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12 篇有关 诗赋 的页面,用时 0.226秒.

第1页  共56页

还原苏东坡“不安分的文学创造力”

   ...忆年轻气盛时“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气魄,而当下又是无法实现雄心壮志的挫折感。 那么,苏东坡如何过完如此浩瀚的一生?现代人是否能从中获得人生解答?艾朗诺说:“去更多地阅读他的作品吧,他青年时期大量写作诗赋,入狱后又将文学创作精力转向不太传统、不怎么有名气的体裁,如散文、题跋、杂记等,他不断地成长和拓展,不断地从生命体验中迸发出他不安分的文学创造力。理解他,只有更广泛地阅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03994-404527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10分7秒 沈约与谢灵运的文学联系

   ...诗的过渡。“永明体”的理论强调“平上去入”四声,要求规避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的“八病”,追求声律之美,它的出现为唐代格律诗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三、以沈约对谢灵运诗赋文体的学习、继承与发展论。首先是诗歌。以谢灵运、颜延年为代表的“元嘉体”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意象深远、语言简练、形式多样的特点,取代了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为代表的辞藻华丽、偏重技巧、追求形式、笔力...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42005-404521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9时33分46秒 短视频与文学的关系不是“敌人”是“伙伴”

   ...却通过人物的应对方式、在各种关系里的缠绕、内心的独白,更为立体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呈现内心深处的灰色地带。颜歌在《平乐县志》就成功塑造了县志办主任傅祺红这一角色,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官员,喜欢阅读、懂一些诗赋,性格有着理想主义的一面,工作上也认真负责,但他也有着迂腐不通人情的一面,更有着文人狡猾的一面,关键时刻为了上位也会出卖别人。作为县政府第一笔杆子,他懂得粉饰太平,有家庭暴力的前科,对外却展现出一副关...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33-404477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58分27秒 魏晋注体的辞章化

   ...注书之异。魏晋注体之新变可概括为注体的辞章化,具体表现为注文的骈俪藻饰、注可离经独立表意、注文常解散论体借注立论。 从质朴平实到丽辞溢目 “注者主解”,注文多以平实畅达为要。骈文丽辞乃辞章之巧,所谓“诗赋欲丽”。魏晋以降,骈风渐兴,注体亦沾染时风,呈现骈俪藻饰之倾向。 注体的骈俪化可追溯至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中的韵语注,魏晋以后渐趋普遍。如曹魏大儒王肃注《诗·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曰:“草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42005-404401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8时42分22秒 南北分野的文学地理学与审美的文化记忆

   ...是以当朝政权政体为中心的政治地理概念:南北之分意味着激烈的侵掳征战,江山易主;或仓皇北顾,尸骨横陈;或壮岁旌旗,汉箭朝飞。文臣武将,学人士子,赋予南北分野浓重的忠勇之志,家国情怀。自南北朝以来,无数的诗赋词章抒写了南渡北归的情怀。或许是中国文脉内在传承异常紧密,以至于能直接以语言的句法字词来衔接。这种记忆是双重的,既是文学传承的语言记忆形式,又是家国情怀的情感记忆方式。 直至现代,1946年,西南联大...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19351-404355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4分20秒 文章学研究与新文科建设

   ...等十一种体裁的文章“类聚区分”,指出各类体式的性质与源流,文体意识与理论思维倾向明显。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宋代“文话”的出现,助力文章学进一步发展。真德秀《文章正宗》“义例精密”,分辞命、议论、叙事、诗赋四类,每类又以小序说明文体缘起与功用特点,体现出文章学的专业性。明代吴纳《文章辨体》探讨制作旨意而辨析精确,徐氏《文体明辨》“文各标其体、体各归其类”,都是影响深广的文章学著作。清代是文章学的繁荣兴盛...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42005-404310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21分37秒 词开物象 意兴山河——读陶武先的赋作

