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4 篇有关 近代学术 的页面,用时 0.154秒.

第1页  共6页

来公心史 书生意气

   ...答应了,就不能不做。数年时间收集资料,寇德印笑着说自己干的是体力活,刘刚、李冬君则全盘设定了此书的思想、体例等,他们才是这本书的灵魂。 三人联手要做的不仅仅是一部个人传记,而是通过一个人来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学术史。 寇德印写初稿时意外断了腿,吊脚打着石膏,正是炎夏,他写作时后背倚在墙上,墙被汗水泡得扒了皮。他拄着双拐把50万字的“初稿”(资料汇编)交给刘刚、李冬君以及来新夏夫人焦静宜。焦夫人看后提出了宝贵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3994-404169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34分16秒 流沙遗简

   ...殷墟甲骨、敦煌遗书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1925年,他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中称:“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然而,这种“幸运”背后,亦是中国近代学术的不幸。 无论是汉晋简牍,还是殷墟甲骨、敦煌遗书的发现,都伴随着西方探险家对中国古物的强取、盗掘。罗振玉在《流沙坠简》序言中写道:“神物去国,恻焉疚怀”,道尽一代学人的无奈和遗憾。 因此,在西北科学考...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19-403790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9时50分11秒 纪念缪钺先生诞辰120周年:冰茧如玉,文史薪传

   ...、版本差异及内容主旨。杨曦先生对新刊布的缪先生《词选》稿本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词学思想,并分析了先生词学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些新见佚著对于理解缪钺先生学术观点的形成过程乃至近代学术史脉络均具有重要价值,徐阳、杨曦两位学者表示,他们均在着手整理先生佚著、手稿,期待早日与读者见面。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对缪钺先生的学术贡献和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阐释,深化了对缪先生学术成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63-403807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0时8分15秒 流沙遗简——战火中抢救居延汉简往事

   ...殷墟甲骨、敦煌遗书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1925年,他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中称:“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然而,这种“幸运”背后,亦是中国近代学术的不幸。 无论是汉晋简牍,还是殷墟甲骨、敦煌遗书的发现,都伴随着西方探险家对中国古物的强取、盗掘。罗振玉在《流沙坠简》序言中写道:“神物去国,恻焉疚怀”,道尽一代学人的无奈和遗憾。 因此,在西北科学考...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63-403788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8时28分1秒 袁书菲:记我的外祖父袁同礼先生

编撰年谱是一件无私之举。历经十年,雷强博士编纂的《袁同礼年谱长编》对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文化史的学者来说将是一份无价之宝。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它将被广泛参考。 这本书包含了我外祖父袁同礼先生的生平、著述和往来书信,呈现了数十年间他对建设中国图书馆事业、推动中外学术交流的投入,讲述了中外学术界的精彩往事。其中,本书汇集的信件部分出自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转型的文化精英,他们竭尽所能发展各种公共文教机构,譬如...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63-403349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8分9秒 隐于《顾颉刚日记》背后的“打工人”汪安之

   ...对日记的整理、出版情况,作了简明扼要地梳理,值得一读。 2007年、2011年《顾颉刚日记》先后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后,因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众多、记录简明,甫一出版便成为海内外研究近代学术史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余英时曾专门为联经版《日记》写过长序,真的很长,长到可以出单行本,那便是《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在序言中,余英时揭示了顾颉刚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源于他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04063-403339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7时18分46秒 “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

   ...由史学方法来承担全局的趋向,以科学方法辨析“材料”成为近代新旧派分的重要依据,导致民国学术与清代学术的关联集中在“材料”与“方法”层面,中国学术流变的内在理路被截断众流式的派分所割裂。此一趋势不仅导致近代学术流变的脉络难明,更使中国学术的本意被曲解。以古今之变的视角考察近代经史转型,为克服、超越这一困境开辟可资尝试的道路。马晓见(武汉大学)则着眼于魏源《夷艘寇海记》,指出是书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而是魏源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03994-403068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8时40分32秒 略说语文学、古典学与“中国古典学”

   ...一个概念。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事实是,所谓古典学其实就是语文学。 傅斯年所说的“两种古典语学” 西方古典学这个名称或是直接从英语的Classics或Classical Studies翻译而来,可在欧洲近代学术史上本来并没有这样一个学科。其作为一个学科主要是在北美大学中兴起的,可与之相对应的学科,于欧陆的传统中应当就是“语文学”,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古典语文学”(Classical Philology)。 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3/c404063-402344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3日7时46分41秒 古籍出版的现代性再造

   ...出版提供附着纲目的同时,本质上也将古籍安放在了具体的知识坐标中,实现了传统知识的现代引渡。整理国故运动的开展一方面赋予了古籍更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面貌,古籍出版也反向推动了参照西学知识分类所进行的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使得传统的格致、刑名、音韵之学等有了现代归依。以知识分级、分类为基本依据的现代学制的建立及教育科目的设置,打通了包括历史、地理、国语等传统知识进入教育实践的现代通道,为古籍知识的回收与再用...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42005-402221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3日16时8分14秒 近代文化地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

   ...谓。彼书既极简陋,未能发吾旨趣,久思为一文以畅之,顾卒卒未有暇。癸甲冬春之交,校课休沐,偶与尔曹谈皖南北、浙东西学风之异同,乘兴蒐集资料作斯篇,阅十日而成,亦屠苏酒中一绝好点缀也。”可知梁启超对于中国近代学术发展的地理分布问题很是关注,认为不同学术流派的发生及特征与所在地域有直接关系,大而言之则文化特征亦然:“气候山川之特征,影响于住民之性质,性质累代之蓄积发挥,衍为遗传。此特征又影响于对外交通及其他一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2/c442005-401945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2日23时51分12秒 虫,也曾风光过

