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中‘兮’字当是注文阑入,原文应作‘候人猗’。”(《试论“兮”与“可”及其相关问题》)但“兮”字未必是注文,更可能是对“猗”的旁记字。因旁记字阑入正文而衍,是古书抄录与校勘过程中常见的误例,王念孙《读书杂志》多举先秦子书旁记字误入正文之例,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有“以旁记字入正文例”,皆有论述,张涌泉亦曾对敦煌写本中的同类情况进行考证(《敦煌写本文献学》)。夷考其实,《吕氏春秋》所记载者原当作“候人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42005-403942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1时29分23秒 扬之水《问学记》:在文字间感悟“问学”真章...所能达到的化境,使人读来心向往之。 “卫星总设计师胡海鹰说:‘热爱是一时的,剩下的全是责任;喜悦是一刻的,剩下的全是投入。’”扬之水说:“我认同这里的后一句。其实所有的投入,都是心甘情愿。”扬之水曾任读书杂志编辑长达10年,她尽于编辑之责,问学一众“蔼然长者”,问学书海,问学于心,终得所愿,个中辛劳可见一斑。岂止《读书》十年,观之《问学记》的代序和附录可知扬之水是一生问学,在这一点上,可为读书人表率。扬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30-403791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9时49分11秒 “窈窕淑女”再探...所网站,2019年10月3日)。此外,有多位学者在安大简《诗经》读书班上强调“窈窕”当为连绵词的观点。 本文亦认同“窈窕”为连绵词。一般认为,连绵词虽然有两个音节,但只有一个语素,不能拆解。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汉书十六》中便指出:“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王国维《联绵字之研究》称:“联绵字,合二字以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因此,前面提到的扬雄、王肃等人将“窈”“窕”分而释之的说法难以成立。连绵...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2/c442005-401636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8时37分59秒 虫,也曾风光过...腾崇拜有关。 写到这里,就想到近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 《说文解字》说:“禹:虫也。”段玉裁注:“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意。”顾颉刚先生可能受其启发,写了一篇《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载于1923年《读书杂志》第9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一册)。该文认为,禹的形象与九鼎有关,禹可能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此文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 大禹治水的传说家喻户晓,禹是伟大的圣王已成古今共识。顾颉刚现在竟然说禹是动物,...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9/c419926-401550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9日16时52分6秒 虫,也曾风光过...腾崇拜有关。 写到这里,就想到近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 《说文解字》说:“禹:虫也。”段玉裁注:“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意。”顾颉刚先生可能受其启发,写了一篇《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载于1923年《读书杂志》第9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一册)。该文认为,禹的形象与九鼎有关,禹可能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此文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 大禹治水的传说家喻户晓,禹是伟大的圣王已成古今共识。顾颉刚现在竟然说禹是动物,...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9/c442005-401551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9日8时17分0秒 《沉香吻雨声声落:重访张爱玲》...《人民日报》《香港作家》《大公报》《中华日报》《中国时报.人间副刊》《重庆晨报》等杂志报刊,著有《张爱玲的2020》《重访张爱玲》《萧红的绝世飘零》《微眼看历史》《女医夜行》等作品,其创作风格被香港《读书杂志》评为“临场感”十足的书写。
书汇#新作快读#C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6/c405064-401195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6日9时36分13秒 胡适:从“前锋”移到“后卫”?...很多成员不大认真分析文艺界的发展情况,“动不动就给人扣以胡适派或新月派的帽子,反正都是资产阶级的御用文人或走狗,一律加以蔑视或敌对。”[83]对于胡适的批判已经呈现组织化、规模化特征,左翼倾向明显的《读书杂志》《涛声》等都专门组织过对胡适的集体批判。《涛声》就公开征文,邀请全国学界同仁参加廓清胡适思想的运动,声称要将“五四运动时代的批判精神复兴起来”![84] 如果说,上述很多文章还是在与胡适进行商榷、讨...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6/c404064-4009570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6日8时16分44秒 《野草》2023年第2期|张定浩:风雨如晦...谈,说些什么都是好的,句句都能熨帖抚慰人心。这完全是一种真实体验之后才能有的独特感受。因此,云胡不夷,是既见君子之后的自然结果,同时也是既见君子的最好证明。 云胡,又据王引之《经传释词》和王念孙《读书杂志》,“云,犹如也”,“云何者,如何也”。这种解释倒是更为直接,其实和云之本义也可相通,只不过,此刻的言说首先是发生在“我”自己心里的设问与确认。既然见到君子,如何会不平静? “云胡不瘳”,毛传:“...
