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52 篇有关 贝克特 的页面,用时 0.104秒.

第1页  共43页

《伐木》:伯恩哈德的文人共和国

   ...点是为了便于观察伯恩哈德的小说,其叙事人的形象属性及其在欧洲文学中的定位。 《伐木》和《历代大师》等篇的叙事人的独白是发生在一个极其逼仄的空间,约等于伊波利特的枕头和墙壁之间的距离;卡夫卡的《地洞》、贝克特的“无名者三部曲”也是如此,在高度压缩的空间中说话,分享一种既像是神谕又像是牢骚、既像是演讲稿又像是私房话的语言。 这种虚无主义时代才会有的独白语言,是一种神经质的语言,其独特的魅力也在于高度神经质。...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4秒 致敬经典或是反抗经典——阿乙小小说读札

   ...并借此营造出了一座文学意义上荒诞无望的“县城瑞昌”。 但沉郁压抑断然不是阿乙与生俱来的,我们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人生履历、感知方式塑造了阿乙的叙事,但同样也不可否认,在“阅读之神”的悄然带领下,巡游过贝克特、加缪、福克纳等现代主义作家,并为之击节叫好的阿乙,才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当前相对固定的自我风格。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一切艺术均是模仿”;经典之所以经典,也正在于提供了一种彼时未见,但现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30-404554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7秒 被误解是编辑的宿命?

   ...七位知名出版人的访谈内容不止于出版理想,也谈论现实生意,不止于出版从业经历,也谈论那些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的作家——埃兹拉·庞德、迪伦·托马斯、格特鲁德·斯泰因、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亨利·米勒、萨缪尔·贝克特、T.S.艾略特、J.D.塞林格、杰克·凯鲁亚克、雷蒙德·卡佛…… 彭伦 译|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读者谈论雷蒙德·卡佛的极简风格时,往往会联系上身后的编辑戈登·利什,甚至许多读者认为是两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5057-404551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7时52分21秒 用戏剧创作为时代注入文学的光辉

   ...认识,以及他从小说转向戏剧创作的审美惯性等,很多人都是从文学的角度、文学的立场、文学的思路、文学的想象去讨论莫言的戏剧文学的。在贺绍俊看来,莫言转向戏剧文学创作,是他由此找到了自己继续前行的空间。就像贝克特,写戏剧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前行的可能。“莫言似乎也是如此。从他的剧本创作中,我感到他似乎更加把精力放在去追求思想的深度和力度上。以前他的小说写得洋洋洒洒,语言那么奔放,但是当他进入戏剧,他就直接进入到...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19389-404543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8分22秒 《北京文学》2025年第4期|阿乙:狂妄(外四篇)

   ...款人几乎确定不会及时还钱甚至是不还钱,随着古老规矩被践踏,我不再对吝啬心存愧疚。一个人答复另一个人,间隔时间也越来越长。有一些是不会有回答的。你不知道他是故意如此还是只是过失。如果我们对此等待,就会像贝克特笔下那两个流浪汉一样可悲。我们已经很少在他人及自己身上看见就像你打一个电话给酒店前台要什么然后几分钟内它果然被送来一样令人感到踏实的应答了。我们发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感叹、每一个提议、每一项计划),都...

新作品#报刊在线#《北京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18954-404523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0分17秒 英美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

   ...illiams)。同一时期,敏锐的中国学者也注意到现代声音技术丰富和拓宽了文学创作的手段和疆界。王佐良和周珏良主编的《英国20世纪文学史》(1994)即列入专章“广播和电视文学”,评论了迪伦·托马斯、贝克特和品特的广播剧(542)。然而,相比电影、电视等以视觉为中心的媒介,在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诉诸听觉的广播却成为长期“被遗忘的媒介”。例如,《剑桥现代主义指南》(The Cambridge Com...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90-4045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20分55秒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创造:莫言戏剧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

   ...研究,还是对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以及中外文化的深入交流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曾有很多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剧作家,如俄罗斯的契诃夫、意大利的皮兰德娄、瑞士的迪伦马特、爱尔兰的贝克特,中国的鲁迅、茅盾、老舍等,莫言也用他的剧作扩充了他的文学世界版图,并且还在不断拓展着这一版图的边界。同时,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剧场的聚光灯是否能真正地聚焦时代之变与社会之痛,对莫言戏剧作品的探讨也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3994-404498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0日11时33分37秒 爱与友谊的哲学沉思

