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52 篇有关 让网络文学 的页面,用时 0.123秒.

第1页  共28页

许潇菲: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然对立之貌,其实它本身就蕴含着现代理念,包裹着疗愈心灵的巨大能量。中国传统哲学是“情”与“性”为本体地位进行博弈的道路。我们应该意识到,传承千年的乐感文化蕴含人道主义的现世关怀,和积极向上的乐观能量,让网络文学天然具备调动人情绪的娱乐、慰藉和疗愈功能,为当代文学“转换性创造”提供希望的曙光。但由于乐感文化精神深植于中华民族心理之中,稳定性过强,对各类文化环境都有极高的适应能力。因此目前人们也迫切需要对大众媒...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27-404707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9时31分5秒 年轻人读不了长篇网文了?|记者观察

   ...脉络中来观察。他谈到,短篇创作往往是呼应时代的需求而诞生,比如“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短篇网文对内容结构的精心雕琢、对现实问题的映射和高度隐喻,有力推动了网络文学内容精品化进程。短篇网文与长篇网文一同让网络文学的产业生态更加合理。 短篇网文对现实的观照和批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江秀廷便认为,长篇网文中低层次、个人的、情绪化的爽感,被短篇网文提升到人性思索、社会话题的高度,其蕴含的同情、悲悯极大提升了网络小...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23-404698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4分38秒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的现实规制与逻辑依凭

   ...践是建构评价标准的历史实践基础,那么,廓清观念资源,找到其艺术哲学支点则是它的理论逻辑。我们从网络文学观念语境出发,将可以疏瀹出支撑其评价标准建构的三大理论资源。 一是传承和借鉴中国古代文论批评资源,让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成为赓续文学传统、吸纳民族优秀文化的学术契机。网络文学肇始于数字媒介时代,但它基因有自,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濡染着千年文学传统的人文气质,流淌着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一片雪饼《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日常系”青春奇幻物语

   ...幻,也是现实生活的转喻,他们利用超能力解决了许多难题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成长的历练和觉醒,也是以特殊方式与世界对话,以想象展开治愈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此以虚写实的叙述,从内视的角度观察年轻人的情绪和生活,让网络文学的“现实感”有了新的肌理和表达。这部作品为网络文学如何更真切地呈现年轻人的精神图景提供了颇具启发的实践,为网络文学的当下性书写,提供了新的可能。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04023-404531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13时28分13秒 北乔:在评论中构建文学的生命对话

   ...而我的评论也会带有暖意”。 与此同时,北乔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网络文学领域。传统文学之外,书中还收录了10余篇网络小说评论,其中包括“准00后”网络文学作家。北乔坦言,之所以收入这些评论,最朴素的想法是让网络文学与纯文学产生对话,“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文学形态,如果缺席,文学大生态就不可能完整”。 北乔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青春性的写作”,一切有关青春的心态、情绪、表达方式,与世界相处的方法等,均在其中。这些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3994-404509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7时50分43秒 何常在《秘密关系》:以更直接的方式映照时代变迁

   ...中的人物塑造并未陷入“非黑即白”的刻板模式,而是让每个人都具备现实主义叙事的复杂性。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者”或“失败者”,每个角色的选择,都源于现实利益的诱惑与环境的复杂性。何常在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让网络文学进入一种更具现实张力的文学表达。 网络文学的精品化与全球传播 近年来,网络文学精品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从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到优秀网文的实体书出版、IP多元化传播及产业化输出,再到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4027-404428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35分14秒 AI时代,读者阅读的“公共性”何在?

   ...复杂而难以整体把握。比如,各个维度在总评之中的权重不清晰,以及内容质量、传播价值、IP潜力等维度的设置也容易让圈外人不知具体所指。但是,利用人工智能突破技术难题,使全体读者得以多维度参与和评价文学,也让网络文学平台进一步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支撑空间,这一定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尝试。 以激发引领为目标 不赋权给深度参与的VIP读者,而侧重于全体读者的日常阅读行为,是“巅峰榜”的显著特征。但由此也会导致一个疑问,...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27-404403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9时26分12秒 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

   ...将网络作家划分为五代,他认为:“第一代网络作家活跃于网络论坛,继承了印刷体文学的风格,带有浓厚的印刷体文学大家的痕迹;第二代,互联网网站兴起,网络文学自身的特色愈发显著;第三代,阅读模式再度转变,手机让网络文学进入移动阅读时代,创作体验也截然不同;第四代,全版权开发时代来临,作者对作品写完后改编成电视剧有了更多期待;之后便是第五代,作者生活在网络时代,这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网络作家通过实时互动调...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27-404363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8分41秒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及其免费时代的新变

   ...新作,却都因为收益不佳,不得不直接完结。这与日本漫画的连载机制近似——成绩好就继续连载,不好就直接“腰斩”。在网络小说的文学场中,作品不再是寄托感情的“为爱创作”,而是一件普通的投资“商品”。 大众化让网络文学扩大了它的读者范围,而正是读者范围的扩大,以及网络小说库存量的大幅度提升,让网络文学有了走向类型细分的读者基础与必要性。 (二)走向类型细分 “通俗小说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类型小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5分0秒 网络文学,新大众文学在新传媒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络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传媒时代创新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是新大众文学的重要载体,是新大众文艺的重要源头。网络文学及其为IP全产业带来的核心动能,让网络文学以新大众文学的形态在新传媒时代承载了文学艺术的使命,其意义远远大于网络文学自身。伴随网络文学内容生态进一步优化, IP改编互为增效,大众化与精品化融合发展。网络文学,成为新大众文学在新传媒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延河》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4/c460048-404187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14时41分18秒 李玮:跳出“严肃/通俗”的框架,在媒介变革的视野中审度网络文学

【编者按】新技术的应用、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以及创作方式的创新,让网络文学的形态与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动网络文学从传统模式向更广泛的文化领域迈进,从单一的阅读产品发展为全球IP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一的文本表达向更为复杂的多维文化载体转型。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为创作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更深刻地改变了网络文学的产业形态和社会功能。从起初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通俗文学形态,到如今涵盖了社会反思、文化输出、商业运作等多...

