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便是其中一位。后来他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在青年时期便参与到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中。他为寻求救国之路多次赴日留学,结识章太炎、邹容、章士钊、刘季平、蒋百里、赵声、张继、苏曼殊等革命志士,发起组织“励志学社”“安徽爱国会”“岳王会”等革命团体,编辑或创办《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为辛亥革命鼓吹宣传。1903年陈独秀在组织安徽爱国会时,便倡议联络东南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63-404380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51分10秒 一百年前,他为罗素访华做翻译罗素在北京与讲学社同仁合影。前排右起:罗素、勃拉克、蒋百里。后排右起:孙伏园、王赓、赵元任、瞿世英。照片由作者提供 赵元任南下上海迎罗素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研究的领域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社会、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其中在数学、逻辑研究以及人文科学上尤有建树,其研究成果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1920年秋,罗素应梁启超、张东荪邀请,来中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63-40394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3时22分37秒 泰戈尔戏剧在中国...5月8日,正值泰戈尔64岁生日,北京文化界在东单三条协和小礼堂为泰氏庆生。胡适、梁启超主持祝寿典礼,最后环节是文艺演出,压轴戏是张彭春导演、新月社排演的话剧《齐德拉》,张歆海、徐志摩、林徽因、林长民、蒋百里、丁西林、王孟瑜、袁昌英等在剧中扮演不同角色,梁思成负责舞台布景设计。演出仪式由胡适主持,梁启超、鲁迅、钱玄同、林语堂,包括泰戈尔本人兴致勃勃观看了演出。 在《齐德拉》译本前面,瞿世英附上此剧《原序》...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90-403582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32分50秒 从新史料看徐志摩与蔡锷...8月,在父亲徐申如的陪同下,徐志摩到北京大学入读预科,一度寄居在锡拉胡同蒋百里的家里。徐家、蒋家是世交姻亲,徐志摩称蒋百里为“福叔”。后来,通过蒋百里、张君劢介绍,徐志摩成为梁启超的入室弟子,与蔡锷、蒋百里成为同门师兄弟。有学者认定,蔡锷经常到锡拉胡同蒋百里家密谋反袁,徐志摩在蒋家认识了蔡锷,后来留学美国克拉克大学选择政治学专业,参加“陆军训练团”“国防会”,都有来自蔡、蒋的很大影响。1915年11月1...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04063-403547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23时4分44秒 渡过父亲的河:“问题中人”梁漱溟的“答案”...1年,梁漱溟撰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版了。以“中国民族今日所处之地位”,如何从传统中开出未来中国文化的新路?梁漱溟忧思萦回。这部求索之作,不啻逆众之言,他的勇气可见一等,清醒也是一流。蒋百里在写给老师梁启超的信中,毫不掩饰评价它是“此亦迩来震古烁今之著作”。这个从不人云亦云的人,著书所发的心得睿识,至今仍闪烁着光耀:“最近未来之世界文化,将为中国文化之复兴。”这年梁漱溟尚不到三十岁。如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9/c404063-403491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8时26分46秒 王赓:何处望家园...徐志摩和林徽因如明月旁两颗最亮的星,一时传为佳话。其实王赓和陆小曼夫妇也共襄此一盛事。王赓时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为接待活动负责警备工作,刚加入新月社的陆小曼则充任志愿者。徐志摩同样是梁启超弟子,亦是蒋百里宗亲,在这个过程中与王赓结识并成为好友。泰戈尔离华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出国留学,失恋的徐志摩常常去各路朋友家寻求安慰,也没少往王赓家跑。在王家的四合院里,这个浪漫的诗人把情感从林徽因转移到同样抱怀浪漫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04063-403482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8时22分47秒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读孔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亦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被誉为“震古烁今之著作”(蒋百里)。初版于1921年,后曾多次重版,并被译为英、法、日等十多种文字,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关于东西文化论争的经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传统的时代潮流中,一反众议,独树一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此书出版已逾百年,重读此书并思考发生于百年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无疑是对梁漱溟先生和新文化运动最好的纪念方式。 