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7 篇有关 近现代小说 的页面,用时 0.188秒.

第1页  共3页

王军:当代笔记文学的现代传统

   ...形成和演变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缘此,还有必要对现代笔记文学创作进行反顾和审视。事实上,古代文人笔记体例在现代文学中的延续主要体现在散文上,而小说方面并未得到较为明显的承继。对此,陈平原教授在分析近现代小说发生的叙事变革时指出:“如果说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形式变革中,散文基本上是继承传统,话剧基本上是学习西方,那么小说则是另一套路: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不是同化,也不是背离,而是更为艰难而隐蔽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8/c404030-401917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8日10时4分3秒 长篇小说《沐月记》耽味

   ...在历史的钩沉中倾尽追诉她们命运的深情和对旧社会、对侵略者的无情鞭挞,这种追诉和鞭挞是深广而多维的。 从原点探求,中国小说文学正宗地位是在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严重危机中确立的,我们应把这一确立看作是中国近现代小说发展的原点,正如石昌渝先生所论,“近代梁启超倡导小说改良以来,小说翻过身来,逐渐成为文学领域的各种文体中的骄子”。1895年,在大清帝国甲午战败签订丧权辱国《马关条约》之际,梁启超、康有为为挽頹局,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4/c404030-4013911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4日16时47分47秒 “姿本”的较量和灵魂的颜值——读舒雅《她的姿本时代》

   ...计下,在把一个好故事讲得完整之余,作品透射出更多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索。我们也相信,更多人会如林乐瞳一样,对于理性之光与心灵之美充满希冀,永远蓊蓊郁郁,华盖如云。 从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涉及的商界情节,再到近现代小说中对官场、商界的谴责小说和“五四”后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等小说中对于商业题材的展现可以看出,所谓“商战小说”,乃至于“商业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处于末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4-326151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6时53分59秒 潘庆舲:一生钟情波斯文学

   ...民有着传统友谊。有一位波斯作者,以此为素材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大胆丰富的想象,曲折惊险的悬念,已然突破了民间故事的框框,成为从波斯民间故事转化为小说创作的一个典型范例。实际上,波斯民间故事已成了东西方近现代小说的先声,对于后世的文学艺术不仅起着丰富的作用,并且还使它们增添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无独有偶。在《魔幻山庄》这则波斯古代故事中,讲的是传说中波斯王子来华求亲记。中国公主梅古姑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宁为...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0/c431803-326603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0日8时16分18秒 杨宪益的最后十年:翻译家的“信·达·雅”

   ...益的毕生事业,这份事业离不开妻子戴乃迭。大部分的翻译时间里,杨宪益直接口译,戴乃迭飞快打字,两人共同润色和校对,双剑合璧,经典就这样不断涌现。两人的翻译范围覆盖先秦古文、敦煌变文、唐诗宋词、清代小说、近现代小说及各种杂文等,从《诗经》《楚辞》《史记》《资治通鉴》,到《红楼梦》《儒林外史》,到《阿Q正传》《白毛女》……他们让世界感受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提及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杨宪益说是戴乃迭的先逝,“本来我...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8/c404064-3252194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8日8时8分1秒 今日批评家 | 曾攀:文学批评向内转

   ...为”。他的确有想法,试图指出在跨文化视域下海外汉学的观照视野与研究理论,返归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译介和研究本身,昭示其中的“跨文化”所从何来、又如何成是,且具备怎样的内涵、层次,以揭示英语世界在对焦中国近现代小说时折射出来的跨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探索在跨文化语境中海外汉学的理论视野、知识系统和话语形态,同时对其中的洞察与偏见进行考究、辨析。 尤其可贵的,曾攀还在深入、挖掘文献资料,全面梳理英语世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6/c404030-325204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6日9时33分39秒 今日批评家 | 周明全:​做有心的批评

