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是“十七年”主流话语叙述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家以对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的孜孜以求,呼应了古代小说的“慕史”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留有“听—讲故事”情节、袒露故事讲述过程的小说当然还有。像谌容 1979 年的《永远是春天》、叶文玲1980年的《心香》保留了“十七年”时期以真实、方便、笃定、直接引语为特征的“听—讲故事”叙述样式。但随着文学观念的演进,尤其是在后现代叙事理念的影响下,“听—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43秒 《我的大观园》:“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我读《人民文学》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陆文夫《围墙》、谌容《减去十岁》开始的,最初的阅读令我意识到,文学是文字背后的人生与情感,是作家在人生经历和时代进程中所要表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字文辞文采都不是作家写作的目的,而只是作家表达思想的工具。从那时起,我就想着有朝一日要在《人民文学》发表作品,因为那代表着中国作家写作的最高水准,也是中国作家的最高阶梯,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攀...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4032-404265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36分44秒 怀念|2024,长河不尽... 当我步入年迈,见多生离死别,犹如夕阳落山,便时而写写往事,缅怀难忘的逝者。他们都是亲人和朋友,个个慈悲,且多数苦尽甘来,福多寿高。我写他们,大河小溪,各有光泽,但很不喜欢说出“人世无常”的颓唐。即如谌容,在我眼里,高贵、大气,生命旅程似可分为三段,中间占了多半,有声有色,众人仰望。而她生命的首尾时光,“不声不响”,极为相似,宛若年华的轮回。人皆过客,非凡人物的陨落,凡俗之辈的凋零,是吹吹打打,是清清...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57-403926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11时36分10秒 刘心武:诗人公刘近距离...有人跟我说,公刘对人很和气,但是你跟他交谈,你说十句,他只回一句,而且多半只有两三个字,如“也是”“未必”“那很好”;还有人跟我说,公刘倒从来不板着脸,但他很少笑…… 1981年,冯牧带领公刘、宗璞、谌容和我去往兰州采风。到了兰州入住宾馆,我跟公刘一屋。开始我有心理负担,总怕自己行为不慎,触碰到公刘洁癖,闹得双方尴尬。他选择了靠窗的床,我提醒自己室内移动连他那床的床单也别碰着。他果然有洁癖,而且,并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63-404020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8时3分20秒 “看不惯”与“放不下”编杂文年选,不免也向写散文、随笔以及写小说、诗歌、评论的文艺界同仁约稿。当年,鲁迅、林语堂、聂绀弩、邓拓等杂文大家佳作纷呈,自不待言;而像茅盾、郁达夫、巴金、老舍、艾青、丰子恺、李健吾、秦牧、萧乾、谌容、方成、黄永玉等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写评论以及报人和画家们,也是写杂文的顶尖高手。如今组约杂文稿件时,有欣然应约者,不久便惠赐佳作。更多的则说,杂文,那可不好写。这话当然有谦虚的成分在;然而,杂文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4018-404009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8时39分22秒 刘心武:长篇小说的春节锣鼓...要亮相。茅公左右是人文社的领导严文井、韦君宜,传送照片的人士把绝大部分作家和编辑的名字开列了出来,作家中包括王蒙、陆文夫、宗璞、林斤澜、黎汝清、敖德斯尔、高缨、焦祖尧、陈立德、杨佩瑾、冯苓植、冯骥才、谌容、陈国凯、朱春雨、王祥夫、叶辛、竹林……也标注出了我,差不多四十六年前啦,那是我吗?……观此旧照,耳边仿佛响起激越的锣鼓声,无数往事,纷至沓来叠印心头。 1978年至1979年初的元旦、春节,有形无形...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4063-404004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8时32分27秒 2024,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一点,都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物质不灭,死亡不过是自然的回归。个体的生命消失了,却融入宇宙的大生命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杨辛曾这样写道。 逝者如斯。谌容、杨辛、马识途、孙伯翔、石维坚、魏明伦、刘江、刘锦云、王铁成、邵大箴、乐黛云、张崇岫、付林、痖弦、聂华苓、叶嘉莹、琼瑶、谢芳……他们在2024年的旅途中挥手作别,却把永远的星光留给世界。 谌容:“我就...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6分26秒 巴金诞辰120年|从120种藏书看巴金先生的思想痕迹...黄源……他们之间的赠书、通信等流露出巴金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呈现文人交往中的真心与真情; “探索”以巴金的《随想录》三种版本为核心,诠释其“写真话”的精神内涵,同时展示他对新生力量的支持,如冯骥才、谌容、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体现巴金先生在文学道路上的不断探索; 最后的尾声“巴金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巴金关于倡议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手稿、捐款收据、捐赠清单、重要通信、影像照片、百岁巴金纪念品,还有高莽绘...