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3 篇有关 遣唐使 的页面,用时 0.358秒.

第1页  共8页

花之恋

   ...樱花的原产地。据史书记载,樱花的原产地在中国。有专家考证,全世界众多的野生樱花品种大多出自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后来逐步向北扩散。秦汉时,皇族开始种植樱花,到唐代,樱花已成私家园林常见的观赏花卉。日本遣唐使把樱花带回去,日本又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把樱花定为国花,并把它传播到东南亚、欧洲、北美,形成了独特的樱花文化现象。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建了樱花大道和樱花园,每年3月底至4月初举办“樱花节”。樱花在中国不但栽...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52分31秒 如何还原伟大的丝绸之路

   ...的顺序说话,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由书写者决定的。所以,历史书写者要像侦探一样,打碎已经拼好的历史拼图,看看能不能获得一个新的图案。在创作《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时,我以时间为线索,由日本遣唐使高元度、大唐高僧玄奘、唐朝士兵杜环引领,按照唐代马队一天70里的行进速度,将12000公里的陆上丝路换算成210天的行程,第1天是蓬莱,中间经过13个丝路古城,第210天抵达罗马。《海上丝绸之路:从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30-404404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9时46分2秒 “诗话浙江”丛书漫谈:感受江南无穷魅力

   ...有识之士在世变中守卫国家领土的努力、放眼看世界的鸿识、反抗清王朝的革命,以及创造新文化的勇气。虽然人非皆浙籍,诗或因他故,他们的功绩是应该被记取的。 浙江海岸线漫长,自古即多良港,由于洋流的原因,日本遣唐使和学问僧多以越、明、台、温四州为到达和返国之地。名僧最澄、空海、圆仁、圆珍都在诸州广交友人,广参名僧,访求典籍,体悟佛法,归国后分别弘传天台宗和真言宗,写就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笔。圆珍在中国的授法僧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2/c404030-40423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2日8时24分58秒 漆器艺术:刮向世界的中国之风

   ...于其西海岸。汉代时,虽无明确的文献记载和实物出土,但紧邻日本的朝鲜半岛经考古发现的“乐浪漆器”产地以中国蜀地为主。结合文献记载的岁贡和册封,日本极有可能在此时已开始学习中国漆艺。到唐代日本派出的大规模遣唐使则开始了全面学习且成果显著。到了宋代,日本漆器已经受到中国文人的赞誉。源自中国而在日本发扬光大的“莳绘漆器”,以描金画漆工艺著称,其产品可能在15世纪就传入欧洲。在同时期,这一技法也为明代漆工杨埙加以...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19392-404221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8时46分47秒 《献灯使》

   ...健康,还要工作,而原本代表希望的年轻人却不断患病,命悬一线。拥有不死之身的老人,注定要目送一代代子孙走向死亡…… 面对停滞的世界,老人们决心冲破锁国残局,拯救孩子们,他们成立了神秘组织,挑选现代日本的遣唐使——“献灯使”,重新建立和世界的联系。 主人公义郎的后代无名,一名柔软如章鱼,声音如白鹤的聪明少年,正是zui佳人选。而无名能否完成任务,在末日死里逃生,等待新世界到来…… 本书共收录5篇同题材作品。...

书汇#新作快读#X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5085-404208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10时2分34秒 《雨花》2025年第1期|陈先发:灯穿影去

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离开了曾给他深刻启示的浙东天台山国清寺,自明州(今宁波)搭乘遣唐使藤原葛麻吕的大船,返回东瀛。重回家乡滋贺县的比叡山继续修行时,他在延历寺中,点亮了一盏油灯。到今天,这盏灯已亮了一千两百余年。 最澄是个早慧的人,十二岁就在奈良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决意遁身山林潜修。他精读了鉴真和尚东渡带去的大量佛学典籍章疏,对僵硬教条的日本主流佛教体系深感失望,曾感叹“正法凌迟,苍生沉沦”。...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19885-404130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8时41分8秒 陈纳:忆杨周翰先生

