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559 篇有关 萧红 的页面,用时 0.154秒.

第1页  共178页

从萧红的传奇人生,看“写作者如何书写自身”

   ...的传奇人生并解读作为写作者的萧红是如何书写自身的。 1942年,萧红病逝时年仅31岁。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女性一生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留下众多文学经典,《商市街》便是其中之一。活动现场,张莉将萧红创作《商市街》的背景和过程向读者娓娓道来。 1931年,年轻的萧红与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商市街25号,并在那里居住了19个月。为了记录那段难忘的生活,也为了赚取稿费维持生活,1935年,24岁的萧红写...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30/c403994-403315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30日9时16分5秒 “名家讲经典——张莉:写作者如何书写自身?”文学活动成功举办

   ...莉将萧红创作《商市街》的背景和过程向读者娓娓道来。1931年,年轻的萧红与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商市街25号,并在那里居住了19个月。为了记录那段难忘的生活,也为了赚取稿费维持生活,1935年,24岁的萧红写下了散文集《商市街》。1936年,《商市街》一经出版便备受欢迎,时至今日,仍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阅读。 葛浩文在《萧红评传》中评价《商市街》是“萧红所有作品中最有自传性和最有力动人的作品”。张莉认...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5/c403994-403279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12时40分26秒 “作家要像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

   ... “时代的巨变,都附着在风物或者人物身上” 张莉:我读这个小说的时候,多次想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另外一种笨拙,它就是直接说这个县城是什么样子的,一样一样写出来,它的情感也是非常直接的,萧红用了一种女童的视角,很天然的。 《云落》这部小说呢,是“云落传”,县城的人情社会被充分讲述了。在这样的讲述中,县城的恒常也体现了出来。我想,这是属于云落的风流图卷。微观层面,我们看到了这个县城的事无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5057-403257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8时28分58秒 韦泱:巴金先生两题

   ...形式了。不过由于译笔的谨严,对于巴金先生原文的精华,是无损秋毫的。 巴金先生的作品洋溢着高度的热情,有人说他的作品正表现出现代青年口中所要说的话。因此能受千万读者的爱戴并不是偶然的,在绍介了鲁迅先生、萧红女士的作品后,我们就选定了他的作品。 最后,本社虔诚地希望海内外读者不吝赐教。 齿轮编译社识 廿九年岁暮 这个“齿轮编译社”系香港的一家出版机构,这说明此书在1940年末或次年初出版过,或者说,其可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4063-403243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9时56分40秒 君特·格拉斯的炫目鲽鱼

   ...化着迷。秦牧是广东作家,那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正筹划新版《鲁迅全集》,调他到北京参与注释修订。魏克德对鲁迅极表尊崇,他对《故事新编》兴趣最浓,鲁迅对青年作家如萧军萧红大力扶植的事迹,他也熟知,而且特别提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我那时才知道,萧红的作品早已走向世界,且深获好评。论年龄,艾青、魏克德、秦牧都算得我的父辈,他们交谈时,我只默默一旁聆听。 魏克德那回请我去,是因为,他要跟我交流广播剧方面的心得。中国...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04092-403229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8时26分22秒 透过文艺作品回望抗战历史

   ...哲人的职责。我非武人,但因报国不容袖手,于是联想到纵然不能真刀真枪与倭寇拼个你死我活,目前应以手中掌握的一支笔,横扫妖氛,取得最后的胜利大有必要。” 此后,东北作家群相继贡献了一批抗战文学力作。其中,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等影响较大。抗战中,“笔部队”不是简单的抗战宣传队。抗战的旗帜,民族救亡的使命,最大限度地使作家群体有了统一的精神向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04063-403222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8日9时31分19秒 《读书的人》:一趟随书而行的旅途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这一年,萧红二十九岁。离家已经十年……她写的也不仅仅是呼兰河,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村庄、小城。《呼兰河传》几乎是中国乡土传。”在《读书的人》这本书中,作者自己解释说,用“读书的人”来取代“读书人”,意在将读书视作是他所做的一件事,而不是一种身份。对作者来说,每读一本书,就是去一个地方走走看看。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正是这些“走走看看”所留下的痕迹。 魏小河,“90后”青年作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7/c404030-403217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7日21时34分24秒 透过文艺作品回望抗战历史