   ...以动物做图腾的遗迹,还留存在中国人的姓氏上。查阅《百家姓》,其中有马、凤、熊、骆、羊、龙、牛、燕、鱼、夔(音魁,古代传说中似龙的独脚怪兽)等等,这些姓氏,都与远古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关。 写到这里,就想到近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 《说文解字》说:“禹:虫也。”段玉裁注:“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意。”顾颉刚先生可能受其启发,写了一篇《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载于1923年《读书杂志》第9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一...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9/c419926-401550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9日16时52分6秒 虫,也曾风光过

   ...以动物做图腾的遗迹,还留存在中国人的姓氏上。查阅《百家姓》,其中有马、凤、熊、骆、羊、龙、牛、燕、鱼、夔(音魁,古代传说中似龙的独脚怪兽)等等,这些姓氏,都与远古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关。 写到这里,就想到近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 《说文解字》说:“禹:虫也。”段玉裁注:“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意。”顾颉刚先生可能受其启发,写了一篇《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载于1923年《读书杂志》第9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9/c442005-401551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9日8时17分0秒 孙郁:从新知到国故——鲁迅早期学术思想片段

   ...者的书单一般。但我们读鲁迅的书,不太易发现这些书籍的影子,这些东西都藏在文本的背后。我的朋友刘思源说,鲁迅的伟大在于有暗功夫,确是不凡之论。(3) 不过,一般学者谈论现代学者,不太涉及鲁迅。钱穆《中国近代学术》,现代学者只讲到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并不包括周氏兄弟。我以为钱穆可能觉得他们不过文学写作者,至多是个杂家而已。周氏兄弟译介方面用力过多,成就在另一层面。可另一个事实是,在总结中国学界近八十年的学...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3/c404064-401516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8时55分36秒 作为知识的小说与作为小说的知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京师大学堂档案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20. 《国立北京大学甘周年纪念册》,北京:国立北京大学,1918年,表格第4页。 21. 参见苗怀明:《近代学术文化的转型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生成》,《中国学报》2010年第61辑。 22.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三国志宗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14页。 23. 参见沈伯俊:《〈...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1/c442005-400930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1日10时34分50秒 李音:作为民族之声的文学

   ...到德国文化的影响,回荡着赫尔德的思想。大部分学者注意到周作人民俗学兴趣的西洋和日本民俗学来源,陈怀宇则通过辨析周作人作品中的德文词汇以及民俗学、民族文学的关键概念,如民歌、民俗学、童话等,判断他经日本近代学术熏陶,尤其是学习森鸥外、柳田国男等人的著作而受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深刻影响,并在中国发展出了自己的学术兴趣。刘皓明甚至说,就热衷于神话、民谣、民间诗歌、儿歌和旧中国的野蛮习俗而言,周作人几乎成了赫尔德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5/c404064-4008478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5日9时32分44秒 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205页)。知识分子成为痛苦的世界观察者、文化竞争的参与者。朗松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孔帕尼翁通过这一关键人物,编织法兰西近代学术变迁史;通过关键事件的巧妙叙述,生动再现了世纪之交法兰西学术的内在不和与外在冲突,再现了欧洲学术界的恩怨史、交织史、发展史。 近代“民族”的兴起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主权”“民族国家”的观念,也触及了...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1/c404090-400545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1日8时25分8秒 作家岱峻:我再也没有走出过李庄

   ...神雕像。 从文学出发走向学术写作的旅程 岱峻不算科班出身,也非专业学术圈人。他原名陈代俊,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1982年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媒体工作,现已退休。他早年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末起转入近代学术史的相关研究及写作。近些年来,除了《发现李庄》,岱峻还相继写作出版了《李济传》《风过华西坝》《弦诵复骊歌》等历史类作品,受到专业学界普遍认可和点赞。 正是在寻找、发现李庄的过程中,岱峻更深地了解了李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7/c403994-400302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7日9时9分16秒 《赵元任日记》:七十余年自我书写,一段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曲

   ...加强研究,以图更充分地承继前辈学者留下的学术遗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风首先肯定了将赵先生全集与档案相区分的整理形式,并建议“赵元任档案”的整理出版可以参照胡适档案的整理方法。毕竟胡适与赵元任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均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胡适档案的整理出版进行得很顺利,方法较为成熟。另外,也可以吸纳国外愿意参与的学者加入。最后,王教授提醒,除了赵先生的学术成就之外,其家庭生活也值得研究者关注。 常州工学院赵元任...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7/c419382-4002172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7日6时27分21秒 严同春宅主人曾编订上海最完备诗歌集

   ...嘉业堂主人刘承幹长期关照版本目录学家叶昌炽的情形极为近似。”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虞万里提到,严载如曾大量资助上海本地的诗社活动。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陈麦青表示,严载如的著作散落在沪上各家公藏单位,“近代学术集林”丛书的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提高了文献的传播。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胡晓明认为,严载如编订的《海藻》是一部从唐代到清宣统年间的地方诗歌总集,即便到现在,依然是最完备的上海诗歌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1/c403994-400183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1日7时46分41秒 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思想的全球史脉动

   ...创共享新语汇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来,从十六世纪中后期到1880年代前后,主要是中文翻译的西籍和英华字典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化过程,而到188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日本初步建构出从自然科学到社会人文学的全套近代学术词汇体系,日制汉字新词、译词逐渐开始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甚至,受日译西籍的影响,清末民初整个“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都来自日本。[109]张之洞就说,“各种西学书之要者,日本皆已译之。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7/c404064-3263824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7日7时24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