   ...铺叙,是物与我互相观照中的铺叙,让所有的抒情与议论被铺叙的海浪所轹压。或者说,那种特有的句式与修辞在理想的叙写中最终平息于一种节奏和韵律之中,让美感得以释放。陶武先的赋作与当代许多优秀赋作一样,是古典诗赋在今天的镜像,或许这种古代文体在时间隧道中的穿越,让人们能够找回些许本源意义上的朴素与诗意,让物象与河山在修辞中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系《中华辞赋》杂志总编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4030-404273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9时35分54秒 “诗话浙江”丛书漫谈:感受江南无穷魅力

   ...情怀,增进地方建设。 唐人元稹有“天下风光数会稽”之句,引申说天下山水数浙江,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以全景式的鸟瞰写出天台山之俊奇雄秀,王羲之约集家人朋友高会兰亭,借山水寄慨,是越中诗赋写山水之杰作。广泛游历,寄情山水,留下众多诗篇的刘宋大诗人谢灵运,以诗作为山水赋予了灵魂。本套丛书中杭州、绍兴、台州、温州、丽水、金华诸册,皆收有谢诗,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之绚烂,“白云抱幽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2/c404030-40423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2日8时24分58秒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杜甫的酸菜

   ...了要写诗捧场,权贵们大都也就图个乐子。 自武周时起,朝廷便设置了一种名叫“铜匦”的铜制小箱子,用来接纳天下表疏,百姓可将自己的主张或提议投入对应匦中。其中的“延恩匦”还接纳自荐文书,读书人可以将自己的诗赋投入匦中,如果诗赋足够出色,经“匦使”审阅后,有机会呈到天子案前。 天宝九年冬天,杜甫听闻天子明年正月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于是,他通过延恩匦献上了《三大礼赋》,还在赋前附上了一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42005-404204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8时27分25秒 一个人的文学史——读陈引驰《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轴心时代”理论的提法提出了“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全书详写了三个轴心时代——先秦时代、唐宋之际、近现代之际,将文学史的脉络或趋势一一展现,呼应了书名“文脉的演进”。如文学对音乐的脱离、诗赋地位的消长、宋诗对唐诗的趋附与逆反、宋文对唐文的承传、清代桐城派作为古文运动最后的硕果、现代白话文对翻译的吸收、小说从文体边缘走向中心,这些重大的趋变抽丝剥茧般揭示出来,让读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30-404199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9时9分25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12期|叶端:深秋草木(节选)

   ...以《我与地坛》《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为范本解读的那样,它们过于端庄,过于理所当然。那是真实的风景,还是一种基于艺术世界的水中幻象? 人们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意识改造花园的?这或许与历史悠久的诗赋传统有关,什么含蓄委婉地表现忧虑和愁思啊,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和认识啊,对家国命运的关怀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是小说却不是这么回事。它可以容纳的东西太多,可以描绘的风景太...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18925-404008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8时41分48秒 李庆西:《列异传》小笺

   ...吴事况。 “钩沉本”《列异传》仅五十则,时间不合辙的就有十余者,难怪有人质疑此书是否曹丕所作。所以,《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列异传》均作“张华撰”。张华(232-300)是魏晋官员、诗赋家,其出生时文帝已崩,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张华有淹博之名,号称“博物洽闻,世无与比”,而且“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晋书》本传),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讲述神怪异说的《博物志》。将《列异传》列于张华名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42005-404040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9时43分51秒 流光溢彩 太平有象

   ...悦与温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记述灯会景象 中国灯彩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相传秦代宫廷中已经有华丽的彩灯;至汉代,民间百姓有上元夜(农历正月十五)燃灯祭祀太乙的风俗。 古人常以诗赋记载其见闻。关于灯彩,从南北朝梁简文帝的《列灯赋》可见一斑:“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盛开。草含春而色动,云飞采以而轻来。南油俱满,西漆争然。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极具特色地呈现了孟...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19391-403991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8时47分17秒 王昌龄 大唐豪侠爱吃鱼

