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40 篇有关 詹明信 的页面,用时 0.159秒.

第1页  共7页

一九八五年,在深圳遇见比较文学

   ...出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特色。深圳大学刚建校两年,校园崭新,一切都显得富有朝气。 讲习班的课程安排丰富,每天都有密集的讲座和学术活动。讲员则是汇聚了当时国内外比较文学界的顶尖学者,包括国际知名文学理论家詹明信(Fredric R.Jameson)、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艾德礼(A.Owen Aldridge),两岸三地及海外华裔比较文学名家叶维廉、乐黛云、袁鹤翔、胡经之、黄维梁、黄德伟等,可以说群星荟萃。...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63-404657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18时34分31秒 有意味的形式:先锋小说与1980年代文学思想转型

   ...期。 18 吴亮:《马原的叙事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19 20 21 22 23 孙甘露:《访问梦境》,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3、34、35、36、41页。 24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桥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页。 25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学》1989年第5期。 26 吴亮:《我对文学不抱幻想》,《雪崩何处》,李陀,中信出版社...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5分56秒 新大众文艺何以可能?

   ...过关切公共价值、体认我可以与他人共享的感觉经验而实现的共同体想象。 小说和电影就曾经是这样一种承担着公共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但今天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是,当网络技术的“翅膀”把所有人从现实生活刮向赛博空间,詹明信(或译“詹姆逊”“杰姆逊”)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也就在新技术革命的加持下重新分割了社会时空,威廉斯和凯卢瓦意义上的大众与社会好像就此消散——大众已然转化为分众,私人似乎凌驾于公共。于是,一方面,普罗大众...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59823-404198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9时1分16秒 论新世纪以来我国抗战小说的电影改编

   ...第4期。 38 李九如:《〈邪不压正〉:密集能指、嵌套类型与威权重构》,《电影艺术》2018年第5期。 39 王一川:《离地高飞的“红小兵”导演:姜文》,《文艺争鸣》2011年第13期。 40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33页。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本期责编:钟 媛] [网络编辑:陈泽宇]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35分29秒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

   ...出——“新东北文学”现象及其期待》,《文艺报》2023年6月26日。 (16)行超:《杨庆祥:在流动中识别自我和世界》,《文艺报》2023年7月3日。 (17)〔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第497页,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8)方英:《论罗伯特·塔利的文学空间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5期。 (19)(20)梁宝星...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19351-403394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8时46分18秒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詹明信去世,享年90岁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汉名詹明信),于2024年9月22日去世,享年90岁。 詹明信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化评论,他以对当代文化趋势的分析,特别是对后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析而著称。 “几周前,他摔了一跤,正在康复,但不幸的是,他没有恢复过来。今年秋天,我报名参加审核他的美学课程,但不久前被告知,该课程已推迟到春天。至少他没有长期受苦。...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4090-403260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27分16秒 “同代人”评《青年文学》“新女性专号”:女性友谊与宽宥

   ...》大抵都可归为“科幻小说”一类,文中不断出现的诸如“基因重组”“助学机器人”等字眼似乎也在提醒读者故事发生的背景与现实并无直接关联。然而在“未来”的伪装下,小说的问题意识仍相当尖锐地直指当下,或许正如詹明信所说,对于科幻作家而言,“未来”的设定“恰恰是想要随心所欲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无论是为了暴力、爱情、怨恨、性还是别的”。 《玻璃小景》的开篇让人印象深刻:起初是一段温馨的亲子嬉戏,“樱桃树刚刚吐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04030-402553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9时38分0秒 魔幻现实与拉美孤独:重读《百年孤独》

   ...幻,没有隐喻”(“No Magic, No Metaphor”)。他在马孔多的命运中看到的是“依附理论的缩影”。前文我提到加莱亚诺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依附理论”的科普版。詹明信甚至走得更远,他注意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提到的一个细节,“1948年伟大群众领袖豪尔赫·埃列塞尔·盖坦被暗杀(这也是之后哥伦比亚长达七十年的“暴力时期”(La Violenc...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8/c404092-402183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8日8时2分17秒 国之重器的复调抒写——读丁捷的《“三”生有幸》

   ...学家陈景润独具“拨乱反正”意味的艺术再现轰然出世,成为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那么,我也由衷地祈望,《“三”生有幸》以其独特的“幸之人”闪耀于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璀璨长河之中。 注释: 1 [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2页。 2 [德]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58524-401753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6时27分5秒 “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

   ...教育出版社, 2002年。 [11]薛毅:《反抗者的文学——论鲁迅的杂文写作》,《视界》第4辑,第26-32页。 [12]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第523-528页,张旭东编,陈清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3]薛毅:《反抗者的文学——论鲁迅的杂文写作》,《视界》第4辑,第26-32页。 [14]鲁...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5/c404064-400847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5日9时22分56秒 孩子气的成长梦幻

   ...胡子的莫纳仍是那个孩子气的莫纳;未见得成熟,并且永远将是迷人而可贵地不成熟。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中译不到十五万字的小书不断赢得读者,从亨利·米勒、萨特、波伏娃、拉威尔、凯鲁亚克、马尔克斯、昆德拉、詹明信等艺坛名家、文化学者到广大的普通读者,都纷纷表示对它的喜爱和推崇。人们珍爱它,或者也是因为世间再也不会诞生《大莫纳》这样一本小书了。它是法国文学的珍品,是年轻的傅尼埃留给世人的礼物。 (作者为浙江大学...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7/c404092-400368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7日7时39分24秒 吴晓东与文学性——《文本的内外》的外和内

