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64 篇有关 追忆逝水年华 的页面,用时 0.089秒.

第1页  共19页

李浩:小说技艺的“匠法”与“心术”

   ...功尤深”。李浩深入研究小说创作过程中故事、结构、开头、细节、高潮、角度、情节、对话、景物、人物、深度和结尾这十二个基本要素的“设计”之妙,带领读者进入《红楼梦》《百年孤独》《一句顶一万句》《铁皮鼓》《追忆逝水年华》等一个个经典文本中,识别和体悟其中“设计”的心思和技巧以及最终达成的叙事效果,令人惊叹那些读起来天然、浑然天成的优秀小说背后是作者煞费苦心的揣摩、斟酌和巧思,最成功的设计在文本的整体面目上恰是全无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宁肯《城与年》:开掘京味文学的新地层

   ...中,散落着一连串诸如此类的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上关联、感应或折射着大时代症候的奇特片断。或是几处场景,或是一段遭遇,或是某个日期,或是某种天象,总归都是当时莫名其妙,几十年后重新提起再琢磨还是一头雾水。追忆逝水年华的小说叙述者通常拥有的那种直接出面对故人往事和远去的时代发议论、做评断的权限,在《城与年》这里被大力压缩。取而代之的,是摇摆在当下和当初两个视点的之间、以第三人称的“他”或“他们”和第一人称的“我”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3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22分44秒 在弥勒,谁窃走了佛祖的心?——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式的场景切换,显然暗含了对艺术世界中长镜头美学的取代。 某种程度而言,在这个高铁提速、飞机提速、爱情与婚姻提速的时代,我们似乎不可能再有优雅的长镜头。我们既丧失了《战争与和平》式的恢弘现实,又沦丧了《追忆逝水年华》式的意识流动,而只能在工作与生活的无限细碎框定中一再退守,最终丧失掉心灵国度的所有城池。 而另一层面,正如导演黑泽明所言,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因而又常常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某种程度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30-404356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11时21分59秒 太初有道,太初有为

每个国家、每个文化圈都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德国大诗人歌德的大型诗剧《浮士德》便是这样的作品,它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弥尔顿的《失乐园》、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等一同跻身于从远古到近世欧洲文学的头部经典行列。虽然歌德辞世已近两百年,但这部皇皇巨著依旧闪烁着夺目的光焰,让人惊叹、沉思。 一个新世界徐徐展开 《浮士德》这部写作年月绵延近六十年的诗剧就其内容而言,并不是歌德个人的独创,它的...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19389-404352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39分49秒 AI生成的文本,版权应该属于谁?

   ...自己乐谱演奏,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擅自改动。即使在有些时候,经过改动后的乐谱演出效果更好。那么这种有悖于作曲家或艺术家原意的“更好”的改动,是可以被允许的吗?昆德拉借题发挥道: 毫无疑问,人们完全可能把《追忆逝水年华》中的某个句子写得更好些。但上哪儿去找这么个愿意读一本修改后的普鲁斯特作品的疯子呢? 即使在实质意义上,被改动后的文本是比原来的文本“更好”的,这种改动也是不被允许的。这个问题在昆德拉这里之所以是不证...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33-404222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9时8分54秒 “繁花”落定的《花样年华》

   ...花》揭开了《花样年华》里藏得最深的秘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彼此的身上辨认各自伴侣的痕迹,而王家卫在1960年代的香港“上海角”寻找他的故乡,那是他在现实中错失而只能在想象中去往的“贡布雷小镇”,是他的追忆逝水年华。 《花样年华》的第一个画面是讲一口地道上海话的房东孙太太的背影,周慕云和苏丽珍的第一次邂逅,两人擦身而过,周慕云只看到楼梯转角处那抹穿旗袍的婀娜背影——这电影被公认的谜一般的魅力,在于一切都没有正面...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19388-404204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8时37分46秒 AI不过如此,真作家的意义不会丝毫流失

