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9 篇有关 郭连兵 的页面,用时 0.071秒.

第1页  共1页

万水千山 情深意长

   ...。”马岗的孙子马海龙至今难以忘怀,“总书记关心我们能不能喝上安全水,心里装着老百姓。” 如今,元古堆村水通、路通、网通,党参、当归、百合等经济作物遍布沟梁。昔日“烂泥沟”脱胎换骨。 元古堆村村委会主任郭连兵说:“总书记鼓励我们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发展起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现在大伙努力挣光阴,日子攒劲得很!” 村里看到“尔滨”火了,也学着搞文旅建设,不久前建成...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03991-401747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7时49分7秒 我的“中国一日”

   ... 雪花飞舞。太白的大雪里,冒出一张太黑的脸。我对张冲说:“这就是当年的‘犟驴’郭连兵。”张冲立即把镜头对准了他,悄悄对我说:“和您书中的描写太像了。” 10多年前吧,当时“三农”问题严重,“犟驴”郭连兵对各级干部不服气。有一年,乡上要求村民在承包地里种当归,郭连兵却故意往地里撒油菜籽。乡干部只好“三顾茅庐”给他做思想工作,郭连兵这才种了当归。“一地不二籽”,如果当归油菜一起长,那还了得!几个月过后,...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7/c404019-3195699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7日6时38分32秒 元古堆:让脱贫攻坚的故事讲得更生动——对话天水籍著名作家秦岭

   ... 胡晓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长篇纪实《南渡北归》的作者岳南等专家、学者在评论中认为,《高高的元古堆》“拓展了脱贫攻坚的社会视野”、“与同类题材区别开来,显得别具一格,独具风骚”,元古堆村民郭连兵认为“我们一眼就能看到是咱家门口的人和事”。这充分反映了学界和元古堆人对这部书的认同和特殊感情。如何能保证《高高的元古堆》和同类题材区别开来? 秦岭:假如作品过不了村民这一关,那么,专家和学者的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1/c405057-3195145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日9时36分23秒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在观察与思考中的行旅

   ...多个市、县、乡、村的历史变迁、人口演变和风土人情,先后采访百余人,包括60多名包村干部、村社干部和村民,20多名参与帮扶工程的建设者、10多名在外地打工的元古堆村民,并以建立手机微信群的方式和安晓东、郭连兵、董建新、杨树才等23名干部群众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互动或“私聊”。 走访得多了,秦岭发现,自己已经走进元古堆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我随时都在调整自己的身份,那么,我该像谁?我得像山梁梁上某个吼秦腔...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1/c403993-3171799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日14时19分37秒 元古堆的村民更爱笑了

   ...明实践参与面和农民群众精神风貌。” 走进村委会的大门,楼梯口墙上的一组“幸福笑脸”格外醒目,照片里每一位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这是我们给村里乡亲们拍的一组照片!”元古堆村村委会主任郭连兵介绍,“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夺走了元古堆村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长期的贫困落后,带给村民们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匮乏,还有思想观念的封闭。如今,元古堆村变美了,村民们比以往爱笑了,对今后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专题#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3/c433148-3176992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3日8时42分59秒 高高的元古堆

   ...说:“当初我要嫁到元古堆,把咱天水的亲友吓坏了。他们来元古堆看过后,才晓得元古堆并不差。” 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85元,6年增加近6倍,元古堆整村脱贫提前两年完成。 村主任郭连兵对我感慨:“一元复始,从古到今。”他巧妙地借用“元”“古”二字,在诠释一个“变”字。 元古堆之香 “香,是咱元古堆现在的味道。”一位村民说。 这绝对不是浪漫的文学语言,而是元古堆真正的味道...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0/c404019-3174100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0日7时18分54秒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在观察与思考中的行旅

   ...多个市、县、乡、村的历史变迁、人口演变和风土人情,先后采访百余人,包括60多名包村干部、村社干部和村民,20多名参与帮扶工程的建设者、10多名在外地打工的元古堆村民,并以建立手机微信群的方式和安晓东、郭连兵、董建新、杨树才等23名干部群众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互动或“私聊”。 走访得多了,秦岭发现,自己已经走进元古堆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我随时都在调整自己的身份,那么,我该像谁?我得像山梁梁上某个吼秦腔...

新闻#作协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1/c403993-3171770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1日9时57分22秒 秦岭:用多重视角洞悉和书写脱贫攻坚

   ...脱口便是“咱元古堆人”的那种自豪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值得用文学书写的元素,是元古堆人由保守、封闭、怯懦、抱怨到自省、唤醒、拼搏、挑战的心路历程。 记者:元古堆村能走出贫困的秘密是什么?为何会选择郭连兵作为集中描写、塑造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怎样的作风和品质? 秦岭:元古堆脱贫摘帽的特征有四点:速度快,时间短,成效大,品位高。主要秘诀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与帮扶开发的,除了国务院扶贫...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23/c405057-3164325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日17时42分50秒 从“犟驴”、“老黄牛”到“领头羊”

   ...刺猬雄踞头顶。走路风风火火,甩开的双臂像两片大起大合的连枷。那架势即便不是猛张飞,至少也和“黑旋风”李逵的意思八九不离十。 小时候,郭连兵爱打架,爱顶嘴,村里的黄海堂就没少挨他的打。有些远亲近邻对郭连兵深恶痛绝:“这娃,长大后是个祸害。”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郭连兵即便半天不打,“瓦”照样揭。 郭连兵长大后——特别是实行“三提留五统筹”那阵,驻村的乡干部本来不多,加上农民负担严重,干群关...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8/c404019-3160925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2日16时2分51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