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长短交替的动态效果,营造出时光的流逝感。光影和色温的协作配合舞蹈动作和音乐渲染,使舞台画面呈现出电影中的镜头叠化效果。 借助影子剧场原理外化角色的潜意识流动,即以影子投射为主要手段来讲述故事。如评剧《祥子与虎妞》将重心放在了祥子与虎妞的婚姻爱情与悲剧结局上,突出了对虎妞这一人物性格的刻画。剧中,一场表现虎妞和祥子在卧室亲密关系的戏,就是利用灯光从二人背后投射,以二人在窗户上形成的剪影完成的。这种...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9-40471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3分23秒 舞剧《主角》等将亮相京演集团“五月演出季”...跨媒介改编创作的魅力。 此外,北京演艺集团的多部精品佳作与多台精彩演出也将一一亮相,其中既有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大麦网高分原创藏风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也有中国评剧院的新创作品《咫尺千里》和传统经典剧目《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告状》,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经典剧目《王宝钏》、讲述密云水库建设保护动人故事的《密云十姐妹》,北京曲剧《运河幻游记》等戏曲作品,还有北...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03-404696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29分48秒 万象更新滑稽戏...声日隆,而新世界的生意却一直不咸不淡。及至抗战胜利后,新世界与毗邻的中益商店、福记商店组成联合商场,仍保留了红宝剧场等一部分演出场所。据载,1944年7月初,张爱玲亦来到红宝剧场,观赏天津朱宝霞剧团的评剧《李三娘》。 随着蜜蜂滑稽剧团进驻红宝剧场,姚周兄弟的众多粉丝竞相追捧,票房扶摇直上。兄弟俩一改旧时演戏名堂繁复的“包银”制度,不求酬劳“顶薪”而求艺术“鼎新”,主动降低收入,扶持曲苑后辈,“有戏大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63-404632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52分12秒 为什么一次次重回老街...起的,和以前老院相比,看名字就能看出年代的包浆。这两个院子,都是拆除了老街原来一片低矮破旧的老房后盖起来的。里面住的人家,也和以前那些大院里不一样。乡村饭店住的都是部队干部和家属,和平饭店住的是银行和评剧院的工作人员。 从外观看,乡村饭店比和平饭店更气派,院墙是水泥拉花,大门两旁,东西两侧各有四扇和两扇西式高窗,外装铁艺栏杆,两扇对开的红色大门。关键在于大门上方,嵌有一个大大的红五角星,有棱有角,饱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30-404478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9时6分0秒 状元湖畔唱大戏... 前些日子,河北肃宁县“武垣大戏台”与肃宁第十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兵合一处,将打一家”,热闹得如同上千酒缸同时开启,半城为之沉醉。大鼓、武术戏、哈哈腔、杂技、魔术、扇舞争奇斗艳,名角、票友同台的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你方唱罢我登场。状元湖公园广场的舞台两厢装扮一新,人山人海的观者,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好声,让人心潮荡漾。 肃宁是远近知名的“戏窝子”,听戏、唱戏、敲鼓、拉琴、吹唢呐,甚至自己动手写戏词、...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6/c404018-404397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11时35分29秒 改编、转化与新释...创作中一个突出的现象。 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例,先后被改编为川剧《尘埃落定》、秦腔《白鹿原》、京剧《主角》、扬剧《推拿》等。还有根据鲁迅名篇《祝福》改编的《祥林嫂》,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被越剧、评剧、豫剧、淮剧等剧种改编搬演,近年又被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以《鲁镇》为名重新演绎。中国评剧院的优秀剧目《祥子与虎妞》改编自老舍小说《骆驼祥子》,20年来常演常新。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成功...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04004-404331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8时57分52秒 陈世旭:前辈作家素描...小乞丐走在他身边,真是说不出的悲惨。 不过,刘绍棠老师偶尔也有放松的时候。有一次,在当地文学团体一位很优雅的女士家里做客,也许是想起了长满蒲柳的大运河家乡,他向女主人介绍说:邓团长年轻时是文工团出色的评剧花旦,扮相和唱腔都极美。随即就提议“邓团长亮一嗓子”。 邓友梅老师猝不及防,不便推脱,涨红了黧黑的脸,捏着小嗓子唱了一段,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唱得真是好。只是与他唐装里的壮实身体颇不相称,多少有点滑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04063-404305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11时50分57秒 新乡土叙事注重时代内涵和审美表达...创作的方式寻找地方文化的“胎记”。他认为文化“胎记”决定着人们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甚至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语言的表达方式。沿着文化“胎记”这条曲径,能够将人引向生活的深处。在他的长篇小说《热雪》中,评剧艺术的振兴被推重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醒目标志。