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95 篇有关 西方正典 的页面,用时 0.195秒.

第1页  共15页

《宋煜的诗》:用阅读和自画像完成当代生活

   ...过多种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坦率地说,宋煜诗歌的异质性并不是那么显眼。有时候,甚至给人一种“轻”的错觉。幸好,宋煜是一个有志于阅读的写作者。就像哈罗德·布鲁姆一样,像“小男孩一样专注快乐地阅读”。在《西方正典》中,布鲁姆说道:“文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教人以孤独。”宋煜从小热爱阅读,从初中就开始陆续阅读昆德拉、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这不仅被视为诗歌写作的一种文学准备,更重要的是,阅读所造就的“孤独”会让他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04030-404334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2时31分47秒 汪涌豪:文学阅读与批评,或从这里开始

   ...于自己的审美有效性。他告诉人们,艺术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意图很坦诚,就是要赋予你的时间以最高的质量,因此阅读的目的就在于“寻到更真实的自己”,从而增强和改善自己,实现“内在自我的扩展”,为此他写了著名的《西方正典》一书,通过对莎士比亚等26位伟大作家的解读,揭示经典的奥秘。 在第一篇《论经典》中,他明确表达了自己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经典观。众所周知,英文“正典”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指织工木匠使用的校准棒,后延伸...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1/c404033-40416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8时37分53秒 写作及其省思 ——向迅作品读札

   ...隔,其实远胜于此。这或许才是向迅追求挑战“有难度的写作”的核心要义。 关于互文:不断深耕、持续精进的创作追求 向迅作品的互文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他的写作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即与他所阅读的“西方正典”之间的互文性,二是他不断持续的文学创作与他已经写就的文本之间的互动性。 第一重的互文性,显示的是作者本人的阅读史或文学积累,它的本意在于同经典文本产生互动或对话。比如读《沙之书与巴比伦花园》,不难让...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101-40414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8时55分38秒 经典常谈(一)

   ...翁创造出了那么多富有个性且生动鲜活的人物,考虑到其作品丰富的原创性、思想性,以及几百年来持续不衰的影响力,西方文学史上这个最核心的位置,不留给他,还能留给谁呢? 李宏伟:正如书名所示,布鲁姆讨论的是“西方正典及其相关问题”,在这个前提下,他对莎士比亚的认定及断言难以拒绝,但作为一个中文使用者,我也无法对这一断言完全共情。至少在现阶段,我对《西游记》的兴趣要超过莎士比亚。我并不是在说,《西游记》比莎士比亚作...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5057-404010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6时34分42秒 《记忆萦回》:布鲁姆的最后一课

   ...忆、品读、玩味他喜欢的诗句。他将这些选中的诗歌按照既定的顺序排列,编成选集。书中抄录了大段原文,如同布鲁姆亲自为我们缓慢地念诵一遍。所以,这本书的准确定位应当是布鲁姆编辑的《西方正典诗歌选注》。 在《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1994)一书出版之前,布鲁姆最有名的书就是1973年出版的《影响的焦虑》,主要以精神分析、尼采、诺斯替神秘主义来讨论诗歌传统的存续、历代诗人之间的争竞和搏斗。...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92-403929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8时55分1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4年第二期入围书单

   ...沃尔科特65年作品精选,在65年的诗歌生涯中,沃尔科特始终在努力应对那些界定了他的作品与生活的主题:难以破解的身份困局;殖民主义在家乡圣卢西亚留下的痛苦遗产;信仰、爱情与自然之谜;富有盛名而问题重重的西方正典;衰老、丧友、家庭与个人记忆所带来的创伤。布罗茨基评价道,“他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他本人或‘某一世界’,而是语言中蕴藏的一种无限”。 《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 作者:[英]R.S.托马斯,...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29168-403735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52分20秒 惠特曼:塑造美国“灵魂”声音的先知诗人

