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05 篇有关 蜀地 的页面,用时 0.145秒.

第1页  共36页

《星星》诗刊携手成都时代出版社推出作家专柜 打造作家孵化中心

   ...,推进文化惠民需要作协和出版社优势互补。 钟江表示,“作家专柜”的开设,是成都时代出版社和《星星》诗刊进一步合作的第一步,未来将继续深化服务举措,为四川作家作品出版创造更好条件。“作家专柜”将动态展示蜀地作家为主的最新纯文学作品,宣传“文学川军”的出版成果,为繁荣和发展四川出版贡献力量。 作家代表杨庆珍表示,非常荣幸参加《星星》诗刊、成都时代出版社的“作家专柜”揭幕仪式。她为自己的两本生态文学作品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4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5分47秒 静夜思:李白的人间书写

   ...间,也就是李白四十七至四十九岁之间。这是李白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作于开元十四年的《秋夕旅怀》及《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这两首与《静夜思》意旨相近的作品,是李白在扬州卧病感慨所书。他二十六岁始出蜀地,诗中感慨虽多,但是仍然充满了“天外”“远山”“飞鸿”“连山”“银汉”等阔大意象,也有“目极”“心断”“梦长”“泣下”等情尽之辞。作于二十七岁的《山中问答》仍然充满了“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静夜思》...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2005-404701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5时31分51秒 蒋蓝:蜀地杉木不寻常

   ...者们认为,此一判断符合实际。 峨眉山七里坪一带,未开发为小镇之前属于洪雅县洪雅林场范围,在1958年引进柳杉种植成功,引种的树木与原始柳杉已融为一体,分布区界已难以确定了。距离峨眉山七里坪仅几十公里的蜀地名山瓦屋山。瓦屋山地处华西雨屏带内,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从霍村循溪行山下,燕子岩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多见美丽的柳杉绣球。这里森林覆盖率98%,PM2.5几乎为0,那里拥有2大树种:几万亩...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73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20分16秒 青山明月夜 千古映诗人 ——读《李白诗集全注全译》

   ...感慨系之、心血铸之的千首诗篇,实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李白虽不像杜甫那样,生平行迹于诗文之中历历可考,但他人生的主要经历、重大转折,以及漫游行踪、日常交游等,亦皆可于诗中点滴见之。 李白幼年随家人迁居蜀地,少年时期于故乡读书习剑,后出蜀漫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西入长安,北上太原。其间游历所经,可于《李白诗集全注全译》中所载“登览”“行役”及部分“怀古”类诗中略见。之后,他“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42005-40466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20分27秒 中华文化的尚美本质和时代彰示

   ...杜甫成都诗》跨越时空,覆盖自然人文,尤其在精神、情感、诗歌、典故、民俗等方面,令人顿生“胜读十年书”的惊奇和感动。 杜甫向美而诗,诗成都;阿来因美而解,解杜甫。杜甫“一年四行役”而至成都,“是杜甫,给蜀地独特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定下了调子。”杜甫对成都的贡献何至于此,“没有文字记录,古蜀文化的描写和阐释就有相当困难。”对于后世来说,“杜甫的诗笔也是一种可靠而生动的记录。”成都之于杜甫,也是深驻内心。“...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351-40463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5时53分42秒 2025年4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诗展 苦天使研究中心 / 胡 亮 廖伟棠诗选 / 廖伟棠 风 雅 剩下的都是漫时光(组诗) / 原上草 泛光的野果上,闪现大海无声的歌唱(组诗) / 北 乔 惴惴不安(组诗) / 麦 笛 人间笔记 蜀地杉木不寻常 / 蒋 蓝 私人词汇 / 麦 阁 海边拾光 / 焦朝发 夏里胡拉的光阴 时光的笑容 / 古 岳 完成度 又一个早晨(长篇小说选段) / 多杰才旦 “我经历的,我书写的”(访谈) / 满却...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36741-404523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4时25分10秒 桤木帖