新作品#报刊在线#《野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2/c419934-3268496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6日8时44分33秒 时代洪流中大写的“人”——评《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誓言要“继续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到底!”年届八十先后完成了关于系统的研究《哲学系统》和关于知识论的哲学著作《记忆与意识》,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解决问题,展现了学无止境、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在致《读书杂志》主编王礼锡信中,他写道:“弟素好谈论,但极努力向上,‘以学问为学问’,不因时论攻击而见阻,亦不因世人赞誉而骄夸,誓守学者本色,誓终身牺牲于学问而不顾及其他也。”这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精神,让张...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0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1日15时33分5秒 论周扬与俄苏文学...6年版,第190—221、226—227页。 58 59 60 67周扬:《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185、190、478页。 王蒙:《想起了日丹诺夫》,《读书杂志》1995年第4期。 6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36页。 63顾骧:《晚年周扬》,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66毛泽东:《建国...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1日15时28分39秒 清代《礼记》缘何无新疏...学大”,正是描写这种赅博学风。 清中期以后吴皖之学相互沟通,学者以声音文字训诂之学,加之以校雠、考据的工作,钩稽证明汉人去古未远的经义旧说,发疑抉难屡试不爽,所谓汉学、朴学至此臻向极致,高邮王氏《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广雅疏证》《经传释词》为其巅峰之作。尔后扬州学派兴起,朴学学风发生了变化,学者以吴皖之学研治经书,往往专就一经勤事校雠、博采古义,疏通训诂、辗转证明,这就是清代朴学专经研究潮流的勃然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8/c442005-325692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8日9时11分56秒 夏承焘日记中的陈寅恪、钱锺书补说...十子著书云云,语甚怪诞可笑。近掌教清华学校。(第3册,1345-1346页) 按钱基博《清华园解题》刊于《甲寅》1926年3月第1卷第33、34、35号,前引两条分别在首尾两期,今均已收入《后东塾读书杂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81-190页)。夏承焘得悉钱氏在清华任教,又忆起其著述,有“论学喜附会”“语甚怪诞可笑”之品鉴。 人生何处不相逢。1937年,夏承焘早已执教于杭州之江大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2/c404063-325572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日9时5分30秒 江苏古籍整理中的青春力量...强。 今年40岁的邵天松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承担《研究编》中江苏文化名人传系列《王念孙、王引之传》的研究编纂工作。 王念孙,江苏高邮人,是清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等。其子王引之,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父子二人被并称为“高邮二王”。王氏父子作为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在中国的文化学术史上,特别是在语言学与文献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研究撰写《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8/c403994-3255355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8日8时14分14秒 《自由谈》杂文与鲁迅的“都会革命观”...谈两种〈鲁迅全集〉的相关注释》(《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4期)。 [23] 《张若谷笔下的郭沫若》,《橄榄月刊》第28期,1933年1月5日。 [24] 杨邨人:《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读书杂志》1933年第3卷第1期,1933年2月1日。 [25] 《所谓普罗作家联盟》,《重心旬刊》第1卷第10期,1933年12月20日。 [26] 师:《冯雪峰与文总》,《社会新闻》第3卷第22期...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1/c404064-3254894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1日8时47分48秒 黄德海:知识结构变更或衰年变法...泰戈尔作品,还包含当时流行的各类唯物史观艺术论著;新文学作品则如陈独秀、胡适、鲁迅、茅盾、废名、老舍、丁玲等人的著作;新报刊则有《大公报》、《申报》、《小说月报》、《现代》、《北斗》、《东方杂志》、《读书杂志》等。这一阅读序列,与新文学运动之后走上文学道路的人,并无显著的不同。 因为对书的热爱,文革结束之后,当大部分作家或陷入怨气冲天的回忆,或彷徨无所事的时候,孙犁却开始了一段让人心动的读书生活。孙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9/c442005-3254766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9日8时21分58秒 王璞:从歌德遗产到“时代精神”...武能:《歌德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0页。 [14]宗白华:《歌德之人生启示》,见《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胡秋原:《马克斯主义所见的歌德》,《读书杂志》第2卷第4期(1932),第40页。 [15]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第78~7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4...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3/c442005-3245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3日9时6分44秒 朱自清、夏鼐笔下的英伦饮食与中国餐馆...,就提到了一家大雅楼:“伦敦亦有几家中国饭馆,有时相率到彼处解馋。因为火腿蛋之类吃腻了,也和日本的‘米索稀漉’,一样的不感兴味,于是大雅楼南京楼之类,就常常有我们踪迹。”(敬伯《英国留学生的生活》,《读书杂志》1931年第1卷第2期)比朱自清早来的俞平伯先生,虽在伦敦待了不足半月,却屡屡提及一家中国楼中餐馆: 1920年2月22日,八时三刻(自利物浦)开车,下午二时抵伦敦。陈、吴、任三君来接,同至留英...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1/c442005-324047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1日9时5分5秒 巴金叶圣陶胡适郑振铎钱锺书等人 谈自己的第一本书...州读书报》开辟了一个专栏《我的第一本书》,很受读者和作者欢迎。主事者也热情邀我写,我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不是我的第一本书》,题目有意写得有点拗口,因为故事本身就比较曲折。后来该拙文又为京城一本著名的读书杂志发表。让作者自己来谈“我的第一本书”,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不过,七十多年前上海的《大公报》上,就有过这一创意了。而且,该报同时还请作者谈了“我的下一本书”。 1947年12月11日,上海《大公报》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4/c404063-3235843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4日7时27分35秒 三地交融互鉴 书香飘逸大湾区读书志:香港内地《读书杂志》主编高端对话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深港澳共读嘉年华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2021年4月,澳门春季书展书韵飘香。新华社发 【大湾观察】 自古以来,粤港澳三地历史同源、人文相亲,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着诸多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过往。近年来,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粤港澳的文化交融也越来越深入,例如在深圳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11/c403994-3232832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11日8时0分56秒 重读《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如何参与文本建构?...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6]由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1933年和1934年瞿秋白翻译了恩格斯的《致哈克奈思女士的信》和《致敏·考茨基的信》,刊发在同年的《读书杂志》和《译文》上,将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引进国内;后经胡风、周扬、李希凡、茅盾、李南桌、蔡仪、何其芳等人关于“典型”“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真实”等概念的讨论和阐释,阶级...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7/c419384-3226550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7日8时31分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