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得几乎到麻木的精神际遇。事实上,《故乡》是现代乡土文学的重要起点,鲁迅是以启蒙主义视角构建了乡土文学书写传统的重要作家。当然,现代乡土文学传统也有另外的面相。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构建了平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之景。从这两个创作方向可以看到,现代文学对乡村的想象是矛盾而纠缠的:一方面,乡村是启蒙和拯救的对象;另一方面,乡村则是我们生发“乡愁”之地。这两种乡土美学共同构成了中国乡土文学书写的传统。 直至解放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5/c404030-402506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5日8时52分18秒 《家山》:文学笔法即人间态度...情节需要进行文学处理,读者也许能从这样的描写里体悟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扬卿和瑞萍结婚正值春节,我把孝亲友悌,夫妻和谐,儿孙满堂,乡亲庆贺等等都放在年俗和婚俗里细细描写,展示一幅温馨诗意的乡村伦理风俗图。逸公老儿去世,小说从老人回光返照、亲人们举哀报丧、佛事道场、乡亲们的吊唁,直写到老人灵棺抬上祖茔青松界。一场葬礼,写出了中国人庄严的生死观、血肉相连的亲人情感、乡亲眼里的盖棺定论、葬礼在乡...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2/c404032-3264873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6日16时38分11秒 《野望》:传统的重量与时代的引力...凸显。三部长篇小说彼此之间形成了延续性和互补性的内在关系。《陌上》写出了一种相对封闭和静态的乡村状态,通过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呈现了“芳村”带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传统,以及这种文化传统统摄之下的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他乡》则构筑了与“芳村”遥相呼应的城市空间,以“芳村”女儿翟小梨为中介,写出了城乡两域视角下的故事。尽管故事更多落笔于翟小梨的个人生活之上,呈现当代女性在“进城叙事”中的心灵跋涉与精神成长,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1/c404030-325564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日10时9分2秒 离乡返乡的博弈与乡土文学的赓续突围...过一部乡土题材新作的分析,联系到近年来文坛如潮水般涌现的书写乡土、描绘农村的作品,可以引发诸多思考。什么是乡土书写的“中国经验”?或者更深层次地发问,究竟什么是中国的乡土?是政策化的乡村、魔幻的乡村、诗意的乡村,抑或是神话式的原乡?同一片土地,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有不同的面貌。当我们将那些社会性问题放进来考虑的时候,就会更加凸显作品的价值。杜阳林的小说深深扎根于四川的乡土,这是他的来路,也是梦开始的地方。杜阳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1/c404030-3249104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日11时27分39秒 《隐入尘烟》:尘烟里的爱情与隐没的乡土...从《老驴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到《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以在甘肃乡村成长生活的个体经验观照土地和时代变迁的视角,是李睿珺电影创作的一贯路数。而《隐入尘烟》这部新作的独特之处在于,该片试图用充满诗意的乡村日常经验与爱情故事,勾连并检视多舛的个体遭际与乡土命运。他将尘烟里的爱情与日渐隐没的乡土融合到了一起,勾画了一幅细腻动人、韵味悠长的乡土文化景观。 诗意现实主义的语言 从影像风格来看,近几年李...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0/c419388-3248021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0日8时8分35秒 罗大佺乡土散文:凛冬开出的花...”的作家,他观察、书写乡村的视角可以说是一种站在主位的“内部”视角。而其他作家在书写乡村时大多是一种处于客位的“外部”视角。他们笔下的乡村,给人的感觉还是浪漫、诗意多了一些。在罗大佺笔下,我们可以找到诗意的乡村,同时也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农村、农民。因此,罗大佺的散文不仅有浓郁的抒情性,也更加体现了基于他真实生活经验的非虚构性。 正如他在《想起农民汗与苦》中所写的那样:秋天到来,作家、诗人欢呼“收获的季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3/c404030-3238197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3日9时29分4秒 坚守中的回望、凝思与嬗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题并同时展示人性美好的的主题角度的。然而,其后的写作发生了也许是刘仁前自己都未曾料有的转化与嬗变。 在《浮城》 (“香河三部曲”之二)这里,刘仁前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过去那种诗意的乡村牧歌之上,而是将文学触角延伸到了都市题材中。