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 黄子平|子东兄二三事 4月15日 杨丽娟|寻回敦煌——抗战期间中国学人拍摄海外敦煌遗珍往事 4月14日 孙郁|史铁生:苦路人影 4月11日 石舒清|三本书的收藏记忆 4月10日 谢泳|AI时代的文史工作 4月9日 汪家明|张洁来信 4月7日 沈卫威|档案里的周作人与汪精卫 4月3日 甘棠散木|人生看得几清明 4月2日 周惠斌|“太太的客厅”与文人往事 202...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57-404720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1日0时37分29秒 左手“绣花针”右手“大刀斧”——《施蛰存年谱》后记...页翻阅原刊、一盒盒观览缩微胶卷到电子屏检索,直至访问数据库。一路走来,体悟便捷,衷心希望各类数据库发达,更加公益性地开放;但无论如何,数据库仅仅是服务学术的工具,而在研究质量上万万不可因速成而退化。 谢泳教授长期关注网络时代的治学,多有坦率观点:“辑佚工作的收获很多,中国现代文学尤甚,但我们都知道,其中的许多工作是通过机器来的。”“机器瞬间能找到的史料,严格说就不是史料,是现成知识,现成知识只能是解决...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5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28分11秒 当代文学要加强文学性研究...里者半九十”,在半路上黯然退场:比如,最早打出当代文学研究专刊旗号的《当代文艺思潮》,已故林建法先生曾经供职的《当代文艺探索》,这一西北一东南的当代文学评论双先锋;比如崛起于太行山以西,培养出阎晶明、谢泳等评论界名家的《批评家》,以及站位甚高却昙花一现的《评论选刊》……年轻的学人们或许难以理解,在时代的转型中,那些敢为天下先的办刊人,为了能够说出点有限的真心话语,为了挣脱既有的规范去探索一些可能的范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5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47分42秒 从施蛰存“年谱初编”到“年谱”...载;由查检目录卡片、一页页翻阅原刊、一盒盒观览缩微胶卷到电子屏检索,直至访问数据库。一路走来,享受便捷,衷心希望各类数据库更加公益性地开放。但数据库仅仅是服务学术的工具,研究质量上不可因速成而下降。 谢泳长期关注网络时代的治学,观点坦率,“辑佚工作的收获很多,中国现代文学尤甚”,“其中的许多工作是通过机器来的”,“机器瞬间能找到的史料,严格说就不是史料,是现成知识,现成知识只能是解决新问题的辅助史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63-404062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12时58分1秒 重审“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及其概念建构路径...朱金顺出版《新文学资料引论》,尝试建构“新文学资料学”,多年后改称“新文学史料学”。1989年樊骏发表长文,呼应“史料学的建立”[3]。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概念引发学界争论。2008年谢泳明确表示“不主张称‘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而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4]。2012年刘增杰决定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为其著作命名,大约是因为“用史料学命名的研究者开始增多”[5]。2021年金宏...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4057-403878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8时23分41秒 朱航满:我与《开卷》...发文章最多的几位之一。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给《开卷》投稿,还是个初学写作的学生,如今已人到中年矣。 关于我在《开卷》刊发的文章,有几篇是我甚为看重的。其中一篇为《前辈学人有遗风》,谈的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谢泳先生。我在谢先生的书中读到一种宽厚仁爱的旧时遗风,令我分外感动,于是作文记之,没想到后来竟因缘结识了谢先生,虽然我们交流不少,却至今还是缘悭一面。另一篇则是《去看杨绛》,此文系我在杨绛先生一百零一岁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63-403808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3时43分11秒 张均:关于当代文学史料发掘与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关书籍出版、审阅等问题的请示与市出版局的批复》,上海市档案馆藏,馆藏编号B167-1-342。 [37] 《为袁静同志〈朱小星的童年〉稿件事》,上海市档案馆藏,馆藏编号A22-1-791。 [39] 谢泳:《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 [40] 《在摸索中的长江文艺通讯员工作》,《长江文艺通讯员(对内刊物)》1950年第1期。 [41] 付祥喜:《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4057-403756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7时38分19秒 敞开的视野与隐匿的问题域...2013年版,第235页。 14 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9—50页。 15 《新名词词典》,春明出版社1953年版,第3070页。转引自谢泳《思想利器——当代中国研究的史料问题》,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252—253页。 16 胡乔木、周扬、丁玲等人的文章均收入《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思想》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17 1...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37分2秒 张鹏禹:倡导置身时代、融入生活的读书观...具体的编辑策略。一方面,杂志需要通过严格的书报检查,在国民党严密控制的城市顺利印刷出版,另一方面,又要采取青年劳工和文化水平较低的底层市民易于接受的方式,这就需要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高超的编辑智慧。 学者谢泳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一张报纸也好,一本杂志也好,它的名字总是能反映出编者的一些个性和价值取向的,而在整体上,刊物名字的风格,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以此观察《读书生活》会发现,杂志的名字“生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4030-403702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10时19分46秒 王春林:新时期山西文学的多元构成...期文学的根本繁荣。 新时期内涵的厘定之外,必须强调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山西思想文化领域,曾经形成过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思想色彩的知识分子群体。其主要成员分别是林鹏、谢泳、丁东、高增德、周宗奇、赵诚、智效民等。这一群体的存在,虽然从表面上看与山西的文学创作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某种潜在的辐射性影响的存在无论如何都不容轻易否认。二者之间有着一种看似若即若离,实则彼...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3/c404032-403529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3日23时4分4秒 谢泳先生的“老营盘”与“新方向”...