网络文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4024-404094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9时44分44秒 AI助力,中国网文加速出海

   ...3年全行业海外营收规模达43.5亿元,全行业出海作品总量约69.58万部。 中国网络文学扬帆出海,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当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文本翻译,正在突破产能和成本限制,让网络文学作品大体量、规模化走出去成为新可能。科技赋能下,全球的“催更”读者,可以更快更全面地感受中国网络文学的魅力。 降本增效优势突出 “一个中国朋友向我推荐《超级神基因》这本网络小说,但我的中文水平有限,阅...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04027-404081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7时20分3秒 2024网络文学:类型创新多样 新兴题材频出

   ...为以IP概念为核心、多业态协同发展的圈层共振模式。改编作品涵盖了都市、历史、仙侠等多个领域,在内容深度和市场广度上均展现出显著特点。特别是2024年微短剧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结合,让网络文学更贴近大众生活。 网络文学在持续破圈的同时,“网文出海”也在长足发展。自2022年有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后,2024年又有10部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网文出海”平台覆盖包括英语、印...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8/c404027-404045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8日9时6分23秒 2024中国科幻盘点

   ...余烬》《故障乌托邦》《天才俱乐部》等作品,在赛博朋克题材中展现出独特的世界观和故事架构,通过对虚拟现实、生成式AI等元素的运用,探讨了人-机伦理与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其二,“超短篇”网络科幻小说爆火则让网络文学的这个“亚类”家族拥有了更多实现想象力创造的赛道。每天读点故事、豆瓣阅读、知乎等中小平台上的现象级作品如《刺秦》《木客筑术》《凛冬》等短篇佳作,它们对青铜文明、星宿传说和文物古玩等紧密贴合“国潮文化”...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4080-403877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1时49分24秒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世界科幻的中国情怀

   ...杨与21年后的少女半夏建立联系、跨越时空携手拯救世界的故事。笔者认为,该作品拥有“心事浩茫连广宇”的中国式科幻底色,构建了具有恋地情结、迎合中国审美的地方镜像,传递了具有中国科幻新浪潮特征的回溯哲学,让网络文学真正连通了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我们生活在南京》是一部以城市南京命名的小说。南京,这样一个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地理坐标,为以星海漫游、时空穿梭、机械科技为特征的“硬核”科幻风涂上了一抹带有日常温情的人文底...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27-403942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9时8分51秒 从语词“破壁”走向文化“融通”

   ...的意义是告诉我们这是一本活在当下的词典,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一直记录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最初在《破壁书》里沉淀的这些语词本身也蕴含着网络亚文化梳理的历史。 《破壁书》的任务之一是把关键词学术化,让网络文学研究一代学者为自己立法。回顾6年前,我认为破壁是一个共同的趋向,一个次元彼此之间的破壁,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破壁,二次元青年文化进入主流文化这样一种进程似乎是可期的。但是6年过去了,面对今天的文化状况...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04027-403862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0日9时26分24秒 肖映萱:网络文学评论之困如何破解?

   ...评论网络文学年度作品的评论者,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职业的网络文学研究者,我在各种时刻感到了网络文学评论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是作品筛选的困难。 近年网络文学受众的扩张、平台的分化,让网络文学作品的商业属性前所未有地突显,与此同时足以“破圈”的现象级作品却越来越难出现,商业榜单的排行与数据流量的算法加剧了创作的同质化与读者内部的壁垒,原本一直潜隐在读者社群中的作品推荐机制渐渐丧失了公共效力...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4027-40383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9时48分43秒 影视、戏曲“二创”网文,为何火,受何困

   ...协网络文学中心、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承办的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上海研究培训中心第八期高级研修班近日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华飞文学创作基地举办。研修班尾声,一场“网络文学+”跨行业合作新生态圆桌讨论会,让网络文学作家和影视、戏剧、游戏、出版等不同行业代表坐在一起,共同探讨网络文学如何与各产业有效融合,催生全新的文化生态与合作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要具有时代性,就不得不网络化,随着技术发展,我们都要跟着版...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4027-403799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10时20分16秒 网络文学副文本的类型、功能与价值论

   ...读—写”关系的转型,将网络文学从“人人可读”引向“人人可写”,从而实现了作者身份的扩展和凸显。 结语 与传统的精英纸媒文学不同,网络文学在创作、阅读、传播的各个阶段都呈现出自身的特征。互联网的开放特征让网络文学及其副文本以难以追踪的速度传播和衍生,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文本空间,成为全民写作、自由言说的重要场域。可以说,网络文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在主文本周围存在着大量副文本信息。通过对网络文学副文本的梳理,无疑...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8/c404027-403638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10时19分1秒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网络文学繁荣发展

   ...有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同人写作变得更加容易,读者可以运用AI工具,“个性化生成”自己喜爱的情节与结局,满足个体的想象力;在AI平台上,读者可以与作品中的虚拟人物互动,开启沉浸式阅读新体验,扩展情感交流,让网络文学作品“活”起来。由此,多个“平行宇宙”陆续涌现,延长了优秀原创作品的生命周期,产生了新的美学价值,激发了大众的创作热情。 IP 开发,拓展网络文学的“周边”。网络文学作品作为底稿,改编为有声书、漫画、...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04023-403484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9时10分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