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0 篇有关 语言异化 的页面,用时 0.086秒.

第1页  共1页

“浮躁”及其限度——以1990年代陈晓明学术精神为中心

   ...蒙”的情绪,以及精神安顿的可能。陈晓明无不想从形式实验中,抓住形式注定难以包蕴的历史—现实和身心实感。“我坚持认为,我们时代的‘晚生代’终究是从自己生存的文明现实中体悟到特殊的记忆形式,并且以此表达对语言异化和历史困厄的反抗。那些多元化的决定作用最终要依靠深刻的生命本体力量来实现。”15但坚持随着“先锋派”的失败而失败。明知失败的失败,凸显出陈晓明于“浮躁”的的跨越中,“无边的挑战”的决心。 《无边的挑战...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32分14秒 蔡家园:日常叙事中的美学新变与精神建构

   ...锁、回归自然时,它们竟然拒绝自由,仍愿留在人类社会享受“美好”生活。难道只有猴的“劣根性”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吗?这则寓言式的小说因其批判色彩,超越了庸常生活。《会见日》里的“吹牛者”安尔恕是一个被语言异化的人。他因一次偶然的演讲而感受到话语权力带来的极度快感,随后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迷恋语言权力,操弄语言权力,就像吸毒一样上瘾。为了“二进宫”获得权力满足,他竟在公众场合复吸。可是,等待他的却是警方的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9/c404030-3258919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9日10时18分13秒 姚晓雷:捍卫现代汉语的理性基石

   ...知识’,当然要查证一些,让里面的人可以说嘴,不至太离谱,因生活经验限制,其实还是匮乏。”这恰恰说明她的此类创作材料并非建立在对表现对象的熟悉和感悟基础上,而是一种夹生饭式的随手拾来。这实际上暴露了此类语言异化的本质:新时期之初登上文坛的作家,在经历数十年的连续写作之后,其本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已经无法像过去一样为创作输送原创性支撑;被持续开拓出来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接纳能力是那样发达,却找不到可以供其驰骋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1/c404034-3185777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1日8时32分52秒 王威廉:给增殖的现实放置意义

   ...,否则便是没有生命的僵死之物。作家的声音,便是生命融进语言的踪迹。语言创造了主体,主体借助语言又在创造着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可避免也改变了主体,主体与语言在彼此异化着对方。语言的艺术,便是主体对语言异化的搏斗。何为准确?便是要驯服语言,使语言准确对应于主体的存在状况。作家的声音越独特、越清晰、越迷人,便是语言被生命驯化得越到位。 越是经验同质化的时代,越是需要鲜明的音色。小说的表层似乎是在复制经...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31/c404033-3111321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31日8时57分0秒 张柠:记录“80后”的精神成长

   ...对外界有好奇心。因此我写到了他到草原采访、到农村体验生活、到工人夜校给工友补习等很多象牙塔之外的生活。” 知识分子写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往往希望借助人物表达看法,发表议论,而处理不好则会造成小说语言异化成学术语言,让读者“出戏”,影响阅读体验。“为什么有人把评论家写小说当作贬义词?原因就在于观念先行、议论太多,人物和作者是两张皮、一张嘴,人物成了作者的传声筒”,张柠说,“鲁迅的《呐喊》《彷徨》,杨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01/c403994-3106085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1日7时18分3秒 九成受访者会使用网络流行语

   ...长一段话的,用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了。另外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某些流行词就代表一个特定的意思,这样说会更加明确。” “使用流行语就是为了好玩,大家对于一些词语会心照不宣地笑一下。”丁歆觉得,网络语言会让语言异化,“我们会把一些传统词语进行解构,重新放到现在的聊天环境下,本质上来说是污染了汉语原本的语义的,但这可能也是流行文化的意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21/c403994-3098693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21日7时59分38秒 先锋文学的终结与最后的人——重读《花腔》

   ...,李洱认同对于“纯文学”的反思,认为文学与现实应当构成有效的关系。 如同陈晓明对于先锋文学的论断,“我坚持认为,我们时代的‘晚生代’终究是从自己生存的文明现实中体悟到特殊的记忆形式,并且以此表达对语言异化和历史困厄的反抗。”[22]只有将《花腔》回置于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才能透过历史的“花腔”,听见历史的声音。《花腔》不是“空心洋葱”,这部作品是有中心的,处在历史风暴中的主人公葛任,维系着所有的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17/c404030-3056084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17日8时44分47秒 王威廉:小说家的声音

   ...使用中改变着语言的状态与性质。作家的声音,便是生命融进语言的踪迹。语言创造了主体,主体借助语言又在创造着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可避免也改变了主体,主体与语言在彼此异化着对方。语言的艺术,便是主体对语言异化的搏斗。何为准确?便是要驯服语言,使语言准确对应于主体的存在状况。作家的声音越独特、越清晰、越迷人,便是语言被生命驯化得越到位。 为什么小说家的声音格外迷人?因为小说的虚构性,因为小说叙述的转化与...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6/c404033-2863926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16日8时56分3秒 小说家的声音

   ...使用中改变着语言的状态与性质。作家的声音,便是生命融进语言的踪迹。语言创造了主体,主体借助语言又在创造着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可避免也改变了主体,主体与语言在彼此异化着对方。语言的艺术,便是主体对语言异化的搏斗。何为准确?便是要驯服语言,使语言准确对应于主体的存在状况。作家的声音越独特、越清晰、越迷人,便是语言被生命驯化得越到位。 为什么小说家的声音格外迷人?因为小说的虚构性,因为小说叙述的转化与...

报刊#文艺报#第二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5/c405170-2863523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15日7时2分46秒 分裂的语言与畸变的社会──《中国一九五七》的语言学解析

   ...国一九五七》中,几乎所有的犯人们在公共场所都说着一种毫无意义或者和自己意愿完全相反的话。语言被抽离了所有生命、社会的真实内容而变成一具干瘪的僵尸。语言变成一根绳索甚至把自己捆绑致死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语言异化的背后是人性的异化、社会的畸变。  细读《中国一九五七》,我们将会发现,对语言的独特理解与把握不仅开拓、形成了文本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而且,语言本身(而不是通常的情节)成为编织文本结构的最重要手段。...

作家库#相关文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1-19/41580.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9日15时0分0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