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群星炳焕的唐代诗坛,李白无疑是光芒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他气挟风雷的天才诗笔与卓尔不凡的潇洒风姿,不仅在当时备受称颂,且遗响绵延至今。介绍李白、普及李白,是当代唐代文史研究学者未尝懈怠的工作。 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合作注译的《李白诗集全注全译》,正是近来一部颇具代表性的李白诗歌普及著作。该书在原注者《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海外...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42005-40466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20分27秒 盛唐之音的幽燕回响...猎,一射两虎穿。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其中或许有臆想浮夸的成分,不过也说明李白深度融入了当地生活,才可能有如此真切细腻的体察,创作出有血有肉有体温的人物写真。李白用诗笔定格了胡人闪耀在马背上的热血青春,也张扬了自我青春的光芒,衬托出大唐王朝蓬勃向上、自信无畏的青春模样。 饱满的青春不仅有驰骋疆场、纵情诗酒,也有忧国忧民、指斥时弊。李白通过深入体察当地社会独特的风土人...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42005-404632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57分53秒 中华文化的尚美本质和时代彰示...因美而解,解杜甫。杜甫“一年四行役”而至成都,“是杜甫,给蜀地独特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定下了调子。”杜甫对成都的贡献何至于此,“没有文字记录,古蜀文化的描写和阐释就有相当困难。”对于后世来说,“杜甫的诗笔也是一种可靠而生动的记录。”成都之于杜甫,也是深驻内心。“765年,严武在任上暴病而死,年仅四十岁。对于杜甫来说,现在护佑他的人不在了,只好离开成都,顺长江东下,第一站走到云安,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市云阳...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351-40463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5时53分42秒 同时有两本传记出版,这位诗人为什么值得如此纪念?...九辑,即收录了穆旦的诗集《旗》。留美之前,他的诗歌已经激起越来越多的回响,其中有热烈赞扬他的,也有对他的诗作嗤之以鼻的。不过,我们依然可以设想,若这一批评空间持续存在下去,假以时日,穆旦也能凭借这一支诗笔在民国文化界登堂入室,成为现代主义诗歌书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但正如易彬所言,“战乱时局以及残酷的政治环境很快就扼杀了这种可能”。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易彬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4-404545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50分35秒 《草原》2025年第2期|徐刚:自然笔记:湖畔徐迟...智慧”之大成者也。 五 望湖,我把望湖当作瓦尔登湖一角的缩影。湖畔徐迟不独带我走进瓦尔登湖,且走进了自然与孤独的深处。我想告诉读者一个体会:读《瓦尔登湖》并欲深入其中,要先读徐迟的《译序》。徐迟以他的诗笔以及渊博深邃,引领我们走进爱默生开辟的美国自然文学的历史——关于梭罗及其哥哥约翰的爱情故事,关于康城,关于爱默生与梭罗的情谊,关于梭罗何以走到瓦尔登湖畔。对于梭罗与瓦尔登湖,徐迟给出的注解是“没有比孤...