   ...在一封致成都友人金拾遗夫妇的信件中,描述自己顺锦江而下的感观:“江口以上,两岸平原,鲜绿宜人。沿河多桤木林子,稀疏瘦秀,很像山水画。”今天的成都,桤木林难觅了,但时而还能见到桤木,它依然是具有代表性的蜀地风物。我曾在青城山中见过一棵百年巨桤,它以自身的顽强和壮丽向世人证明,速生者也能获得永生。 那些给异乡人杜甫、陆游、朱自清,以及蜀人苏东坡带来无尽清凉和慰藉的桤木,仍活在诗歌与书帖中,愿它们也永远立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0时27分52秒 王勃 三月三 最忆上巳浮江宴

   ...亲王兄弟间能和睦共处,可王勃之文难免令天子由鸡联想到人,他写下的每个字眼都如同一支利箭,狠狠扎在天子的心上。天子当即下诏废除王勃的官职,将他赶出了沛王府。 《滕王阁序》后,英年早逝 丢官后的王勃曾去过蜀地,想借助旅途的风景来排遣仕途上的失意。他在蜀地时也参与过官员们的宴会。 在绵州(四川绵阳)时,王勃参加过当地三月初三的浮江宴。这里的风俗与长安相似,人们在这天迎着春光来到桃李芬芳的河边,此时,娇嫩的荷...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42005-404501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27分57秒 在隆昌遇见“中国草”

   ...索”。这极可能是最早提及苎麻的蜀地文献。 三星堆遗址4号坑考古出土了苎麻线,说明三星堆人当年也穿麻布衣裳。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提及巴国向中央进贡的物品,其中便有“纻”。而从张骞出使西域所见来自蜀地的物品来看,时人称之为“夏布”。历史学家任乃强指出:“以其生产于蜀地,称为‘蜀布’。由于蜀布行销印度历久,印度商贾渐知其法,从而引种入于印度,故至今印度称苎麻为‘中国草’也。” 巴蜀地区自秦汉开始便是...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18-404434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46分0秒 阿来细讲陆游“乍暖还寒”的心境

   ...间,多次往返于平羌江上,在这里留下了不少诗篇。 3月22日下午,阿来“陆游蜀中诗讲”第十二讲在阿来书房开讲。他以《淡烟疏雨平羌路》为题,带领观众将思绪化为小船,跟随陆游的足迹游平羌江水,品古诗意境。 蜀地频繁调动 心境从轻松到萧然 公元1172年,陆游离开南郑抗金前线,入蜀为官。他先后在蜀州、嘉州、荣州等地任职,在蜀地频繁调动。当天的讲座正是围绕陆游从嘉州卸任,重返蜀州的路途见闻讲起。 1174年的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3994-404451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57分44秒 简阳、龙泉山,拜谒周克芹

   ...阳高照,闷热难当,不禁汗流浃背,如遭火烤。进入山林,清风不大,却可洗暑,鸟鸣声声,虽然聒噪了一些,但也清脆爽耳。途中,只见茂林修竹,层层匝匝,密不透风。 登上龙泉山高处,张目四望,方才觉得,此地不仅是蜀地的一道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一处战略要冲。冷兵器年代的战争,占山即可称王,踞河便能成国。历史上,一座山一条河本身和在它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是无止无尽的。如北周文王碑(宇文泰,其子宇文觉称帝,尊称其为文王)...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04018-404387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8时20分53秒 抗战烽火中,谁在用生命守护国宝

   ...无法及时医治而严重感染,到达医院后只能被迫截肢。无法握笔让酷爱书法的他备受打击,护士带他看望医院里武汉会战的伤兵,他们的英勇与惨烈,让他重新振作,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国宝》中有不少情节涉及他们在蜀地的艰难困苦。祝勇对记者表示:“大量的历史细节丰富到人物形象上,人物就变得更加丰满。遇到困难的时候,川人的幽默达观,是一剂良药。我希望能在人物身上给予充分体现。” 文物鉴赏和收藏家梅从云颇有中国人的凛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3994-404409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7时58分53秒 《散文》2025年第3期|朱瑞昌:上杭之夜

