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75 篇有关 说唱文学 的页面,用时 0.13秒.

第1页  共9页

新文学如何发明“古典”——以“整理国故”为视角

   ...,但讲演文学却是时时被当作精神上的主要的食粮的。许许多多的旧式的出赁的读物,其中,几全为讲唱文学的作品。这是真正的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一种民间的读物,是真正的被妇孺老少所深爱看的作品。”与前三类相比,说唱文学代表口头形式的俗文学(戏曲亦通过演唱的方式得以呈现,但考察戏曲文学则要离不开剧本,仍属于书面形式)。可以说,郑振铎对讲唱文学类型的关注和确立,拓展了俗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突出了俗文学的民间性。说唱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63-404461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0分15秒 从文化源流看哪吒故事缘何火爆“出圈”

   ...中土之后的哪吒形象,随历史时代变迁而演化,不断被赋予中土色彩。在宗教领域中,他由佛教护法天神,演变为禅宗公案中的舍身孝子和道教中的神仙道童;在文学领域中则化身为杂剧中的勇武神将、神魔小说中的叛逆灵珠、说唱文学中的顽劣童子;在当代各种文艺形式中,又以少年英雄等形象出现。经过本土化的转变,哪吒这一形象更加适应我国国情。在禅宗文学中,深化细化了哪吒“析骨剔肉”还报父母之恩的情结。元明两代哪吒的故事随着戏曲、小说...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7521-404265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47分19秒 编选文学选本应持什么样的标准

   ...级单元(韵律词、韵律短语和语调短语)等等。基于此,牧民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诗性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产生了诸多即兴诗人和民间艺人,并常用说唱方式讲述故事和事件,口传文学得以长盛不衰。后来的小说叙述继承说唱文学传统的同时,也发挥蒙古语的韵律性特征,在单句或者复合句内采用押韵、对仗、韵律层级单元等多种手段构造韵律美和节奏感,增强了小说语言的抒情性、韵律性和节奏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和关怀下...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4/c404101-403534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4日9时8分0秒 明代书目著录小说的新变与意义

   ...,往往突出是否含有裨益政教与人伦道德的成分,呈现出别样旨趣。 明代书目著录通俗小说的批评策略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通俗小说在明季的兴起与传播,首先得益于宣德、正统时期对杂剧、戏曲等说唱文学与“稗官小说”的思想“松绑”。明代中后期的藏书家及书目编纂者渐渐购买、收藏、阅读、探究通俗小说,不仅推动当时人强调小说的“辅正史”立意,且认为小说应隐含“润色附史之文”以“传奇”的倾向。这使得明代书目...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42005-403229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8时31分40秒 明代书目著录小说的新变与意义

   ...,往往突出是否含有裨益政教与人伦道德的成分,呈现出别样旨趣。 明代书目著录通俗小说的批评策略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通俗小说在明季的兴起与传播,首先得益于宣德、正统时期对杂剧、戏曲等说唱文学与“稗官小说”的思想“松绑”。明代中后期的藏书家及书目编纂者渐渐购买、收藏、阅读、探究通俗小说,不仅推动当时人强调小说的“辅正史”立意,且认为小说应隐含“润色附史之文”以“传奇”的倾向。这使得明代书目...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0/c442005-403172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0日16时15分16秒 漫谈八戒形象之变

   ...悟空》,重启传统文化基因,八戒回归“黑猪”形象。 《黑神话·悟空》中八戒的感情线,融合借鉴了电视剧《西游记》(1986)和电影《大话西游》的优长,又有所创新。在外形塑造上回归了中国《西游记》小说原文、说唱文学及壁画和绣像中黑猪的传统。《黑神话·悟空》站在本土资源基础上,挖掘中国神话体系,文化出海,风靡世界。 《黑神话·悟空》除了主体情节外,还采用了很多传统文化因素,引发我们的文化共鸣。音乐采用《云宫迅音》...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30/c442005-403093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30日8时31分24秒 《西游记》之前的孙悟空