   ...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是我们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描述我们自己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一种极其高级的写作范式(《中国小说之于世界文学的独特地位》)。——明全讨论的这些话题,涉及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以及当代小说发展历程等诸多问题。如何在跨文化对话关系中建立中国小说的批评标准,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这个方面,明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从明全批评文章的篇名,就能看出他是如何直截了当...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6/c404030-3246799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8日9时43分43秒 《芝镇说》之“说”

   ...线,以撬动情节等等。同时,连载中,我也收获了很多读者评论,我会仔细看,听取大家的意见及建议,然后运用在一些后续的创作中。这样有交流,感觉也非常好,让写作非常有乐趣。 总体来说,整部作品创作还是受到近现代小说作品以及一些作家的影响,像《金瓶梅》《聊斋志异》《搜神记》,作家像莫言、王蒙、贾平凹、高晓声等,他们的作品和写作风格对我影响比较大。 记者:《芝镇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包...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9/c405057-324596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9日11时31分14秒 “作为艺术家的作家”——对韩东重返小说创作的观察

   ...问题的讨论限定在小说技术的操作层面,诸如如何处理素材,个体的私人经验如何进入作品等,而他对故事与小说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在总体性上为我们提供了考察80年代至今的中国当代小说文化的有趣课题。夸张一点说,自从近现代小说自觉以来,小说的历史就是小说与故事的关系史。在前小说阶段,小说与故事是不分的。从起源上讲,小说脱胎于故事,人们先拥有了故事,在此基础上慢慢有了小说。自从有了小说,小说与故事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如果仔...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6/c404032-3239245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6日9时38分42秒 从《诡秘之主》看中国玄幻小说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

   ...要有规律地服食魔药、修炼自我、提升法力,每个非凡者都有成神的可能。这种“众生皆可成圣”“存在链可以跃升”的理念,显然源自佛教、道教、印度教等东方多神教,且受到《西游记》等明清神魔小说的深远影响。在这些近现代小说中,“神人同形”(anthropomorphism)的概念无处不在,神与魔、善与恶、人与非人的界限有时非常模糊、极易打破。“孙悟空”“白娘子”等神魔小说中的经典角色总是既有人性又有动物性、既不可思议又...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4/c441816-3233861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4日16时42分40秒 文学:凝聚为时代抒怀的力量

   ...研究史。作者遴选鲁迅、胡适等12位中国现代小说史家进行多面观察。用他的话说,这些研究者都别具特色,很能引发思考与讨论。读完本书,可以了解20世纪中国小说史学研究的状态,领略几代文史工作者的风采,对中国近现代小说有总体把握。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09/c404034-3232709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9日8时24分22秒 时间与“人的发现”、民族国家建构

   ...的发明使人类不断开通新的海上通道,空间意识不断增强。可测的时间和空间意识,动摇了原初永恒和无限的概念,代之以进步、求新、求变等概念,人类进入了由“过去、现在、未来”并置的不断更替的线性历史时间。《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的时间问题研究》将“时间问题”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相关联,对中国小说现代转型这一问题进行本源性探索,从“缀段”的空间叙事,到个人的时间叙事,梳理了从晚清到“五四”小说流变的内在机理,并重新诠释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9/c404030-3228671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9日9时35分46秒 李遇春:回到中国小说的“传奇”种子

   ...者说一看就是小说的小说,还不如写点不像小说的小说,或者说看上去不像小说而实际上想想又是小说的小说。这种小说摒弃了过于欧化、过于洋派的做法,径直返回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小说”传统。说“原小说”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小说的定义和定型而言,其实中国古代小说也有自己的定义和定型,其中最有名的小说概念和体制就是唐人的“传奇”。按照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的说法,唐传奇“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这就高度概括地肯定...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0/c404030-3218738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0日8时53分7秒 成长叙事与湘土记忆的文学打开方式