   ...反应。我正要进一步发问,杨先生开口了:“Chessboard.” 先生微笑着,轻声对我说,“Chessboard design,棋盘式的设计。” 一下子救了我的急。其实,京都城的设计,依照的就是当年“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中国古代都城设计样式,只是规模小一些。 杨先生显然注意到我的疲惫和有饭吃不得的尴尬处境,向大家打了个招呼,请各位暂停说话,让陈纳吃一点东西。先生的体贴和关怀真是一股暖流,伴随着一种蒙受师长...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04063-403864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0日11时38分11秒 《上海文学》2024年第11期|谭宇婷:慢炖的京都

   ...为人们心中时常的怀感。据说平安时代的日本贵族,喜欢在蒸饭或者炊饭上加热水,做成“お湯漬け”这种亲胃的食物。在闷热的夏季,以凉水浸润的“水飯”便是味蕾的绝佳抚慰。室町时代,水才逐渐被茶取代。最澄、空海等遣唐使回到日本时,所带茶叶数量有限,只有皇室贵族和世家大名才有机会接触到。这弥足珍贵的饮品也俘获他们的心。在宫中的读经法会上,僧人在其中加入甘葛、厚朴和生姜,来消减疲劳。延历二十四年,最澄将携带的茶籽种于京...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18962-403704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48分7秒 白骨精为何“迷人”

   ...血丹心”的出处。 苌弘相传又是孔子的老师,但从对妖怪的态度来说,两人原则不同。 孙悟空和孔子一个想法 日本文化,盛行“怪谈”“物语”。日本学者水木茂曾做推断:“想必中国的妖怪故事正是混在四书五经中,被遣唐使带回了日本。而那些妖怪便成了日本妖怪的原型。”妖怪确在四书五经中。 孙悟空自称“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说文解字》释“妖”:“地反物为妖。”“妖怪”二字连用成词,和孔老夫子也脱不开关系。传鲁国孔鲋所撰...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42005-403175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4分26秒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

   ...了包容的胸襟和气度。在国家政策方面,对周边地区采取了和亲、会盟、朝聘、封授、互市等怀柔策略。在文化方面,唐朝与边疆地区、海外各国密切往来,使之成为当时耀眼的文化明珠。玄奘赴西域取经,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遣唐使来访,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大唐兼容并包、厚重大气的审美风尚。 宋代以来,中华文明的重心向东南转移。海上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中华文明接受阿拉...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9/c419351-403018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9日21时41分31秒 抹茶文化漫谈

   ...雅致空间,彰显了他们对茶事的虔诚。明代文人对饮茶环境的营造极为讲究。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书画大家留下了众多茶事主题艺术作品,推动了晚明茶文化繁荣,也掀起了茶画、茶书创作的新高潮。 早在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就在中国学习了茶文化,煮茶即是其一。公元9世纪,抹茶被遣唐使带回日本。南宋末期,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浙江余杭县的径山寺取经,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类聚名物考》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3/c442005-402916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3日7时29分20秒 我们的相同多于我们的不同

   ...中国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精彩纷呈的诗歌之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经典诗篇,让这条大道不仅流动着丝绸、瓷器、茶叶和金帛,还闪耀着哲学思想和文学之美的光芒。唐朝时期周边各国对中华文化非常痴迷,纷纷派来遣唐使学习唐朝诗歌,据说当时很多国外民众都会唱唐诗,甚至将一些唐诗收录进教科书。在这些唐朝的诗人中,《长恨歌》作者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在周边国家广为传播。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三度到访中国,与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03994-402901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8时19分57秒 张静宇:日本遣明使的北京之行

   ...指出日本国的地位高于朝鲜、琉球之上,认为这是自古以来之规。策彦周良的这种认识是日本古代长期的自我主张,八世纪初期成书的《古事记》《日本书纪》就已经将朝鲜半岛视为其蕃属国,甚至七五三年在唐朝大明宫发生了遣唐使大伴古麻吕和新罗使者争夺席位的事件。策彦周良引用圣德太子执政时期向隋朝派遣使节的先例,其中的“东皇帝奉书西皇帝”的说法即是日本追求平等外交的意图体现,与《隋书》中记载“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2/c442005-402688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9时16分14秒 中西融合,以中国精神塑造中国气韵