他在具体的叙事当中,充分吸收评剧这一地方戏曲艺术的文化特色,将之转化为婉转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营造出新乡土叙事的独特叙事魅力。“纵横交错,触类旁通,...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4030-404273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9时22分25秒 《四川文学》2025年第2期 | 刘亚荣:蹚过1986年那条河...在对象的选择上也很谨慎。彼时,我暗恋着一个人呢,他正在大学苦读。所谓暗恋,止于喜欢,二三十年都没联系。 那个被我暗恋的人是远房亲戚,与我年龄相仿,按辈分我叫他表舅。小时候我们一起看连环画,听小白玉霜的评剧,一起听广播——关于女排的广播,郎平、梁燕就是从那时候跳到我脑海。表舅小学跳级,而后从县中考入当时的国内某十大重点名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客观上说,我和他中间隔着一道不容逾越的天河。可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呢。...
新作品#报刊在线#《四川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24967-404225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8时44分28秒 新乡土叙事注重时代内涵和审美表达...创作的方式寻找地方文化的“胎记”。他认为文化“胎记”决定着人们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甚至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语言的表达方式。沿着文化“胎记”这条曲径,能够将人引向生活的深处。在他的长篇小说《热雪》中,评剧艺术的振兴被推重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醒目标志。他在具体的叙事当中,充分吸收评剧这一地方戏曲艺术的文化特色,将之转化为婉转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营造出新乡土叙事的独特叙事魅力。“纵横交错,触类旁通,...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4033-404263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8时36分1秒 “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大系”首发...目“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总结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四部图书,分别是罗周著《星月为灯——我的编剧艺术》(上下册),张曼君著《边走边说——张曼君导演艺术》(上下册),曾昭娟著《真与美的追求——曾昭娟评剧旦角表演艺术》,杨耐著、李继宗示范《匠史留影——北方李氏盔头制作技艺》。这些作者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导演创作、剧本创作、剧种表演、舞台美术创作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对舞台艺术发展作出切...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03-404196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8时19分6秒 2024,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还有浪漫的诗意。话剧《背碑人》《狗儿爷涅槃》《风云无边》《阮玲玉》等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他的创作富有生活的厚重积淀,还有对普通人的悲悯、对时代的理解和对中华大地的热爱。 刘锦云创作了大量话剧、秦腔、评剧剧本和中短篇小说。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即使是只言片语的人物,其后面都有强大的背景支撑。谈及对年轻人的期望,刘锦云生前谦虚地说:“我不能告诉你们要怎样,我只能跟你们说,我曾经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6分26秒 经典在当代舞台上的创造性演绎...众对老舍原作的感知,但表演仍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方旭导演的版本更偏重文学剧场中“叙述”的在场,并且用写意的表演给话剧舞台带来新鲜审美体验。方旭版《骆驼祥子》是“全男班”的表演班底,15位演员来自京剧、评剧、曲剧和曲艺的各行当,他们亮相时是作为群像的人力车夫,他们是祥子故事的偷窥者、叙述者和评论者。随着这群人从舞台斜坡的高处冲到近景,除了老、中、青三位祥子,其余车夫们当众变装,变成车行老板、穿长衫的主顾...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19389-403957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16分7秒 新年戏曲晚会在京举行...烈掌声。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京剧流派展示》以行云流水、争奇斗艳的联唱,体现了京剧艺术的枝繁叶茂。京剧《秦香莲》、昆曲《西厢记》、评剧《刘巧儿》、黄梅戏《天仙配》等选段各具韵味,带领观众从经典故事中感受优秀传统艺术的底蕴魅力。京剧《沙家浜·智斗》和《杨门女将》选段生动彰显了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京剧《皿方罍·再无别离》、《山花烂漫——...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3991-403929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8时55分58秒 《绿洲》2024年第4期|刘星元:良缘...本地方言,唱起来七分似戏,三分似歌,就算是欢快的剧情也总泛着一股子悲戚。因是小戏种,很多人就直接称呼它“小戏”,然而对本县人而言,它又是一个大戏种——本地人谈论其他戏曲,会明确指出是京剧、吕剧、越剧、评剧……唯有说到它时直接以“戏”相称。在我们县,“戏”就是它,它就是“戏”,这份偏执,就像是爱情,一旦双方看对了眼儿,谁都没资格插足。 以下依然是郇老的讲述——刚才说过,小戏的唱词几乎都是从大剧种里“偷”...