在香河的背景色上,香河儿女的身影出现在了乡镇与县城,他们不再简单地重复着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务劳作,而是踏足官场与商界。从此角度可以看到,书中虽然呈现了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27/c404030-3208961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7日14时22分53秒 近年来农村“新人”形象书写的三个维度...。 客观来说,21世纪以来关于返乡者形象的书写已非常普遍,如高子路(贾平凹《高老庄》)、夏风(贾平凹《秦腔》)、吴志鹏(李佩甫《生命册》)、喜旺(陈应松《归来》)等。但是这些人物形象要么寄托创作者诗意的乡村想象,要么隐喻尖锐的“三农”社会问题,没有聚焦土地流转这样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结构的重大事件,因而不能准确地呈现新时代乡村“星移斗转的时代影像”。 每次农村土地制度发生重大变革都会促使乡村小说在题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29/c404030-3191072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29日9时15分14秒 《青青皂荚树》:守望故园乡土...,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粒种子就是一部农耕史。作者和家人一道奔波于田野,种向日葵、割麦、挖红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乐此不疲。在大人看来辛苦的农事,对作者来说却是饶有兴致的乐事,是人生的宝藏。这些宝藏是诗意的乡村记忆和难以忘却的童年经验。通过对农事劳作的书写,作者将对故乡的守望延伸为一种文化层面的精神归返。 在亲密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协作中,童年的乡土人伦承接了传统的文化底蕴:沧桑睿智的奶奶、为谋生往来城乡的...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8/c404072-3177540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8日8时51分31秒 《路过一棵开花的树》:成长的诗意与忧伤...离开乡村前往远方的城市,不断迈向更加开阔的所在,在身后留下了空空荡荡的村庄。在商品经济浪潮和人口迁徙的趋势下,乡村正在走向不可挽回的凋敝,新的秩序冲刷着旧日的美好,对此,书中充满了怅惘与叹惋之情,饱含诗意的乡村生活中,始终隐含着一丝来自于现实的淡淡忧伤。 从体裁上来讲,这部书是典型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是打破成人和儿童小说边界的特殊文学样式,它的主人公大多为青春期或青春前期的青少年,着重记述由“儿童”向“...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6/c404072-3160491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6日8时33分39秒 徐剑、一半长篇报告文学《云门向南》:新时代的“南行记”...历史知识,也体现出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感受力,更体现出作家自如驾驭各种文体的高超能力。作家走到哪里、看到哪里,都能放得开、收得住。他情有独钟地描写独特的异国情调、神秘的民族文化、壮美的大河山川和诗意的乡村古镇,但也清醒理性地把目光向着主题凝聚,把思想朝着一个方向集中。那就是反映新时代的云南经济社会状况,记录描写普通云南人在这个伟大时代的作为,云南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才是作品描写的主要内容和表现重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10/c404030-3154278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0日8时41分33秒 “迭奏”乡村——论《捎话》兼及刘亮程的创作...在驴车上,用一个个乡村故事架构起新疆的地方风物和民间传奇。新世纪以来,农村的城市化建设开始动摇乡村的根基,传统的乡村童话已然开始逐渐失去其现实性,刘亮程也发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我们一直把农村想象成诗意的乡村。我们在城市待久了,就会想到乡村去。其实我们到达不了乡村,我们一次次离开城市开车出去,到达的仅仅是农村” [1]。如何接近乡村,如何保留乡土文化一直是刘亮程创作中思考的问题。他对民族的宗教历史文化一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8/c404030-3151146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8日9时8分59秒 《梦想天空》:去乡村,遇见过去、现在和未来...灵动和最本源的诗意。在这里,生命是雀跃的也是饱满的,诗意是萦绕的也是踏实的,以深厚宽广的天地为依托,作者笔下的乡土既井然有序又蓬勃万象,自然与童心在这里相得益彰,又互为映衬。即便作为一名成人读者,书中诗意的乡村经验亦或是妙趣横生的童年经验,都会勾起我们对逝去童年和乡土生活的乌托邦式的幻想,成为对抗城市里拥挤、喧嚣的一剂良药。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并不是靠法律或制度运行的,而是依赖于乡贤和家族的治理,传统和...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11/c404072-3144774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11日8时40分30秒 《梦想天空》:诗性的天空与终将开花的梦想...