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3994-403854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10时19分21秒 张均:关于当代文学史料发掘与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作家已凋零殆尽,“八十年代作家”也陆续谢世,如张贤亮、陈忠实、二月河、路遥、鲁彦周、史铁生、张洁、沙叶新、苏叔阳、海子、王小波、顾城、白桦、何申、程乃珊、红柯、赵长天、陆星儿、伊蕾、田中禾、刘玉堂、谌容等。他们未必有机会出版全集,但他们的未刊小说、诗作、书信、日记、文学札记等手稿,以及他们保存的师友书信、读者来信、业务信函、证件资料等,往往多具有史料价值。譬如,浩然留下了大量读者来信,其子梁秋川在新...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4057-403756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7时38分19秒 钟红明:温暖的所在...运宪)、《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的作者,深情说起当年被各种批评困扰,甚至当地有人打电话到杂志社不让刊发作品时,正是巴老阅读了“争议”作品,拍板发表,他们才有勇气挺过那些岁月。巴老也曾撰文高度评价谌容《人到中年》……可以说,巴金先生一直以自己的威望与影响力,为年轻一代作家遮挡风沙,如同当年巴金受到文坛攻击时,鲁迅撰文为他挡住风沙一样。 六十多年来,《收获》倡导文学的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审美实践的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63-403687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10时15分30秒 以文学铭记时代:“当代百家小说精品集成”的选编往事...卷本,选收了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卓有成就的一批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如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邓刚的《迷人的海》、张承志的《辉煌的波马》、张抗抗的《非仇》、史铁生的《老屋手记》、范小青的《平凡的爱情》、谌容的《献上一束夜来香》、梁晓声的《母亲》、陈源斌的《万家诉讼》、刘醒龙的《凤凰琴》、朱苏进的《第三只眼》、尤凤伟的《生存》、徐怀中的《西线轶事》、贾平凹的《黑氏》、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蒋子龙的《拜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0/c404063-403504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0日12时55分5秒 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近年来,愈发丰富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电视剧密集且大量地关注中年人这一群体,并且几乎每种剧集类型都有涉及,已然成为一种现象,其创作优势与局限都值得关注与探讨。 中年题材内容丰富且具有延伸性 如果把根据谌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人到中年》视作改革开放后最早以“中年”命名的影视作品的话,那么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成为主导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剧就成为塑造中年角色和表现中年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 近年来,中年人在各种...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5/c419388-403277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9时6分22秒 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近年来,愈发丰富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电视剧密集且大量地关注中年人这一群体,并且几乎每种剧集类型都有涉及,已然成为一种现象,其创作优势与局限都值得关注与探讨。 中年题材内容丰富且具有延伸性 如果把根据谌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人到中年》视作改革开放后最早以“中年”命名的影视作品的话,那么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成为主导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剧就成为塑造中年角色和表现中年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 近年来,中年人在各种...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5/c404004-403275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8时46分45秒 搞文学这条路...我看来,作家固然要保持对世事的醒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写作又必须是凝神静气的,不能心猿意马,鱼与熊掌兼得,这也正是专业写作者存在的必要。