一百年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4/c442005-402848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4日23时3分10秒 百年前,那一场盛事及其风花雪月...照的廊柱旁,也拍张照片。 是的,一百年前,此时此地,曾上演《齐德拉》,那场盛事,台上台下汇集了多少名流雅士,留下多少话题谈资,诸如徐志摩扮爱神,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扮春神,张歆海扮王子,连村民村妇甲乙都是蒋百里、袁昌英这等人物扮演的,导演张彭春,舞美梁思成,台下观众中有胡适、鲁迅、钱玄同、林语堂、梅兰芳等,名媛陆小曼春风满面地站在礼堂入口处发卖节目单……今晚的节目单上,有“导演阐述”:“今天,我们在同一个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2/c404063-402764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2日8时44分33秒 严晓星:从蒋英谈金庸的信说起...庸出身的海宁查氏人才鼎盛,数百年延绵不绝,向为世人所称道;江南巨族高第间交错复杂的联姻关系,又让他的亲戚中不乏彪炳于现代政治史、文化史的重要人物,如表兄诗人徐志摩、表姐歌唱家蒋英。顺理成章,蒋英的父亲蒋百里、先生钱学森是金庸的姑父与表姐夫。今人不难检出,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与蒋英的亲谊,是金庸自己披露的。1956年10月31日,他在香港《大公报》“三剑楼随笔”专栏发表《钱学森夫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3/c404063-402414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3日6时35分0秒 王统照在青岛的文学踪迹...,参加了工作,并一度在青岛教书。1918年,王统照考入中国大学英文系,求学期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因此结识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和文学前辈。24岁那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文化运动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文学研究会的诞生,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在这段“风风火火”为文学而不懈努力...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9/c404063-402121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9日8时48分40秒 透过《大公报》回顾泰戈尔访华...对泰氏29日参观樱桃斜街绘画展览会、做客庄思敦私宅等行程的记录。5月9日《泰戈尔演讲信息》则报道了泰戈尔于真光电影院的演讲计划。5月10日的《泰戈尔寿辰志盛》是对众多中外名人(梁任公、胡适之、林宗孟、蒋百里等)为泰戈尔庆祝六十四岁寿诞一事的报道。文中提及新月社排演泰戈尔的诗剧《契珏腊》(即《齐德拉》,译法不同)以作庆贺,并记述了胡适的致辞:“略谓中国现在降生一儿,其人为谁,即泰戈尔是也。”有趣的是,梁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5/c404063-401963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5日8时58分40秒 梁漱溟过年不休息...已经答应过广州方面,如果推迟行程,所有的计划将全部打乱,自己不将成了不守信用之人?” 车经上海时,梁漱溟顺道造访了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对方热情地请他吃了一顿饭,“承留午饭,盘桓颇久,谈话甚多”。虽然蒋百里一再劝说梁漱溟不必太过劳累,和自己一块过完除夕再走,但梁漱溟坚持辞行,“身有要事,耽搁不得”。 到了1939年2月初,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梁漱溟带着好几位亲朋好友,前往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市部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8/c404063-401758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8日8时47分44秒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十把座椅...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社团之一,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其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蒋百里等。展厅中,一把普通又不普通的木质靠背椅上,就安放着承载这一光荣与梦想的珍贵展品——由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中国近代杰出的文理大师顾毓琇先生捐赠的1924年印刷的《文学研究会会员录》。 1930年3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3/c404063-401516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8时55分4秒 暮年梁启超...多个学生,但中间却出来像蔡锷、范源廉、杨树达等人才。学生贵精不贵多,果然,日后他教的学生都成为国学大家。 