将一连串的问题抛给后文,在情节的发展中将这些纽结点一一铺开,然后一一解绊。只是在小说中,表意多少有些坚硬的“理想”一词,被置换成了有着更多温情的“梦想”,一如本书的书名。在梦想的图景下,作者构筑了一个诗意的乡村,和以小麦一家为代表的当下乡村三代人的生存、守望,表达了对我国农村发展前景的思考和探索。 正如孩子们管蜻蜓叫“翠玉蜓”一样,“诗意”是这部小说的另一特色。一方面,阳光下的“丰依村”,给人宁静富足的...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19/c404072-3136150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19日8时35分33秒 “诗意的乡村”与“真实的乡村”如何兼顾...是封闭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作家要真实地呈现乡村世界的丰富性,注重考查城乡之间的复杂互动,并注重进行文学性的美学转化,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兼顾“诗意的乡村”与“真实的乡村”,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09/c404101-3128635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9日13时2分5秒 《胡不归》:从最微弱的可能性开始...陈的儿子陈涛回到村里安葬父亲时的经历让他对这个故乡寒彻心肺。这恐怕是所有的乡村中人对于剧变时代人心的感受,经商成功的秦胜在对老朱的诉说中感念着乡村曾有的诗意,但老朱和他都认识到这诗意在当下的虚妄。营造诗意的乡村利益格局随着时代变迁丧失了,诗意也就成了脆弱的寄托。老朱是不信的,历经商海沉浮的秦胜在捐了一条路之后也会不再相信乡情,尽管这种不相信令每一个人悲哀。 悲凉之雾中,陈涛与丁蓝的恋情是小说中的一抹亮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01/c404030-3106106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1日10时3分25秒 刘仁前同名小说改编电影《香河》首映式举行...影视转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刘仁前在首映式现场说。 初剪后,《香河》从2小时40分钟压缩到1小时50分钟,韩万峰依旧“意犹未尽”。他表示,之前看到中国很多乡村电影都是意识形态很重的,一直想做一部很诗意的乡村电影,小说《香河》全视角反映乡村,正好与其观念相符。原著吸引他的就是里下河的乡土人情和泰州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这也是让他决定将其搬上银幕的重要因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09/c403994-3021997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9日16时47分7秒 左小词《棘》:诗意流淌的乡村叙事...人的影响;映山起初被当做男孩来养,直到最后摆脱束缚,恢复女儿身,具有破茧成蝶、重获新生的意味。此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月亮(代表阴柔)、河流(代表生命)、鸟(代表飞翔)等各种意象交相呼应,构成一部繁复、诗意的乡村图景。 在结构上呈现出网状特点。《棘》的情节单元相对独立又彼此融通,形成网状结构的叙事:着重以人物心灵为中心点,同时以人物意识、心理活动为辐射线编织全作。具体到每一个章节,不乏象征性结构特点,特别...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22/c404030-3007662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22日11时49分0秒 诗意流淌的乡村叙事...人的影响;映山起初被当做男孩来养,直到最后摆脱束缚,恢复女儿身,具有破茧成蝶、重获新生的意味。此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月亮(代表阴柔)、河流(代表生命)、鸟(代表飞翔)等各种意象交相呼应,构成一部繁复、诗意的乡村图景。 在结构上呈现出网状特点。《棘》的情节单元相对独立又彼此融通,形成网状结构的叙事:着重以人物心灵为中心点,同时以人物意识、心理活动为辐射线编织全作。具体到每一个章节,不乏象征性结构特点,特别...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22/c404018-3007442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22日7时26分44秒 《白鹿原》:永恒的精神感染力...代文学最有分量的叙述, 而且乡土叙述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但具有浓郁意识形态色彩的农村题材改变了乡土叙述的路径,使乡土叙述呈现出文化贫瘠化的趋势。现代文学所开创的乡土叙 述传统,营造了一种自然的乡村、诗意的乡村和精神的乡村,而这一切均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由于现实中的中国乡村遭遇到文化贫瘠化的漫长过程,乡村叙述的 文化贫瘠化可以说是文学对现实的一种折射。但作家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应该发现乡村现实中的文化稀薄和...
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xiaoshuo/2016/2016-05-11/27197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11日10时27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