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者”到被改造者身份的转换中,可窥“五四”精神的隐匿与变异,以及现代中国学人的命运变化。 陈国恩从30年代左翼文学界对《原野》的批判切入,谈及曹禺为了取得极致的戏剧效果,在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时采用逆向性构思的方式,将人性放置于偶然、极致的状态下逼近“真实”,因此与左翼阶级斗争观念中的“真实”相疏离,招致时人尖锐批评。但《原野》以强大的艺术力量穿越了时代的局限,在多元化的环境下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 ...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02/c404034-3191580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3日9时38分27秒 为了极致的戏剧效果——论《原野》的逆向性构思摘要:《原野》是曹禺审视人性之复杂与残酷的名作。作者为了极致的戏剧效果而构思冲突、描写人物,表现出了与当年一般现实主义戏剧不同的逆向性构思的特点,充分地体现了剧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才情。他给仇虎设置了复仇的道德困境,渲染金子的野性激情,给予焦母保护儿孙性命的人伦理由,通过人性的扭曲与生命的毁灭让读者与观众受到强烈震撼,达到心灵的净化。《原野》受到当年文艺界的尖锐批评,并非因为它写得不真实,而是因为它不符合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7/c404030-3179885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7日9时55分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