研究《观察》作者群、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后来走向陈寅恪和钱锺书研究,锁定大师大典,切实做到了“有立足点的、步步为营的、以专致博的融会贯通”(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谢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还有如下判断:“中国现代文学目前有四大前沿学术方向,一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关系的重新发现;二是域外史料的大量使用;三是旧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四是地方文献获得重要史料地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63-403452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8时50分29秒 陈平原:风雨读师四十载...协《批评家》主编董大中和原山西晋中行署专员孙庚午如何帮助筹集出版经费:“弟子为老师编文集,那是天经地义,没什么好说的;倒是董先生、孙先生为出版乡贤著作‘两肋插刀’,让我铭感在心。”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谢泳的追忆不太准确,师母杜琇作为当事人做了很好的补正。 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北岳文艺版《王瑶文集》的编校很不理想,获悉我们的抱怨后,目光远大的河北教育出版社王亚民社长建议重编全集,全部经费由他们承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9/c404063-402742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9日9时26分48秒 王军:当代笔记文学的现代传统...生活的‘掌故笔记’传统一直存在,……这个学术传统到了1949年后消沉,稍有一点余绪则是偶然的作家回忆性文字以及一些专门从事史料研究者完成的‘书话’类作品,比如唐弢、丁景唐、瞿光熙等人的研究工作……”见谢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第65—66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显然,这一判断是对的。只不过谢泳在此更倾向于从学术史视野来看待这些掌故笔记。实际上,剔除部分带有浓郁学术色彩的笔记,那些...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8/c404030-401917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8日10时4分3秒 “历史写作与传播的多样性——虚构与非虚构的写作”论坛纪要...希望。 唐小兵:1990年代后期我上大学的那段时期,是民间历史写作非常热闹的时代,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一时期很多杂志都会发表关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文章,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民间写史的作家或民间的学者比如谢泳、傅国涌、范泓等人,他们通过一些公共的刊物比如《书屋》《随笔》《东方》《炎黄春秋》等发表了大量文章。这让我感觉到那个时代形成了关于历史写作的热潮。尤其是关于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写作,对九十年代以后当代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8/c403994-4011356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8日9时0分45秒 《山西文学》2023年第11期 | 朱航满:爱书者手记(节选)...锺叔河编订的《周作人作品第二辑》,以及周运的著作《乘雁集》,后者没想到很厚,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都系《知堂藏书聚散考》。目前关于周作人的民间研究,也很有可观之处。” 师友赠书,也是一年来颇值一记的书事。谢泳先生赠其新作《学林掌故》,谈他收藏的“油印之美”,可谓别开生面;合肥胡竹峰兄赠其散文集《雪下了一夜》《击缶歌》各一册。南京董宁文先生赠《宁文笔墨·溧阳展》,小薄册子,雅趣十足。许宏泉先生赠其画册《辛丑...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4/c419827-4010227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0日15时24分33秒 “西南联大的精神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南师大图书馆。这几个国外学者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有一定的深度。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是分阶段性的,有两种趋势。一是以西南联大为教育研究的参照物,进行一些教育思想的反思,以史寓今,比如厦门大学谢泳教授写的一些文章。再有就是按照学术研究的方法,在历史书中发现西南联大的价值,按照史学方法进行专题考察,然后进行综合研究。在国内,真正为西南联大学术研究做铺垫工作的是西南联大校友会,他们于1984年编辑...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2/c419388-4001119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5日7时16分47秒 文学史视野外的重庆小说家董时进...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1949年后,董时进赴美不归,后入籍美国,逐渐为人所遗忘,成为农学史与文学史上的双重失踪者。 改革开放后,董时进再次引起学界关注,有三位学者不能不提。首先是谢泳。他在1990年代致力于《观察》研究,发表了《董时进:一个被遗忘的知识分子》,让不少人记住了董时进。后来谢泳编辑出版《〈独立评论〉文选》一书,将董时进在《独立评论》上发表的所有文章全部选入,再一次让董...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31/c404063-4000259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31日7时10分15秒 孙郁:在争论、自省与对话之间...答新的挑战,准备工作并不充分,多年后王得后《鲁迅与孔子》一书,也是久久酝酿后才得以问世的。 但真正对鲁迅研究带来冲击的自然是自由主义的思潮。1997年,在北京三联举办的林贤治《人间鲁迅》座谈会上,谢泳就明确提出,“我直觉是鲁迅的思想里面有一些容易被某一政治力量曲解的成分,或者鲁迅的语言指向不是太明确,容易被别人利用。如果是进步力量的话,为什么不利用胡适呢?”会议现场,朱正、邵燕祥、王得后、钱理群、...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4/c442005-3266488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8日7时21分30秒 襟抱凄寒不可温——钱锺书“冷屋叙事”的冷与热...自己的老师,而陈福田也是1940年关于重新聘用钱钟书表决中“明示反对”的“忌之者”,说明陈钱之间必然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而杨绛试图淡化钱钟书得罪过陈福田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又反证了两人恩怨之深。 谢泳指出:宗璞在《野葫芦引》中所塑造的青年教师“尤甲仁、姚秋尔夫妇”就是“影射钱钟书、杨绛”:(夫妇俩)只觉“自己异常聪明”,言语无忌“刻薄冷漠”,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这种言语无忌,举吴宓日记中所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8/c404063-3263262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8日6时58分29秒 陈平原:全集不全之宿命...等,若比照《陈寅恪集》的体例,将来部分手稿升格入集,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么说,有点骑墙的味道,因为站在学界的立场,应该入集的,很可能不是“部分”而是“全部”手稿。可若这么苛求,合适吗?厦门大学教授谢泳认为: 全集的编纂目的,一是保存作家的创作成果,一是方便研究者使用这些成果,所以完备是基本前提,全集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全,除非特殊情况,不能因意识形态的原因,把已知的文献放在全集的外面。 所谓“...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3/c419387-3260594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3日9时43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