   ...横捎意气归。” 王昌龄后来去了河东(山西省西南部),因为那时圣人到那儿出巡。他想找机会向朝廷献诗,希望能够得到圣人赏识:“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可那该有多么难。他回到长安后,继续向名士献上过自己的诗赋。 唐朝虽采用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可那时的科考,仍深受魏晋门阀士族之风的影响,世族子弟可以凭祖辈恩德直接获取功名;寻常人家子弟,只能通过考试挤独木桥。何况考官看的,不仅是考场成绩,考生的声名、才德...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8/c442005-403975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8时45分58秒 斯文在兹:作为文学空间的书院

   ...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明代胡俨《重建白鹿洞书院记》亦云:“五老峰之下,山川环合,林谷幽邃,远人事而绝尘氛,足以怡情适兴,养性读书。”山林是潜心问学的佳境。 书院依傍山林,最宜吟咏和书写,诗赋之作由是而富。朱熹建武夷精舍于隐屏峰下,陆游《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诗云:“先生结屋绿岩边,读《易》悬知屡绝编。不用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张栻主持城南书院,有《城南杂咏二十首》。朱熹次其韵,作《...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42005-403710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1时55分33秒 以诗赋形式为历史人物立传

《数风流人物:诗说历史名人》上下两部671页,共40余万字。作者细数从西汉到清末600多位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的名人大家、帝王君主、英雄豪杰、枭雄奸佞。以诗赋形式,为个体人物立传,以审美眼光细数流年,以诗、文形式品评历史功过。时而尘埃骤起,金戈铁马;时而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对人物而言,是高度凝练化、个性化、诗词化的人物传记;对诗学而言,是审美历史天空、群星璀璨,与历史尘埃涤荡的艺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30-403686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9时27分16秒 那年江藻旧亭台

   ...魁星,希冀文运亨通。这个坐落于宣南的清幽古刹、城市山林,因文士们的频繁涉足而成为宣南独特的人文景观。有清一代,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陶然亭所在的慈悲庵北西南三面均筑有矮墙可供倚眺,古代诗赋中也几乎写满了骚客“凭栏”的清姿愁绪。据考,到过陶然亭和慈悲庵的文化名人不计其数,或吟诗作对,或挥毫泼墨,留下作品的有260多位。几乎每个到过京师的文人,诗文中均有题咏陶然亭之作。经此改造,陶然亭声名...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18-40358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8时29分4秒 立于天地生民之间

   ...,而你却感到自己一事无成。所幸你满腹经纶,对参加此次科考胜券在握。 无疑,你对自我的认知是到位的。而且,运气也好。担任此次科考的主考官乃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他极力主张科考改革,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公开申明凡善工“太学体”(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之文,一律不取;而文风质朴、内容务实之文,将获得青睐。这正中如你一般考生的心意。 欧阳修当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担任主...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8/c404018-403565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8日7时54分44秒 袁济喜:从传统诗文评到当代文艺评论

   ...上编成《汉书•艺文志》。从班固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三点:1.最早的学术分类是鉴于道术分裂而产生的,汉武帝整理图书正是从这种兴废继绝意识开始的。2.这种图书整理,也是一种学术批评的过程。3.以文学为内涵的《诗赋略》,是包含在这种学术体系之中的。《诗赋略》中寓含着文艺评论的内容,例如班固谈到诗歌的产生与功用时说:“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19351-40356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9时23分50秒 李洱、陈琛:面向未来的创意写作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贬彰为准。” 但两汉时期情况出现了变化,“文章”逐渐从“文”的概念中独立出去,人们开始把有文采的文字如诗赋、奏议、传记称作“文章”。到魏晋南北朝,以“文章”指美文,以“文学”指学术。如《三国志·魏书·刘劭传》:“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 而后又到西方的Literature概念传入...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4/c405057-403536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7时56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