   ...至少应该是取经故事中唐僧随行的妖猴或神猴。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锁定到一个角色身上,他就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 孙悟空是白衣秀才打扮?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于南宋时期,所谓诗话是当时的一种说唱文学,其中就提到,玄奘一行六人向西天取经,一位白衣秀才从东边赶来,他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前来帮助玄奘西天取经,玄奘称其为猴行者。之后猴行者作法,带领一行七人到达毗沙门天王宫中做客...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9/c442005-403089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9日15时35分42秒 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学术史意义

   ...20年代,郑振铎旅居欧洲,在各大博物馆中见到了很多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特别是敦煌千佛洞所藏的俗文学写本,给他以极大震撼,深刻影响到他的文学史观。此后他积极投身俗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纂出版了多部戏曲和说唱文学目录,这些资料为他日后的俗文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 对郑振铎的“俗文学”观产生最大影响的学者是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 胡适采用二元对立的方法把中国文学分为“古文”和“白话”两类,认为前者代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63-402602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6时34分6秒 曲艺应坚守“无书不益人”

   ...作为一句凸显本质的艺谚艺诀,被一代代曲艺人口口相传。 中国艺术的美学价值,是审美功能与教化功能的协调统一。从事曲艺艺术创作、表演、理论,要在不违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展示曲艺艺术的独有魅力。作为中国说唱文学或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悬念、冲突、烘托、对比、节奏变化等进行思想表达、形象塑造,是曲艺创作惯用的技巧与功夫。曲艺包括鼓曲、唱曲等多个曲种形式,它们虽是抒情、赞美的“诗情画意”,却依然富有委婉、...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3/c419389-402089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日7时44分40秒 《西游记》“瞌睡虫”小考

   ... 从《正法念处经》里的嗜睡虫,到《西游记》中的瞌睡虫,中间还缺乏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使人致睡的神力。而这种神力,在敦煌变文《八相变》里“瞌睡神”身上已经具备了。 三 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隋唐以来民间说唱文学的底本。“寺院僧徒讲经说法时,有意借助佛教文学中故事性譬喻性的题材,以宣教辅教,示现化导,这一方式导致了唐五代时期俗讲变文的产生。”[10]其“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5/c442005-401892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5日9时31分6秒 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从关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到推动《复兴文库》、《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建设……他要求在守正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他倡导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推动媒体融合,身体力行做国际传播话语转换。他对神话、史诗、说唱文学、说书、山歌、地方戏等民间文化艺术倾注极大热情,鼓励当代青年小说家、诗人、画家等创新,支持国产科幻电影突破。他还提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把“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让田园风光和诗意...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1/c403991-401713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日22时54分6秒 中华文明视野中的文学演进

   ...华民族构成的角度,考察中国文学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无论是文学审美风尚的总体风貌,还是文学作品的个性特征,都包含了不同时代各民族的重要元素。《诗经》汉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说唱文学、雕塑壁画、歌舞音乐等“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又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敕勒歌》、《木兰辞》、《格萨尔王...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3/c419351-4014533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4日7时33分44秒 “新声”与“怀古”——晚清“诗界革命”中的少年意气

   ...诗话》,《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6册,第4460、4457页。 [74]杨度:《湖南少年歌》,见《饮冰室诗话》,《饮冰室合集·文集》,第4433~4436页。 [75]杨度:《黄河》,《晚晴文学丛钞·说唱文学卷》上册,阿英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页。 [76]曾志忞:《告诗人——〈教育唱歌集〉序》,《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张静蔚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6/c404063-400434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7日9时27分33秒 铁凝:在李季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边的身影自然而然地重叠在一起——为人民写作、为时代放歌的诗人是永远年轻的。在创作石油诗同时,李季还出版了《幸福的钥匙》《西苑诗草》等短诗集,创作出了《杨高传》《李贡来了》《向昆仑》等叙事长诗。中国的说唱文学传统绵延千载,李季进一步将其与民歌、古典诗词和新诗熔铸一炉,推动中国新诗在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李季同志是党的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优秀组织者、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长江...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7/c403993-3253511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7日13时27分41秒 李季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