不失威严又相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中国书院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清华国学院成为传奇的秘诀之一。学生蒋百里说,梁启超最适合当老师,这样“才把他的活泼泼的人格精神一发痛快表现出来”。 家务事 租住在清华北院时,梁家的白墙上挂着一幅“墨荷”,寂寥的画境折射出主人悲凉的心境。夫人李蕙仙是梁启超科举考试时考官的妹...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6/c404064-401468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6日9时57分22秒 先贤挥斥写方遒...政府改进抗日政策,变消极为积极,同时也让国民党领导层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以国家民族为重,言必信,行必果。 公祭黄帝陵之前两天,即4月3日,国民政府的军事理论智囊,对日战策的主要设计者蒋百里,在上海大公报社正式出版发行了他的重要著作《国防论》,书中明确指出日本乃中国的主要敌手,并阐述了一系列明智的应对战策。 公祭黄帝陵之前一天,即4月4日,周恩来完成了在杭州与国民政府关于国共二次合作...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8/c404018-400799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9日7时48分58秒 “东北文艺复兴”:历史的生产与回响...的现代文学社团“新潮社”成立,其后《新潮》创刊,所谓“新潮”即“Renaissance”。在文学观念方面,中国现代文学一直以“人之发现”“人的文学”为其价值论基石。1921年,“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蒋百里所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出版,梁启超在序言中将“文艺复兴”称为蒋百里访欧所求之“曙光”,并明确指出“人乃以为欧人于文艺复兴后始发现之,则前乎未尝发现也;而他族之未经‘文艺复兴的’之磨炼解放者,皆其未尝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5/c404030-4006380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5日8时57分15秒 梁启超与北京的三座图书馆...是一馆,馆藏以中文书为主;设在右翼宗学旧址的是二馆,馆藏以外文书为主。 国立北平图书馆北海庆霄楼馆址 1924年,梁启超邀请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4月26日在北海静心斋举行欢迎仪式,蒋百里、熊希龄、胡适等40余人出席,欢迎仪式后徐志摩陪泰戈尔访问了松坡图书馆。图为泰戈尔与辜鸿铭(右二)、徐志摩(后排左二)等在位于北海的松坡图书馆一馆。 黎元洪为成全此事,将北海里最中规中矩的一处园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9/c404063-326679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9日8时47分1秒 张彭春《(清华学校)日程草案》里的新文学...些对于文艺有兴趣的人在本星期六聚会,与会的大概有:周作人、鲁迅(作人兄)、张凤举、徐祖正、陈通伯、丁燮林(西林《一只马蜂》)、张欣[35]海、胡适之、杨袁昌英、郁达夫(《沉沦》)、陈博生(《晨报》)、蒋百里、陶孟和、沈性仁、徐志摩。想每两星期聚会一次,互相鼓励。他还想组织一个戏剧社和读书团。”这大概可以视作是新月社的前身。同年11月19日日记记录下了新月社的诞生:“昨天在城里。这几天因为常进城,不甚注意...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0/c404063-3266065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0日9时15分2秒 梁启超写序成名著:一篇“序言”带来的序言往复...校校长等职,我国有名的军事家蒋百里(名方震),在与梁启超等游历欧洲后,深感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的巨大影响,回国后,他撰述出一部《欧洲文艺复兴史》,希望能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所贡献。在游欧途中,蒋百里常常对人说:我这次游历,就是为着求取光明(“吾此行将求曙光”)。同行者多次打趣他:光明求得没有?一直到将回国之际,蒋百里才正色回答:寻得了。人们问寻到什么?蒋百里不答。回国不久,蒋百里就拿出了这部著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7/c404063-3263230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7日15时33分6秒 鲁迅、李大钊、张恨水都在这里喝茶...出席了学会召开的北京会员茶话会,还发表了演讲。此后,又多次在来今雨轩参加各种茶话会、座谈会,为“少年中国学会”的发展出谋划策。 1921年1月4日,由郑振铎、茅盾、周作人、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圣陶、许地山等12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在来今雨轩成立。《文学研究会简章》和由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宣言》,后由茅盾刊发在《小说月报》上。 此外,中国画院的前身“中国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9/c404063-3175235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2日11时15分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