   ...域内,加紧反帝国主义的工作”,在创作中“抓取反帝国主义的题材”。于是,着重表现“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东北流亡作家群,率先举起了抗战文学的旗帜,形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队——“笔部队”。 以萧红、萧军、舒群、端木蕻良、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饱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激愤,满怀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人民的殷切希望,用一部部作品揭露出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野心,奏响了全...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19388-403221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8日8时55分18秒 行走的语文课,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去看一看萧红笔下《回忆鲁迅先生》中那个真实的鲁迅的书房。原本,学生们会觉得鲁迅既严肃又遥远,书中描写的那些床上的帘子、台灯、书桌上的毛笔等细节有点“啰嗦”。但当真实的鲁迅书房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知晓了萧红与鲁迅交往的趣事后,学生们终于能够理解“金不换的毛笔”,许广平亲自刺绣的床围都带有怎样的生活深意。 语文课之变,让学生感悟人间烟火 行走之中,更是可以从观察到的细节读懂生活的本质。放置捕鼠装置,可见有...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5/c404071-403210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5日9时5分40秒 从文学到影视,这艘东海沉船何以走进当下

   ...水、直到沉没,包括怎么受伤,去过哪些港口,我都做了仔细地探摸。 我的小说是从1941年香港沦陷开始的,当时我对那个时代的把握特别吃力,无论是许地山的女儿,她非常详尽地写了1941年香港沦陷的细节,还有萧红、张爱玲对香港战时氛围一星半点的投射,但她们都是以客居者的身份在看香港。我还读了许多香港人写的小说和散文,美国作家项美丽的《香港假日》让我收益良多,那是一本散文集,她以主人的视角看待当时的香港,被我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4/c405057-403207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4日14时23分54秒 革命与母职 ——左翼文学中的“弃婴叙事”主题探析(1927~1942)

   ...求”,并且没有丝毫的避妊意识。在枝珂怀孕生产之后,C君又以忙于革命、无力抚养为由把孩子残忍送人,丝毫不曾考虑妻子枝珂的感受,体现出独断专行的男性霸权对女性及新生儿生命权利的漠视与规训。与之类似的,还有萧红的“自叙传”小说《弃儿》,女主人公芹生下孩子六天就把孩子送人,其弃婴之举看似由母亲主动做出,实际上仍是男性话语权力的重复,即“丢掉一个小孩是有多数小孩要获救的目的达到了”[24]的阶级革命逻辑。 如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3/c404063-403192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20分52秒 形塑当代香港文化记忆——以《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的出版现象为例

   ...地均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以及明显代表香港本土文学特色的实力派作家,而且更侧重于他们作品的文学价值。此外,仅将香港视为创作本土的作家才被选入,不包括曾在香港生活但没有以香港为归属地的作家,如张爱玲、萧红、余光中、林太乙、施叔青等。这套作品选集展现了香港文学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百花齐放,不仅包括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和梁羽生、翻译家陈实、都市文学作家亦舒、戏剧家姚克等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0/c404030-403168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0日9时17分43秒 《夹湖谣》:不可复刻的原乡

作家们喜欢写过往,尤其擅长从自我经历与生活背景中获得灵感来源,例如沈从文《湘行散记》中原始神秘的湘西边镇;萧红《呼兰河传》中寒冷荒凉的呼兰小城;陈忠实《白鹿原》中古老厚重的黄土高坡。显然,他们并不是具有预知的能力,知道能够通过书写自己的家乡获得认可与成功,而是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一种相似的吸引力,一种源自内心深处,与自我人格紧密相关的存在的召唤,在文学上我们习惯称之为精神原乡。 作者赖丽芳毫不掩饰故乡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04030-403139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16时34分39秒 李冰:让人常常记起的人