王蒙先生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时为中学教师的谌容为了写作小说《人到中年》,去北京同仁医院体验生活,而始终完不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连东城区教育局局长都把她视为“老大难”,显然是为了《人到中年》的写作而暂时放置了在自己学校的“生活”。我从冯骥才先生的自传...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4018-402991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8时58分53秒 莫言的鳄鱼主义叙事 ——莫言话剧《鳄鱼》论...,莫言却能够将新闻事件注入文学的神韵,化新闻为文学,其文学性非常充沛,没有概念化的弊病。尤其是人物性格的塑造,如高羊、高马、方四婶,甚至方家兄弟等,都很成功。还有《十三步》,也是揭示社会问题的。它是对谌容《人到中年》的深化,又是对人性、人道主义讨论的深刻回应。它以一种激进的魔幻叙事揭示出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在复杂诡异的叙述中,知识分子的困苦生活以及他们的性格都得到非常深入的表现。长篇小说《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04030-402981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12分44秒 “新浪潮”访谈 | 朱婧:写作,让我们看见那些无视之见...济力量不断改写当下社会的经济格局和社会分层,我也试图通过阅读和写作理解消费社会的逻辑对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我从女性作家的作品中获得的影响和借鉴是必然的。早至张爱玲、萧红、丁玲等,到八十年代谌容、张洁、铁凝、王安忆等作家和九十年代陈染等人的“私人小说”,无不在以女性自身的写作回应着时代内容,诸多女性作家既在写具体的女性经验,也在更辽阔的时代书写女性的命运和现实,由此连续性的女性写作有可能形成...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05057-402566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40分6秒 蔡翔:反80年代的80年代...的“隐性的二元结构”,这个结构“将知识分子设定为尴尬的甚至是危险的角色”。[9]并转而构成知识分子—大众的教育结构。在80年代前期,知识分子是个热门的叙事题材,比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1978)、谌容的《人到中年》(1979)等等。知识分子(包括他们的命运和遭遇)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同情,和“伤痕文学”有关,也和启蒙有关,他们实际成为“现代”和“文明”的象征。但是,也和他们的利益诉求相关。这个利益...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04033-402275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5时19分9秒 走近名家日常,回忆一个时代...室来“领任务”,把稿子拿回家翻译。有兴致的时候她还会自己挑选几篇喜欢的小说翻译,她更喜欢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翻译之余,她也写过一些文章在我们的刊物上发表,如《一个西方人对〈红楼梦〉的看法》《新出女作家谌容及其小说〈人到中年〉》《〈新凤霞回忆录〉前言》等,她的文章对于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颇有助益。 杨先生住在外文局大院内的专家楼里时,每年元旦都会和夫人一起到社里来参加“新年会餐”。每次,杨先生都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8/c403994-402255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8日9时16分17秒 王蒙:我最满意的是这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种多样。现在的研究观点层出不穷,经不起考验。对某人的书,研究者、发言者基本没读,但评得头头是道。您可以说好说坏,但要围着书转,否则不得要领,不知所云。日本、韩国的研究者会为一些细小的问题纠缠不休,比如谌容的谌怎么念。而在我们看来,谌字怎么念不会影响您拿硕士博士。比如我宣布要写什么,几年过去了,只要我没犯事,人家就想不起来。可日本人会来问,某年您说过要写什么的,现在怎样了?日本人整理我的作品和活动情况,...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9/c405057-402124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6日11时52分21秒 蔡翔: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现代化在 1980...怎么被这一题材领域的叙述所重视。剩下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了。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有关,而知识分子题材,始终是20世纪80年代最热衷的表现领域之一。这个领域的表述也有变化。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再到谌容的《人到中年》,讲的是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分子的忍辱负重,而“反思文学”则更是使知识分子的惨痛遭遇得到全社会的同情,并成功地把中国当代史转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史。这里面不乏深刻之处,揭示出的是革命史错误...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7/c404033-402179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7日11时10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