   ...可争议的独创性。而含混不清的性取向与人神难分的写作视角,又让他的作品超越了某种性别和语言的界限。他太阳似的雄浑力量,尽管在他的门徒中偶有模拟,然而作为强力诗人的他实在罕有匹敌。 批评家布罗姆在其名作《西方正典》中如此评价惠特曼:“惠特曼的经典型在于他成功地永久改变了(不妨说是)美国的声音形象……爱默生自己已竭尽了全力,他也确实做得好,但他立即认识到这是他所预言过的诗人,一位文学的弥赛亚,而他自己则是为他服...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9/c404091-403647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9日9时56分8秒 都市书写的加减法——试论王宏图《无所动心》

   ...沈轶伦:《追寻与求索,散发生命的勇毅之光》,《解放日报》2023年1月28日。 7 8 王宏图、王凡:《一息尚存,谁能“无所动心”》,《现代快报》2022年12月11日。 9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6页。 10 王宏图:《关于我们这一代人》,《上海文学》1997年第11期。 11 王宏图:《躺平过兔年》,“收获”公众号,2023年1月22日。 ...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5时10分47秒 “现身说法”与“催泪叙事”——《平凡的世界》的叙事修辞批判

   ...品原文皆出自此版本,并在行文中注明了所属部分及章节。后面引文不再另作注释。 4 [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杨淑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48—56页。 5 17 [美]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40、24页。 6 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 7 鲁迅:《故事新编·序...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28分36秒 阅读是心智在天地间的一场徜徉

   ...更大的网络,从东欧到非洲,从亚洲到拉丁美洲,直至回到了他在缅因州的童年故乡,最终在他现在的定居地纽约完成了这趟文学的壮游。 16个地区、80本书构成了丹穆若什的“行程单”。不同于哈罗德·布鲁姆开出的“西方正典”书单,丹穆若什绘制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学”版图。这里既有但丁、狄更斯、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等耳熟能详的巨匠名作,也有古埃及的情诗,玛雅人的创世之书,还有被西班牙征服者蹂躏后幸存的阿兹特...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4/c404092-402983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8时31分44秒 文学的地域指向意味着什么?

   ...中的乡土人物各不相同。这种差异与作家理解世界以及关注世界的方式有最为密切的关系。 讨论一个时代的文学,人们会涉及社会政治、人文,尤其是哲学等比较宏大抽象层面的问题。记得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提出过一个问题,一般论述文学的论著,涉及具体作家作品时,常常会说这个作家或这部作品受到了哪些哲学思想的影响,或政治思潮的影响,但很少有人会说文学家们自己独创的思想对于一个时代的影响。布鲁姆的思考是...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33-402644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31分49秒 对谈|“她们”的文学与女性的成长

   ...性主义地位。伍尔夫同时也被奉为女性主义先驱、新散文首创者、意识流小说大师。人们说如果要列出一位可以比肩莎士比亚的、可以与其同时出现的经典女作家,必然是伍尔夫。就连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也将伍尔夫当作与佩特和尼采一样的天启式的审美家。伍尔夫总是以这样一种充满矛盾、引起争议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印象中,我想对于这些,伍尔夫本人也会笑纳的,为什么呢?伍尔夫创作了很多作...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5057-402643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7时55分14秒 包慧怡:十四行诗是进入莎士比亚语言镜迷宫的轻盈邀请

   ...怡就《镜迷宫》的写作初衷、书中所选诗作译本以及莎士比亚与十四行诗的关联等等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从中不难看出她对莎士比亚诗作的热爱与探究的热情,亦有对这种解读、引导式写作的个人见解。“莎士比亚位于西方正典的核心。在英语世界,十四行诗系列是莎士比亚除了《哈姆雷特》外被阅读最多的作品。无论以何种方式切入,’打开书’(像奥古斯丁说的那样),去阅读,这比一切关于体例、译本、研究流派的争论和踌躇更重要。”她说,...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4/c405057-401657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5日8时6分37秒 无法终结的20世纪——重估米兰·昆德拉的历史遗产