   ...错的话,大概是在2009年夏初,他的秘书打来电话,让我即刻给他回个电话并告知了他的电话号码。我把电话打过去后,惊讶地听到他像对一个多年不见的老熟人似的口吻说:“霄明呀,前些天我去了一趟哈尔滨,参加有关萧红的一个会,会上有人告诉我,说阿城正在建你父亲的纪念馆,我就去看了看,觉得房间小了一点……” 这之后,我在心里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在机关再见到他的时候不再有陌生感,个别的时候,我还会到他的办公室看望一下。...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04063-403137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10时15分47秒 精微的日常与精微的巨变——评张楚《云落》

   ...实感和文学质感。 读《云落》,几乎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行文中感受到叙述人所交付的情感。这位作家以一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方式表达着:我爱这个世界,我爱我的小城。这让人想到文学史上另一位为小城深情作传的作家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萧红的呼兰更具自然性,当她讲述小城故事时,我们所能想起的是一个女童在后花园里奔跑,用童稚的声音写下一个个残酷但又温暖,明媚但又寒冷的故事。相比而言,张楚的云落无疑更具有社会性,每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3/c404030-403122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3日21时49分53秒 胡竹峰《雪地卷子》:那一地杂叙与深情

   ...对热的需求,物理意义上的冷也会在第一时间转化成精神意义上的冷,多灾多难的民族更清楚光亮的意义,当白纸上的第一行画下鲁迅的火炬,作者述说的热情便继续铺排开来。 《雪地卷子》一文说散实在散,刘禹锡、乾隆、萧红、完颜希尹、孔子,各朝各代,皆为人物;长白山、山海关、长春、呼兰河、宁古塔,北地山河,各有历史;流放、发配、祭祀、写诗、赏景,啼笑悲欢,百味人生;野参、炖菜、羊汤、烧烤、酱骨、白酒,人间烟火,热火蒸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30-403109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日9时0分32秒 读书的魅力在于感悟历史的启迪

   ...经验又是循环和轮回的,这也是为何我们能在千百年前的诗句中感受到同样浓重的情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人命运的呈现也有其内在的延续性,人对苦痛的体认成为贯穿现当代文学一条永恒的生命线索。鲁迅的“向死而生”对萧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延续到当代,又对余华有着精神的牵引。鲁迅力荐萧红的《生死场》,既是对籍籍无名的青年作家的热心帮扶,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萧红表现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深度契合了鲁迅抗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5057-403062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6日9时35分21秒 孙郁教授访谈录:我的研究,是自己阅读经验的一种回望

   ...两个人,理解了他们,许多话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个思路,对于我来说,也很感亲切。 回望百年文学史,会发现流派纷呈,但其实主要是周氏兄弟开创的两个传统影响最大。鲁迅之后的文学,有许多一直延伸着他的精神主题,萧红、胡风、冯雪峰、孙犁以及张承志、莫言、阎连科等,精神深处有《呐喊》《彷徨》的元素。而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张中行等人的写作,也可以上溯到周作人那里去。这两个传统,可以说构成文学史两条主干,认识这两个主...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8/c405057-403009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8日12时9分26秒 地方、地图、乡土:香港当代小说的空间建构

   ...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39)由此可见,对这批作家而言,乡土/故乡成为某种与“地方依恋”相关的“他性空间”——相隔愈远,乡情愈炽。而20世纪30年代以降,在香港出现的南来作家群体——自萧红、徐訏至李辉英等,其作品对“乡土”的执着,构成了另一种“侨寓文学”的代表。如李辉英所言:“‘乡土气’在我的文学写作中既然像是成为一个定型(假如真可以这么说的话),那么你想改换了它而去迎合当地的洋场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0-403065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6日21时4分32秒 《现代小说化读》:拆解文学经典创作要诀

   ...读者传递可教可学的写作技巧。但这本书不是那种模版化、套路式的写作指南,它的主体部分是对现代小说佳作的“化读”。所谓“化”既取“涵化”之意,讲求读通读透,又包含“转化”“变化”之意,注重活学活用。比如讲萧红的《手》意在阐发如何抓住“一语”而抓住小说的题眼和中心。《手》的主人公是一个染坊里的女孩子,手颜色的变化揭示出她命运的经纬。作者接着讲了3个故事,一是一位三朝老臣与汉武帝的故事,二是西方一位黑人校长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2/c404030-403038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2日8时45分16秒