚都 暮年解码北京

王光镐 作为曾经的楚文化专家,王光镐在退休之后却“半路出家”,将目光投向了一座更为宏大的城池——北京。从先秦楚墓到元明清都城,从武汉大学讲台到“北京学”的研究,他的人生轨迹恰似一部流动的“文明史”,串起了长江文明与燕京文化的千年对话。 王光镐历时八年完成的《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于2014年10月第一次印刷,很快销售一空;一年后,第二次印刷;2023年6月,经过作者修订压缩15万字后,第三次印刷。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6/c403994-404467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23分59秒 蒙曼:苏轼的贬谪生涯

   ...化权威可以消解政治失意,甚至形成抗衡。时人以“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比拟苏轼的豪放词风,与柳永婉约派并列,在当时文化界对其文学地位的肯定当中具有代表性。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从繁华的都城到偏远的儋州,苏轼的诗词在市井和乡野流传广远,人们诵其诗、读其书、想见其人。从儋州返回途中,苏轼经过一条运河时,岸堤之上汇聚了围观的人山人海。苏轼见到这个盛况,吃了一惊,他与家人开玩笑说:“这难道是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42005-404448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29分14秒 丝路梵影

   ...年平定凉州、统一北方。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大量僧侣自古印度、西域往来,促进佛教文化在当地传播,也令当地工匠掌握了融合异域艺术元素的造像技艺。太武帝平定凉州之后,将此地大量居民迁入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 随着人口的迁徙,平城成为胡商梵僧云集之地、北方佛教的新中心。一批批高僧大德和能工巧匠不仅带来了精湛的雕刻技艺,更将古印度、凉州、关中等地佛教艺术风格和造像理念带入平城,与本土工匠共同...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19392-404436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59分16秒 习近平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日前,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6/c403991-402935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14时25分36秒 草长莺飞

   ...》中对江南春天的描述。时间和地点交代得很清楚,植物的气息和飞鸟的形象从书页上喷薄而出,是一幅带香气的、动感十足的国画,让人读后无法忘怀。时光荏苒,今人大多不知道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始于何时、统辖多大地盘、都城在哪里,丘迟又是何方人士,然而描述江南春天的这几句话在汉语的长河中流传了一千五百余年。文学作品的生命比写出这些文字的作者寿命要长得多,这让我不由得感叹文学是如此奇妙。 《与陈伯之书》并不是简单的温情文...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04018-404386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6日10时1分53秒 《天涯》2025年第1期|燕燕燕:寻妇好

   ...自征集了兵员,命令妇好统帅征伐土方,能否得到神灵的保佑?结果是得到了神灵的保佑,妇好大获全胜,土方被纳入殷商的疆域。 壬申日,贞人争在一块牛右胛骨的骨首上问,妇好攻打巴方,会受到保佑吗?巴方是位于商朝都城西南的异邦,为了消灭他们,由武丁先带兵与巴方正面交锋。巴方不敌,撤退时,遇见了事先埋伏的妇好军队。夫妻二人联合打了一场成功的伏击战,巴方被围歼。 夫妻,又是战友。这种感情,根基坚固,无可替代。传说妇好...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18992-40427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56分50秒 重构中国文学史的主体性和整体性

   ...心与政治中心相对分离而趋向多元化。具体而言,从《诗经》到汉赋乃至乐府歌诗,皆可谓“宫廷文学”,其间的文学活动几乎都围绕着宫廷进行;初盛唐之际,随着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变,文学活动的场域从宫廷扩大到都城,中唐以后,地域文学兴盛起来;近现代,文学场域逐渐从中心向边缘发展,许多重要的文学活动甚至在域外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有很多域外的起源。古人也讲南北、讲地域,但很强烈的目的是为了立门户、分高...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5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49分21秒 《山西文学》2025年第2期 | 韩振远:磨坊追忆(节选)

   ...水磨的最早记载。溪水冲击着水轮,带动着石磨,毋需人力,毋需畜力,轻松解决了磨面难题。能够载入史册,说明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一项发明,从公元六世纪起,到公元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使用了一千五百年。 在繁华的大唐都城长安,水磨又称浮磨、水硙,是一种利润颇高的机械装置,不是谁家都能随便拥有。唐朝中叶,京畿之地的河流渠道旁,水硙星罗棋布,每座水硙可日供千人。仅白渠即有水硙八十余座,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权势之家、寺庙道...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19827-404266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15分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