   ...“我还是对昆德拉会保有持久的声望有些怀疑。在他之前,已经有太多天才写了事后看来是一时之作(Period Pieces)的书。”进而怀疑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会不会也将成为“一时之作”,不配进入西方正典。文章中还有一段话:“‘布拉格时刻’已经过去,年轻人不再在背包里放本昆德拉就踏上去捷克首都之路。” 但时光又过了二十余年,历史本身神奇的发展进程仿佛给了世人一个质疑布鲁姆的理由,我们可以追问的是:“布...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3/c404091-401646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3日9时6分54秒 李欧梵谈他的二十世纪和跨文化研究

   ...彼此有间隔。当然现在还是不断有人写作,小说还是大宗,可是写法上好像也难再有新意。因为最近昆德拉过世了,我颇有所感。 说到米兰·昆德拉,似乎您对他前后期的创作褒贬不一?哈罗德·布鲁姆曾对昆德拉能不能进入西方正典之列打上问号,您怎么看? 李欧梵:我是最早把昆德拉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之一,我很多思考东欧问题的方式都是从他那里来的。这么一个人过去了,他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类事情,我的感触比以前多,可能和我自己变老有关...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1/c405057-401633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1日12时12分46秒 编辑家的诗歌

   ...这个解释固然有某种理想和心愿的色彩,但也不失优雅。说基因,如果与血脉相连,总有它的合理性。我表述的重点不在这里,我是在阐释永新的诗歌,我再问,你会感觉到陌生吗?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他的《西方正典》中这样说:“正如我们不断发现的,陌生性是进入经典的基本要求之一。”新诗发展的历程已经够久,难道我们不需要富有价值的借鉴吗? 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个过程不取决于诗人的经验,它是伴随着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2/c404030-401446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2日9时8分49秒 做书人的人文社科类推荐书单

   ...自然诗人在历史中的开创性。 《醒:西奥多·罗思克诗全集》如同库珀之前更多被译作“考柏”一样,罗思克之前国内知道更多的是罗特克这个译名。这个名字在20世纪诗歌史上很重要,哈罗德·布鲁姆将罗思克列入他的《西方正典:历代书籍与学派》。大部分诗人第一次介绍到国内都是做选集,而我们直接出版全集,是希望在为读者提供可读性之余,还能为学者提供研究性和资料性。 《日记中的博尔赫斯:1931—1989》博尔赫斯已经持续热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6/c403994-401403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7日8时53分25秒 “新北京作家群”:总体性消失之后的文学图景

   ...说等等,《未婚妻》总能将名著中的语句,灵活应用到小说的具体场景之中。甚至不仅是小说,还包括特里尔的《毛泽东的后半生》,抑或是煞有介事引入的社会学等方面的各种研究论文。因此一方面,小说的叙述语言夹杂着“西方正典”式的文学语言,或是严谨高端的学术论文语言,从而体现出语言的严肃性、经典性和正统性。但另一方面,小说人物的对话语言,则是略显土气的江西方言,甚至不乏粗鄙的俚语俗语。于是我们看到,小说一方面深情吟诵着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1/c404030-401297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日9时15分33秒 文学批评如何与文学创作良性互动

   ...象,这也带来了批评话语的同质化。 对于文学批评路径和方法,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颜炼军提出许多批评的问题在于真正意义上理论创新其实非常少,过于聪明和周全反倒会影响批评的真诚和尖锐;《文艺报》编辑行超从《西方正典》和《威尼斯商人》的评价切入,提出文学批评要有通约性、科学性,提供个人的立场和价值之余,还要能讲出来让别人能理解、信服的道理;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相宜认为我们要秉持文学史研究的长效眼光,从经验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3/c403994-401244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3日11时19分55秒 “在正直的爱的海岸上”——评孟繁华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

   ...了新世纪文学第一个十年与第二个十年的文学作品基本样貌。而《文本细读与文学的经典化:从理论到实践》这篇评论陈晓明的文章,更是用了较大篇幅介绍西方文学理论教材,包括布鲁克斯、沃伦的《小说鉴赏》,布鲁姆的《西方正典》,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等,并对西方文本细读研究做出了详尽的梳理,以此建立起评价中国文学教育及陈晓明文学批评的坐标,并指出陈晓明为重建中国文本细读批评方法做出了示范。孟繁华所使用的贯通方法不仅复现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1/c404030-401230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1日22时5分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