新作品#报刊在线#《绿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50424-403799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9时51分38秒 在天津,转角有好戏...邂逅·天津 街角系列”活动,在金街大铜钱广场、人民公园、世纪都会前广场、睦南公园、张园、官银号、天津人艺门前街角等点位,上演与所在点位背景、氛围相呼应的演出,如话剧《日出》《钗头凤》、京剧《西厢记》、评剧《挂画》、木偶扁担戏片段《兄弟打虎》等,让市民和游客“转角遇到艺术”,沉浸式感受天津城市文化魅力。 “文化演艺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楷夫说,这些沉浸式演出是用...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03-403807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0时18分2秒 以戏剧之美育人,以剧场之力筑梦...轻观众审美素养的培育、艺术鉴赏力的滋养,而非单纯地采取低姿态迎合之法。他们立足时代脉搏,深挖青春故事,运用创新形式,试图在舞台上下引发深度共鸣,引领年轻观众走进戏剧艺术深邃且迷人的天地,在观剧、悟剧、评剧之中,实现戏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戏剧注入奔涌不息的青春活力。 期间,一场演后谈令笔者印象深刻。彼时,深圳大学原创话剧《寂静的彼岸》演出刚落幕,一对普通母子起身发言,吸引了全场目光。得益于戏剧...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19389-403732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9时33分34秒 人民至上——浅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故事,从人的尊严、人的解放彰显了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人,是文艺的永恒的主题。实际上,党领导的先进文艺始终围绕着人的主题展开。以歌剧《小二黑结婚》、沪剧《罗汉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评剧《刘巧儿》等推动女性解放的作品为例,都指向了作为“人的整体”——人民的解放。总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的文艺创作,体现了人民革命和人性启蒙的高度统一,开启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9/c419351-403647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9时16分7秒 剧院内外“泡”出来的学问...写评论的现象。偶尔看场戏,写篇印象式点评时评,这样的剧评在宣传上也许需要,但很难做到有学术分量。作者在“跋”中说得好,“鞋不穿不烂,寇不打不散,戏不看不全”。无论是传统的京剧、昆曲、豫剧、秦腔、越剧、评剧、川剧、黄梅戏,还是当代话剧、舞剧、音乐剧、歌舞剧、儿童剧、歌剧,也包括当代的小剧场戏剧,作者都是不辞劳苦地观戏悟戏。这种和创作“双向奔赴”写出的评论,才能沿波讨源、排沙简金,由感性直观上升为理性审思...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04-403581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8分19秒 永远的“梅君”...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他深知传承乃京剧和戏曲之本,从不带门户之见,更善于因材施教。创立“程派”艺术的程砚秋、创立“张派”艺术的张君秋,“四小名旦”中的李世芳、毛世来都曾得到他的传授,而粤剧的红线女、评剧的新凤霞、川剧的陈书舫、豫剧的马金凤、汉剧的陈伯华等地方戏曲代表性艺术家也曾拜在他的门下。 70年来,国家京剧院始终将艺术传承和人才建设当成头等大事。继杜近芳、马小曼等梅兰芳先生亲传弟子之后,李胜素、...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05-403581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6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