   ...样的?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为出发点,努斯鲍姆在书中所选择的所有作品都以各自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有瑕疵的水晶”“感知的平衡”和“爱与个体”三章都在个体之爱的语境下探讨了这个问题的相关层面。“叙事情感:贝克特的爱的系谱学”一章对读者的情感提出了质疑,而“斯蒂尔福斯的手臂”则为读者的情感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并为这些情感作为伦理生活的核心进行了辩护。在“爱的知识”一章中,努斯鲍姆更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以情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30-404403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9时12分18秒 舞台感、荒诞风与悬疑小说的一种读法——读余静如《客厅里的阿芙洛狄忒》

   ...宅(《夜班》)等现实感比较强的日常生活空间,而更多具有着某种舞台感和荒诞意味,比如白色的罗马式廊柱搭配中国红木圆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怪异的色彩和美学组合。如果把这部小说搬上戏剧舞台,我们似乎很容易联想到贝克特或者斯特林堡式的表现风格,其中还不妨加入一点装置艺术元素。 在这样的空间里展开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同样也包含有某种荒诞性:曾经“投资房地产生意大赚”后来突然破产的父亲;“温和、隐忍、善良,包容一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30-404355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4分3秒 《天涯》2025年第1期|胡赳赳:死亡说明书

   ...后是30岁之前发表的《遗言》和《田园牧歌》(1936)。 31岁时,布朗肖突然转入文学评论领域。他为评论萨特的《恶心》,写作了《一种小说之初》。正是这次转向,为布朗肖投射出巨大的文学空间,他虏获了包括贝克特、列维纳斯、巴塔耶、罗兰·巴特、福柯、德里达、南希在内的大批作家和思想家。 因二战的全面爆发,布朗肖在33岁时彻底放弃了政论记者的身份。当年,德军攻占巴黎,法国沦陷。这以后的20年间,布朗肖没有再发表...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18992-404275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8时48分23秒 徐衎小说的蝶变:“郊寒岛瘦”绘成的个人心灵史

   ...充分展开了一位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细密的心理。其各种心理活动的细腻、有趣、真实,与成熟多变的小说语言相得益彰。 在评论结尾,我再引一段《他杀》: 他背手一架一架检阅书目,还行,他喜欢的索福克勒斯、歌德、贝克特、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马丁·麦克多纳、理查德·耶茨、科尔姆·托宾、杜鲁门·卡波特、张爱玲都在,还有历年《故事会》合订本! 小说的叙事者“他”无意间将作者徐衎的阅读喜好和盘托出。我也由此想到,怪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30-40413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21分0秒 独家访谈 | 东君:向内走,触及他们的记忆与欲望

   ...被人加以指责的风险进行了跨文体写作的试验,《人·狗·猫》《鼻子考》《昆虫记》就是那个时期的探索之作。1999年至2003是我小说创作的探索阶段。我读了卡夫卡和加缪,就写了《荒诞的人》《群蝇乱舞》;读了贝克特和图森(他们之间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之后就写了《骰子掷下了》《谁能蔑视杨小凡》。这一部分小说明显带有法国新小说(尤其是极简主义小说)的影子。我的文学资源来自这几个方面:80年代至90年代阅读的中国古...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东君《无雨烧茶》#深度对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9/c459907-404049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11时16分16秒 余华《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洞察生活本真的三个维度

   ...对川端康成的“迷恋”来自对文学形式的执着,在余华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无政府主义”的自由则解放了他的思想。细细读来,不论是“迷宫创造者”博尔赫斯在叙述时对现实和神秘的把握,还是契诃夫和贝克特在书写以“等待”为主题的故事时对的现实的超越,甚至是“混淆了写作与生活的界限”的三岛由纪夫,都丰富了余华的写作体系,令他受益匪浅。假如文学真的存在力量,那必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民族、文化、历史的作家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9/c404030-403984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9时53分26秒 东君谈《无雨烧茶》:我写小说,像是用文字来画画