   ...》,从五湖四海奔赴大西北,甘当中国的石油拓荒者,将青春奉献给社会主义事业。在创作石油诗的同时,李季还出版了《幸福的钥匙》《西苑诗草》等短诗集,创作出了《杨高传》《李贡来了》《向昆仑》等叙事长诗。中国的说唱文学传统绵延千载,李季进一步将其与民歌、古典诗词和新诗熔铸一炉,推动中国新诗在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铁凝指出,李季同志是党的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优秀组织者、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6/c403993-3253448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6日20时10分16秒 大运河“塑造”流光溢彩文学

   ...与最佳刊本为金陵世德堂刊《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即刻于南京。 夜航船和包舱诞生 从《儒林外史》还原明清大江南地区的交通状况 在“中国文学与运河”研究中,专家深入多个领域,包括运河戏曲、说唱文学、邸报与运河传播、猪八戒的名号衍变等;涉及作品,既有已被大众熟知的《红楼梦》《水浒传》《醒世姻缘传》等,也有尚待进一步发掘的清代小说《金钟传》《乐全诗集》等。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儒林外史》,则频频被提...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9/c403994-3250628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9日8时19分44秒 共襄运河之光,专家齐聚南京研讨“中国文学与运河”

   ...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永斌主持,萧相恺、范金民、赵建忠等作主题发言,另有二十多位专家分两场进行大会发言,贡献各自的真知灼见。从现场发言来看,专家将研究深入多个领域,包括运河戏曲、说唱文学、邸报与运河传播、猪八戒的名号衍变等;涉及作品,既有已被大众熟知的《红楼梦》《水浒传》《醒世姻缘传》等,也有尚待进一步发掘的清代小说《金钟传》《乐全诗集》等。 比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范金民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9/c403994-3249790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9日8时21分56秒 文献中的科举与明清社会生活

   ...上读刘海峰教授的《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服膺于他的论点和论述。科举考试“具有智力测验的性质,而八股文与试帖诗也具有特定的测验功用”,诚哉是言也。 科举与歌仔册 我是闽台歌仔册(闽、台两地一种说唱文学的文本)的热心读者,又极喜欢阅读科举史,尤其倾心于刘海峰、郭培贵、毛晓阳诸教授的相关著述。今年1月5日,我到广州中山大学参加黄仕忠、潘培忠教授主持的“闽台歌仔册研究工作坊”,席间得了潘培忠教授编校、黄...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8/c442005-3241062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8日7时17分40秒 戏剧性和抒情性问题:小说叙述的两个向度

   ...年,到了元代才比较成熟。这没有办法,是由我们的小农社会形态所决定的,因为一直缺少希腊式的城邦文化,戏剧这种大型的舞台艺术,尤其需要城市消费人群的支持。直到中古以后,中国的城市社会才慢慢发育起来,先有了说唱文学(宋代出现了“说话”,其“表演”属性,可以认为是戏剧的雏形),戏剧艺术的发育才成为可能。 但毫无疑问,小说是在戏剧繁荣之后才兴盛起来的。在古希腊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为什么明代出现了小说的繁盛?...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5/c404033-3236687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5日8时42分12秒 透过赵树理感知“今日中国”

   ...超越。竹内好进而认为,赵树理的作品“如果仔细咀嚼,就会感到的确是作家艺术成功之所在,稍加夸张的话,可以说其结构的严谨甚至到了增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小野忍则指出,赵树理的小说“承继、发展了中国说唱文学的传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或许可以说,这位作家的最大业绩,就是创造出了这种表现形式。”他所说的“独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主题的明确化、描写的单纯化、采用民间故事的形式”等创作手法。即使是受冷...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10/c431803-3234896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0日8时1分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