   ...很多东西,其中最有价值的观念之一就是艺术作品(包括大众文化产品)的形式本身是我们观察和思考社会条件和社会形势的一个场合。有时在这个场合人们能比在日常生活和历史的偶发事件中更贴切地考察具体的社会语境”。詹明信的这席话,原本藏在那本深奥难读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里,一旦被吴晓东征引出来讨论鲁迅小说的文体形式,讨论鲁迅的形式创造和意识形态以及世界的关系,倒反而因为有了上下文而清晰了许多;到了这本书中,放...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1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1日15时45分50秒 孙甘露:把对上海的爱隐藏在小说里

   ...别林斯基和勃兰兑斯,后来是新批评、符号学,之后就十分广泛了。当代的许多重要作家,如埃科、鲁什迪、奈保尔、卡尔维诺、桑塔格等,都有大量重要的研究性著作。至于那些专职批评家,如巴尔特、克里斯特娃、赛义德、詹明信,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或者说在这里,文学只是进入问题的角度。我不敢说我都消化了,但是这些阅读经验是很重要的。 中华读书报:能谈谈语言吗? 您的诗歌写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特质。王朔说过...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7/c405057-326805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7日10时16分44秒 阿兰-傅尼埃《大莫纳》:倾听远方或“梦土”的召唤

   ...俗信仰相近的“永无乡”(Neverland)中,使之具有恒久的梦幻意味。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中译不到15万字的小书不断赢得读者,从亨利·米勒、萨特、波伏娃、拉威尔、凯鲁亚克、马尔克斯、昆德拉、詹明信等艺坛名家、文化学者到广大的普通读者,都纷纷表示对它的喜爱和推崇。人们珍爱它,或者也是因为世间再也不会诞生《大莫纳》这样一本小书了。它是法国文学的珍品,是年轻的傅尼埃留给世人的礼物。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4/c404092-326644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4日9时7分5秒 “互联网鲁迅”:现代经典的后现代命运及其启示

   ...47。 [15] 《“专访”1936年的鲁迅:你想对“佛系青年”说什么?》,《南方周末》,2019年5月22日。 [16][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第82页。 [17][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372页。 [18] 参见[日]东浩纪:《动物化的后现代》第二章中关于“从故事消费到数据库消费”的讨论。 ...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8/c404064-3259505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8日8时19分59秒 新文科回归创造力问题——文学与科学中的具身想象

   ...乃“人学”的深意。 “具身想象”不仅是文学文本的最重要主题,也是文学解读和文学阐释最可信赖的基本方法。近十年来,国际文学研究界纷纷批判寓言式解读和“症候式”解读,反对将文本视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图解。詹明信的《政治无意识》告诉我们,文本是承载着政治观念的象征行为,1990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也将文本视为某种话语体系(比如政治哲学、法学、医学、地理学等)的对应形式。这两种文学研究方法都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研究...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2/c404033-3256455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2日8时21分27秒 李昌俊:论班宇工人题材小说中的情感与记忆

   ...的工人们,班宇为他们涂抹了一股暖色,从而在表现他们在重压下的生活时依然拼贴了温柔、诗意和浪漫的一面,也正是这些充满人性的美好因素使得关于工人的叙事不再沉重与苦涩,在活泼、轻盈的氛围中又透着坚韧。 詹明信认为,“第三世界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38。虽然詹明信这一经典理论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6/c441820-325342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7日15时42分5秒 欧阳江河:六十之后

   ...和理性之名,对文学写作施加的种种政治正确的、规则与范畴的、风格与趣味的、价值判断的重大限定,一向是胜利者的限定:写什么,怎么写,读什么,怎么读。中国作家、诗人和学者,应该不会忘记美国最重要的当代思想家詹明信的一个断言:中国小说家要想获得世界性影响,写作上只有一个选择——写寓言小说。注意,这可不是根植于西方傲慢的绝对命令,这是基于根深蒂固的现代性限定的、对中国作家的善意提醒。但是,此中暗含了对作者(中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6/c404030-3250354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6日9时11分35秒 杨庆祥:他尝试召唤、想象或建构新的写作前景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则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批判与建构并重。在杨庆祥的论述中,景观或写作景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承接着居伊•德波对景观社会、樊尚•考夫曼对“‘景观’文学”的思路,有着和马克思、詹明信等人的批判理论相似的价值立场。不管是对众多文学现象的考察,还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杨庆祥往往会在一个批判性的视野中展开。他尤其重视对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的、虚假的、平庸的写作进行批判。 比如在《2...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3/c404030-3245435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3日9时48分58秒 《红豆》:历史逻辑中的审美生产①

   ...宗璞文集》(第4卷),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12何西来:《宗璞优雅风格论》,《宗璞文学创作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13 24[美]詹明信:《拉康的想象界与符号界》,《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9、212页。 14 15 16 17宗璞:《红豆》,《宗璞文集》(第2卷...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4/c441818-3242922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4日15时35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