新作品#报刊在线#《草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8989-404454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55分43秒 柳宗元:孤舟上的精神突围...,就如敦煌壁画里那些结跏趺坐的禅僧,在荒漠风沙中保持着内心的澄明。柳宗元将禅宗“孤光自照”的境界化入诗句,让漫天飞雪都成了照见本心的明镜。 永州的山水不是轻歌曼舞的佳人,而是淬炼灵魂的试金石。柳宗元的诗笔,在宣纸上洇开的不仅是水墨,更是一代士人精神突围的轨迹。那个在冰封江面上垂钓的渔翁,就是诗人自我投射的镜像——寒江是政治寒冬的隐喻,孤舟是精神独立的宣言,而钓竿则成了丈量生命深度的标尺。 中国文人向来...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64-404460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8时57分39秒 贺敬之:永远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民诗人...望理想。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最具有当代性的特征。我认为,这种当代性,是随着历史的进阶,层累地、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当代性,是向着理想、向着人类进步的未来持续发力的当代性,是高度地浑括了历史发展大势并吐纳于诗笔之下的当代性。这就是贺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时跳舞在波峰,有时隐现于浪谷但永不会沉没的原因。贺敬之曾写过《纪念席勤逝世一百五十周》的文章(1955年5月),他在文章里曾引用席勒的预言: “这一时代对于...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04064-40416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8时17分31秒 《老子新译》里的回忆...籍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看上去总不大顺目。龙榆生先生后在一处诗注中还特别注明:“丈(龙先生称知堂为‘知翁吾丈’)对时贤改《楚辞》为今语,大不谓然。” 但我也要说一句老实话,郭沫若先生凭着他新诗人的一支诗笔,在对译中也有译得好的,比如在剧本《屈原》里的一首《橘颂》的译诗,不仅做到信与达,而且琅琅上口,雅也做到了,有些郭译的句子我至今还能够记得,脱口而出。 大约知堂更为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喜好,所以像在对译这...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19926-404124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8时20分53秒 国泰天开不老春...着蛇与鸮之间的某种幻化与结合呢? 迎新迎春 东方风来满眼春。展厅中,不少文物表达了对春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墙上,悬挂着文徵明温润秀劲的行书七律扇面:“……漫抛旧历开新历,却到衰年忆少年。潦倒不妨诗笔在,晓窗和墨写新篇。”在元日,文徵明将自作诗录写于扇画上,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表达对新年新篇章的向往。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草木萌芽的季节,因此,展厅中不少文物装饰有花鸟瓜果...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19390-404081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8时9分34秒 《星火接力》:传承红色基因的深情书写...观之,“幕前曲”与“尾声”前后呼应,起笔宏阔高远,收笔余韵不尽。 在整体结构的起承转合之外,作品每一章的开篇均以一段深具诗情的短序冠诸各节之前,起到提纲挈领、文以行远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中,自古就有“诗笔”与“史才”顾盼生辉的深厚基因,在叙事之前加以诗化的语言进行评议,再加以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往往能够起到文采与实录相互补益的功效。本书的作者很好地承继了这一文以载道、诗史合一的传统。在为烈士寻亲的旅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30-404024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9时14分6秒 在技术时代思考诞生的意义...把光明 注入我们充满风暴与黑暗的心灵。 我们高傲的嗓门只是完美的铜号, 唯有鲜红柔嫩的嘴才能发出柔和音调; 唯有它能征服,安慰,发出警告, 从口吃的儿童可以听到上帝的声音。(610) 在雨果激情澎湃的诗笔下,儿童仿佛具有隐匿的神性。这种神性以卑微柔弱的方式存在,迥异于成人世界的强横和贪婪。儿童与生俱来的对爱与被爱的需要,虽是弱者的表现和处境,却赋予他们一种独特的光彩、智慧和气息,使他们仿佛比成人更接近...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92-404021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8时25分51秒 谁可能见过完整的《红楼梦》?...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他们也喜欢吟诗写文,算是曹雪芹的挚友。敦诚写过一首《寄怀曹雪芹》: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才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其中有不少典故...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42005-404020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8时6分29秒 温州:古韵与新风交织的册页(组诗)...,绿意恣肆泼墨 在山水间尽情淋漓着诗意的蔓生 南面的淙淙溪流中,石碇步横躺,音节跳跃 金色的余晖把岩影在水中拉长 牧童与黄牛悠然了唱晚的小调 下岙村的炊烟,挽住一缕缕轻盈的思绪 石桅岩——这支绝世的诗笔 不动声色地誊写着别样的风采 一袭飞瀑,是一个潇洒的笔画 一处景致,是一个灵动的偏旁 我以敬畏之心,把石桅岩读作 一部无字的奇书 碗窑村印象 可以确信,许多年以后 青花窑里的火苗,还在继续生长 从...