   ...国小说传统的精华之所在”10。野史杂传在选材和书写方式上,都不同于正史正传,“它主要致力于捕捉和打捞遗失在民间世界里的野生人物的灵魂,这种古典叙事传统即使在现代中国小说创作中也未曾断绝,而是在借鉴西方近现代小说叙事技艺的基础上加以承传和拓新”11。 长篇小说《南荒记》先就是一部“刘务传”。作家刘鸿伏很机警地没有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这是作家的高妙之处。如果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要么就会变成...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17/c437121-3205390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17日16时18分9秒 以时间为方法

   ...喊》《彷徨》那种前无古人的现代感。不过,若仅从个人意识、民族认同建构去理解“现代感”,《呐喊》《彷徨》对《孽海花》等确实没有实质性的超越。那么,中国文学的“现代感”是否还别有所属呢? 赵斌的《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的时间问题研究(1898-1927)》一书,正是对此问题的回答。他说,“‘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不同于以往小说史上任何朝代、任何阶段小说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关键是小说的时间问题。”这是相当敏锐的看法,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16/c404030-3196816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6日8时51分25秒 以时间为方法:中国小说现代转型论

   ...喊》《彷徨》那种前无古人的现代感。不过,若仅从个人意识、民族认同建构去理解“现代感”,《呐喊》《彷徨》对《孽海花》等确实没有实质性的超越。那么,中国文学的“现代感”是否还别有所属呢? 赵斌的《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的时间问题研究(1898-1927)》一书,正是对此问题的回答。他说,“‘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不同于以往小说史上任何朝代、任何阶段小说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关键是小说的时间问题。”这是相当敏锐的看法,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11/c404030-3188732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1日9时0分54秒 孙超:论民初主流小说家的文化身份

   ...”相区隔。我们只要将范烟桥完成于1927年的《中国小说史》的“最近之十五年”一节与解放后在此基础上增删而成的《民国旧派小说史略》做一比较,这种无奈心理便清晰可见。笔者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基于这批作家在中国近现代小说急剧变革中主倡“兴味”——以小说的“审美性”、“娱情化”为旨归——的本质特征而将其正名为“兴味派”28,但为了与学界进行有效对话,在交流时往往还要借助“旧派”这个大家习以为常的说法予以一定说明。这固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25/c404063-3187478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5日8时51分54秒 贾平凹《暂坐》:异托邦叙事中的现代空间焦虑

   ...所取代,因为只有前现代社会中,时间维度才会集中导致生命的原始性时间焦虑,而在现代乃至后现代社会中,空间维度所激发的生命的现代性空间焦虑得以最大程度地凸显。这大约也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相对于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小说而言,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小说的空间化叙事的重要原因。巴尔扎克的小说与卡夫卡小说的显著差异就在这里,前者注重时间(情节和故事),后者注重空间(反情节和反故事),一部《城堡》就是西方现代派小说的空间叙事范本...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22/c404030-3187048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2日9时13分15秒 分成两半的写作:我是如何写小说的?

   ...实主义的“常识”与“反常识”》)。这一类小说指向了我们惯常认知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它侧重的是“故事”的一端——如果我们将小说这一叙事性文体比喻成天平的话,那么,它的一端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既带有西方近现代小说的特征,也离不开中国“小说”的传统),另一端则是读者津津乐道的 “故事”。在这里,我将小说和故事略作区分,小说家可以是“讲故事的人”,但“讲故事的人”却不一定是小说家。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伴并行的关系,...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4/c404032-3182239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5日22时42分51秒 周云和《坐街》:田家四季也无农田也不忙

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不仅让乡村衰败,同时也让乡村图景的写作衰败。需知,乡村图景书写即“乡土文学”(为了这一话语的中立性,笔者在2008年,提出“乡村图景书写”来代替“乡土文学”),曾经是中国近现代小说最重要的构件和文学版图的重镇。随着城市化和现代传播路径的重大改变,可以毫不隐瞒毫不避讳的讲,乡村图景的书写,与城市图景书写,显然已是明日黄花。在这种境遇里,由乡村图景书写走上文学,且富有成就的小说家周云和来讲,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3/c404030-3178088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3日8时52分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