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再现,而是一种自主的真实,它与人类生存的真实世界的关系是对已存在真实的一种改善。 关于网络文学创作的虚拟与真实,幻想性叙事与现实隐喻、象征性抵抗等问题,结合网络文学的生存环境与特征,本研究从“虚拟美学”的审美艺术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考察。目前,针对我国网络文学幻想类作品多于现实类作品,玄幻、穿越等小说火爆的发展状况,有学者提出建构网络文学的“虚拟美学”理论,这也是对作品中建构的“幻想性”“异托邦”世界...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6/c404027-3265846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6日9时0分57秒 从《流浪地球2》看数字电影美学的回归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度成为“现象级”电影,同时将数字技术、虚拟美学、想象力消费以及共同体美学等话题带入公众关注研究的视域,取得空前的艺术与商业成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在万众期待中,《流浪地球2》于今年大年初一登陆全国影院。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聚焦人类如何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影片以东方叙事的美学角度,不仅在横向上对全人类在“太阳危机”来临前进行了一次集体记忆的书...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1/c419388-326155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日8时7分36秒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举办...《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编辑王艳丽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作为评议人。该会场围绕美学建构与艺术创新进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俏用日本小说来类比中国的网络文学。泰山学院教师陈保志探讨了虚拟美学。 第五分会场的主题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跨文化、跨媒介传播”,由苏州大学教师张学谦担任主持人,江南大学张春梅教授任评议人。江南大学张春梅教授提出“大众惊奇美学”。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认为网络文学评判...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9/c404023-3256250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0日15时0分39秒 2020年度网络文学理论观察...尚:虚拟时尚何以成立[J].文艺研究,2020(3). [19]欧阳友权.也谈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以《网络英雄传Ⅱ:引力场》为例[J].南方文坛,2020(4). [20]禹建湘.网络文学虚拟美学的现实情怀[J].江海学刊,2020(3). [21]黎杨全.开启新媒介现实主义切近网络文学发展实际[N].光明日报,2020-2-5(16). [22]许苗苗.网络文学:再次面对现实[J]....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02/c404027-3204020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日8时42分32秒 瞩望“后疫情”时代“影游融合”新美学与新业态...闷情绪。”无疑,游戏所具有的及时性、线上性、协作性、互动交互性、场域划分性与群体部落化等优势,使得受众可以通过游戏这一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并获得体验快感、成功快感与团队协作快感。“后疫情”时代,游戏的这种虚拟美学、体验性、“身—心”介入式的感官性与强刺激性必然“余韵悠悠”,持续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与选择。不仅如此,从中国电影史发展乃至世界电影史发展来看,每次灾难过后,受众都比较喜欢观看具有超现实美学特质与充满想象...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2/c419388-3179272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2日8时13分24秒 网络文学虚拟美学的现实情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汇贯通,两者边界相互拓进,相互推移,完成了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此时,文学的虚拟性与传统文学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其所关联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意义都产生于虚拟世界的审美关系中,“虚拟美学关照的只是——以虚拟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虚拟现实和现象的审美关系”。[9]网络文学“再现”或“表现”了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一个真实世界,由此,网络文学扮演着与传统文学相同的功能角色,其在“在功...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30/c404027-3176454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30日9时11分44秒 欧阳友权、贺予飞: 网络文学研究的几个学术热点...;夏烈:“为什么要提网络文学创作的‘中华性’”,《群言》10(2017):19—21。 22.单小曦:“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文学评论》5(2014):144—53。 23.曾繁亭:“网络‘虚拟美学’论纲”,《文艺理论研究》1(2014):106—117。 24.邵燕君:“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8(2016):16—31。...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19/c404027-3171459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19日8时53分6秒 重铸电影工业传统 发展技术流派美学...标准管理体制与技术标准。最后,建立技术创新的奖励机制并扩大技术美学的评介推广,在重要的电影表彰活动和奖项设立上增加富含电影科技发展的奖项,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电影工业文化氛围。 四、技术支持的东方“虚拟美学”体系构建 数字技术结合了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人文成果,在古生物仿生、历史魔幻、未来科幻等领域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虚拟美学”。著名视效导演彼得•杰克逊曾经说:“欧洲人亚伯•塔斯曼在17世纪的时候发现新...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17/c404004-2940982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8日21时58分57秒 《网络文学评论100》...碎片化 25.平民主义 26.仿拟 27.游戏写作 28.视觉化叙事 29.非线性叙事 30.数字化语境 31.公共空间 32.赛博空间 33.文艺技术化 34.主体间性 35.虚拟美学 36.网络热词 37.网络语言 38.广场语言 39.跨媒介互动 40.写作专业化 41.文学平面化 42.类型写作 43.两栖写作 44.打赏 45.排行榜 三、网络文学形态...
阅读#新书推荐#W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5084-2849839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8日22时39分34秒 《网络文学评论100》...拟 27.游戏写作 28.视觉化叙事 29.非线性叙事 30.数字化语境 31.公共空间 32.赛博空间 33.文艺技术化 34.主体间性 35.虚拟美学 36.网络热词 37.网络语言 38.广场语言 39.跨媒介互动 40.写作专业化 41.文学平面化 42.类型写作 43.两栖写作 44.打赏...
文学新书#中央编辑出版社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ook/2014-11-14/4523.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14日11时51分50秒 学者探讨文艺理论发展路径:术语多少是我们提的...论建设带来的影响表现出普遍性的关注。 鲁东大学教授何志钧直言,数字媒介转型深刻影响了当代的审美实践,使审美情境、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模式、审美心理等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传统的真实美学遭遇到虚拟美学的挑战,被动接受式审美变为了主动随选式审美。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刘乃歌认为,数字媒介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将艺术带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并进而衍生出新兴的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日益成为一...
综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11-27/147506.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11月27日10时19分25秒 “网络写手”的可能与限度——评《网络写手论》...味着真正的“自由写作”时代的到来。因为“自由写作”的达成,靠的是秉有自由精神并因而拥有健康价值理念系统的“自由人主体”,而绝非单纯技术提升所带来的外部写作条件与传播途径的“方便”。 再如,作者认定——虚拟美学所支撑的网上写作,使得在主流话语和主流叙事那里一直受到压抑的想象力得到了空前解放,这对艺术创作的繁荣当然是一个福音;但同时他又不无忧虑地指出——“虚拟美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可以解放人的想象力,但也...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1-08-01/55139.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8月1日8时13分52秒 贺岁档失守的四个误识...皆与认识不足有关。 重再现、轻虚拟是我们的又一个误识。《阿凡达》和《2012》都运用数字技术的成就,创造虚拟故事、虚拟人生,那种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感受。这是虚拟美学对传统经典电影本体理论——再现理论的颠覆和挑战。我们的电影观恰恰一直受再现电影美学的影响。我们在电影创作中尊奉的是“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巴赞语)。在数字技术革...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03-02/42231.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3日0时2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