   ...。其实真正影响我写作的,还是西方作家,我十分粗略地把他们分成几脉,比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是一脉;卡夫卡、舒尔茨等是一脉;福克纳、西蒙等是一脉;鲁尔福、马尔克斯等是一脉;海明威、卡佛、福特等是一脉;贝克特、图森等是一脉……我是一脉一脉地读过来,就知道了西方文学的来龙去脉。有几位日本作家如芥川龙之介、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也曾对我有过影响。写作时在肘边放几本让自己敬重的作家的书是有必要的。即...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东君《无雨烧茶》#深度对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59907-403943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34分22秒 苏珊·桑塔格逝世20周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直到某日帕索维奇的一句“但是苏珊,在萨拉热窝,我们在等待着”,她眼前一亮。1953年,阿兰·罗伯·格里耶在距离《等待戈多》首演不到一个月时写道:“没有哪部戏运用的戏剧手段比这部更贫瘠了。”他指的是贝克特选择的戏剧手段:布景由稀疏的树和垃圾桶组成;语言极其简单;一共五个角色,其中一个看不见,一个不能说话,等待着一直也没有等来的救赎和高潮。 这些当年艺术上的隐喻,在40年后的萨拉热窝变成了残酷的日常现实...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91-403929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8时57分9秒 陈纳:忆杨周翰先生

   ...学,其中“荒诞派戏剧”当然首推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部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让我们这批刚刚走出文革的年轻学生大跌眼镜,也大开眼界——剧本还可以这样写?戏剧还可以这样演?然而,细细品味,贝克特简单而深刻!荒诞而现实!剧中人一直在等待“戈多”,但直至落幕,“戈多”始终没有现身。与此类似,直至“欧洲文学史”课程落幕,我们在教室里全程期待的杨周翰先生,始终没有出场。《欧洲文学史》的第一主编杨周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04063-403864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0日11时38分11秒 小说“所见”与“洞见”

   ...及与您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其实更有吸引力,因为你们的作品代表了现代的爱尔兰。当我们阅读詹姆斯·乔伊斯或塞缪尔·贝克特的作品时,我们会知道他们属于另一个时代。乔伊斯的作品以描述内容丰富、言辞瑰丽多彩而著称,贝克特的风格则更为简约,符合“少即是多”的哲学。这两位作家在英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一名当代作家,您如何看待这两位作家?您对他们有传承吗?您对他们是怀有敬意,还是可能有些许微词? 安妮·恩莱特:...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5057-403806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9时41分41秒 《猛虎下山》:荒诞中的些许温情

   ...刘丰收属下,并率先上演了一出“人扮虎”的大戏……此时,《老虎下山》所上演的戏码就从一般的喜剧进入荒唐进而走向极度的荒诞。 荒诞在文学的存在不足为奇,在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那里,以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为代表的荒诞派作品则更是以荒诞来集中揭示人类存在的种种异化。那么,李修文在《老虎下山》中如此大行荒诞之道,又是意欲何为? 因为可能有老虎而危及员工,厂里组建了打虎队以维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7/c404030-402044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8日17时38分43秒 《猛虎下山》:一部时代寓言之书

   ...的是人变成老虎的寓言,这里的“变形”有什么独特之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个问题涉及现实主义的复杂面向,包括现实与荒诞的关系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戈多”作为一个形象和符号,拥有丰富的解释空间,在贝克特笔下戈多最后没有来。而《猛虎下山》里的刘丰收们也一直在等待和寻找,但真正的老虎始终没有现身,反而是人化作老虎。我们先请何韵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何韵菲:关于人虎变的独特之处,我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卡夫卡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4/c404030-402228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8日15时39分11秒 卡夫卡绘画与写作互文注读

   ... K在这三种选择中犹豫不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画家从床下拖出一大堆画,这是一些“荒原风景画”。“画面上是两棵瘦弱的树,离得很远,长在深绿色的草丛中,背景是色彩斑斓的落日景象”(2:328)。这仿佛是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背景。K买了三幅画,然后他从画家的后门出去,直接就进入法院的办公室。K大吃一惊,原来画家的画室就是法院办公室的一部分,而K对此竟然毫无所知。画家与法院的关系如此紧密,这完全出乎主人公乃...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6/c404090-403691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6日7时52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