   ...I亦完全无法解读其中深意,更遑论模仿。 AI文学因其语言的扁平化,无法抵达血脉与肌理的相融的深处,对于真正优秀作家的文学语言的弹性能力和审美增值能力,更是无法企及。漫说AI永远无法创作出《红楼梦》、《追忆逝水年华》、《为芬尼根守灵》、《罪与罚》等无数优秀而伟大的个体道德和心灵救赎作品,即便是如《大淖记事》、《荷花淀》、《大教堂》等个体风格性极强的优秀短篇小说,AI也是望涯无追。哈马贝斯早已认为,一切技术升级或...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33-404179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9时46分17秒 《记忆萦回》:布鲁姆的最后一课

   ...姆身上自带的“仙气儿”和“邪气”,正是他自己的“智慧”,也是批评手册、批评入门一类的书不会教授的东西。 《记忆萦回》始于卡巴拉神秘主义,而终于各方面观念都无比正统的约翰生。全书最后一章讨论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却以约翰生《漫谈者》中最后一篇与读者的道别作为结束。在这篇感人、却不感伤的文章中,道德家和批评家在约翰生身上合体,思考和判断融汇,我们可以听到《传道书》(智慧文学的代表)那种沉思、哀痛、又有些淡漠...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92-403929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8时55分1秒 小说作为容器,收纳了人与时间

作为译者,莉迪亚·戴维斯翻译过《追忆逝水年华》与《包法利夫人》等文学作品的英文新译本,而作为作者,她在短篇小说领域又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莉迪亚·戴维斯的句子有福克纳长句章法的印记,但摒弃了那身陷迷阵的效果,用词更简洁、意义更明晰;她吸收布朗肖迷人的悖论结构,但弃绝了那晦涩难溶的哲思,掉头到生活化、内心化的轨道;她放大普鲁斯特关于意识和情感的光晕,但在篇幅上大幅度缩减;她的一些短篇在风格上形似罗兰·巴特,但...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92-403812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8时31分37秒 城市与文学艺术如何相互影响?郎朗苏童跨界谈“城市更新”

   ...《九三年》,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写腥风血雨中的巴黎;还有《悲惨世界》,写底层社会的巴黎。“宗教、革命、社会,通过雨果的小说,我们可以阅读巴黎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苏童说。 普鲁斯特则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到过巴黎的“小马德兰点心”。苏童读到这个片段,一直无法代入。直到他去巴黎住在马德兰教堂附近,在旁边一个几百年历史的蛋糕店里第一次看到了这种点心。“有马德兰点心的巴黎,是普鲁斯特提供给我们的,一个...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3994-403806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0时0分44秒 《福建文学》2024年第11期卷首语、目录

   ...作品很难说来自艺术上的胜利。读不下去,同时也是最意味深长的一种评价。某出版社曾经统计分析读者吐槽“读不下去”的书,得出了一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前五名依次为《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逝水年华》《瓦尔登湖》。这些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也被读者冠以“读不下去”,谁之过? 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读不下去,是因为一部作品失败,还是因为一部作品太过成功?事实已经表明,一部失败作品一般会导致读不下...

新作品#报刊在线#《福建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5/c419003-403621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5日16时12分35秒 阅见非遗 | 张老西《泼刀行》:一生只换一声好

   ...着各类修仙、高武文类的流行,武侠之过程,已像缺乏特效的白模,没有复杂的设定,也没有花哨的表皮。如同让看惯微短剧的受众捧起普鲁斯特,习惯各类刺激的年轻读者今天还会读武侠吗?也许只有老作者与老读者,还会“追忆逝水年华”吧。 而侠,也许更惨淡了一些。武侠在武,更在侠。武,是身与术。侠,是义与情。也许从仙侠崛起开始,武侠之侠就已经开始没落。虽皆称为侠,我认为仙侠与武侠实为两种不同的东西,仙侠的一个核心是长生,而武侠总...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4027-403597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8时42分48秒 李晓君:追忆一代人心路的逝水年华

原标题:在江西追忆逝水年华——李晓君新作《往昔书》面世 李晓君,本名李小军,1972年6月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在《十月》《人民文学》《花城》《钟山》《中国作家》等发表散文30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时光镜像》《江南未雪:1990年代一个南方乡镇的日常生活》《梅花南北路》《后革命年代的童年》《暮色春秋》《暂居漫记》等。 《往昔书》 作者:李晓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9/c405057-403496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0日7时52分36秒 用普鲁斯特接触文学作品的方式来接触普鲁斯特