新作品#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20-403994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12时31分35秒 语言艺术的废存与蜕变——读《去老万玉家》《去老万玉家》带给读者的最大惊喜首先是语言:一部用诗笔铸成的长篇叙事,却又极具情节魅力,自始至终像一把力钳抓紧读者。真正的语言艺术,一定在高密度的高妙行文中,包含无数的细节、精微机妙的智性元素,又预留出慨叹回味的疏朗空间。它既有现代汉语敏思、灵智和精准的质地,又兼具古汉语简洁清晰的意境和韵律。文中有大量的四字短语,既古朴典雅又微言大义,其艺术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更不可忽视的是它的音乐感。比起古汉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30-403895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22时30分1秒 诗人的“自反”——一个中国当代诗歌动力的谱系...道的车前子、周亚平等人还是更年轻的胡续冬、王敖、曹僧等人,诗歌的游戏性倾向在这些诗人的具体创作中均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代曾以抒情诗人形象成名的柏桦,也在中断了诗歌多年之后重拾诗笔,写作姿态也由之前的紧张开始变得更加放松,并创作出了大量富有游戏精神的作品。这种游戏性倾向为中国当代诗歌注入了特殊的活力,而这种活力更像是一种对“自反”本身的“二次自反”,也是对当代诗歌评价体系中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33-403852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9时1分35秒 2024年12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初声 2010年的眼泪 王洁文 散文 暖姐姐(外一则) 玄武 驯马人和他的老屋 刘梅花 重走西口路 李爱民 在祠堂读书的日子 杜光辉 诗笔高情 石 厉 和人一样的核桃树 李 霞 麦事 吕润霞 视野 百年胡正(下) 杨占平 专栏 中国西画摇篮:上海土山湾画馆 刘 淳 汉诗 高原与...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36741-403734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1时18分1秒 《王船山》:以传奇性打开历史叙事阀门...人服,“见心性,见气节,见境界”,是他性格中传奇性深层次的体现。 此外,作者还发挥了学者与评论家的学养优长,把可读性、诗性、生命气象熔为一炉。作者很好地借鉴了古代传奇体“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熔史才、诗笔、议论等多种文体元素于一体,书中人物角色点染上了唐传奇中刺客、游侠、豪侠的性格,与湖湘文化中“志士仁人”的精神气质恰好契合。同时区别于大多史诗型构建,作者不在意提供一个大历史的标本,而是密集地引入传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30-403815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10时45分33秒 雷锋精神的诗性表达...的特征。因为不论过去与现在,凡有代表性的先进品格和行为,本身就具有一脉相承的本质特征,而诗人萨仁图娅又恰是“嫁接”诗性力量的高手。她善于继承传统,却又绝不固守僵化;她的作品肯定是志在给今人读的,但在她诗笔移动的幻影中,也闪现着不少优秀前人的面影,在她力透纸背的诗行间,也渗透着千百年优秀诗歌传统的余韵。 “那时我曾叫你叔叔/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嵌入记忆的是你晶亮星章和灿烂笑容/摇响三月的花朵与春...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4101-403784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0时47分44秒 《山西文学》2024年第12期卷首语及目录... 初声 2010年的眼泪 王洁文 散文 暖姐姐(外一则) 玄武 驯马人和他的老屋 刘梅花 重走西口路 李爱民 在祠堂读书的日子 杜光辉 诗笔高情 石 厉 和人一样的核桃树 李 霞 麦事 吕润霞 视野 百年胡正(下) 杨占平 专栏 中国西画摇篮:上海土山湾画馆 刘 淳 汉诗 高原与...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19827-403736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15分8秒 以真启美 以美启真——华罗庚与诗词...虽有腿疾,但他始终以坚韧不拔之志克服诸般不便,迎难而上,积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国家建设,而反映以工作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诗词作品也随之丰富起来。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在川滇参与“三线建设”时丝毫不吝诗笔,每有会心即将所见所闻所感诉诸笔端,表达“一心为人民”“慷慨掷此身”(《破阵子·壮词答医师》)的豪情。其中,《酣战》诗云:“甘作螺丝钉,敢当降魔杵。休辞行彳亍,背篓攀云路。鲁阳已挥戈,酣战日正午。”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63-403733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0时4分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