   ...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中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及省部级展览,获得金、银、铜、优秀等奖项十余次。积极参与国家主题性创作,作为第一作者完成《遣唐使》《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黄河摆渡人》《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国画作品。《中国画论》一书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新形态重点规划教材。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8/c404005-402660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8日7时44分9秒 《西湖》2022年第8期|苏枕书:无量寺之虎

   ...遥远的海中孤岛。也有偏航的船只漂流至海岸,有时人已不在,只留下舢板残迹;有时载来言语不通的外国人,多半来自朝鲜半岛或大陆,人们通过笔谈交流,获取锁国时代难得的外界信息。奈良时代的学者吉备真备曾两度担任遣唐使,第二次回国时偏移航线,漂流至屋久岛,又漂流至纪伊国的牟漏崎,也就是和歌山的太地町。这里距传说中徐福登岸的地方大约二十多公里,但更有名的是因为捕鲸的恶名——电影《海豚湾》的拍摄地就在这里。捕鲸是和歌山...

新作品#报刊在线#《西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1/c419938-402616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9时4分22秒 丝路飞来绿鹦哥

   ...而是说动尼泊尔国王,借得七千骑兵返身杀回印度,三战击溃叛军,生擒叛臣解送长安。全程未费本国一兵一卒,这就是说书先生们所谓的“一人灭一国”。此役令大唐声势震动天下,恩威的风暴席卷寰宇,邻国君主崇敬畏凛。遣唐使,商旅和高擎各异的旗帜、万里来华的部族首领络绎不绝,至今依然能从史简上,寻找到他们当年的足迹。而菠菜,也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了长安: (贞观)二十一年,(泥婆罗)遣使入献波薐、酢菜、浑提葱。(《新唐书...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42005-402568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16时45分10秒 查清华:唐诗对“汉文化圈”的形成有何影响?

   ...,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唐诗的传播历程。 在日本,藤原佐世在九世纪敕编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即已收录唐太宗、王勃、王维、李白、白居易等十几位唐人的诗集。日本大典禅师《全唐诗逸序》曾描述唐诗东传盛况,当时的遣唐使、留学生与诗人墨客靠心记、笔录等方式,纷纷将唐诗传入日本。八世纪末九世纪初,杜诗也已东传日本。此后历代唐诗选本相继传入,如宋代《唐三体诗》、元代《瀛奎律髓》、明代《唐诗选》、清代《唐宋诗醇》等,都对日...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2/c405057-4012365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3日8时7分28秒 来故宫,赴一场茶文化盛宴

   ...嵌青瓷,其装饰工艺复杂,烧造难度高,成为高丽青瓷的代表。展柜里有一件朝鲜15—16世纪的镶嵌青瓷云雀纹筒式碗,造型端庄,纹饰雅致,表现出与中国瓷器不同的朝鲜文化特色。 唐代,包括饮茶在内的中国文化经由遣唐使、遣唐僧传入日本,饮茶之风始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时称“弘仁茶风”。南宋时,留华的禅僧荣西将禅与茶同时带回日本,饮茶成为禅修的辅助方式。16世纪,日本“茶圣”千利休完成了茶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日本茶道文化...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2/c419390-400755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8时23分27秒 食金石力 养草木心

   ...舞动全城的时令之樱,更是夜樱老树,欣赏其老辣的美感。将樱与石进行嫁接,显然与裘索的职业性质有关。作为在中日法律界声名远扬的法律从业者,裘索将律师的社会性特征融于“食金石气”雅好,进而追索唐宋好石之风。遣唐使将中国文人的好石情怀移舶到扶桑,镰仓时代的将军名流的庭院之枯山水更是以赏石为要义,赏石,因而有立石僧。“花所望”原是日本的茶道用语,即茶主把茶室中侍花之趣让渡给茶客的一种礼法。日本的花道源于中国的佛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7/c404030-400303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7日12时1分10秒 文成公主的“西部大开发”

   ...人,给他一条鱼,不如教授给他打鱼的本领,这样才不会坐吃山空。 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因为其自身发达的中原文明,成为了周边诸多少数民族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大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出遣唐使,提出想迎娶一位唐朝公主。直到四年后,唐太宗答应了吐蕃方面的请求,将一位宗室女封为公主,这就是历史上的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唐太宗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担任送亲使,在吐蕃迎亲...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1/c442005-326834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1日8时5分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