   ...于梁佐是去福建为官。雕版印刷在宋时形成了三大中心——浙刻、蜀刻和闽刻。但因宋末战乱,蜀刻衰落,不复旧日荣光。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感叹:“蜀本宋最称善,近世甚希。”杨慎虽为蜀人,从情感上讲也愿意在蜀地刻书,然现实条件并不具备。同理,云南虽在明代有屯兵和移民开发,但比起底蕴深厚的东南来,刻书业仍远难望其项背。 与蜀刻不同的是,闽刻在明朝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比宋代更为发达。尤其是到了嘉靖时期,闽刻内...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58430-404356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33分10秒 楼阁寄山巅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在三台,写有《青苔赋》《涧底寒松赋序》等作品。作者在文中多以他物自喻,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抑郁心情。但从他随后与文友畅饮之作看出,三台的山水风物,还是对背负愁怨、初入蜀地的他起到一定治愈作用。你看,他的诗中浮出了酒杯:“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王勃曾将他在蜀中漫游写的以骈体文为主的诗文合编为《入蜀纪行诗30首》,只可惜早已佚散,留存下来...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18-404278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19分21秒 《朔方》2025年第2期|储劲松:因为爱情,一世蒿蓬——晚年李商隐

   ...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 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 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 夕阳西下,李商隐怅怅望着潺湲流动的西溪之水,感叹韶华已逝,光阴无多,零落蜀地,壮志未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长安。由《西溪》以及同期所作《天涯》《二月二日》《水斋》《写意》《摇落》等诗作,可知他在梓州过得并不如意,多病多愁,叹老伤怀,时刻思念京师长安和故乡郑州。 在梓州期间,李...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18991-404247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9时1分2秒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物动身南迁的日子里,祝勇这样描述北平冬天里的大雪,“那么恢宏、浩荡,合乎这座北方帝都的气质,不像南方的雪,那么微小、轻盈、柔媚、婉约。”故宫南迁路线的目的地在四川,在《国宝》中有相当大的篇幅写到四川。蜀地的风光地理、人文特色、性格特点也多被着墨。如今常住成都的祝勇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川人的幽默达观,是一剂良药。我也希望能在小说人物身上给予充分体现。” 从大散文的诗意纵横到小说的细腻铺陈,祝勇做到了自...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03994-404230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38分33秒 漆器艺术:刮向世界的中国之风

   ...模仿生产日本彩瓷。 在漆艺方面,日本较早便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在绳文时代,日本出现漆器的区域集中于其西海岸。汉代时,虽无明确的文献记载和实物出土,但紧邻日本的朝鲜半岛经考古发现的“乐浪漆器”产地以中国蜀地为主。结合文献记载的岁贡和册封,日本极有可能在此时已开始学习中国漆艺。到唐代日本派出的大规模遣唐使则开始了全面学习且成果显著。到了宋代,日本漆器已经受到中国文人的赞誉。源自中国而在日本发扬光大的“莳绘...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19392-404221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8时46分47秒 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浪漫故事,为成都增添一抹传奇色彩,爱情与文学交织,才情与风骨并存,让这座城市韵味如酒香般愈发醇厚。 更别说李白仗剑天涯,成都便是重要的目的地。诗仙豪情万丈的诗句里偶尔也会流露出对故乡蜀地的思念眷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他笔下,成都周边山川的险峻奇崛成为文学的意象,引人神往。 还有陆游入蜀为官,沉醉于锦官城的繁花美食,“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3994-404051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15时48分55秒 陈尚君:一流的研究工作,必须亲力亲为

   ...的时候,对前辈学问很敬畏;当把专题深入下去,发现其实前人对很多问题的研究都非常浮浅,根本没有深入下去。我自己对独立专题的研究,是因为老师出了题目《大历元年后之杜甫》。我们去参观杜甫草堂,为什么杜甫离开蜀地?我开始第一个专题研究后,发现所有人没能读懂杜甫。 五、研究古代,观照当下 中华读书报:为什么您这么有底气地做出如此判断? 陈尚君:杜甫也有人情世故、生老病死,他有对生活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了解杜甫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5057-40405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7时57分56秒 《司马相如西南行》:文化交融与历史意义的深度阐释

   ...的行政管理,使之在政治上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形成统一的政治整体。同时,司马相如的西南行对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地区与中原乃至东南亚、南亚、西亚的经济交流,邛都的铜铁、蜀地的丝绸、西南各地的香料药材等,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地区、运往中亚和西亚,西南地区的经济逐渐融入更为广阔的区域经济体系,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 在文化传承方面,司马相如西南行也具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8/c404030-404046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8日14时26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