   ...种状态出发,从而变得更为准确、更为真实、更为深刻。写作行为的前提是对文学的事先发现,而这种发现本身又建立在另一种行为,即阅读行为之上。因此毫不足怪,马塞尔·普鲁斯特在成为创作《追寻逝去的时光》(又译《追忆逝水年华》。——译注)的伟大小说家之前,除《让·桑特伊》和《欢乐与岁月》等习作和草稿不算,先以成为批评家,成为读者为开端。 一位读者,一位绝妙的读者!这正是普鲁斯特起初的愿望,勒内·德·尚达尔的《文学批评家马...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04091-403020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0日8时33分30秒 给孩子们读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作品”

   ...》《皇帝的新装》,王蒙的荒诞与这些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孩子们读来估计会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 在读《致爱丽丝》时,我的脑子如万花筒一般闪烁不定,闪出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福克纳的《达洛威夫人》等。故事中,一个求教的文学青年愤怒于他的作品不能发表,临走留下一篇习作叫《绿色的太阳》,通篇一派胡言,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组成怪异的句式,像一个癔症患者思维混乱的疯语。作...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04072-402924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8时27分21秒 “世纪好书”半年榜出炉,60种好书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

   ...领域。 半年榜榜单上,有6种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品牌“艺文志”。“艺文志”深耕人文社科领域,兼及文学经典,此次《燕东园左邻右舍》《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我们从未中产过》《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 斯万家那边》《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家的一生》等图书入选,从人文到历史,从民族国家到个人内心世界均有涉及。 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公司此次有5种图书入选榜单,其中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7/c403994-402726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7日8时56分43秒 《上海文学》2024年第6期|陈村:撞上“九一一”

   ...。现场气氛热烈,歌迷像是盛大的节日。再进博爱医院,住院二十天连续挨刀,痛苦但没显效。家人和朋友来探望,帮忙。李明冬和张玉文医生非常可亲,李医生暴露在X射线下给我关节腔注射,让我非常不安。在病房才是读《追忆逝水年华》最好的场域,心静,将一行行慢慢看下去,将一页页缓缓翻过,读出好来。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弥留之际》,前者好看后者伟大。十月接电话采访,祝贺高行健获奖。十月参加《收获》朗读会,和莫言等读自己作品。二...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5/c418962-402638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5日8时14分9秒 “在漩涡里抬起头来”——季羡林与《清华园日记》

   ...论文频繁,主干课程是全英文授课,学业压力很大,稍有懈怠就可能跟不上。例如,英籍教授吴可读(Pollard Urquert)的当代长篇小说课程,内容包括当时出版还不太久的两部世界文学名著《尤里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这两部作品都比较晦涩难解,季羡林阅读原著就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课堂上也听得云里雾里。这位教师在课堂上全英文讲授,学生们跟着记笔记。他语速又快,季羡林经常在日记中忍不住吐槽:“说得倍儿快,心稍纵即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04063-402563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16时40分36秒 在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看到更多“别处的风景”

   ...的“好大儿”。 张大磊拍摄第一部长片《八月》时就确立了极有辨识度的作者电影的表达,并因此获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和后续的《蓝色列车》,以及剧集《平原上的摩西》,某种程度可以汇总为张大磊用影像书写的“追忆逝水年华”。新片《星星在等我们》是他真正把视线对准当下,片中主角是一群偶然走到一起的边缘人,一辆驶向边境的皮卡载着落魄中年、惹是生非的小伙子、寻母的女孩和渴望返乡的俄罗斯人,这是中国当代电影创作中不多见的公路...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19388-402564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8时58分10秒 《陶庵梦忆》:呈现晚明江南社会文化风俗盛景

   ...共赏中追忆人世美好 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自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但是“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世事变迁让张岱有了恍如隔世之感。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人世繁华美好的憧憬,而是以笔耕不辍的方式追忆逝水年华。他早年受到晚明江南城市繁荣氛围的熏陶,浙东传统学术和士习民风的影响,加之明亡后颠沛流离的生活困顿考验,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与精神寄托,也成就了张岱的学问与智慧。 张岱在书中对江南社会文化风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3/c442005-402487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3日7时59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